张弼士,用葡萄酿造传奇

2022-12-21 01:59武眉凌李卓曦
走向世界 2022年47期
关键词:张裕酒窖橡木

武眉凌 李卓曦

作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张裕葡萄酒的品牌早已世界闻名。正是因此,它的创始人——爱国侨领张弼士也成为了“烟台十大历史名人”里唯一一个非烟台籍的“他乡客”。

1892年,著名的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由此拉开。

在烟台市芝罘区的张裕公司旧址院内,当年的西式老门楼依然伫立,汉白玉的条石上刻印着“张裕酿酒公司”的金漆名号素朴遒劲。而今天的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已然成了世人了解葡萄酒文化的一张名片,是中国第一家世界级葡萄酒专业博物馆。

旧时的厂房都已重新修缮,综合大厅中,三面巨大的浮雕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影响张裕发展的二十件重大事件及十位重要的人物。最醒目的,是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为张裕酿酒公司亲笔题写的“品重醴泉”的匾额。而张裕酿酒公司之于中国近代发展史的意义,也由此凸显出来。

出生于广东大埔县的张弼士18岁时只身远赴南洋,他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一家米店的勤杂工干起,经过艰苦打拼,终于有了自己的垦殖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等地都有产业。其后,张弼士又在马来西亚地区开办了远洋轮船公司,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广州开设药行,家业不断壮大,最终成为了“南洋首富”,而其事业鼎盛之时财产达到8000万两白银,比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还多。

那时候,张弼士已然成为晚清政府的红人,是见了慈禧太后都可以免跪的红顶商人。但是,张弼士对从政毫无兴趣,他只一心一意地扑在实业救国的道路上。张弼士常对人说:“生为中华民族,当效力于中华民众。”为此,他不惜把大量资金移归祖国,在各地兴办现代工业企业。

1871年,三十岁的张弼士在雅加达应邀出席法国领事馆的酒会。一位法国领事讲起咸丰年间他曾随英法军队到过烟台,发现那里漫山遍野长着野生葡萄。驻营期间,英法的士兵们便采摘了这些葡萄,用随身携带的小型制酒机榨汁,酿出的葡萄酒竟然口味很醇正。

这原本只是一个说者无意的小故事,却在张弼士的心中埋下了种子。二十年后,当张弼士应邀回国共商实业兴邦大计时,他便亲赴烟台考察,随即决定投资300万两白银,开辟出3000亩的葡萄园,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也是亚洲最大和世界第三大的葡萄酒工业园基地。而酿酒公司的“张裕”之名,则取自张弼士的姓,另以“裕”字表达了国家昌隆兴裕的心愿。

1905年,亚洲最大的地下大酒窖——张裕酿酒公司酒窖终于建成,前后历时十一年。这座酒窖深达七米,尽管距海岸线不足百米,却至今没有出现渗漏的现象。这是因为最初修建时,酒窖的顶部采用中国传统烧制的大青砖发碹,墙壁则用大青石砌成,再以洋灰扎墙缝、抹墙面,使窖体异常坚固。而窖体内外还设计了巧妙的隐蔽排水系统,其精密的设计构造及上乘的工程质量堪称中国建筑史上一绝。

我沿着极为狭窄的旋梯来至地窖中,阴凉之气透入肌骨,但心头又很快地被那百年的酒香熏暖了。窖内四季恒温,始终保持在12~18摄氏度,在供来宾参观游览的同时仍旧担负着陈酿贮酒的生产任务。酒窖中共有八个拱洞,纵横交错,犹如迷宫,上千只橡木桶整齐排列,蔚为壮观。其中7号洞存有百年桶龄的老桶,乃是建厂初期由欧洲引进成型的橡木板材加工而成。特别是三个容量为15吨的大型橡木桶,桶高3米,宽为3.1米,两端直径达2.6米,而桶身更因历经岁月而呈现出一种红黑油亮的色泽。

据说,这些制桶的木材都是法国林茂山所产的橡木,砍伐时树龄已达百年之久。锯开的桶材需陈放三年,经日晒雨淋,直至寄生出野山蘑菇并呈黑色才可被选用。而当年用这三只大桶酿出的张裕葡萄酒曾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得甲等大金奖和最优等奖状,让外国酒商看到了中国葡萄酒的蓬勃力量。

在出席庆祝宴会时,张弼士曾激动地说道:“只要发奋图强,后来居上,祖国的产品都要成为世界名牌!”而这三只酒桶便是张弼士留给后世的“珍宝”,它们伴随着张裕葡萄酒的发展,走过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生产的漫漫历史。

1916年,张弼士病逝于雅加达荷兰皇家医院,享年76岁。当他归葬故里,灵柩行经新加坡、中国香港时,当地都为之下半旗志哀,港督更是亲往凭吊。孙中山先生则特派广东省省长朱庆澜呈上挽联,赞道:“美酒荣获金奖,飘香万国;怪杰赢得人心,流芳千古。”而在历尽百年沧桑之后,张弼士打造中国葡萄酒世界名牌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如今的张裕葡萄酒集团早已跻身全球葡萄酒业十强。

走进亚洲最大的葡萄酒城——烟台张裕国际葡萄酒城中,但见一片片新垦植的葡萄树在阳光下努力地生长着。厂房里,先进的葡萄酒生产线正在井然有序地运行。作为世界一流的葡萄酒现代大工业酿造示范区,张裕国际葡萄酒城每一道工序、每一步流程、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把关,都给人一种无可挑剔的秩序感,而张裕葡萄酒产业由制造到“智造”,已成为近现代工业文明迭代史中的典范。

今天的张裕葡萄酒企业,在国内外一共拥有25万亩葡萄园、21家葡萄酒生产工厂(国内13家、国外8家)和14座酒庄(国内8座、国外6座),不仅早已完成国内市场的整体布局,更开启了全球化的战略,让张裕这一民族品牌,真正地走向了世界。

煙台的葡萄是大自然的馈赠,而肇始于烟台的张裕葡萄酒业,是一种品牌力量,更是一种地域精神,是无数烟台故事中,令人回味无穷的百年传奇。

至于这座依山望海的烟台城,就像是一坛老酒,在漫漫的岁月里沉淀下最甘醇的滋味,一经开启,便馥郁芬芳。

As the largest wine production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even in Asia, Changyu’s brand has long been world-famous. It is for this very reason that its founder, patriotic overseas Chinese leader Zhang Bishi, was the only non-Yantai native resident in the list of “Yantai’s Top 10 Historical Celebrities”.

In 1892, Mr. Zhang Bishi, a famous patriotic overseas Chinese industrialist, invested 3 million taels of silver to set up the "Changyu Wine Brewing Company" in Yantai in order to realize his dream of prospering the country through industry, which opened the prelude to wine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In the yard of the former site of Changyu wine company in Yantai’s Zhifu District, the old western style gatehouse still stands, and the golden lacquer name of "Changyu Wine Brewing Company" is engraved on the white marble. Today’s Changyu Wine Culture Museum has become a landmark for people to learn about wine culture, and is the first world-class wine museum in China.

猜你喜欢
张裕酒窖橡木
张裕解百纳:进入第九代,迈向全球化
“葡萄酒巨头”十年间不进反退 张裕市值已被茅台甩开8000亿
美酒深闺
天然橡木书桌
国产橡木与欧美橡木主要成分的差异分析
张裕发力白兰地多元化布局
曲束橡木灯
不来梅市政厅酒窖藏酿600年
橡木桶大学
私人酒窖建造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