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旱地小麦新品种筛选展示分析

2022-12-22 03:57寇蕴华焦燕舞陈雨航
种子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西农分蘖力株型

寇蕴华,焦燕舞,陈雨航

(1.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人民政府,陕西 铜川 727100;2.铜川市耀州区种子管理站,陕西 铜川 727100)

铜川市耀州区地处渭北高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气候,年平均日照时长2 356.6 h,年均降水量554.5 mm,年均气温8.4~12.3 ℃,平均无霜期206~228 d[1]。为了提升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小麦优良品种选育推广,为耀州区旱地小麦高产创建和良种选育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20 年秋,耀州区引进了近年新审定的12 个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开展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展示地点

展示地点选择在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关庄村示范田。当地海拔900 m,地势相对平坦,土壤类型为黑垆土[2]。前茬为小麦,土壤肥力水平中等。

1.2 展示品种

展示品种12 个,分别为伟隆169、普冰151、长航1 号、铜麦6 号、西农20、西农219、品育8161、晋麦100、品育8155、大地528、西农528、晋麦47(CK)。

1.3 展示设计

选择地力均匀、肥力均等的地块集中连片种植,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长28 m、宽4.2 m,小区面积117.6 m2,行距20 cm,等距种植,走道宽1.0 m,每小区种植21 行。四周保护区种植铜麦6 号[3]。

1.4 展示经过

展示地块前茬种植小麦,收获后空闲,于2020 年9 月26 日采用宽幅条播机统一种植,每公顷施尿素20 kg、磷酸二铵20 kg。行距20 cm,播量135 kg/hm2,10 月4 日一次全苗。2021 年3 月16 日中耕人工除草,4 月25—28 日统一进行“一喷三防”。2021 年6 月8—10 日人工收割,收获中间3 行,长度6 m,收获小区面积为3.6 m2。单打单收,计实际产量。

2 2020 年度气候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小麦播种前降水较为充沛,土壤墒情良好。9 月22日降水后,9 月25 日及时整地,9 月26 日播种,各参试品种普遍出苗快且整齐。冬季气温正常,降水较正常年份偏少。小麦拔节期至收获降水较多,土壤墒情较好。春季至收获期气温较常年偏低。收获期天气晴好,收获顺利。总体来看,从返青到灌浆期降水较多,小麦生育期土壤墒情较好,总体产量水平较正常年份持平。

3 展示结果分析

3.1 长势分析

2019 年秋播时土壤墒情较好,冬前各参试品种分蘖能力强,春季至小麦成熟期气温偏低,各品种返青普遍稍晚,植株生长稍缓,株高70~105 cm,成熟较常年推迟5 d 左右。由表1 可知,各参试品种成熟期较为接近,成熟期247 d 左右,各品种普遍熟相较好。

表1 生育期记载

3.2 抗性分析

2020 年是小麦条锈病近年来同期发生区域最广、面积最大、程度最严重的年份。试验地处渭北残塬区,小麦病害常年发生较少,除晋麦47 等品种轻度感病外,其他各参试品种均未出现严重病害,条锈病、白粉病对各参试品种产量无严重影响。5 月下旬正值小麦生长后期,遇降水、大风天气,晋麦47(CK)、晋麦100倒伏率70%以上,品育8161、长航1 号等品种倒伏率30%左右,见表2。

表2 茎蘖动态及抗性记载

3.3 产量分析

3.3.1 产量结果

产量结果试验以收获小区产量折合产量,各参试品种产量结果见表3。

表3 产量结果记载

3.3.2 性状分析

参试品种穗数在330 万~600 万穗/hm2;各参试品种平均穗粒数为24~32 粒,穗粒数最多的品种是大地528,穗粒数为32.7 粒;各参试品种平均千粒重为40~50 g,最高的品种为普冰151。小麦生长期内降水属中等丰产年份,各参试品种平均千粒重中等偏高。

3.3.3 产量结果分析

晋麦47(CK)产量为5 502.8 kg/hm2,属中等丰产年份。较晋麦47(CK)增产的品种有8 个,增产幅度

1.52%~24.75%。晋麦100、西农20、铜麦6 号、伟隆169、西农219、品育8161 较晋麦47(CK)增产7.58%~24.75%,表现较为突出。其他品种产量水平与晋麦47(CK)基本相当。

4 品种综述及建议

4.1 晋麦100

晋麦100 产量6 864.6 kg/hm2,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一,较晋麦47(CK)增产24.75%。弱冬性,生育期245 d。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株高98 cm,株型紧凑,倒伏严重。穗层较整齐,熟相一般。穗纺锤形,白壳,长芒,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不宜在旱肥地推广种植。

4.2 西农20

西农20 产量6 419.9 kg/hm2,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二,较晋麦47(CK)增产16.67%。属半冬性品种,生育期245 d。幼苗半匍匐,分蘖较多,蘖较粗壮,叶色深绿,叶片大小适中,旗叶上挺,株型适中偏紧。株高约94 cm,茎秆坚韧、弹性好。穗层齐厚,穗型近长方形、穗大小中等。芒中等偏长,白颖,白粒,籽粒角质、光亮、饱满,卵圆形。千粒重46.1 g。建议在塬区水地推广种植。

4.3 铜麦6 号

铜麦6 号产量6 281.0 kg/hm2,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三,较晋麦47(CK)增产14.14%。幼苗匍匐,叶片宽长,叶色灰绿,分蘖力中等,生育期246 d。株高94 cm,株型半松散,抗倒性较好。旗叶上举,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千粒重44.9 g。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熟相好。建议作为主栽品种在全区旱地推广种植。

4.4 伟隆169

伟隆169 产量6 225.3 kg/hm2,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四,较晋麦47(CK)增产13.13%。半冬性,生育期247 d。幼苗半匍匐,叶片窄,叶色黄绿,分蘖力中等。株高77 cm,株型较紧凑,抗倒性较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较好。穗形近长方形,长芒,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千粒重42.6 g。建议旱肥地示范种植。

4.5 西农219

西农219 产量5 919.6 kg/hm2,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五,较晋麦47(CK)增产7.58%。半冬性,生育期246 d。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强,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较高。早春返青起身较迟,两极分化较快;落黄好。株高71 cm,株型半紧凑,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叶深绿色、有蜡质。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千粒重43.7 g。建议水地示范种植。

4.6 品育8161

品育8161 产量5 919.6 kg/hm2,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五,较晋麦47(CK)增产7.58%。偏冬性,生育期246 d。幼苗匍匐,叶片绿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99 cm。穗较大,长方形,长芒,不均匀,籽粒中等大小、白壳、白粒,半硬质,成熟较饱满。千粒重48.6 g。建议在旱地示范种植。

4.7 普冰151

普冰151 产量5 697.3 kg/hm2,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六,较晋麦47(CK)增产3.54%。冬性,生育期247 d。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稍带蜡质,穗纺锤形,抗倒性好,株高84 cm。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籽粒饱满,商品性好。结合近年该品种在当地表现,建议作为旱地搭配品种推广种植。

4.8 西农528

西农528 产量5 586.2 kg/hm2,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七,较晋麦47(CK)增产1.52%。弱春性,全生育期247 d。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黄绿,分蘖力中等。株高77 cm,抗倒性较好。株型稍松散。旗叶平展,整齐度好,穗层厚,熟相好。穗纺锤型,短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千粒重44.1 g。建议作为水地品种继续试验观察。

4.9 晋麦47(CK)

晋麦47 产量5 502.8 kg/hm2,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八。弱冬性,全生育期247 d。幼苗半匍匐,长势稳健,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105 cm,叶片上倾,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6.5 g。中早熟品种,抗旱耐冻性较好,灌浆速度快,落黄好,熟相好,抗干热风能力强,特殊年份抗倒性差。建议逐步淘汰。

4.10 品育8155

品育8155 产量5 475.0 kg/hm2,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九,较晋麦47(CK)减产0.5%。半冬性,全生育期245 d。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黄绿,分蘖力一般。株高95 cm,株型较紧凑,抗倒性中等。旗叶上举,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千粒重43.5 g。建议继续试验观察。

4.11 长航1 号

长航1 号产量5 391.6 kg/hm2,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十,较晋麦47(CK)减产2.02%。冬性,全生育期247 d。芽鞘及幼苗绿色,幼苗葡匐,叶细长,分蘖力较强。成株期茎叶青绿色,长相清秀,无腊粉,叶细长,较薄,略下披,繁茂性好。株高102 cm,茎秆较细,抗倒性差。穗纺锤形,穗层整齐,中穗大粒,短芒,颖壳长大,白色,无茸毛。千粒重48.2 g。抗病性较强。建议继续试验观察。

4.12 大地528

大地528 产量5 224.8 kg/hm2,产量水平居参试品种第十一,较晋麦47(CK)减产5.05%。半冬性,全生育期247 d。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出苗齐、长势强,成株株型紧凑,旗叶上挺,株高87 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厚,穗中等大小,长方形、长芒,结实好。籽粒中等、白壳、白粒,硬质,成熟饱满。千粒重48.1 g。建议继续试验观察。

猜你喜欢
西农分蘖力株型
宝鸡市2020-2021年水地小麦新品种产量性状调查分析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Conductive polymer hydrogel-coated nanopipette sensor with tunable size
西农系列小麦品种在连云港地区种植筛选试验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国审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西农100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小麦品种西农979 的社会贡献
不同施氮方法对两种株型糯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