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结合策略分析
——以肇庆市怀集县为例

2022-12-22 03:57李开溢
种子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怀集县螟虫病虫害

李开溢

(怀集县冷坑镇农林水综合服务站,广东 肇庆 526449)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种植人员受到落后防治观念的影响,仅重视病虫害的短期控制效果,忽视了生态协调性。在防治手段方面主要依赖喷洒农药等化学手段,没有形成科学的综合防治技术,缺乏相应的组装配套体系。在此背景下,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病虫害的抗药性逐年增强,农药防治出现了严重的药剂浪费现象,最终导致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水稻的质量及农业种植环境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

1 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的指导思想及预期目标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科学贯彻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指导思想,严格落实科学防治、公共防治以及绿色防治理念,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群体为依托,依靠并充分发挥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的作用,通过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方式对水稻病虫害开展绿色防控[1]。在具体防控工作中,应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对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民的指导和服务,总结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地区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起到带动作用,最终减少农药施用量、实现病虫害综合治理,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2 怀集县水稻病虫害现状与防治要求、防治要点

2.1 病虫害现状与防治要求

肇庆市是广东省农业主要生产区,水稻是当地主要农作物之一。截至2021 年全市近5 年双季优质水稻种植面积约为16.34 万hm2/年,晚稻约为8.34 万hm2/年,早稻约为7.97 万hm2/年。当前,肇庆市水稻重点种植区域有怀集县、高要区和封开县,三地分别占总种植面积的24.73%、19.82%和17.48%,主要水稻类型有杂交稻、常规稻和特种稻。水稻对肇庆市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但水稻种植的高度普及使得当地水稻病虫害问题愈发突出,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

《2021 年上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及原因分析》报告显示,肇庆水稻常见病虫害有5 种:一是稻飞虱,偏重发生程度,预计发生14.67 万hm2次;二是稻纵卷叶螟,偏重局部重发生,预计发生13.33 万hm2次;三是稻瘟病,偏轻发生程度,主要发生于山区历史病区以及个别高感品种,预计叶瘟发生0.2 万hm2次、穗颈瘟发生0.13 万hm2次;四是三化螟,中等偏轻发生程度,预计发生0.33 万hm2次,山区较平原区发生重;五是水稻纹枯病,偏重发生,预计发生8.33 万hm2次。

怀集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十分适合水稻一类粮食作物生长,同时该地区降水量充足,可满足水稻生长条件。但自怀集县大面积种植水稻以来,当地常受病虫害影响。根据历年数据了解到,怀集县水稻病虫害具有影响面积大、种类繁多及容易反复等特征,会对水稻产量、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水稻作为怀集县主要经济产物,受病虫害影响导致农业人员收入减少[2]。

过去,怀集县采用农药防治方法,通过大面积、高频率喷洒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控,这种方法在早期确实起到了显著作用,但随着使用频率增加,当地水稻生产过程中暴发出农药污染等新问题,甚至威胁到当地农业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当地提出了绿色防控理念,要求农户尽可能采用绿色防控方式解决水稻病虫害问题,并将绿色防控方式与统防统治技术相结合,提高防治效果。相关部门强调,水稻病虫害防控与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保护水稻质量、产量及生产可持续性为第一目标,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生概率与影响。

2.2 防治要点

控制越冬病虫数量是怀集县防治要点。水稻螟虫是怀集县最常见的水稻病虫害之一,每年病发期影响面积巨大,历年影响面积最小的一次达到466.67 hm2,导致当地水稻减产10%左右。水稻螟虫是典型的越冬病虫,幼虫会在冬季深入土壤化蛹准备越冬。该时期需采取有效方法控制数量,并针对其他越冬病虫采取相同措施。应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威胁[3]。

3 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技术、质控措施

3.1 绿色防控技术

结合怀集县水稻种植环境与具体情况可知,该地区水稻病虫害防治可选择的绿色防控技术有两类,分别是预防性技术、治理技术。预防性技术主要包括冬季翻耕、优化选种、拌种消毒等,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秧田送嫁药、性信息素诱杀、灯光诱杀、生物治理等。

3.1.1 预防技术

冬季翻耕技术可有效控制越冬病虫数量。以水稻螟虫为例,技术实施方法为在专业技术指导下确认当地水稻病虫化蛹时间,通常为临近冬季的时期,待较多水稻螟虫化蛹即可翻耕。翻耕要尽可能深,让土壤内大部分水稻螟虫暴露,利用自然环境的低温杀死蛹期螟虫。翻耕之后,可以采取灌水沤田方法提升杀虫效果。该技术主要是针对螟虫化蛹期具有较差抗逆性的特点进行灭虫操作。

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间,即3 月中下旬,对冬闲田、绿肥田进行全面翻耕,用深水灌溉浸沤水稻,将稻桩浸没,时间控制在7~10 d。此方法能够灭杀稻田中的螟蛹,杀灭率为70%~80%。此外,该项技术应在冬季收获后进行,以达到理想的灭螟效果[4]。

为了增强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需科学选种,种植具有较高抗病虫害能力的水稻品种。优化选种之后,要注意田间管理工作,否则即使水稻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也无法保障水稻质量与产量。田间管理工作重点在于病株管理,目的是淘汰已经受到病虫害影响或者长势不健康的植株,以免病虫害在田间传播,造成大面积感染。

无论选择何种品种水稻,种植之前都应进行拌种消毒。拌种消毒是利用药物洗种预防病虫害。该项技术的实施要点是选择药物,针对早稻一般选择25%咪鲜胺乳油2 000~3 000 倍液浸种,针对晚稻一般选择25%咪鲜胺乳油2 000~3 000 倍液浸种。除此以外,要使用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与清水混合洗种,完成后晾干即可种植,可有效预防稻瘟病、稻飞虱、黑条矮缩病、稻蓟马等病虫害。

3.1.2 治理技术

秧田送嫁药治理技术可以治理稻蓟马、螟虫等病虫害。该项技术应在水稻移栽前7 d 左右使用,要选择内吸性较好的药物。针对早稻建议使用6%阿维·氯苯酰(亮泰)40 mL/hm2+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0 g/hm2,兑水30 kg/hm2后喷洒;针对晚稻建议使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15 mL/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 g/hm2,兑水30 kg/hm2后喷洒。

性信息素诱杀治理技术专门针对虫害,是一种利用人造性信息素吸引昆虫到指定目的地,并通过指定目的地上的杀虫剂等药物进行灭杀的技术。该项技术的实施方法比较简单,需要在田地中安放75 个/hm2诱捕器。诱捕器中有散发性信息素的芯,昆虫被吸引后会进入诱捕器接触到内部杀虫剂,实现杀虫目的。实施该项技术的过程中要注意更换芯,诱捕器应安装在水稻上方30 cm 左右的位置[5]。

灯光诱杀治理属于物理治理技术,只能针对害虫,原理为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夜晚开启照明设备,此时昆虫在光源附近飞行,可以通过人工捕网捕捉昆虫,之后人工或借助高压电装置杀死害虫。

生物治理是一种利用昆虫天敌关系,在田间引入各种害虫天敌,依靠天敌杀灭田间害虫的技术。该项技术具有很强的持续性,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效果,建议与其他技术配合使用,后续会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生物治理中选择的害虫天敌必须对水稻或环境无害,否则不能使用该项技术。此外,稻鸭共育治虫控草技术为在生物治理中常用的技术,具有很好防治的效果。在稻鸭共育治虫控草技术实施过程中,将雏鸭放置到稻田中,一般在移栽水稻后扎根返青及分蘖期放置雏鸭,放置数量控制为150~225 只/hm2,在水稻破口抽穗之前将鸭子回收。鸭子会捕食大量昆虫和稻田杂草,能够有效降低杂草、稻飞虱以及纹枯病等常见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鸭子在稻田中不断活动会引起浑水效果,对水稻生长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而且鸭子的粪便具有养料的作用[6]。

3.2 统防统治技术

统防统治技术是对范围内所有农作物及所有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主要以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为依托,从组织协调、技术方案实施、行动时间、药物使用及供应、防控行动开展5 个方面统一进行水稻病虫害绿色专业防控和治理工作,借助各种设备喷洒专用药物,具有高效防治的优势,能够在药量小的基础上保障防治效果。可以在药物中加入有机硅等助剂提高药效,减少药物用量,保障防治效果。该项技术中比较常见的药物与防治目标如表1 所示。

表1 统防统治技术的常见药物与防治目标

实施统防统治技术时必须保持一定时间间隔,具体间隔视使用药物而定,但原则上下一次用药必须是在上一次药物没有任何残留之后进行,同时要做到适时、适量和交替轮换用药。应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提高科学安全用药水平。该项技术实施可借助植保无人机等实现[7]。

结合以上技术,以全年防治为目标,怀集县可以在水稻收获两季采用统防统治技术全面防治病虫害,同时可以采取翻耕等物理方法加强预防效果,其余时间使用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防治即可。

3.3 质控措施

为了保障相关技术达到理想效果,需要采取质控措施保障质量。当地应定期调查各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病虫害防治情况,根据数据对下一季度病虫害面积、程度等进行预估,结合预估结果,制定下一季度的防治计划。计划中要明确指出可使用防治技术以及技术指标,尤其是涉及药物的技术,应明确提出相关药物的用量要求,以免发生药物滥用现象。在下一季度防治工作开始后,需不定期监督工作情况,发现药物滥用现象要及时制止,引导农户正确防治。

统防统治技术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大多数农户对相关专业知识不够了解,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按照技术要求开展防治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当地应在各大水稻种植重点区域建立帮扶站点,专门负责给区域内农户提供统防统治技术的专业支持,确保技术正确实施,提高防治效率。

4 结束语

怀集县为水稻种植重点区域,水稻病虫害问题比较突出,对当地整体、个人经济收入造成了影响。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当地存在滥用药物等问题,不利于水稻生长,严重影响水稻质量与产量。针对这种情况,当地应加大统防统治技术应用力度,配合质控措施解决病虫害、滥用药物两大关键问题,打造水稻种植绿色、健康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怀集县螟虫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水稻螟虫为害烈多措并举防效好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桑树螟虫性诱绿色防控技术
怀集县水产养殖业发展探讨
香根草对水稻螟虫的诱杀及应用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