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生读者意识的作文教学策略

2022-12-26 06:30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夏飞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2年7期
关键词:倡议书说明文习作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夏飞

所谓读者意识,是指作者在写作时要明确表达的对象,写出的作品是为了向表达对象倾诉。读者意识是写作活动中心有读者的表达意识。有了读者意识,写作就不仅仅是自我表达,还是作者和读者交流对话的社会交往过程。小学高年级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快速阶段,自我独立、自我认同的意识显著增强,特别希望得到读者的肯定和赞许。所以,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每次写作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凸显作文的交流价值,不断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信,把写作和生活交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结合写作教学实践,总结了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有效教学策略,供参考。

一、开启作文思维,激发读者意识

1.多维分析,准确把握读者需要

写作表达也要“心中有人”,这个“人”就是读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确读者的心理需求。为了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教师在作文教学前可以设计读者情况表,指导学生事先思考:这篇作文的读者是谁?怎样写才能让读者喜欢?比如,《二十年后的家乡》(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是一篇想象作文,但是和通常的想象作文还有一些不同。在写作练习中,不仅要求学生想象要丰富,还要基于生活展开想象。学生唯有找到生活中的读者,才不会在表达时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只有在景物描写中自然抒情,才能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思乡之情。所以,笔者设计了读者情况表,指导学生关注家乡有代表性的景物,明确表达对象,借物抒情。根据部编语文教材出示的写作提纲,笔者指导学生参考对照,根据设想的读者进行修改。比如,有学生准备把妈妈作为第一读者,选择写家乡环境的变化,后来把读者调整为环卫工人,借此表达对普通劳动者的感恩之情。在调整构思时,学生知道了要围绕场景确定合适的读者,这样学生的构思就丰富起来,避免了千篇一律。

2.专题阅读,深入分析读者情况

写完“二十年后的家乡”,学生知道了要多方面调查读者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在“介绍一种事物”(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练习中进行专题阅读,深入分析读者情况。与其他写作体裁不一样,说明文语言要真实准确。什么是准确?教材里说得很清楚,说明文表达的成功在于把事物说明白。因此,在本次写作训练前,教师要让学生弄懂题意,明确文章的读者,为写好说明文打基础。聚焦“介绍一种事物”的写作要求,要选择写一种熟悉且喜爱的事物,写好之后和同学讨论修改。根据写作要求中出示的选题“袋鼠的自述”等,可以把写作对象锁定为同学,还可以是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确定了写作内容和读者,可以让学生研读本单元的说明文《太阳》与《松鼠》。虽然二者都是说明文,但表达重点略有不同,前者侧重于科学常识,后者偏向于文艺描述。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细读例文《风向袋的制作》与《鲸》,对比分析,得出阅读对象不同、表达效果不同的结论。接着,教师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药品说明书拿出来看一看,也可以出示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引导学生和说明文对比阅读。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发现:教材中的说明文是写给普通读者看的,所以语言直白,浅显易懂,表达清楚具体,这种平实的语言可以激发阅读兴趣。但是药品、家电等产品的说明书专业性强,多是专业术语。因为阅读对象的素养不一样,所以写作的语言要求也不一样。开展专题群文阅读,不但能为学生写说明文提供学习支架,更能让学生明白读者意识的重要性。

3.锁定受众,明确读者对象

在前面几个单元写作训练的基础上,学生渐渐有了一定的读者意识,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如何通过妥帖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书信体写作训练“我想对您说”(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者意识。

在动笔之前,我指导学生再次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把写作对象确定为“您”,努力用妥帖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您”和“你”的表达效果是不一样的,“您”用于尊敬的长辈。明确了写作对象后,接下来就是交流写作构思,讨论如何恰当表达真情实感。这是本次写作的难点,笔者推荐阅读了一封信,内容是劝人戒烟的。当他们看到“姑娘们和男朋友聚会时,您作为姑娘们的父亲,假如孩子们的男朋友抽烟,您不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吗”,不禁哄堂大笑,学习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在笑声之余,笔者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刚才认真阅读了这封信,你认为这封劝人戒烟的信有效果吗?”这封信,也为学生的表达指明了方向,他们在阅读反思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了本单元的写作要素:本次写作的读者不限于自己、同学或老师,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在学习支架的启发下,学生的表达内容丰富,写作思维被打开了。有一个平时上课发言不多的学生写了一封信给妈妈:“妈妈,我今天终于明白,您为我做的事情,都是让我更好。但是,我也希望您有时候可以多听一听我的想法,对我多一点信任……”写作课后,这个学生收到了妈妈的回信,情感表达的双向交流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二、锁定表达对象,强化读者意识

1.设计虚拟读者,营造语用情境

假如没有特定的读者对象,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在写作时就容易马虎,表达就会缺少真情实感。所以,设计虚拟读者,可以引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情感。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的题目是“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导语提示了写作要求:尝试表达看法,写出生活体验。因此,本次写作训练有两个写作要求,一是表达要有感情,二是表达要有目的。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写作,强化读者意识,对于完成表达目的非常重要。围绕写作提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情况,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低碳生活”这一类话题很感兴趣。于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写作指导,先指导学生搜集阅读和低碳生活相关的材料,确定写作主题。有了不同的虚拟读者,学生设定的主题就丰富多彩,例如“我的低碳生活”“未来低碳之家”等。一位同学围绕“绿色之家”写作,把同桌作为虚拟读者,呈现了美好的低碳生活图景,描绘了绿色低碳的家庭生活画面。可见,基于情境的写作表达有助于学生确定合适的虚拟读者,抒发真挚的情感。

2.减少表达限制,强化读者意识

儿童天生是乐于与同伴交流的,有强烈的读者意识。这给写作教学的启示是,表达的限制少一点,学生才会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优化表达内容,提升文章质量。

例如,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六上第四单元“导语”强调: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写作训练“笔尖流出的故事”提供了三组素材,要求学生自选一组创编故事,给了表达更大的自由。写作要求明确指出,要完整地写出故事的经过,故事情节要吸引人。因此,表达自由还要心中有读者。根据“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的写作经验,笔者引导学生细品提示,指导学生迅速锁定读者对象,同时分析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根据人物特点和生活环境创编故事,体会人物心理。因此,在小学写作课堂中,教师不要过多限制学生的表达,要循循善诱,激活学生的思维,强化读者意识。

3.立足交际功能,激活表达欲

写作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方法,而是让学生在表达中体会语言的交际作用。和其他文体不同,应用文的读者是相对固定的,判断一篇应用文的优劣,读者最有发言权。假如读者觉得这篇应用文不错,阅读后就能根据应用文要点规范言行,达到作者写应用文的目的,这种应用文就是有价值的。

“学写倡议书”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学写倡议书,并在合适的地点发布倡议书,让特定的读者阅读。和写作训练“我想对您说”(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脉相承,本次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写作范围,强化读者意识。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精读范例《“节约用水”倡议书》,聚焦话题,认识到倡议书的话题要来源于生活。此外,范例右侧的批注揭示了写好倡议书的方法和注意点,是学生学写倡议书的支架,有利于学生掌握应用文。在范例的启发下,学生选择了近期学校开展的爱心捐款活动,写了《“献出你的爱”倡议书》,根据范例要求,明确了倡议的对象。随后,在集体讨论评价的基础上,笔者把得票最多的倡议书贴在了学校公告栏里,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关注和肯定。

三、开展对话交流,增强读者意识

交流反馈是读者意识的表征之一,来自读者的反馈可以激发作者的写作热情,也为作者的写作指明方向。因此,假如能围绕写作开展对话交流,分析得失,学生的受益会更大,写作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写完后,教师要组织对话交流,把自己假想为读者,在深入研读习作基础上反思评价。在对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不同维度,畅谈体会,引导学生修改和完善。

在教学“多彩的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读者角度评价习作,在讨论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读者意识。首先,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维度讨论和评价习作。例如,可以评价习作的遣词造句,如语言是否通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等。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启迪学生,指导学生基于读者视角评价:“假如你是读者,想看到什么样的习作呢?只有华丽的辞藻,这样的习作你怎么看?”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我认为还要关注习作的内容是否新鲜,故事是不是很有代表性?”也有的同学觉得:“评价一篇习作还要关注谋篇布局,看看结构安排是否科学。”在交流讨论中,学生的欣赏水平得到了提升,评价维度会更加多元。

在多维评价中,学生站在读者视角,和作者深度交流,进一步提出修改建议,促进作者进一步完善,臻于完美。如此评改能良性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在修改中提升表达能力。

四、多途径展示作文,深化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可以促使作者优化表达。假如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考虑读者意识,给予写作交际互动的功能,可以有效调动写作的积极性。教师要创设展评的平台,引导学生推介自己的习作,读者越多,学生思考的角度就更科学合理,在写作过程中就会受到激励,不断优化语言表达。

在教学写作训练“我的乐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习作。让学生朗读习作,组织交流讨论,多途径评价习作,并相机修改。除在课堂中交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线上进行习作展评,组织佳作交流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习作。在线上交流中,学生可以看到各种评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评语,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根据大家提到的问题,找到修改方向。在线上交流中,学生可以遇见很多读者,从多个方面吸取修改建议。例如,有的同学这样反思:“许多读者指出我的习作局限于乐园的美,并没有描写自己在乐园中的活动,这是我修改的方向,要不断完善。”

教师要搭建展示平台,给学生创造遇见不同读者的机会,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QQ群等自媒体平台,让更多读者评价习作。然后引导学生评价中提取关键信息,明确修改方向,提升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有效策略,不断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优化学生的语言表达。

猜你喜欢
倡议书说明文习作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防火人人有责 四川省林草局发布倡议书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科研诚信倡议书(摘编)
我们的倡议书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