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里的民主选举

2022-12-26 09:27牛铭实米有录
党员文摘 2022年24期
关键词:黑豆选票黄豆

文/牛铭实 米有录

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竖起了民主、自由的大旗,通过选举成功地动员了农民,将农村治理权从地方士绅、地主的掌控中转移到农民手中。为了动员不识字的农民参与选举,共产党使用了很多有创意的办法,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豆选。

1

豆选就是选举时用豆子当选票。它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好奇和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方法让不识字的农民借用投豆来代替填写选票,以表达对候选人的看法。另外,它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在20世纪40年代的陕甘宁边区,为了使农民在投票时不碍于情面,或免于地主和地方士绅的威胁、利诱和报复,共产党需要设计出一套投票程序,让农民在投票时能自由地表达意愿,豆选便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

有别于“举手”或其他的“公开”表决方法,豆选是一种“秘密投票”的方式。之所以称之为“秘密”,是因为这种表决方法的程序使外人很难判断选民到底将票投给了谁,这让政党或候选人很难用金钱等来影响选民投票,选民得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意愿,民意不会被有权有势的一方挟持。

用一粒豆子代表一张选票,豆子便被赋予了深刻的寓意,虽然是普通的黄豆、白豆等,但它们代表的价值却异常珍贵。

豆子是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盛产的农作物,用豆子选举有就地取材的便利。除了黄豆、白豆,有的地方也用黑豆、蚕豆、绿豆、红豆、豌豆、胡豆等代表选票。不产豆子的地方,就用别的替代物,比如安徽淮南用芦苇,江苏盐阜用柴棒代表选票。

2

用于选举的豆子的数目和颜色也是有讲究的。在有些地方,豆子的数目和应选人数相等。比如,某个乡要选5个代表,就发5颗黄豆给每个选民。这种做法的缺点是,有人可能会将手上的豆子多投几颗给他特别中意的候选人,或者索性把豆子都投给某一位候选人。

在候选人比较少的情况下,有些地区用不同颜色的豆子代表不同的候选人。比如陕甘宁边区发给每个选民黑豆、黄豆、玉米等各一粒,分别代表不同的候选人。

还有一些地方,不同颜色的豆子是用来代表赞成或反对。比如山西潞城(今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张庄村贫农团计划从12名候选人中选出7名代表,参加投票的团员每人手上就会有7粒黑豆和5粒白豆,黑豆代表赞成,白豆代表反对。湖北农村在选村长时,组织者给每人发1粒黄豆和3粒黑豆,黄豆表示赞成,黑豆表示反对,分别投给4位候选人。如果合作社需要选5个理事,组织者就发给社员黄豆、黑豆各5粒,如赞成某人就投黄豆,反对某人则投黑豆。也许是因为红色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代表喜庆、吉利,所以很多地方用红豆来代表正面、赞成的意思。

在某些地区,有人曾将私自携带的黄豆投到候选人碗里,于是组织者就把黄豆涂上红、黑等颜色后再发给村民,计票时没涂色的豆子无效。

3

豆选一般是把豆投到碗里。投票所用的碗,有瓷碗、土碗,甚至纸糊的碗。在中国北方的农村,过去由于长久的贫穷,很多农民的碗都是从小用到老。当碗破了,如果能补,他们会请修碗的师傅修补好,在他们逝世后,再把碗传给下一代用。由于碗和农民关系非常密切,将碗用于选举也体现了大家对选举的重视。

在现存关于豆选的图片中,碗一般都是向上敞开放的。但用敞口的碗,后投的人能看见哪个碗里豆子多、哪个碗里豆子少,于是选举可能会受影响。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把碗上盖一层纸,让投票者从碗边把豆子投进去。有的地方在选举前把碗口朝向群众,证明碗是空的,然后再当众用红纸糊严,并在中间挖一个豆大的洞,豆子就从洞口投进去。给碗蒙上一层纸有几个好处,一是不让后投的人看出前面的人投了谁、投了多少,以免受到影响;二是豆子只能从小洞投进去,某些人就不能多投偷带的豆,也不能把别人投的豆从碗里拿出来。此外,也有“倒扣着的碗”。在四川,人们采取把碗翻转来扣在选举台上的方式,并在碗前用红纸写上候选人的名字。选民先将豆子放在理想候选人的碗底上,再由监选人把所投的豆子放进倒扣着的碗底下,以避免选举人盲目向豆子多的碗底投。

在以河北选举为题材的《豆选》年画里,投票场面很热闹,也很祥和。男女老幼都来到会场,会场还布置了“为人民服务”等标语。在画面的左后方像有一个入口,人们在那里排队领豆子,然后依序投票。在画面中央,一位妇女正弯着腰,小心地把豆子放到第二个碗里。碗上蒙着白纸,中间小黑点的地方其实是一个洞,豆子从小洞投进去。这个碗对应的第二个候选人似乎也是一位女性。一个男人在等待投票,他两手摆弄着豆子,左手掌心里有多颗豆子。据此推测,这次选举,村民要给多名中意的候选人碗里分别投豆。在他后面,一个女人抱着孩子,也像是在等候投票。

在那个时代,妇女参选、妇女参政是十分奇妙的事,而豆选使文盲和女性都有了参政的机会。这种做法也使中国共产党获得妇女的理解和支持,扩大了它的力量。可以说,那时的豆选成就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农民群众双赢的格局。

猜你喜欢
黑豆选票黄豆
超幸运!安阳购彩者机选票“邂逅”1800万大奖
黄豆噼里啪啦
嘿,小黑豆
那只名叫黑豆的老鼠
黄豆变形记
奥斯卡奖的偏好投票制
黑豆豆
黄豆成长记
黑豆变鲸鱼
黄豆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