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多元文化价值和作用

2022-12-27 13:06周虎生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全民民族传统

周虎生 陈 威 孙 健

(1.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2.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一、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扎根于中华大地,在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形式多样、项目繁多、种类各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传统体育“多样性”的重要源泉。民族传统体育往往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需求和心理诉求而产生。民族传统体育源于各民族的生产劳动过程之中,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为发展动力。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是集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等特点为一体的全民性的体育文化活动,它在各民族之间传承和发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1]民族传统体育类别多样,在《中国民族体育杂志》中记载,中国大约有997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涉及56个民族,以运动能力的形式可分为体能、赛车、击球、获胜、摔跤和技术;以游戏和娱乐为主导,可分为象棋、击球、举重、跳投、投掷等;传统节日习俗中开展的体育活动,可分为宗教仪式、农业生产和娱乐嘉年华,其中多数项目的活动场所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不分年龄、性别,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融生产性、娱乐性与防病健身为一体,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人民体质、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重要方针;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卫生工作指令》中表示“促进体操、游戏、跑步、攀岩、游泳、太极拳等各色体育运动”,发展体育运动、开展体育活动,就是为了服务于人民体质,服务于人民健康;199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即《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一文件中建议将全民健身计划适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对健身锻炼的意识也逐步提升,对健康的向往更加迫切,认识到物质条件的日趋完善需要与精神文明和身心健康同步发展。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是基于中国人民物质条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背景,党和国家对人民身心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希望国民身心健康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达到协调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自1995年《纲要》实施以来,《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相继颁布实施,形成了以五年规划为周期的全民健身周期,并将每年8月8日设为全民健身日。2014年,又将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到国家战略层面。全民健身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促进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全民健身体系日臻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工作与人民健康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全民健身战略是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当前,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准确把握和理解新的历史时期全民健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内容体系,开拓、创新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工作,使全民健身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有力支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

(三)全民健身计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既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支柱。中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1953年,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天津举行,开启了关于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新篇章,自此以后,每四年一次在中国各大城市举行,成为展示民族传统体育的阅兵式和表演台,并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全民健身计划。1995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22条“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2];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条例》,“在传统节日,闲暇季节等休闲娱乐时间,继承和发扬与农村生产劳动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积极组织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3];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指出“加大力度做好做实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掘、传播和推广工作”[4];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力。在新时期,国务院又相继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均指出“支持推广武术、太极等民间民俗传统体育,以及农村趣味体育,促进中国特色体育事业的发展”[5]。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的全民健身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项须臾不可或缺的内容,为人民提供健身项目、提供锻炼题材,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有诸多优势和作用,首先,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产生于民间,流行于各民族之间,几千年来在各民族之中不断传承与发展;其次,民族传统体育种类各式各样、风格独具特色,人们可以依据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选择健身项目;第三,民族传统体育通俗易懂、简便易学,对于气候环境、场地器材等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比较小,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健身、参与运动的重要途径。全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既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是全民健身在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家战略下全民健身活动中也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全民健身活动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培养国民刚毅执着、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和奋发向上的优秀传统高尚品质和精神面貌,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在重塑国家辉煌、激发民族精神以及增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为基础,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征,传统文化通过体育活动来体现、衡量和判断。因此,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文化价值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本体价值。

1.强健体魄。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生产劳动,并服务于人民的全面发展。强健体魄既是人们从事一切生产劳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产生的必要条件,又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价值之一。通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人们有丰沛的体力和饱满的精神来满足各项活动的要求,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对健身理念的认识是从不太自觉到逐渐自觉的过程,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比较薄弱,强健体魄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最为实效的途径方式,如哈萨克族、蒙古族开展的赛马、骑射、叼羊等活动,这些体育运动的开展使人们练就高超的技术,有丰沛的体力来服务于这些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有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不是以健身为目的,但是开展体育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其健身价值,比如,与农事生产有关的体育活动,像侗族的“舞春牛”、哈尼族的“苦扎扎”等活动,都是为庆祝农业丰收而开展的体育活动[6]。此外,还有些项目是以力量来较胜负,例如,撒拉族的拔腰、羌族的推杆、回族的撂石锁等项目,都是以全身或肢体部位来较技、较量,从而展现出健硕的体格和强大的力量。因此,在各民族开展的无论任何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强健体魄都是最基本的价值体现。

2.娱乐身心。追求娱乐和愉悦身心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本体价值之一。原始社会时期,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休闲活动不足、娱乐项目匮乏,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成为娱乐身心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不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体育活动中,比赛时的豪情、战斗时的激情以及观众的热情,都把民族传统体育娱乐身心的功能展现得淋漓尽致;时过境迁,新时期下,虽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经受历史潮流的冲击,但是,无论是从技术形态还是从文化内涵层面来看,娱乐身心作为民传统体育起源的要素之一,它贯穿并活跃于整个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长河。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愉悦身心、净化心灵,激励他们在生活之余,乐于学习和积极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一些踢毽子、秧歌舞、荡秋千等通俗易练、简便易学的项目,具有鲜明娱乐身心的作用。随着社会物质条件逐步丰富,人们逐渐淡化对物质层面的追求而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特别是人们在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中,需要健身活动来舒缓疲劳、释放压力。

3.竞技表演与艺术鉴赏。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表演价值,集外在技术形式与内在心理思维为一体,充分展现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形态以及各族人民的技术水平,竞技场域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较技、较力,能够促使人们激发更大的热情和斗志,以赛促发展、以赛促竞技,最终达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既发挥了人与人之间斗智斗勇的竞技作用,又实现了观赏者艺术鉴赏的目的,满足不同参与群体的心理诉求。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活动分为个体竞技和群体竞争,个体竞技主要是指同场两两比技艺、较力量的比赛活动,能够充分展现竞技者的战斗精神和拼搏精神,如保安族的夺腰刀、蒙古族的摔跤等项目,主要是突显个人技艺的综合能力;群体竞争主要是指参与人数超过三人以上,以此组成的团体进行竞争的活动,比赛中需要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和团结性,如傣族的赛龙舟、壮族的抢花炮等项目,主要是体现团队合作意识。此外,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艺术鉴赏性,主要表现在技术形式、器械服饰等方面,如土家族的摆手舞、傣族的跳竹竿等均表现出不同的技术形式和方法特点,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服饰,给人不同视角的文化盛宴,体会感受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魅力。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

1.文化传承与道德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它与中国文化传承密切相关。人们的逻辑思维、道德礼仪和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表现出来,技术形态、心理思维、设施装备和服饰服装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也兼具道德教育的重要功能,是一般意义上道德教育的重要补充和重要手段,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功能主要包括道德情操、高尚品质和社会规范等方面,从民族传统体育视角来分析,学习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人格的陶铸、对品格的培养以及对价值观的塑造,都更直接、更真实、更有成效,比如,体育活动中炼就的“专心、苦心、恒心”,即学习要专心,练习要苦心,学精要恒心,这种教育手段在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孝悌、敬诚”在民族传统体育中皆有体现,如习练武术讲求“尊师重道、恭敬谦和”等武德教育,对传统道德教育以及基本礼仪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2.民族认同与文化融合。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通过体育比赛可以汇聚56个民族,汇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参与者,因为有了体育竞赛的平台,提供了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既融洽了民族关系,又加强了民族团结的凝聚力。此外,民族认同将会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集合体和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同时也包括各民族的特殊文化,由于环境和地域的限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生活习俗、文化内涵、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并不一致[7],如独龙族的溜索和怒族的射弩;游牧民族逐水而居、流动性强,产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注重力量崇拜,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赛马;农耕民族形成的“忙时种田、闲时练拳”的农业文明,如汉族中的武术、舞龙舞狮。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一体育项目可以融入不同民族之间;不同体育项目之间的整合,寻求沟通发展,促进各民族社会、经济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

3.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民族传统体育在经济领域可以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愈加密切,体育发展依托经济支撑,经济发展需要体育搭台;市场经济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层面出发,任何人的体育消费皆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人民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因此,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所需的体育服饰、体育器材、体育书籍、体育设备等物质条件也相应增加,在市场经济中,以体育为载体将产生相应的生产体育用品的公司企业,以满足各个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需要,这种在商业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体育产品,不但能够满足人民对健身器材、体育用品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注重和谐,不但是中华民族的特征,更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体育活动中促使压抑心情的释放,进而增进社会和谐、回归自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方面日益凸显,随之而产生失眠、焦虑、烦躁、厌食等症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缓解社会压力、促进身心愉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4.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体育是人们通过肢体动作和技术方法而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体现并彰显着一个民族“刚健有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在生产劳动中不断塑造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追求天地人的和谐是炎黄子孙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同时,也体现出中华民族“合和”的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体育在培育和铸牢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参与者和旁观者都会受之影响,如传统节庆中的体育活动,彝族“火把节”中开展的斗牛、摔跤等活动,傣族“泼水节”中的划龙舟、丢包等项目,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中的男儿三艺“射箭、摔跤、赛马”等,这些体育活动都是人们在盛大节日中,通过举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使人们在相互交流和沟通情感中不断增进理解和共识。此外,这种传统节庆中的群体体育活动的交流作用,在一些集体体育项目上尤为明显,如舞龙运动,只有在团结协作、齐心合力的作用下才能完成游舞翻滚的各种动作,要求个人行动服从集体行动,从而使个人荣誉感上升到集体荣誉感,这种体现团结协作精神的体育活动对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作用。[8]

结语

当前,全民健身与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紧密相连,更与人民健康、全面小康密切相关,站在“两个大局”来看,全民健身是国家复兴强盛的战略部署,从“人的全面发展”分析,全民健身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身体中。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健康水平,将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健身观和健康观;民族传统体育是全民健身战略实施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具有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优势和功能,它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全民健身战略的影响下,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和作用,包括本体作用论和社会价值观,全民参与体育健身,共同建设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全民民族传统
全民·爱·阅读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