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能源合作问题综述

2022-12-27 22:00姜安印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一带高质量能源

姜安印 毛 幸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能源合作领域取得了一大批丰硕成果。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之一,是“一带一路”的重中之重,能够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内民心相通。围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学者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早期,大批学者就从理论层面为能源合作实践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对能源合作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重点推进区域进行了分析。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为导向,学者们围绕构建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对能源合作建设方案展开了讨论。随着能源合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被注入了新的内涵,绿色、低碳成为能源发展新方向,能源合作表现出了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的特点,为国际能源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1]。后疫情时代,促进国际能源合作成为助力全球经济恢复的关键,“双碳”目标的提出更是拉开了一场系统性的能源变革,将大大促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学界有关“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研究进行整理论述,深刻明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的机遇、挑战、理念构建,探索稳定可行的能源合作机制、路径等,通过持续探索“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全球能源治理提供新思路,助力实现“一带一路”宏伟构想。

1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意义、机遇和挑战

能源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能源安全是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2],能源合作的首要目标是保障我国以及沿线各国的能源安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巨大能源需求与丰富的能源供应之间的互补性,以及地理优势、政治互信和共同的经济发展愿景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中亚、中俄、中缅和海上四大能源运输通道有力促进了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和区域能源安全[3]。同时,“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不仅致力于保障我国的能源供需和运输安全,也尝试为解决能源资源全球化配置不均、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危机、贫困地区能源发展滞后等一系列能源发展问题提供新的对话平台和多边能源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有效支持沿线国家能源行业发展,改善沿线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能源发展成果全球共享,共同消除“能源贫困”,并为推动区域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化建设,推动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变革提供良好契机。

“一带一路”倡议为能源合作带来新的机遇,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思路,同时又以沿线国家能源互补性为基础。“一带一路”沿线有能源富集国,又有能源消费大国,双方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4]。另外,我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和通信干线网络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为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5]。“一带一路”倡议为能源合作提供了基本指引,合作共赢成为沿线国家的共识,基于理念认可和政治互信,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能源合作提供了基本的政治保障[6]。

当然,“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同美国、俄罗斯、印度的战略要地有重合,沿线各国的战略判断和政策立场,都可能影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推进。从沿线社会环境来看,中东、中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局势常年紧张,夹杂着文化宗教矛盾,政治和社会环境时常不稳定,对能源经贸合作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从能源合作市场环境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营商环境较差、投资风险等级较高。在能源合作中还存在着国别政策差异,也给对外合作带来一定的困扰[7]。“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机制化建设不完善,现有的合作机制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政治互信基础上的,这些机制过于松散,难以保障合作的稳定性[8]。

2 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策略研究

2.1 推进能源产业合作

“一带一路”能源产业合作是能源合作的关键。在传统能源产业合作中,中国在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领域不断寻求沿线国家的扩大开发,推动周边地区的能源加工和资源转化,整合并升级产业链,促进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清洁能源产业合作中,中国风电企业、光伏企业等掀起了“出海潮”,以“电力输出”为代表签订了一批大型合作项目。学者们的研究多聚焦于特定能源行业的国际合作,追求的是高水平的“走出去”和经济效益。王文华提出要抢先布局光伏市场,以新疆为“桥头堡”,重点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打通“一带一路”新能源大通道[9]。盛玉明认为“一带一路”为海外电力能源投资建设提供了机遇[10]。总体而言,传统能源产业合作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并能在能源合作实践中做具体指导;清洁能源产业合作则是前瞻性的理论研究,要让清洁能源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主引擎,保障国家绿色能源安全并推进能源转型,实现区域清洁能源善治[11]。

2.2 双边、多边能源合作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在早期多采取双边合作的模式,通过跨国基础设施建设(如跨国油气管道和能源枢纽建设),促进地区繁荣与双边利益。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能源合作是中俄关系中最为关键、涉及范围最广的重点领域[1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俄合作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了中俄原油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等重量级合作,在传统能源领域,中俄双边能源合作将对全球能源市场稳定,提质升级中俄全领域合作关系发挥重大作用。中国和中亚的能源合作堪称多边合作的典范,中亚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中国和中亚的能源合作规模更大,机制更为完善,中亚油气管道建设更加凸显中国和中亚能源合作的成熟,极大促进了地区安全和繁荣。中东地区应成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的一个关键支点,在未来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中东的能源经贸往来。在东南亚,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能源合作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要内容[13]。虽然在油气领域多是同质化竞争,但是在水电、地热能、风电、光伏电以及核电等新能源领域,经济和技术的互补性强,可再生能源合作潜力巨大,要不断完善中国与东盟合作机制,共同构建绿色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现有的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存在着合作意愿不强、能源管理碎片化、投资风险保护不充分、多边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中国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需要更健全的多边框架,把实现地区共同化发展变成“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重要目标。

2.3 能源合作机制和建设方案研究

“一带一路”为全球能源协作和能源治理提供了新平台,能源合作的高速推进也需要有配套的互动机制和合作模式创新。第一,可以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凝聚共识,推动具有约束力的能源对话机制成型[14]。第二,通过能源通道建设突破原有合作机制,形成公平合理的区域能源定价和交易机制[15]。第三,加强能源技术长久稳定供应的协同创新机制。第四,余晓钟等(2018)探讨的国际能源合作园区建设,实现国际能源合作一体化模式[16]。通过“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制的创新促进能源投资和贸易,保障地区能源安全,为共筑能源合作大通道贡献中国力量,有利于推动构建全球性、专业性和地区性“三位一体”的能源治理体系[17]。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是超越传统能源合作内容的新合作形式。对于建设方案,学者们进行了持续探索。实现共同能源安全以及发掘“一带一路”区域在改变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中的潜力,能源市场一体化建设受到诸多学者的认同,提出通过推动亚太地区的能源市场一体化建设,实现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共同能源安全[18],推动建设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三个区域性能源共同市场,并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东亚、东南亚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动能源输送通道基础设施建设与深度金融、产业合作并重,建设区域性的能源期货交易市场,积极参与全球能源贸易与市场体系建设和交易规则制定,推动区域能源共同市场的形成,最终实现全球能源市场一体化的目标[19]。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随后又陆续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通过的多份联合国决议。能源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能源合作的最高愿景[20],它寻求能源安全、能源治理、能源利益、清洁美丽共同体多维一体的目标,是中国为全球能源合作做出的积极贡献[21]。坚持互利原则、互补性原则、公平有效以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以中国为核心强化沿线国家合作发展,增进沿线国家的互信和共同体意识,最终实现能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建设[22]。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早期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传统能源的合作展开的,对清洁能源的研究较少,这一阶段的研究对“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发展意义思考较少,更多地把能源合作当作沿线贸易和国家利益的实现方式,能源合作理念停留在区域共同安全层面。

3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研究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聚焦经济质量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提出了更加强调公平效率、清洁绿色、惠民化发展的要求。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背景下,学者们从新能源合作、能源建设惠民化、能源合作新理念等方面对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3.1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路径研究

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必然要求。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来看,注重“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来看,更加注重沿线各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高标准惠民生为目标,把能源合作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23]。从全人类的发展来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事关人类的命运,必须要加强国际合作。

要以能源转型为指引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绿色发展,通过顶层设计、技术创新和传统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沿线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开发建设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以能源产业合作绿色转型为新风向,大力发展核电、光伏、电力、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以绿色标准评估能源合作,不再片面追求规模化发展,创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绿色金融提供资金支持,创新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以绿色金融对接绿色能源经济带建设,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将发挥巨大作用。以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为催化剂,助力低碳绿色能源转型,实现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经济助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随着数字经济在越来越多领域的应用,能源合作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将有利于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互联的能源体系[24]。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有机融合,可以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能源结构等[25]。数字经济可以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并通过智能电表、自动化技术等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获得可靠且负担得起的可再生能源[26]。数字技术在提供线上谈判磋商、改变组织模式、创新智慧治理和集约治理、促进能源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对全球能源治理产生正面影响,将更多的新兴国家和市场纳入能源体系中,实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协同治理[27]。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能源惠民利民。一方面,通过清洁能源的使用和推广,改善沿线生态环境,缓解近年来困扰全球的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是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民生权益的彰显,满足了沿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28]。另一方面,把能源合作同民生工程结合起来,缓解能源贫困,助推沿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如通过电力建设解决南亚、拉美地区、非洲等地的用电紧缺状况[29-30]。将光伏扶贫推广到沿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更多的力量推动“太阳能屋顶计划”,推动能源公共服务向落后地区延伸,改善区域用能失衡和降低用能成本。

3.2 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人类生命、生产、生活、国际贸易、全球价值链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国经济下滑和贸易封锁加重了能源投资风险,使得“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短期内,传统能源仍旧主导全球能源格局,“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要以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为基础,要保障传统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探索完善能源价格缓冲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和提升国际贸易能力,从能源开采、加工到能源消费、治理各个阶段消除供应链断裂风险。变革一直以来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国际能源治理体系,把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能源富集的贫困国家、新兴能源消费国的利益纳入其中,加快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31]。能源合作模式需要不断优化,余晓钟等对能源合作模式、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等机制进行了创新研究[32]。陈晓等探讨了新能源合作的支撑体系及其建设问题,提出政府高层推动、产业链分工协作、资本融通、企业联通的新能源合作运行机制[33]。

从长期来看,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推动能源加速转型,能源合作绿色转型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要以新政策、新技术助力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推广可再生能源项目,在清洁煤炭、光伏发电、联网互通等领域加强技术合作,进一步夯实绿色能源产业基础。借鉴对能源发展权的思考,推动集体能源发展权朝着对等、互惠、普惠稳步前行和保证个体发展权能够积极实践。在项目建设方面,以民生利益为重,将更多的资源投入与民生休戚相关的事业中。因此,“一带一路”新能源合作不能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和完全替代传统能源,而要确保在全球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推进沿线民生工程建设,通过生计替代、扶贫减贫、电力互联互通等直接惠及沿线人民生活发展。重视新能源合作机制创新,中国等一批后发国家在推动全球新能源合作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形成了不同于传统能源治理由少数发达经济体垄断利益的新格局,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大国需要担负起领导构建新兴全球能源治理秩序的责任,建立一个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安全稳定、互利共赢、绿色环保、公平可持续、普适高效的能源治理体系。

4 总结与展望

目前来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研究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设计趋于成熟,高质量发展路径日益明晰。然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研究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首先,对“一带一路”能源转型合作的研究亟须创新。理论方面,传统能源转型与绿色清洁能源协同发展是必然趋势,但是在模式选择、全产业链合作、禀赋技术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已有研究对此认识略有不足,难以针对性地指导实践,短期内甚至表现出传统能源触底反弹以促进国家经济复苏,由此来看,“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合作研究有待拓展。其次,深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研究方向。“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经历了8年多的研究发展,从最初的保障能源安全拓展到推动全球能源治理机制创新,再拓展到如今的能源发展权,应当看到能源合作研究正在经历从战略规划到个体发展的巨大转变,显然,对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研究已经跳出了原有的框架。为了保证研究层次的连续性,有必要推动双循环格局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朝着发展权的方向继续演进和深入拓展。

结合当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发展实践,本文对接下来的研究有以下的认识。第一,能源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在未来仍大有所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将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对接可持续发展目标、全产业链合作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理论探索方面则需要继续深耕,根据实践环境变化做出调整。第二,从研究站位来看,对“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会围绕能源发展权继续开拓,能源发展权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新的内涵,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实现公平、包容、可持续的绿色转型,并在“能源+”的新模式下催生出多项民生工程的建设。新时期的能源发展合作研究应围绕个体能源发展权的实现,基于沿线人民的需求创造美好生活,以能源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实现个体发展权益,来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一带高质量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