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游戏境域下我国网络文学IP改编的发展现状探究

2022-12-27 01:14丁皓杰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文创产业

摘要:目前,网络文学已形成规模庞大的文化创意产业,游戏及动漫等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制作方式,为网络文学IP改编提供良好契机。为了研究动漫游戏方向改编对网络文学IP产生的影响,文章以网文作家唐家三少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动漫游戏改编对网络文学作家自身、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困境这三个角度出发,研究网络文学IP改编的发展现状,得出以下结论:动漫游戏改编后能帮助网络作家实现经济变现,并助推其将个人IP注入网络文学大IP;动漫游戏改编促使网络文学作品迎合游戏改编的人物设计,推动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变换和地图升级,助力挖掘IP多元化媒介表现形式以营造超级IP;过分IP化使小说沦为游戏的脚本以及高速写作维持更新使作品缺少打磨等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拒绝跟风写作,抵制粗制滥造,摆脱模式化写作等建议,旨在推动网络文学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学IP改编;动漫游戏;唐家三少;斗罗大陆;文创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3-0238-03

一、研究背景

网络文学,指网络作家在互联网上写作连载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以供读者阅读的一种新型文学样式。与传统文学相比较,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实时更新以及实现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契机,许多优质创作者依托这一广阔的平台,创作出一部部更自由、更充满活力的网络文学作品。从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问世以来,网络文学已经发展20余年,其早已褪去原有的“小众”与“亚文化”标签。

目前,我国网络文学创作者已达千万,其中专职签约作家有70余万人,读者人数更是超过4.5亿,这些无不表明,网络文学已经形成了一种规模庞大的文化创意产业[1]。与此同时,网络文学IP改编也如火如荼,动漫以及游戏行业依托原有的网络文学IP,发挥自身所长,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改革制作方式。

二、《斗罗大陆》及其背后庞大的动漫游戏王国

《斗罗大陆》是唐家三少创作的穿越玄幻小说,也是网络文学IP改编成游戏、动漫的成功之作。2008年12月14日《斗罗大陆》自起点中文网首发,2009年12月13日全文完结,并于2009年5月首次出版线下实体书。2017年7月12日,“2017猫片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揭晓,《斗罗大陆》获得第二十二名。2020年9月,2019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揭晓,《斗罗大陆》入选IP影响排行榜。

《斗罗大陆》有多款游戏改编,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斗罗大陆——武魂觉醒》与《斗罗大陆——魂师对决》,后者影响更大。《斗罗大陆——魂师对决》是与《斗罗大陆》动漫官方阅文集团合作的手游,其在画质、玩法、操作性上进行一系列革新,仅上线一周下载量便突破百万。该游戏建模细腻还原动漫角色,完整再现了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在为玩家带来游戏体验感的同时,也让玩家重温了《斗罗大陆》的经典剧情。

与同名游戏相比,制作精良的动漫无疑是更能还原IP的一种表现形式,《斗罗大陆》动漫由杭州玄机科技与阅文集团合力制作。2018年《斗罗大陆》首播,在短短的24小时之内便取得了突破两亿点击量的成就,一举创造了国内动漫的首播纪录。开播至今,《斗罗大陆》已更新226集,观看量破千亿,其精良的制作更是被誉为国产动漫的特效巅峰。

三、动漫游戏改编对网络文学作家的影响

(一)IP改编后的变现

网络文学诞生伊始,起点中文网的大多网文作者都是在闲暇之余写作,写作的初衷是迎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影响其收入情况的是书迷所投的月票及推荐票。但如今,网络写手的写作动机在资本市场的不断影响下,从满足读者需求转向了制造IP然后变现。

唐家三少是中国网文界的风云人物,连续数年的版税收入都超过1亿元,并数度登顶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富豪榜榜首。读者的订阅与打赏、线下实体纸质书版税以及游戏影视改编授权的收入总和,是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富豪榜的最主要评选依据。唐家三少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网络连载、纸质书版税、手游、影视改编这四个方面,对其收入贡献最大的便是手游和动漫改编这两个板块的巨大收入[2]。目前,唐家三少手握17部精品IP,其中最知名的无疑是《斗罗大陆》系列。IP产业涵盖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以及文创周边等各个领域,唐家三少能蝉联网络作家富豪榜头名,离不开IP改编动漫及游戏带来的巨额收益的贡献。

(二)将个人打造成大IP的一部分

自IP诞生之后,带给消费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自身不再像以往那样关注商品自身的属性价值,转而更在乎IP赋予产品的附加属性。一部电影,一本漫画,一款游戏甚至一首歌,一个动作都可以被打造成一个热门IP。不管有无购物需求,“双11”期间大多数人总会去“剁手”,去“血拼”,因为“双11”本身就已经成为一个热门IP。这充分彰显了IP对消费者的诱导能力。

唐家三少借鉴笔名给小说《斗罗大陆1》中的主角取名为唐三,有了女儿之后,又把《斗罗大陆2》中的女主人公命名为唐舞桐,随后又将《斗罗大陆3》的男主角用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唐舞麟来命名。除此之外,他在微博評论与书迷进行互动时号召他们加入唐门——《斗罗大陆》系列书籍中的著名组织,同时也是现实中唐家三少粉丝的聚集地。作家与粉丝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系列的营销活动之下得到了极大的促进,也增加了其小说的曝光量。这无不表明了作家本身便是网络文学IP的有机组成部分,作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与作品的曝光量和知名度更是相辅相成。

(三)针对特定读者的写作

传统小说没有特别明确面向的读者群体,属于老少皆宜。而网络文学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针对特定读者群体的类别化写作趋势愈发显著,几乎所有知名网络文学写手都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体,为了满足特定读者的阅读喜好,作家们也会不断更改自己的写作习惯。随着大数据的发展,网站及APP对用户信息的收集使得网络文学读者的分类也越发细化。现在的网络文学主要集中如武侠类、玄幻类、青春类、都市类、军旅类、修仙类等领域。而在玄幻领域,唐家三少是无可争议的大神,其读者则大多数是10~25岁的男性,同时这类群体也是游戏和动漫的最主要消费生力军,他们最大的特点便是青春热血、爱憎分明。因此,为了满足他们的喜好,唐家三少进行了许多针对性写作,包括保持十多年如一日的笔风、各种经典的用词以及俗套的剧情。虽然他因此饱受诟病,但备受其固定读者的青睐,而这也是其留住读者的最大法宝。

四、动漫游戏改编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影响

有些作家在写作伊始就考虑到了可能会有改编的需要,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会刻意增加主人公的表现力及张力,营造曲折的情节,制造一系列矛盾与对抗,丰富画面的色彩,以便于将其改编成动漫或者游戏,IP化的痕迹非常明显。

(一)迎合游戏改编的人物设计

以唐家三少为例,其大部分作品都是游戏和动漫产业争先改编的IP。在与动漫游戏行业长此以往的合作中,唐家三少愈发熟悉改编的节奏。在他的作品中,不仅仅有性格鲜明的主角个人在磨炼中不断成长的故事情节,更多情况下是以“史莱克七怪”“光之晨曦猎魔团”为代表的团队合作。单人副本、多人协作的游戏玩法呼之而出,每人操作一个角色、多人组成一个团队,每个人在团队中都不可或缺,这是大型多人同时在线游戏的精髓。

(二)场景变换和地图升级

游戏带给人的新鲜与刺激感,是其最能吸引玩家的特质,这需要作为改编基础的小说中具备不断变幻的场景。场景的空间设置以及游戏地图需要小说作者的精心设置,同时还要拟定主人公成长的基本脉络,为玩家在副本升级、商城拍卖、装备搭配、技能选择等方面提供开放式的玩法。如此一来,原本小说流水账式的顺叙叙事模式便成了游戏自主选择性最大的制约因素。如果要直接采用小说作为游戏脚本,原本的叙事模式势必需要改写,若是采用插叙、倒叙等叙事技巧,又会使得改编难度加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玄幻小说是以主人公的出世开始写起,遵循一路走来,经历各种磨难,不断在战斗中成长,最后成为至强者这一线索,以此为改编提供最大的便利。

(三)跨媒体互动

一个知名IP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经营,多种媒介的跨领域联动是打造优秀IP行之有效的手段。IP在诞生之初,一般只在单一媒体上发布,比如金庸的小说,最初只在报纸上进行连载,直到被广泛的读者所喜爱后,各种衍生产品才逐渐被发掘出来。如今的网文作者都希望能进一步挖掘IP的各种媒介表现形式,使得网络文学IP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实现多领域联动,营造出超级IP。因为能够充分表现网络小说天马行空的幻想,动漫及游戏领域便成为极佳的选择。在书本、荧屏、网页、手机等多种渠道“出镜”才能保证IP的产业链延伸具有可行性,而不是从始至终停留在IP初始的媒介上。在不同的媒介平台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不断赋予IP新的阐释、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提升其曝光量,如此才能获得更多的流量。

通过网络文学这一媒介,IP初始呈现形式得以被激活,开始被大众所了解,但想打造超级IP,这绝非一日之功。在各种媒体之间的跨界传播、互动发展,都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包括IP本身内容的不断丰富深化、周边的推出以及粉丝的积累等等。IP蓝图的开拓需要粉丝的助力,IP每一次在新平台的亮相都是其又一次“涨粉”的黄金时机,同时,IP长期的运营也会有粉丝相伴左右,例如,有的粉丝会以cosplay、同人小说等方式将IP中的人物呈现出来,将自己化身为IP中的一分子。

五、动漫游戏境域中的网络文学发展困境

(一)小说游戏脚本化倾向严重

伴随着各大游戏厂商对网络文学IP的改编,网络小说游戏化倾向愈发突出,原本正常的网络文学作品逐渐向游戏脚本靠拢,这使得小说与文学的轨道渐行渐远。一旦网络文学成为网络游戏的脚本,必然会导致网络文学的高度模式化,长此以往,网络小说写作会很难有所创新。

无论是“斗罗系列”中的唐三、霍雨浩、唐舞麟,还是“斗破系列”中的萧炎、林动、牧尘,他们的经历看似磨难重重但最终都会成为一方世界的至强者,而他们的奋斗历程则完全被限定在与不同敌人的战斗之中。

这样的叙事方式看似爽快,但其实缺乏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局限于主角狭隘的个人成长历程中,虽然常常以出生卑微最后拯救苍生的形式表现出来,但都架构在一个虚无缥缈的想象世界。主人公的成功无非被简单归结为超人的毅力、惊人的天赋以及几乎完美的性格,这种写作方式必然会使得读者产生“套路”之感,甚至能猜到接下来的剧情。

(二)高速写作维持更新使作品缺少打磨

网络文学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但也涌现出不少佳作,《大国重工》《明月度关山》《大医凌然》等作品在读者群体中引起广泛热议,《大江大河》《小欢喜》等由网文改编而来的电视剧也获得了口碑收视双丰收,成功原因正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回顾和真实刻画。然而,能达到这些高度的小说少之又少,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仍旧粗制滥造且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人物单调、情节错乱、同质化倾向严重[3]。

1.人物刻画单调

同样是通俗文学,与金庸先生作品中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和恢宏的故事背景比較,大多数网络小说的人物刻画过分单一,如在唐家三少的作品中,主要人物也就寥寥几人,内容无非就是对主人公性格、能力、奇遇的反复刻画,主人公脸谱化问题尤为突出。而配角大多走个过场,甚至伴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渐被作者与读者所遗忘。

2.情节错乱

高强度的更新需求势必需要作者高强度的写作,可能连作者自己都忘记了之前的人物与情节设定,这使得网络小说常常出现情节错乱的现象。哪怕是武侠经典巨作《天龙八部》刚在报纸上连载时,也曾出现过前后故事情节矛盾、人物设定前后不符等状况。被读者指出后,金庸在发布新的章节前便会对情节与人物设定进行更加仔细的打磨、悉心修改。

3.同质化倾向严重

网络文学的同质化倾向十分严重,当某一热点题材出现时,网文界便会一股脑儿地追逐热门题材,其中穿越、宫斗都是近些年的热门话题。以穿越小说为例,在高峰期时,光以康熙末年九子夺嫡为主要故事背景的穿越小说便不胜枚举,从读者们所支持的对象来看,甚至可以分出许多派系。同一时期,网络上的“四爷党”“太子党”“八爷党”之间纷争不断,便是同类穿越作品泛滥的结果。

六、结语

伴随着网络文学的持续发展,网络文学IP的改编给作家的创作与读者的阅读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IP改编热潮的当下,这些变化使得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均得以拓展,但过分IP化也带来了一系列弊端。与此同时,文艺创作中存在的“以数量换质量”“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在网络文学领域表现得也尤为突出,这些都制约了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20多年来,读者与网络文学共同成长,伴随着读者阅读量的增加,那些缺少内涵、没有逻辑的单纯“爽文”将不再获得大众的青睐,而那些刻意迎合猎奇心理、片面追求感官刺激的作品,必将被市场淘汰。精品IP的诞生都必须经过时间的打磨与沉淀,拒绝跟风写作,抵制粗制滥造,摆脱模式化写作,对作品进行精雕细琢才能创作出更多“爆款”佳作。扎根于广袤中国大地、投身于现实生活、讲好时代故事,在提高创作质量上持续发力,我国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顺畅。

参考文献:

[1] 王莹莹.浅析文化IP产业发展路径[J].今古文创,2020(45):43-44.

[2] 张羽,邹立清.产业链视角下网络文学IP影视化变现探究[J].新媒体研究,2020,6(18):55-57,61.

[3] 黄音琪,冉蓉蓉,陈婷.十年斗罗风云:论《斗罗大陆》的成功因素[J].名作欣赏,2020(18):177-178.

作者简介 丁皓杰,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媒经济学。

猜你喜欢
文创产业
“一带一路”背景下柳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图书馆文创产业发展的思考
转型升级背景下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研究
上海文创产业景观偏好研究
台湾文创产品营销策略初探
浅谈文化创意产业的创客时代
关于博物馆文创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和对策
创新成都文创产业体制机制 推进文创中心城市建设
银行业的“文艺范儿”
基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