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摄影抓拍典型瞬间“三三”法

2022-12-27 04:53韩志忠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新闻摄影

摘要:新媒体时代,以典型瞬间画面呈现新闻事件的主题与主体才是新闻摄影独具魅力的本质特征。在新闻摄影中,如何在新闻事件的动态发展中抓拍典型瞬间,如何用静态的图像完美呈现新闻事件的典型瞬间,如何赋予摄影作品以灵魂的支撑等问题,是新闻摄影的重点难点。文章以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拍出更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为研究目的,从新闻摄影的拍摄前、拍摄中、拍摄后三个必经时间节点进行分析;以如何选题、抓拍、后期处理等进行论证,得出新闻摄影实战三个“三”工作法的结论,即拍摄前的预测预判与预设、拍摄中的技能技巧与技艺、拍摄后的优选优化与优胜。此“三三”工作法能使摄影记者不失时机地捕捉到新闻事件的典型瞬间,使瞬间变成永恒。

关键词:新闻摄影;典型瞬间;预测预判;技能技巧;优选优化

中图分类号:GJ4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2-0148-03

当下新闻传播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平面媒体时代,与文字报道相比,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现场性、直观性、瞬间性等特点。但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与网络直播、手机APP等新闻报道形式相比,直观性、现场性等已远不及网络媒体声情并茂的效果。流媒体更是具有较强的时间连续性、内容丰富性、传输高效性、服务多样性等特点。因此,以典型瞬间画面呈现新闻事件的主题与主体才是新闻摄影独具魅力的本质特征。

在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功能越来越强大的高科技数码相机助力摄影记者拍出很多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但摄影记者要拍出好的作品、留住更多精彩瞬间,完全依靠昂贵的高科技数码相机是不可取的。还需摄影记者积极思考,如何在新闻事件的动态发展中选取和抓拍典型瞬间,如何赋予摄影作品以灵魂的支撑,这需要摄影记者对新闻事件拍摄前的预测预判与预设,拍摄中的技能技巧与技艺,拍摄后的优选优化与优胜,才能不失时机地捕捉到具有灵魂的典型瞬间,使瞬间变成永恒。

一、拍摄前的预测预判与预设

(一)拍摄前的预测

突发新闻事件时有发生,但新闻摄影记者正好在场的少之又少,不管是突发事件还是预期事件,任何事件的发展演化过程都有不同阶段,摄影记者可以对新闻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判断。对新闻事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这种预测是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毫无根据地凭空想象、猜测。通过记者这种超前意识的预测,可以提前预估拍摄场景,以便选取有利拍摄的时间点或拍摄机位。例如足球比赛的拍摄,想要抓住进球射门的精彩瞬间,首先要预估预测拍摄位置,因为拍摄位置只有选在底线球门附近,才有希望拍到球员正面或者侧面射门的场景;其次要跟踪对焦有希望进球的队员,因为射门动作及球速很快,拍摄机会稍纵即逝。

(二)拍摄前的预判

更值得注意的是拍摄前的预判,应是对即将发生的新闻现场情景有选择地摄影纪实,是为了更好地记录下有代表性的情节和典型瞬间,提前预测拍摄场景、预判事件发展趋势,以便选择适合拍摄的表现手法、时间点、空间点、逻辑点,而不是对新闻事件进行“预导预演”和“再创作”。摄影记者拍摄前要充分考虑新闻事件可能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整个新闻事件中时间贯穿始终,空间的不断转换,人物主次可能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变换,矛盾的主次会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发生改变,新闻事件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的相互影响等。这些都应该是摄影记者拍摄前预判的内容,只有拍摄前精准预测预判,加上拍摄现场随机应变,才有机会抓住新闻事件的要点重点,才能拍摄出呈现新闻事件、体现新闻重点要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瞬间。

(三)拍摄前的预设

要想拍出更高水平的新闻摄影作品,就一定要有直达读者心灵深处的思想内涵和外延,所以摄影记者在对新闻事件预测预判的同时,还应该对新闻事件的本质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反响等进行分析、提炼、归纳、总结,预设所拍新闻图片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说,摄影记者想要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在客观呈现新闻重点要点的同时,想要表达什么思想内涵,想要体现什么时代特色,想要反映什么社会问题。善于深入思考的摄影记者往往能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形象的影像语言,赋予摄影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使摄影作品不仅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也更具社会意义,这样拍出的新闻摄影作品有摄影记者独特的思想意识加持。通过摄影记者的思考、分析、提炼后所预设的主题思想决定了摄影作品的思想内涵,摄影记者思考的深度决定了摄影作品社会意义的广度。相同的新闻题材,不同的摄影记者有不同的拍摄手法。摄影记者只有用丰富的摄影语言,采用不同的摄影技巧把自己的思考和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注入摄影作品中,才能使其神形兼备,内涵丰富,才能赋予摄影作品以灵魂的支撑。只有注入灵魂的典型瞬间作品,才能触及读者的内心深处,让读者产生共鸣。

二、拍摄中的技能技巧与技艺

(一)摄影技能要娴熟

如今摄影器材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智能,数码相机与胶片相机相比,优点很多,机器的高智能在自动测光、自动对焦等方面为摄影记者在按下快门前节省了宝贵的时间,高速连拍、高感光度对摄影记者也有很大的助力。对新闻摄影记者而言,摄影器材主要是相机即机身加镜头组合,闪光灯和三脚架等附属设备在一般新闻摄影和高感光度的数码相机面前显得可有可无。另外,在还原现场气氛,体现现场光线真实性的原则上,如果非必要,不建议使用闪光灯。摄影记者在使用高智能摄影器材,享受其“傻瓜”功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掌握所用摄影器材的各种功能,充分发掘其最大潜能,熟练运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只有熟练掌握和应用这些基本技能,再配合使用一些摄影技巧,才有机会拍出更好的作品,捕捉到更精彩的典型瞬间。

(二)摄影技巧要丰富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很多,摄影记者要充分利用长焦、中焦、广角等镜头的视角、景深及透视效果不同的特性,营造出新闻图片的不同视觉效果;充分利用快门优先功能,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营造出新闻图片虚实结合、凝固精彩瞬間或者动感拖尾效果;充分利用光圈优先功能,选择大光圈配长焦或小光圈配广角,营造出新闻图片景深小突出主体或者景深大环境清晰的效果。而要展现大场景,就要用广角镜头;要展现人物细节和丰富面部表情,就要用中长焦拍摄特写镜头。在拍摄人物特写镜头时,一定要注意人物眼神光的运用和表达,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灵魂所在。从眼神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如国内著名摄影家谢海龙拍摄的作品《大眼睛的希望》,当年那双渴望求知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人,也为希望工程引来了亿万人的关注。

主题明确、主体突出、画面简洁是新闻摄影构图的总体要求。具体拍摄时可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对比、对称、均衡、黄金分割、线条引导等不同的构图方法拍摄。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分别选远景、中景、近景、全景、特写等不同景别,从远近高低等不同的角度和方位分别拍摄。仰拍、俯拍等突破常规视角,可以增强图片的视觉冲击力,逆光、侧逆光,前景、背景等光线和场景运用能使拍摄的图片更有层次感与美感。例如,英国摄影家迈克·韦尔斯拍摄的《乌干达旱灾的恶果》是一幅对比十分强烈的新闻图片,那只干枯得像木炭似的黑手,置在一只胖乎乎的白手掌中,这黑与白、大与小、干瘪与饱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摄影记者往往以抢拍和抓拍为主,平时相机高速连拍功能一定要开启,关键时刻抢拍,可以捕捉到更多的精彩瞬间。抓拍是一种有效捕捉生动形象的画面,记录新闻事实的摄影方法,也是新闻摄影纪实的主要方法,拍摄时可以采取攻其不备、声东击西、转移目标、守株待兔、人取我舍、盲目射击等方法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2]。摄影记者平时可以选配一款中长焦与广角兼备的镜头,这样既可满足日常新闻摄影对镜头焦距的需要,又可减少更换镜头的时间和负重,轻装上阵。

(三)摄影技艺高超

摄影记者要想及时准确地抓住新闻事件的典型瞬间,拍出更好的新闻摄影作品,离不开最基本的摄影技能技巧,只有前面掌握新闻摄影的各种技能技巧,才能拥有高超的摄影技艺。熟练掌握和运用摄影器材,选取不同的镜头焦距、快门速度、光圈,以及相机不同的角度、方位之间要相互配合,平时多学、多看、多想、多练,学技巧,看样片,想构图,练技能,用心积累经验。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眼到、手到、心到、脑到,才能熟练掌握新闻摄影的技能技巧,才能不失时机地捕捉到具有视觉冲击力、吸引眼球的好作品,才能达到人机合一、随心所欲的完美境界。

三、拍摄后优选优化与优胜

(一)优选主题主体

新闻是有选择性的,同一个新闻事件,不同立场观点的人,会有不同的报道方向。摄影记者要选择能呈现自己立场观点的照片,“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着重强调的四个“牢牢坚持”[3],不但为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所以摄影记者在选片的时候,要有政治敏锐性、政治警觉性,要考虑新闻照片的主题思想和内容传播是否具有正能量,是否树立了新风尚,是否能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宣传报道目的[4]。

选择新闻图片要遵循一般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时新性、思想性、简明性等基本原则,还要特别注重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从众多的已拍照片中优选主题明确、主体突出、画质清晰、画面简洁、画面形象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照片是选片的基本要求。具体图片的选择上无论是在构图形式、视角、光线,还是在影调处理、虚实结合等方面考虑,都应以突出主题、主体为目标。

(二)优化构图视图

新闻图片的后期优化处理,应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下,对原始作品进行合理的剪裁、修饰等技术加工。后期优化处理是选择性呈现新闻事实,而不是伪造事实。新闻图片后期优化处理的软件很多,摄影记者常用的Photoshop软件,主要是对已拍摄的新闻图片进行剪裁或者对画面的亮度、对比度、色阶等进行微调,剪裁新闻照片的目的是突出新闻主题、主体,也可以说是进一步修复和完善新闻图片的画面构图。摄影记者抓拍、抢拍中,难免因太过匆忙,造成所拍摄的照片画面构图不完美,而通过照片剪裁能精准修复和完善照片的画面构图,更加突出新闻主题、主体,使画面整体视觉效果得以改善,使新闻图片更有美感和视觉冲击力。

为维护优化视图过程中的真实性原则,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制定了《新闻纪实类数字照片技术规范》,对新闻图片后期处理明确了几个方面的禁忌。

一是不允许影响照片真实属性的调整和润饰;二是不允许添加、移动、去除画面构成元素(去除图像传感器及镜头污点除外);三是不允许可能导致客观事实曲解的剪裁;四是不允许破坏原始影像的基调与氛围;五是不允许破坏原始影像的基本色调;六是不允许对照片局部进行黑白或单色调整;七是不允许拉伸、压缩、翻转画面[5]。这也是业界为中国新闻纪实类数字图片后期处理首次制定的技术规范。

(三)优胜标题说明

好的新闻图片少不了胜过他人的好文和好题衬托,说明文字应围绕所拍图片新闻的重点展开,延伸内容,加深意义,并简明扼要概括新闻事件的五要素。新闻图片要根据事先分析、提炼、预设主题思想或者新闻事件最新进展及所拍摄画面内容等相关信息,拟定一个优胜的标题。好的标题能准确表达新闻图片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也能让观者根据标题的提示引发更多的联想,引导观者走进摄影记者的内心世界,深入地理解新闻图片的内涵。因此,新闻图片有一个优胜的标题,不仅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也能让作者和读者与之产生灵魂的共鸣。

四、结语

摄影记者想要拍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但要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还要有快速反应深入现场、不怕苦不怕累、难中求成险中求胜的敬业精神;不但要有求真、求实、求快、求新、求变、求美的新闻素养,还要有随时关注社会热点、聚焦重大题材、培养新闻灵感的新闻意识;不但要有拍摄前预测拍摄场景、预判新闻事件发展趋势、预设主题思想等超前意识,还要有在拍摄中熟练应用所掌握的摄影技能、灵活运用各种摄影技巧、完美展现摄影技艺的本领,更要有拍摄后優选图片的政治意识、主题主体的构图意识、后期处理的优化意识、提炼标题的优胜意识。总之,新闻摄影记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新闻摄影中应用三个“三”工作法,用心走好群众路线,争当正能量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 朱文良.新闻摄影手册[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54-55.

[2] 朱光明,朱文良,唐光波,等.摄影摄像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8-119.

[3] 霍小光,李斌.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调研侧记[EB/OL].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6-02/21/content_5044092.htm,2016-02-21.

[4] 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党建,1994(Z1):3-5.

[5] 高元.《新闻纪实类数字照片技术规范》出台[EB/OL].中国摄影家协会网,https://www.cpanet.org.cn//detail_news_81608.html,2013-05-29.

作者简介 韩志忠,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摄影。

猜你喜欢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中不同的拍摄角度及效果
新闻摄影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从抗洪救灾报道看新闻摄影的全媒体创新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从《忠诚与求实》的拍摄谈新闻摄影的突破
新闻摄影应用于公安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发展
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实践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视觉创新:县市媒体转型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