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机制探索

2022-12-28 21:32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融合

李 剑

(齐鲁师范学院 教务处,山东 济南 250200)

全国共有2500多所普通高等地方院校,在这2500多所院校中,其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存在明显差异。省属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地方重点院校更倾向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两性一度”的实现,是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而地方普通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上更倾向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地方普通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机制,为这类高校的应用型转型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1]。

一、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现状

(一)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现象比较普遍

当前应用型高校在转型过程中更加强调教学理念的转变,OBE理念成为学校转型发展基本思路,地方高校为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将职后的经验积累和职业培训内容引入课程体系,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机制,通过“课堂革命”“创新创业教育”和构建P-S共育机制,打造高质量能力素质养成体系。

不过,校企合作普遍存在“一头冷、一头热”现象,具体表现为校企双方合作层次低、合作范围窄、合作内容空等问题,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未达到产教融合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和企业缺乏动力机制,资源匹配失序。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讲求投入产出比;而学校培养人才属于社会公共服务,培养周期较长、见效慢,对企业吸引力不足,导致企业合作欲望不高、积极性不强。

(二)地方高校经费紧张,政府支持不足

当前,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仍不均衡,地方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入也不同,除了少数重点大学的经费较充足之外,绝大多数地方高校所得到的财政支持较少,与实际办学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地方公办高校在自我创收盈利、吸纳社会资本、募集资金等方面,也普遍能力不强,导致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甚至债台高筑,发展陷入资金困境。

比如近几年,山东省属公办高校普遍存在收支矛盾加大、负债率偏高、发展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据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2020年省属本科高校财务分析状况》显示,山东省属公办高校负债率多数在50%以上。而由于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不足,导致学校基本运转捉襟见肘,教师待遇不能及时或足额兑现,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无法保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均遇到阻力,制约了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三)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双方欠缺紧密度

学校和企业的基本利益诉求不同,学校是为社会育人,具备公益属性特征,对成本控制不严,企业培养人才的目的则是为了利用人才资源为企业盈利,需要考虑培养成本,这就导致二者的管理风格差异很大。折射在双方的日常管理层面,就会出现一定的矛盾,而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亦会因目标南辕北辙、合作方式脱节、合作关系欠缺紧密度、管理制度缺失等因素,诱发一系列管理问题,使得校企合作难以达到合作目标,甚至搞得不欢而散,最终以不愉快的“分手”告终。

(四)合作模式较为单一,合作内容有局限性

地方高校主要是应用型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目的也是想通过专业课程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很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接地气,重理论轻实践,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设定等方面,往往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符,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强。而且,接纳实习生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风险,企业可用于培训在校学生的资源有限,又不确定人才的留存度,于是大都采取冷淡态度。企业与学校达成实习协议,帮助学校完成实习课程,却不按照规定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将学生安排在简单的初级劳动岗位,培训内容停留在浅层次上,内容与专业严重脱节。综上这些问题都成为限制校企之间融合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

二、实现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政策引导

为进一步加快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教育部新一轮审核评估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改的原则。在本次审核评估实施方案中开始推行各类高校的分类评价,引导地方高校积极投身应用型本科建设。分层分类指标体系细分为三种,其中就有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高校的指标体系,并将行业企业共建共讲课程、产学研能力、双师型教师比例、高校参与社会服务度等纳入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强调“五个度”,即注重人才培养达成度、社会需求满足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通过教育教学质量审核评估工作加大对校企融合发展的推动力度。

(二)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应不断加大对校企融合发展的资金资助力度,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参与校企合作,实现人才的共同培养、订单式培养。在解决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的同时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结成利益共同体。鼓励各地方高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专业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同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充分发挥优势专业市场吸引力,主动挖掘自身造血能力,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

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机构做出表率,牵头组织企业与学校合作,有效对接各级政府设立的产教融合发展专项资金、高校配套投入的产教融合专项资金、企业方投入的教育和人才培养资金,实现合三为一,将有限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价值[2]3。

(三)厘清校企关系,明确责、权、利划分

校企合作的参与者是学校和企业,涉及到两种差异化很大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运营团队、文化理念等,双方在合作时,容易因这些差异产生矛盾,因此,要尽力避免一方过于强势,对另一方形成挤压、胁迫,导致双方合作关系异化,无法长期维系下去,最终以破裂而告终。在校企双方确定达成合作意向之初,就要通过制定协议条款的方式,厘清校企之间的关系。校企双方并非从属关系,而是互惠互利的平等合作关系,遇到问题需要按照规程协商解决,以合作利益为优先考量标准。

校企合作是为了培育人才,帮助学生实现终身成长,支持企业更好发展。因此,在这个大的原则基础上,校企双方需要有明晰的分工,使得双方各尽其能,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全力发挥双方的强项,让合作关系更紧密。校企合作涉及到双方的利益,需制定中长期合作发展规划,并在分工之际,就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关系,合作部门实施统一管理,密切沟通交流,及时化解矛盾冲突,双方定期进行交流,商讨合作期间出现的问题,并共同探索解决方案。具体工作要遵循科学有序的原则,进行细致化的安排部署,严格遵守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

(四)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

要以需求为导向,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可根据企业的实际市场需求,校企合作联办“定制班”,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专业化人才,共建实训基地、实验室、模拟工作室等,为学生提供实习操作平台,采取“院校培养+企业培训”模式,实现“理论水平+实操技能”的“双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推动产教融合走向实用化、市场化。

科技发展迅猛,迭代速度加快,学校和企业要加强科技研发合作。根据企业、高校的自身需求,实施精准对接、紧密合作,在企业端建立研发成果分析测试中心,研判技术的市场可行性,由高校端负责研发实验基地,按照企业提供的意见和市场反馈信息,帮助企业提升、改进技术水平,实现研发与应用双向良性循环,促进校企合作走向互惠共赢[3]12-14。

三、因地制宜推进产教融合改革

(一)推动股权分配、投入占比的融合模式改革

校企融合发展合作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基本办学形式,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中的配置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努力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增强市场吸引力。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鼓励区域、行业内骨干、龙头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地方高校办学,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等具有行业代表性、发展潜力和创新引领能力的社会力量实施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办学。要创新治理体制机制,以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为着力点,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完善多元化办学体制。

校企合作需要遵循市场化运营规律,坚持按照双方投入资源量占比情况,明晰股权分配比例。要支持和鼓励地方高校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社会资本,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把物质资源、知识资源折算成股权;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联合举办独立核算的股份合作制产教基地、职业培训机构、产业学院等,地方高校教师、企业管理人员按照教学需要和股权比例配置,工作人员可从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方面获取报酬,具体分配由双方共同按相关规定制定。

(二)校企合作建立产业学院

2017年,潜江龙虾学院在湖北省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成立,因其契合市场需求,办学模式创新而一炮走红。近年来,各地涌现出热干面研究院、健身学院、电梯学院,这些都是地方高校的二级学院,专业针对性很强,是校企合作的市场化创新举措。

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是一种新型合作模式。产业学院的主要功能是在仿真模拟企业实战场景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既符合专业教育、实习的教育诉求,又可以将职后的专业培养培训有效融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中,充分兼顾了教育、实习、职业技能鉴定、技能比赛、实践活动等各个人才培养环节。产业学院模式是既满足市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又兼顾到教学和实践需要的高层次实训基地。育才先要育人,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时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并使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一致,以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知识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塑造相结合[4]。

(三)设置特色专业,探索项目制、模块化课程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中提出,“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5]地方高校应与企业全力协作,设置既能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又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色专业,实现校企双方优势资源的有效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利用企业的实战案例资源,将运营项目引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开展项目化、情景化教学方法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科学制定学生学业评价标准,根据特色专业的教学特点,探索建立课程学分与生产绩效互换机制,增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加快知识从学到用的转化速度。

近年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才需求办学的案例就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将职后培训塑造机制引入课堂,从而有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与行业典范企业合作培育打造京东班、希贤班、玄武岩新材料订单班等一批校企合作特色班,实现了职前职后的一体化校企融合式培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共育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广安职院建成的“汽车服务生产性实训基地”,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验收,认定为国家级产教融合型汽车服务生产实训基地。校方依托自身国有资产公司,利用实训场地与自有设施设备成立“广安启程汽车服务”自营子公司,再与企业资本和技术团队共同组建股份制形式的校外“纵联启辰汽车”联营公司,构建出“校内+校外、自营+联营、公司实体+教学主体”双线并进的混合所有制建设路径。通过基地两年实践培育,该校汽车类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90%以上,获技能与双创竞赛各类奖励16项,孵化创新创业项目3个。第三方就业数据评价显示,其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6.5%以上,深受汽车售后企业好评[6]。

(四)科研共融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集中双方的科研资源,加强科研共融力量。地方高校与企业都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只是研发侧重点、优势各有侧重。高校擅长理论创新与前沿科技探索,但对市场感知力较弱。而企业更擅长实用性技术的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因此,校企科研共融需取长补短,以融合创新为主导方向。

各地政府可穿针引线,促成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产学研基地,倡导各方投入优势科研资源,引导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地方高校可以整合利用多方社会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渠道优势、智力资源优势,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也可以以自身的学科、专业、人才优势积极融入行业科技创新价值体系,服务经济社会价值创造,获得知识信息服务收益,为自身转型发展储备长期运营动能和资源,提升自身产教融合的吸引力,打破原有人才资源提供者的单一角色,推进产学研基地持续稳定发展。

科研共融是一个长期过程,校企应遵循市场合作规则,签订科研合作协议,主动将自身优势融入到企业产品、服务创新的全过程,从开展基础研究、研发技术可行性分析评价、技术立项、市场与客户调研、技术研发与转化、技术中试中测、市场开发与维护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智力集聚优势、专业完备优势,解决企业在基础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并将信息化、数字化能力融入企业运营各个环节,以自身优势换取深度密切合作,从“送子观音”变成解惑达人。

(五)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拥有集智力聚集和实战团队为一体的师资队伍,是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发展最核心、最根本的吸引力之一。校企应合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互派、互用、互聘、互培”,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技术服务等教师团队,建设高素质的集专业与实战能力为一身的“双师型”师资队伍[7]98。成立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的工作坊,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建设课程、编写教材、探索教学模式,做好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传、帮、带”工作,双向培养学生和企业员工。学校选派老师到企业长期顶岗实践,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参与其中,学习企业管理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企业方安排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承担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并通过与专业教师的深入交流和对知识体系的重新梳理,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创新产教融合的未来发展机制

(一)创新双向交流激励机制

建立校企人才融合发展的双向流动激励机制。地方高校应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服务面向,健全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利用政策激励和价值引导推动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之间的双向流动。地方高校和企业可定期组织实训基地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行业培训进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情况、最新技术趋势。组织优秀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互换,各取所长培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拓宽专业视野,提升教学和从业能力。

地方高校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科学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专利转化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实现收入同步增长,让教师享受到技术创新发展的市场回报,激发更多具备深厚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投入到产教融合发展中来。同时将企业技术专家在校企合作中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认定为相应的技术或科研成果,按相关规定予以奖励,在评聘专业职称时给予定量化认定。

(二)实施现代学徒制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了更高的要求,从重理论知识掌握转变为产出导向,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从以学会知识转变为学会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打造“能力范式”的教学模式,实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采用项目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将专业教师教学生与工程技术人员带徒弟相结合,既建立基于项目流程为框架的知识体系,又手把手教会实战技能,培养既能校企之间无缝衔接,又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关注点的差异上,传统学徒制更关注对现有技术的掌握,而现代学徒制更关注学生的终身成长。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下,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要互相协作,既改变原有的照本宣科式教学形式,又避免传统学徒制的照猫画虎,围绕市场化商业项目,坚持学做合一、产教融合,让学生基于工作项目的业务链和价值链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逐步掌握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重点难点,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学会学习,增强适应职业岗位动态化需求的能力。

(三)开展职场化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较为僵化,理论比较空泛,往往与实践脱节,学生不容易理解,养成了“纸上谈兵”的学习风气,毕业后进入职场,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被现实职场教育后,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既可实施职场化教学,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打造职场化教学环境,按照企业的工作场景布置教室,将教室变身为“工作室”,学习空间和工作空间自然融合。课程设计与现实职场挂钩,通过职业角色扮演、商业实战演练等,让学生在教室里就能体验真实职场氛围,更早地适应未来职场环境,缩短融入社会和工作的时间。

(四)利用实践基地培养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率

地方高校服务面向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要立足现实,加强校企融合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多策并举提高学生就业率。

发挥混合所有制平台实践育人作用,地方高校在合作企业的支持下,大力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建设。全面发挥校内外双基地实践育人作用,加强实践教学,实施“工学交替”,同步开展教学、生产。有效利用校外企业实践基地,开展好认知实习、跟岗实践和顶岗实习,全面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校企在政策、社会、资源与空间的多样性共生环境中,分层选用“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模式,搭建具备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等复合功能的混合所有制育人平台。通过校企融合发展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设置特色专业,将校企双方紧密绑定,推动形成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定向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熟悉企业经营,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学生毕业即可走向职业岗位,并实现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融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