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探究

2022-12-28 04:15陈中明
科学咨询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思政模块

陈中明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 510510)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地也在发生着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一指示明确了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鼓励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真正将其落到实处。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电子产品等新媒体,使用新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显著标志[2]。同时,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仅依靠思政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作用,务全方位融入日常教学中。“电子商务基础”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样需要依托于新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因此,研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思政与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

(一)提高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不仅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尤其是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效果更容易受到此类教学工具的影响。传统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虽然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教学效果和效率上却差强人意,同样也会限制课程思政的开展。例如,在讲解思政典型案例时,仅仅通过教学课件的展示和教师的讲解,显然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案例的深刻思考,这时候如果能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例如,“两微一端”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UGC模式的短视频或文章的解读,将更能够引发课堂谈论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主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思政与新媒体技术的高效融合,是现阶段专业课开展思政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符合当代大学生习惯,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开展

“00”后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的成长环境离不开新媒体,从社交类媒体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到以内容营销取胜的今日头条、小红书等,他们已经习惯新媒体的存在,在他们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发现新媒体的踪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最新资讯、学会生活技能、参与社交活动以及完成学习任务,新媒体对学生群体的政治、道德以及生活习惯产生社会化的影响。以微信为例,班级通过微信群进行通知,学校通过公众号发布各类公告以及政府部门通过小程序进行疫情的信息数据采集等,足以证明新媒体的重要性。因此,将新媒体与课程思政相结合,通过新媒体自身的即时性、互动性、跨越时空性等优点,以学生习以为常的方式传递思想政治信息将更有利于他们快速高效地理解和接受。

(三)新技术改变呈现方式,促进思政元素的吸收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VR/AR/MR等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呈现出多样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将新媒体与新技术相结合,催生出更符合当代人需求的信息媒介。思政元素与新技术相结合,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思政内容的关注。以VR技术与新媒体相结合为例,由万达广场与敦煌博物馆联合推出的“我在万达广场画壁画”,是将VR技术与H5互动相结合,既充满趣味性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敦煌璀璨文化,进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敬畏心和求知欲,同时加强文物保护意识,是非常好的思政素材。将新媒体与课程中的电商广告营销内容相结合,讲授当前利用新技术的新媒体广告形式,又自然融入了要保护和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的思政元素。

二、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新媒体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电子商务基础”作为高职电商专业大一新生第一学期的必修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将有利于帮助他们顺利开启全新的大学生活,初步形成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立足电子商务产业,开展行业相关思政教育

高职教育应当对接产业,“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必须以电商产业为导向,在开展思政教育的时候必须聚焦产业,通过产业传递思政力量才能有针对性地辅助教学。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相比较,互联网是其一大属性,是电子商务开展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有利于课程教学。但是,互联网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在互联网语境下思政教育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促进学生思想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以及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人际交往的道德标准和责任意识,因此课程思政要充分考虑电子商务的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

作为专业课程,“电子商务基础”的每个教学模块都与行业产业必不可分,因此在每个知识点的讲授时都要充分挖掘电商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例如,讲解“电子支付与安全”模块,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通过政府部门在抖音平台开设官方账号,传播反诈意识和分享防诈骗案例;讲解“移动电子商务”模块,以真实案例为依托介绍微信当前微商的乱象丛生,强调诚信经营和规范经营的重要性;讲解“农村电子商务”模块,结合国家政策和当前农村电商的发展情况,传达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知晓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时代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目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体现了当下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时代特征。将课程思政与教学相结合,创新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路径,坚持用思想武装大脑,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同时,真正掌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电子商务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基础知识点和锻炼实操技能,更要注重德育。例如,“网络零售”模块可以通过“学习强国”APP结合疫情讲授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国家和政府积极高效的防疫工作,并通过今日头条有关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三大车企跨界生产口罩共同战疫的新闻报道,树立爱国意识和传播社会正能量;“电子商务职业与创业”模块可以利用知乎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分享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生动诠释敬业与创新的工匠精神。

(三)依托课程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

从课程思政本身来看,其并不是单纯地在专业课程中插入思政教育内容,而是挖掘课程教学本应承担的思政教育责任[4]。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在实施教学方案之前应当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细致梳理,从中寻找思政有关元素。这就要求教师要非常熟悉课程内容,并且对每个知识点要充分理解,在此基础上备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专业知识中提取思政元素,同时设计好教学环节,才能真正做到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过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学生学习才会有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每个模块都能够挖掘出丰富多样的思政要点,将这些思政要点与新媒体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创造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学效果。在“网络零售”模块的第一章节“网络零售基础知识”中,介绍网络零售发展趋势时,以微博的企业账号“故宫淘宝”“华为中国”等为例,阐述民族品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传承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在“电子商务物流”模块的第二章节“电商物流应用”的内容中讲解电商物流技术时,通过网络视频解说中国当前新兴技术的互联网运用,引出大国崛起之路从而进一步衍生出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三、新媒体环境下思政元素融入课教学设计

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思考,包括在教学目标中设立思政目标、教学分析中结合思政主题、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学评价中导入职业素养等。其中,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思政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方法,也是新媒体技术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主要方面。思政元素既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性,还要有思想深度,做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才能把育德育人的目标有机融入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去[5]。选择恰当的思政元素,运用新媒体技术将其核心价值充分发挥,通过当代大学生“听得懂”的信息语言进行呈现,才能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具体形式如表1所示(以教学内容部分模块为例)。

表1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要点与新媒体呈现形式

四、结束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电子商务基础》课本每单元的主题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教学环节中渗透“课程思政”知识,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知识点和实操技能为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起系统化、多样化、形象化的课程思政融合路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电子商务人才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深刻融入课程教学中。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思政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