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诊断胎儿II型单脐动脉1例

2022-12-29 13:18铁红霞李天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脐带本例膀胱

铁红霞,李天刚

1.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功能检查科,甘肃 兰州 730050;*通信作者李天刚 litiangang1981@126.com

1 病例简介

女,31岁,孕1产0。主诉:停经31+3周,血压升高1个月。就诊当日进行常规产检。既往于我院产检,唐氏筛查:21-三体临界风险;无创DNA:低风险;羊水穿刺(−);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及中孕期系统超声(图1A、B)均提示单脐动脉。超声检查(图1C)提示:胎儿双侧髂总动脉内径较细,单脐动脉(Ⅱ型)。患者孕32周因“停经32周,血压升高1个月余”住院,孕32+2周因“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分娩1男婴,Apgar评分:1 min 9分、5 min 10分,体重1 500 g。新生儿出生后复查B超(图1D):脐动脉来源于腹主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产前超声诊断一致。

2 讨论

人类脐带发育包括2条脐动脉及1条脐静脉,脐带内仅见1条脐动脉时,称为单脐动脉,发生率约为1%[1-2]。根据脐动脉汇入位置及卵黄动脉走行将单脐动脉分为4种类型[3],I型:单脐动脉起源于髂总动脉,脐静脉为左脐静脉,约占98.0%;Ⅱ型:卵黄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脐静脉为左脐静脉,约占1.5%;Ⅲ型:卵黄动脉起源于髂总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脐静脉有2条,临床罕见;Ⅳ型:卵黄动脉起源于髂总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脐静脉为永久性右脐静脉,临床亦非常罕见。本例胎儿脐带内仅见1条脐动脉及脐静脉,脐静脉为左脐静脉,脐动脉在膀胱两侧均未探及,追踪发现来源于腹主动脉,因肠系膜上动脉亦起源于腹主动脉,因此本例为Ⅱ型单脐动脉,其双侧髂总动脉内径变细,可能由于脐动脉在髂总动脉上方于腹主动脉发出,将血液输送至胎盘,使此平面以下腹主动脉内血流量减少所致,并且腹内段脐动脉内探及红色折返血流信号,脐动脉游离段频谱显示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比值增大,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值减低,双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可见切迹,表明胎儿血液循环存在紊乱。

正常的脐带内有2条脐动脉及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由2条尿囊动脉发育而来,脐静脉由左侧未退化的尿囊静脉发育而来。Ⅱ型单脐动脉又称为持续性卵黄动脉,是因为脐带尿囊血管系统发育失败,导致双侧脐动脉发育失败或中断,而持续存在的卵黄动脉代替脐动脉为胎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及血氧供应。本例超声检查中,胎儿腹围及股骨相当于孕29周,双顶径及头围相当于孕32周,胎儿大小与孕周大小相差较小,表明脐动脉退化时间可能相对较晚,并且持续存在的卵黄动脉挽救了胎盘-绒毛膜循环,为保证胎儿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既往研究表明,持续存在的卵黄动脉及残留会导致肠梗阻、肠旋转、梅克尔憩室及回肠闭锁等[4],本例胎儿经过NT及系统超声检查,除提示单脐动脉外,未发现其他结构畸形,并且新生儿出生后暂未发现其他结构异常,提示不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的孤立性Ⅱ型单脐动脉预后较好。

目前国内产前超声诊断单脐动脉胎儿时仅提示单脐动脉,未对单脐动脉进行明确分型,本例早孕期NT及中孕期系统超声仅提示单脐动脉,未发现脐动脉走行异常,分析两次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脐动脉走行异常的原因是,当时超声图像显示早孕期行NT检查时,胎儿膀胱未充盈,未显示脐动脉与膀胱的关系;中孕期行系统超声检查时,尽管膀胱一侧仅见1条脐动脉环绕,但仔细观察可见脐动脉位置距离膀胱较远,可能当时脐动脉位置并非于髂总动脉发出,由于超声医师缺少单脐动脉分型的意识,未能发现异常。因此,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脐带游离段横切面仅显示1条脐动脉,但膀胱两侧均未探及脐动脉环绕血流信号或环绕一侧脐动脉距离膀胱位置较远时,需在胎儿腹部冠状切面动态追踪脐动脉走行,并进一步明确单脐动脉分型,由于Ⅱ、Ⅲ、Ⅳ型单脐动脉胎儿常易合并严重胎儿畸形,因此在明确单脐动脉分型后,需进行更详细的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以便为临床评估胎儿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猜你喜欢
脐带本例膀胱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窗外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染毒的脐带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绕组重绕数据的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