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音乐招生考试的发展历程与比较研究

2022-12-29 13:56贾海清郝建平
轻音乐 2022年8期
关键词:考试院校评分

贾海清 郝建平

音乐统考,作为音乐类学生高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招生方式和组织管理上,经历了各专业院校完全独立自主招生和统考、联考与独立招生多种方式相结合两大阶段。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考试中心率先于全国,在艺术招生考试的方式和组织管理上进行改革,推行“统考、联考与独立招生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制度,成为招生考试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以此为契机,实施了网上查分、结构成绩排序和网上公开录取等一系列的“阳光工程”,这些举措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全区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为音乐考试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优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培养方向,为自治区选拔优秀艺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音乐统考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内蒙古自治区的音乐招生,是以1954年创立的内蒙古师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音乐专业招生为标志。音乐专业的设置使其成为新中国以来我国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成立最早用蒙汉双语授课的高等艺术院校,之后的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全国重点艺术中专——内蒙古艺术学校,也同时开启了内蒙古民族艺术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高层次艺术人才的需要,自治区政府提请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校作为艺术学院的中专部仍然保留,这两所学校音乐专业的设立,成为了自治区培养音乐人才的摇篮,也是自治区音乐考试与发展的起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音乐人才培养的需求,自治区又陆续设立多所高等院校和以培养中等音乐人才为目标的艺术中专学校,招生的规模随之扩大,音乐招生考试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以2013年考试组织方式的变化为标志,音乐招生考试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从1954年开始至2012年结束,在内蒙古自治区招生考试中心的统一指导下,各高校自主组织招生阶段和从2013年开始,在内蒙古自治区招生考试中心的统一组织下,实行全区统一考试阶段。自治区音乐考试两个阶段的划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考试组织管理方式的变化,但其实质却是为自治区选拔优秀音乐人才、准确引导音乐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实现“考试公平”所迈出的可喜的一步。

音乐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素养提高、审美意识增强的重要标志,也为社会音乐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随着我们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对音乐艺术、审美情趣培养和健康发展等方面认知进一步提高,学习音乐的人越来越多,为音乐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最基础的条件和保障。

二、两种考试方式变化之比较

全区音乐统考的两种方式,是指在考试中心的指导下,各院校独立的招生和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的招生。各音乐院校独立组织的音乐统考,在主观上,实现招生院校与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性、专业设置和招生的自主性以及音乐表演专业中形象、气质、表演等人才素养的非特定专业性的要求。但在客观上,也暴露出考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1.在实施音乐统考之前,这种招生模式,对于不同的学校而言,必然会出现生源素质方面巨大的差异,无形中加大院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2.各院校在招生考试中,由于是独立进行,所以,各学校在专业考核的过程中,评判的标准、考试的形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对于同一位考生,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艺术学院之间,成绩也会相差很大;对于同一位考生,在层次较低的学校,报考人数少学生整体水平不高,在这里会取得较高成绩。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位专业水平中等偏下考生的某一科目来说,假如满分是100分,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可能得70分;内蒙古艺术学院可能65分,在其它二本学校在看,由于专业水平高的学生一般会报考好的学校,因此二本学校报考人数少,在二本学校看来,已经算好的学生了,所以就会出现专业成绩在80分或以上。

3.对于所有的考生而言,还有另一种想法,为了多种院校的选择,一般的考生会同时报考2—3所院校。因此,专业水平较好的学生,会同时拿到2—3所院校甚至更多院校的专业合格证,但最终其只能被一所高校录取,对于其它高校而言,合格证就相当于浪费掉了。这种招生考试的方式,对于层次较低的院校,其损害的程度是巨大的。

4.对于考生来讲,其经济负担也是非常大的,因为报考不同的院校,各招生院校都是独立收费的,报考的学校越多,其成本越高,而且,不同的学校招生的时间不同,因此会造成考生的时间拉得太长,使得考生和家长身心疲惫。

5.除了这些区内高校之间存在考生不平衡外,由于内蒙古音乐类的考生在人数上看,和全国其他省份相较,总人数明显不足。以山东省为例,2002—2005年的艺术考生分别为:34715人、56399人、94583人、141644人。艺术考生人数上的巨大差异,势必会出现在考生专业水准的差异上,在考生质量上就难以保证。

6.在统考前最大的弊端是,整个招生考试过程中,虽有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也有关于招生考试的管理规定,但在考生的考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成绩评定当中的人情因素、个人因素,甚至是不符合考试公平原则的其它因素,对考生而言有失公平性。

7.由于考试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10日左右,如果选择报考的学校较少,正常考试也需8—10天左右,如果报考的学校较多,那么时间会更长,甚至可能达到一个月左右,对于学生而言,无形中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8.考试时间长,并且大多数学生在开学前,会集中到教师资源相对集中、教学水平和社会知名度较高的呼和浩特进行集中培训,因此,使得好多学生不得不将文化课的学习暂时停下来,集中力量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然而,等专业考试结束后,回到原学校继续进行文化课学习时,距离高考已不足2个月,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已经在文化课上进行了多轮集中复习和模拟考试,对于艺术考生来讲,耽误了很多最为宝贵的复习黄金时间。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无形中对学生的文化素养产生巨大影响。在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今天,学生文化素质的缺失,对一个人自身发展是不利的。

三、实施音乐统考后专业考试情况分析

(一)考试组织管理更加严密

1.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将考生和评委拉帘分割,评委和考生相互不能见面。在考试休息时,学生不能离开候考教室,完全杜绝考试过程中,人为因素和人情分的影响。

2.评委管理严格,在考试前一周,通知评委报道,报道后,经过严格的安检程序后,手机被集中管理,评委进行全封闭式管理,在培训中心期间,不同类别的考试评委分楼层住宿,吃饭和休息统一时间。全程由武警或保安监管和组织,统一行动。在考试期间,同样采取全封闭管理,切断评委和外界的一切联系,切断托人情、托关系的途径。评委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学习统考相关规定,签订承诺责任状,从制度上对评委老师进行约束,也保障了将来出现问题时,追究责任的依据。

3.所有进入考区的学生和工作人员,都不允许携带通讯工具,杜绝了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进行违规活动的可能性。

(二)统一的评分标准

在评委提前两天进入培训中心后,考试中心会安排为期2天的考试培训,一是为了熟悉评分系统,二是集中组织学习评分细则,并邀请部分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现场演奏或演唱,进行模拟考试。这个过程非常关键,因为评委老师是由自治区内各音乐学院的音乐专业教师和区外院校音乐专业教师组成,而且这些老师是由不同的专业老师构成。通过这样的集中磨合,使所有评委在评分标准的运用上趋于统一,同时也更加细致地掌握了评分要求。在模拟培训过程中,针对某一专业评分过程中出现或高或低的情况,会邀请评委中该科目的专业评委进行点评分析,使不是该专业的评委更加丰富对该科目的认识。由于马头琴、长调、呼麦等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的民族艺术,区外来的专家评委是很陌生的,但由于这些特色艺术的魅力,通常会出现区外评委打高分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培训过程中,会安排马头琴、呼麦、长调的专业评委,就该乐器或演唱的特点、表现手法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确保在专业考核的评判过程中,评判标准和评判思想的统一。

(三)评委异地互换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特殊的地域关系,东西跨度长,为方便考试,音乐统考分两个考区,西部区考点设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东部区考点设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为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实施东西部评委专家组的调换,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所有评委专家的分组都是随机分配的,并且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重新分配。在成绩评定过程中,所有问题随时进行沟通。利用统一笔试休息时间,还会安排东西部评委进行视频会议,就评委们在评分过程中存在的困惑、评分过程中的个人感受等进行交流,就打分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进行统一思想,确保对每一位考生公平公正。

(四)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在整个考试过程中,一是考试的评分采用评分系统,现场打分,保障评分的方便快捷,同时计算机会自动计算考试分数,现场公布考生的成绩,并将考试成绩上传到成绩查询系统,随时可以查询。对考试的过程进行全程录像,既包括考生也包括评委,既监督考生也监督评委,其中也包括为了东西部评分的一致性,而进行的视频会议。考生考试的时间和考场是随机编排的,也就是说,考试前,所有考生只会查询到自己是哪一天考试。而哪一考场进行考试,在加入候考区才会公布。通过刷二代身份证和静指脉身份验证,排除考生冒名顶替的情况。另外,对考生的笔试阅卷也采用电脑阅卷,方便快捷,便于多次复查,多次评卷。

(五)对钢琴伴奏老师进行了规范管理

钢琴伴奏是音乐统考中关乎考生考试水平发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考生考试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一位老师为多位考生进行伴奏,尤其是那些伴奏能力强、伴奏效果好的老师,伴奏专业种类也多,伴奏的学生也多,考生称之为“跑场子”。这一现象的出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那就是“考生与考场”和“考生与伴奏”之间时间上的冲突,这种情况下,由于考生、家长急切的心理作用,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有时候伴奏老师也不理解,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当言论,从而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在考试的过程中,由于伴奏老师能力水平不足,有时会严重影响到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也有伴奏不规范,影响和干扰评委的正常评分。以上情况,每年都会出现。为了能够有效地保障考试顺利进行,在近两年的统考中,针对这些情况,在评分系统中专门设置一项对钢琴伴奏老师的评分项目,对于伴奏不符合要求,质量差的老师,给予差评,在来年考试中,该教师将没有资格为考生进行伴奏。

(六)笔试的听力采用播放考题的模式

在原来的听力考试中,采用老师现场弹奏的方式进行,从声学角度讲,现场弹奏的声音效果是最符合要求的,但由于是在两个考区集中考试,需要大量的视唱练耳老师,那么也必然会在弹奏过程中存在演奏速度、力度方面的差异,而且不适合在较大的考场完成,人为弹奏对学生的影响较小。另外在笔试全部结束后,所有考生的试卷都会被拍成图片,上传到电脑阅卷系统,在网上进行阅卷。在阅卷的过程中,采取流水作业,为减少在阅卷中的错误,在复核过程中,仍采用电脑阅卷,而且可以随时调阅某一份试卷,确保了阅卷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七)考生考试的曲谱全部上传到评分系统

根据考试要求,每一位考生必须将作品曲谱上传到考试评分系统中,而且每位考生必须达到三首作品,考试随机抽取演奏或演唱曲目。这样的举措有两大益处:一是有利于评委根据乐谱,对考生的准确性更加了解,尤其是器乐和钢琴作品。每一个考场的评委由声乐、器乐和钢琴三类评委专家构成,有了曲谱,非本专业教学的评委,也会通过边听边看曲谱的方式,深度了解乐曲的基本要求,比如:乐曲的旋律线条、连音、连线、跳音等,尽可能了解作品的表现力和考生演奏的准确度,尽可能对考生的能力和水平给予准确评价。

四、对音乐统考发展的思考

内蒙古自治区的音乐类统考,无论从组织的规范和严密性,还是对考生的公平性来看,在这些年都有进步,招生录取的透明化,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对于考生而言,是值得称赞的,对于音乐人才的选拔,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在某些方面,仍然有需要改进和值得商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视唱题库中难易程度的把握

视唱是音乐统考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音乐考生必备的专业基本素养之一。因此,题库中,视唱条目标准的统一,是全面客观衡量学生基本素养水平的重要依据。就近几年的考试情况看,虽然在不断改进,但仍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视唱曲库中的视唱难易程度不统一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对于考生来讲是不公平的。视唱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调式感,而且,该课程在大学还要继续学习两年,在现有的曲库中,有的节奏较复杂音高跨度大,有的却相对简单。因此,统一标准,以最基本节奏和音高组合,考核学生基本的读谱能力是统考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专业分数构成比例不合理

全区艺术统考中的成绩,是按照成绩占比:专业2.4分,视唱0.30分、乐理0.10分、练耳0.20分的标准来构成的。众所周知,乐理和视唱,是音乐专业最基本的素养之一,这种“导向性”比例构成,是音乐高考的指挥棒,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两种专业素养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在考试数量相对不足且不设置专业分数线的情况下,学生在除专业技巧外的成绩,没有完全拉开差距,使得学生的专业素养普遍比较差,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三)考生的自身条件难以区分

音乐专业“拉帘式”统考,对于避免考试中人为因素,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在专业人才的选拔上,也客观的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是对于音乐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来说。音乐表演专业是为国家文艺团体培养专门人才的,对专业学生的外形条件和表演条件有特定性的要求,但在考试过程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些特定因素就无法进行考虑,致使许多被录取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方面,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后顾之忧。

总之,全区艺术统考,是音乐类的国家级考试,是一项为国家选拔和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工程,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如何在此项工作中扬长避短,使统考的组织管理和考试命题科学合理,是每一位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希望通过对艺术统考的总结研究,起到对统考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考试院校评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给爸爸评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