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模型 理解算理
——以《乘法分配律》为例

2022-12-29 22:25任晔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226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20期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分配律乘法

任晔(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226300)

《乘法分配律》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运算律》中重要的一课,同时也与学生初中阶段将要接触的“合并同类项”与“提取公因式”知识息息相关。因此,“乘法分配律”不仅是一项简单的运算技巧,同时也是学生感悟并理解数学思想的重要途径。然而“乘法分配律”同时涉及两种数学运算法则,并且其中还包含复杂的变化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有效辨认这一运算模型,对其中的结构及内涵缺乏清晰认识。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重整教学手段,建构乘法分配律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乘法分配律”知识。

一、沟通既有经验,感知运算规律

在接触“乘法分配律”知识之前,学生已然拥有了与之相关的大量知识经验,只是还没有经过教师的系统引导,使学生无法将知识线索串联起来。因此,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第一步,便是唤醒学生既有的认知,拉近与乘法分配律的距离,使其能充分借助自身学习经验推理分析,以此加强学生对运算规律的感知能力。

例如,学生在三年级时学习过《两、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教师可以从这一层面入手,帮助学生在记忆中寻找乘法分配律的印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道例题101×35,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这道算式表示什么?再让学生思考如果不用笔算能否计算出它的结果,学生很容易便会想到:可以先将101分成100和1,然后分别与35相乘,再将运算结果相加得到100×35+1×35=3535。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利用乘法竖式运算验证,引导学生发现这种运算方法可行,有效唤醒学生“乘法意义”知识经验,更加直观地把握其中的运算规律。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巧妙地将“乘法分配律”知识与学生此前的学习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借助熟悉的知识模型,自主构建及推理,从而顺利形成对乘法分配律的初步认知,并能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与教师构建乘法分配律模型做好铺设。

二、营造生活情境,逐步抽象模型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陶行知先生对“生活即教育”做出的补充说明。他认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做中教”“做中学”,如此才能够真正将现实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学生有了“乘法分配律”的初步印象之后,教师便“趁热打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将对知识的认知塑造成更为凝实的“思维模型”,使学生今后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自动进入数学视角中,发掘问题中存在的知识规律与联系。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准备在篮球场四周围上一圈防护网,已知球场宽15米,长25米。那么,学校至少需要准备多少米防护围栏?”题目出示后,教师可以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学生这样作答15×2+25×2=80米,有学生这样作答(15+25)×2=80米。待学生计算完之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这两种解答过程的算法是什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发现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不同但计算结果却是一致的。这时教师不要急于揭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而是再出示几组算式让学生对比、观察、验证,如12×5+12×3=12×(5+3)、25×3+25×7=25×(3+7)等。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结果相等的算式中,有着怎样的变化规律?进而使学生通过对不同算式的对比观察,逐渐明确了乘法分配律的结构为(a+b)×c=a×c+b×c,抽象出知识的本质,顺利构建乘法分配律的字母模型。在经历了这样的认知转化过程后,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不再是单纯的数量及符号,而是能够将其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并在准确把握本质的前提下建构“乘法分配律”的认知模型,从而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有效运用知识。

三、巧用数形结合,建立实体模型

除了抽象出字母模型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表征形式,将乘法分配律模型利用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图形、色彩、线条等形式对乘法分配律模型进行表达,以此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并透彻而深刻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

教师可以借助图形的方式,为学生展示5×4+3×4=(5+3)×4的数学运算模型。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把握了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使其真正明确“五个4加三个4等于八个4”这一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建立更为复杂的数学运算模型,可以通过4×12=48这一运算过程,借助图理解乘法分配律与数学竖式运算之间的联系,从而将新旧知识体系之间融合得更为紧密,形成更为系统的知识框架。

四、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构建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帮助学生形成技能的关键环节,为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采用循序渐进的推进手段,帮助学生联系模型、运用算理,巩固学生知识基础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知识技能。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类习题帮助学生强化能力。

(1)基础题:自由填空,在“□”填上符号,在“○”中填上数字,使等式两边相等。(27+69)×4=○×4+69×○、42×2+35×2=(42+○)×2、(○+○)×2=58×2+41×2、56□6+48×○=(56□48)□6。

(2)对比题:小明在计算125×88时使用了两种解题方法,分别是125×8×11与125×80+125×8,请问这两种解题方法那一种更为简单。

(3)拓 展 题:分 别 写 出32×9、32×99+32、32×101-32这三个算式的简便运算形式。

以上三个问题的提出,从最基础的数学运算知识,逐渐上升到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抽象理解与变式分析,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对构建的模型再升华,强化对模型的理解,使学生获得经验不再是来自教师思想的复刻,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学习,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层次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自主构建模型、理解算理、独立总结,以此生成深刻的知识经验,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

猜你喜欢
乘法分配律分配律乘法
算乘法
数形结合 突破难点——“乘法分配律”教学新探索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基于学情,把握本质,深层建构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