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举措研究

2022-12-30 19:48伍杨波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项目经理部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5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互联网+

伍杨波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项目经理部工程师

在我国轨道交通行业中,城市地铁工程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近年来,城市地铁工程项目日益增多,运营里程数不断刷新纪录,为城市群众的交通出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技术给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利用互联网技术,地铁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效率以及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1 “互联网+”的概念及作用分析

2015 年,我国政府部门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通过将现代互联网理念和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各个行业中,为行业的升级赋能。在地铁工程建设中,“互联网+”的融合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推动了传统地铁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以地铁工程施工现场为中心,将工程技术、管理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融合,实现参与各方的信息共享,为施工项目顺利完工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本着“互联网+”的理念,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推动管理模式向着更加信息化的方向迈进[1]。

“互联网+”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可以对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起到集约化管理的作用。施工现场管理的事项和内容众多,如果采用单一局限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低,管理质量不高。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升地铁施工现场管理的效率,保证管理的质量。

二是“互联网+”可以对地铁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控。地铁施工环境复杂,每个工序和每个节点都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确保各个项目和各个节点的施工质量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通过“互联网+”,利用现代化技术可以更好地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管理,防控风险隐患的蔓延恶化,将风险苗头在早期控制住,避免留下后续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

三是“互联网+”可以对地铁项目施工人员进行科学培训,推动施工行业人员素质水平提升[2]。“互联网+”对信息的传输效率更高,能够覆盖到更多的施工人员,通过“互联网+”理念,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让施工人员更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施工工艺技术及相关制度标准,不仅保证了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而且推动施工人员技能水平提升。

2 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特点

地铁施工现场环境恶劣复杂,安全管理难度高。如地质条件多种多样,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对施工质量有着不一样的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所需要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必须把控好细节,确保各个作业工序和步骤的质量。安全管理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来开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地铁施工现场作业中以水平运输为主,垂直运输为辅,过程中转有很高的风险。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场地狭小,施工中垂直运输难度较高,多采用水平运输相结合的方式。在转运环节,作业危险性大,容易出现高空坠落、挤压事故等,这些都需要采取妥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安全管理,从而避免事故发生[3]。

地铁施工现场中对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质量要进行可靠性保障。地铁建设行业中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提供前提和保障。而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面临复杂多样的应用条件,创建技术应用的安全环境和安全条件是地铁使用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3 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3.1 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中的不确定性给地铁施工现场管理带来了不确定性。部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高危作业环节存在侥幸心理,过于经验主义,忽视了施工中的风险隐患,在施工中没有严格遵守现场安全管理的规定,违规违章作业。施工前防护工作没有做到位,如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没有佩戴整齐就开始施工作业、施工工序必须具备的安全条件不达标就盲目进行作业、高风险作业没有认真做好风险隐患的排查以及身体不适仍旧长时间施工等,这些都是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影响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4]。

3.2 设备因素

地铁施工工艺复杂,很多关键施工环节需要专业的大型施工设备,在现场施工中,机械设备的运输、操作以及检修维护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机械设备使用前,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对设备的性能工况进行认真检查,可能会存在设备故障隐患,影响地铁施工质量和效率,并引发设备事故。如常见的振动打桩机、起吊设备、电焊机设备以及风扇设备等,这些施工设备在运行中很容易引发事故。如果对施工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不到位,设备的操作技术不过关,则极易影响地铁施工目标的顺利实现。

3.3 材料因素

施工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准备好不同的材料,否则将可能因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存放不当以及材料使用不合理而引起施工风险,进而引发施工事故。不合格的材料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风险,易燃易爆材料容易导致施工环境风险,钢筋和脚手架等材料容易引发安全风险,这些都是施工现场管理需要关注的因素。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数量或型号不符合要求以及存放不科学等,都会给施工现场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3.4 技术因素

地铁施工中面临的实际环境复杂多变,在实施施工工艺技术时,如果作业步骤不符合工艺技术要求,那么会给施工现场带来很大风险。在现场施工应用对应的施工技术时,必须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方法执行,保证符合施工技术的各项标准。如果施工技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施工技术操作不当,不仅需要变更、返工,而且容易引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内容多种多样,教师应将提问内容与语文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从而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文学类文本的课堂提问而言,教师应抓住诗歌内容中具有欣赏性的高品位语言进行提问,从而引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采取比较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文中的语言使用方法;通过读问结合的方式,引领学生领略文中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5 组织管理因素

地铁施工项目投资大、工艺复杂、工期长,涉及到的人员和物资数量多。在现场施工中,必须保障各项物资条件配备就位,才能保障地铁项目现场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如果组织不力,则势必影响现场施工人员、物资等条件的准备,从而对地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带来影响。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流程是否合理,对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密切。地铁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施工现场面临的风险因素多,涉及到很多高危作业环节。现场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至关重要,违章行为、违规操作行为、冒险作业行为以及无证操作行为等情况,均需要采用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避免现场发生施工安全事故。

4 基于“互联网+”的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举措

4.1 地铁工程概况

重庆轨道24 号线一期1 标项目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和经开区,共三站三区间,分别为鹿角北站、况家塘站、竹园村站、鹿角北站—况家塘站区间、况家塘站—竹园村站区间以及竹园村站—重庆东站区间,线路全长5 826 m。工程造价约为14.09 亿元,合同工期为1 460 d。

4.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举措

4.2.1 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好现场施工风险防控

地铁工程项目施工中,每个班组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严格落实每日、每周、每月的检查。每日上班前,组织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当天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将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提前告知,确保每个施工人员能够清楚知晓。为了提高现场风险隐患检查的质量和效率,可采用人工检查和设备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现场施工区域进行监控,利用视频设备与传感器设备采集现场的环境信息,及时接收到异常信息,并采取安全防控方案和紧急应对策略,保证现场施工环境安全。

在施工区域的出入口,采用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非授权人员严禁入内,避免不相关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引发安全事故。利用网络渠道及时将施工进度安排告知施工人员,保证施工紧凑有序,避免施工工期延误。设置紧急报警系统,对施工现场中监测到的异常信号,启动警报系统,及时做好施工人员安全撤离,避免引发人员伤亡事故[5]。

施工现场监控系统在防控现场风险事故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视频图像分析技术采集施工现场的大量图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目标图片建立行为规则库,分离现场施工各个场景中的背景和目标,对比各个场景内的目标和行为规则库中预先定义的信息,一旦发现目标在场景中的行为和预先定义的信息不符,则判定为违规行为,随即触发预警模块,发出警报信号,以便更好地对施工现场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防控。

4.2.2 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好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管理

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采用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建立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台账,提高使用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管理,保证施工材料供应及时且充足,质量合格,保证施工设备资源调配合理,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建立台账,进行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信息化档案管理,避免发生施工材料浪费和施工材料不合格的情况,确保施工设备准备有序,减少施工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

在设备检修维护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前备好设备易损耗零部件,保证现场施工效率。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和历史故障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数据技术对设备故障诊断体系进行完善,制定合理的设备检修计划和检修方案,提高现场设备管理水平,为施工现场提供更加可靠的设备保障。

4.2.3 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好人员管理

项目部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检查人员、工班负责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开展防灭火器材的使用培训,组织人员进行消防应急演练,通过模拟演练提高施工人员对防灭火器材使用技能水平,提升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施工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为地铁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稳定推进提供保障。

在培训活动中,除了线下集中培训以外,还积极应用线上培训方式,利用公众号、网站平台等渠道将信息咨询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每个人员,方便施工人员接收信息。施工人员对于不了解和不清楚的信息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的方式进行询问,由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及时进行答复,消除施工人员的疑惑,更好地为现场施工提供服务。地铁施工人员密集,为了做好防控工作,项目管理部门每日按照制定好的工作方案对全员进行体温测量,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严格按照防控方案认真落实。

根据施工现场的防控管理制度对外来人员进出实施严格的登记制度,测量外来人员体温,对核查防控双码。项目部多次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保证人员健康,为地铁项目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条件[6]。实施一人一档管理制度,对每个工作人员的资料情况进行及时更新,构建可靠的防疫网络。为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做好个人保护,项目部通过线上方式发送疫情最新政策和信息,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卫生防护意识,保护好个人安全。

4.2.4 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好施工技术管理

建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施工技术管理模式,围绕现场施工的各个技术风险点加强管控。地铁工程项目部每周召开技术会议,在会议中交流施工现场技术问题,探索技术施工的保障方案,提升现场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够对施工各个工序的安全和质量控制要点了然于胸,为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项目部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议,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通报,提出质量整改要求,明确具体的负责人,保证整改任务落实到位,避免施工项目后期发生安全或质量问题。

组织对围护桩工班和1#钢筋加工场管理人员进行围护桩使用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技术交底培训,提升后续围护桩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地铁工程中的鹿角北站围护桩施工、况家塘站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竹园村站冠梁挡墙施工采取严格的过程控制,在现场施工中严格对过程进行监管,采取“三检制度”和“旁站制度”,针对现场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经过质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道工序。

建立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地铁工程各个阶段的工艺技术资料、工程实施计划和进度、工程人员组织安排以及工程图纸等情况进行信息传达,保证各部门与班组人员能够明确施工管理要求和标准。项目部组织各个部门对现场进行质量大检查,对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分析,确定负责人、标准、措施以及时间节点等,推动问题得到妥善高效的解决,保证施工质量合格。此外,对施工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网络信息化通报,接受众人监督,确保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公正透明,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险点和问题点,保证问题整改到位,复查合格。

4.2.5 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好施工现场出入口管理

现场施工区域各个出入口是人员、物资以及设备等进出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出入口和各个通道加强管理,能够减少施工现场的风险,为地铁项目现场施工创建良好的条件。利用GIS 技术构建互联平台,基于航拍地图或公开地图信息标注对施工现场各个关键通道和出入口安装监控摄像头,获取IP 地址等信息。在手机或电脑终端设备上可以进入软件,直接点击地图上的图标,打开对应区域的现场实时监控画面,查看现场情况。

联合现场关键道路门禁系统,将GIS技术支持下的互联平台配置实名制门禁进入数据的接口,保证GIS 技术的互联平台和实名制门禁设备互联互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点击现场空间位置查看对应摄像头及门禁系统的数据,掌握现场的最新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此外,借助智能广播系统及时做好提醒、通知以及宣传,将信息及时传达扩散给现场人员,做好对异常突发状况的紧急应对,提高对地铁项目施工现场的风险防控水平。

5 结语

城市交通体系中,地铁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地铁工程项目的建设,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更高的标准。由于地铁施工环境复杂,工艺技术应用中的风险因素多,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在地铁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融入“互联网+”理念,运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现场安全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好现场施工风险防控、施工设备和材料管理、人员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施工风险可防可控的目标。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互联网+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