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广对策研究

2022-12-31 13:09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王海瑞
河北农机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艺机械化农机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王海瑞

引言

为了深入探讨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实现方式和其农机农艺相互结合技术,需要对农产品的发展方式和实现途径开展研究。随着我国现代农业产业迈向更高层次,加强农机农业融合成为我国农产品成功推广的重要途径。本篇文章着重介绍了农机农艺相互结合对农业的重要性,并指出其相互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和应对措施,从而对农机农艺相关融合技术在现代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使我国在农业方面做到最大程度的推广。

1 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对小麦生产的重要性

(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技术化的不断发展,农民的劳动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依靠原始的农业耕作水平对小麦进行培养,而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入了机器化的元素,使农业生产进入了机械化的新时代,并且随着农机农艺的不断结合,农民对其结合产生的成果应用也越来越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经影响农民的生产水平,并严重影响整体农业的发展,从而使农机和农艺成为现代农产品和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伴随着农产品的不断推广,对农机和农艺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农机和农艺建立更高体制的发展机制,从而解决一些工作制度方面的要求,使农民对机器能够普遍使用,使标准化水平不断进步,因此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使其在农机与农艺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与机械化相融合,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量,不断增加小麦的生产力。

(3)粮食安全是我国的重中之重,一个国家要想富国强兵,就离不开粮食,因此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机发展离不开农业,并且农机是农艺的重要物质载体,因此两者都必须要相互促进地运用在整个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只有两者相互融合,才能促进农业发展稳步前进,因此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是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对我国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4)我国如果想要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加强农机和农艺相互结合。因为我国是一个相当大的农业大国,如果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发展,就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粮食的供给水平。农业与我国各行各业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此我国要大力加强各个产业和农业的联系,促使农业能够完成高效率生产和高质量发展。

(5)在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我国小麦生产产量不断上涨,农机和农艺相互配合,使农民能够更高水平地加强小麦的种植和培育能力。在过去传统的小麦生产过程中,从小麦的培养种植到收割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其生产效率也极低,而现如今将机器化不断融入小麦种植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促进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量不断高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使我国小麦能够取得巨大丰收。

2 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融合能力较低,在我国农机和农艺之间为了实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而现如今只有很少一部分农业生产能够运用这种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其他大多数都采用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农作物不能进行机械化生产,它们不能适应农机和农艺的要求,因此无法使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从而使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与农艺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融合能力较差。

(2)随着我国农机和农艺的不断结合,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农业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生产环节,而相关的农机制度还不能完善,从而导致我国有些地区的小麦生产成长过程中不能运用机械化生产,其产量也无法达到规范化水平,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且不能提高我国小麦的产量,无法取得巨大的丰收,从而不能大幅度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率。

(3)我国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过先辈们的不断努力,才使得机器进入中国,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起步较晚,所以使农民群众对于机械化水平认知程度较低,并且他们受传统农作物影响,觉得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应该按照传统模式,而不应该融入各种西方机械能力。他们对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并且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水平,这种观念和意识直接导致机械化发展水平落后,从而阻止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推广,使机械化运用受到严重阻碍。

(4)我国在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过程中缺乏相关技术人员,即使有少部分的技术人员,但是他们也无法根据相关的特征对小麦生产过程中的机器运用进行适当的修改,再加上我国机械技术相关人员缺乏,使机械化的改造无法顺利进行。我国大力加强机械化计划研究,却对相关小麦生产种植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缺乏培训,使他们不能充分深入认识到农业发展过程中,机器化水平对其影响的重要性,从而忽视农机和农艺融合过程中机器的推广和不断改造升级,阻止了我国小麦生产过程中农机和农艺的融合推广。

(5)我国有些产品机械化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相互融合,有些机器成本较高,花费超过了普通农民的可接受水平,因为机器是相关技术人员研究的成果,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因此各个机器价值不菲。而对于一般的农民来说则花费巨大,甚至超过他们的人力和物力水平,无法与他们的生产生活相互适应,导致机器化水平较低,无法跟上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他们无法将相关机器普及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去,使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无法做到高效融合,使它们不能真正相互合作,停留在表面层次。

(6)在我国很多地区农作物都是按季节生产的,一个季度过去,本季节的农作物收割后,种入其他的农作物从而导致机器无法继续使用,无法满足季节更替的需要,因此需要对机器进行更换,而农民更加没有支出能力去支付机器生产,他们只能采取传统的播种方式,对小麦进行生产种植培育,完成最后的丰收,从而导致农业和农艺技术无法相互融合,并且机器不进行更换就会影响上一个季度土壤的作用,从而影响下一季度农作物的工作,抑制小麦的进一步生长,因此农民经济能力也成为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农机和农艺相互结合的措施

3.1 要加强组织领导能力,明确工作方向

国家和地方各级农业部门都要建立农机和农艺融合领导机制,引导农业和各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共同推进农业进步。农业和农产品方面的相关领导专家要共同合作,促进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不断深化农机和农艺融合过程中的相关制度机制,相互配合,加强沟通,并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和协作能力,把农机和农艺融合发展的过程摆上重要的一层,并且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联合会议制度,加强各级指导服务能力,强化监督各个过程,使各领导部门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各项任务能够落到实处,为政府和企业的生产提供相关依据,从而做到有理可依,建立合理的工作协调机制,并对耕作技术制度及各级工作水平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推进农机和农艺的融合发展。

3.2 要大力加强对小麦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推广

我国要大力加强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相互融合,不断增强宣传和培训能力,增强宣传力度和知识面,从而营造良好的机械化水平,使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线上可以借助互联网等各种工具对农民的机械化水平进行普及,使他们明白机器对小麦生产的重要性,明白农机和农艺融合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并且可以明白机械化不断融入到小麦种植过程中可以提高小麦的整体效率,促进小麦产业产量不断提升,并且提高小麦的培育能力,使小麦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线下可以采取讲座、宣传拜访等各种方式对相关农民进行机械化普及,并将机器运用技术传授给他们,以开展相关机器参观活动,给予他们相关的模型,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农机和农艺融合能够对小麦生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不断加强信息线上和线下培训能力,不断强化培训和宣传力度,为农民创造良好的新时代氛围。

3.3 要不断加强学习力度,引进先进的机器技术

农机和农艺要想深入融合,科技创新是关键。各级农业生产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培训资源,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进行培训,使其明白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进行合理科学的培训,让农民能够加大学习力度,勇于创新,不断学习各种先进技术,并且发挥政府的影响力,扩大各种机器化合作与农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得在各种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各级相关部门能够派遣培训人员对相关农民进行培训学习,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以各种合作社为重点,培训农民的动手能力和机器操作能力,并且强化各种舆论宣传活动,为农民学习好科学技术等操作水平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形成政府主导、市场相互联动的格局,使农民能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习到各种高科技技术,从而促进各家所种的小麦生长能够有所提升,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机械化水平,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推动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不断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3.4 要统筹规划,完善相关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机制体系

相关部门要清楚地认识到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的重要性,对其进行统筹规划,并且开展各种相关技术和匹配的研究,重点放在农作物上,增强其机械化水平,并且制定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使和相关部门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规范各种农作物的培育机制,完善各种相关工作流程,对农作物和机器进行适当保护,促进农机和农艺技术的相互融合,加强不同部门中间的领导协作能力,并且聚集各个方面真正的专家技术人员,使农机和农艺融合过程中,农林牧渔各个方面都能采取适当的机器化技术和配套的相关方式,使农业和农艺技术都能够更加科学地运用到小麦生产过程中,从而促进小麦机械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小麦大丰收,增加国家粮食产量,提高我国战略储存储备能力,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较大的支持。

3.5 要打造相关农机农艺相互融合应用平台

各相关部门要建立新型应用平台,为各个农民提供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使其能够做到农业城乡一体化全覆盖的目标,构建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的新型工作体系,促进农机和农艺的相互融合,并且使农机信息化不断深入,从而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培养一批更高水平的机械化机器,使农民能够花费较少的财力去取得更高水平的机器,从而实现周边地区的机器化全覆盖,促进我国机械化水平的发展。推广农机和农艺融合机制,促进其在小麦方面的不断融合,并且使基层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在机器运用过程中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工作,为各个农民对机器的运用提供相关指导,从而确保机器制度能够安全运用到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为农民提供安心的服务保障,并充分发挥带头引领示范的作用,从而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加大机械化的投入能力,促进小麦生产。

3.6 要不断创新农机和农艺融合体制机制

我国农业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农业和农艺融合体制,构建农机和农艺共同研究与合作相关的农业配套机制,使农机和农艺能够在各个标准的制度范围内成功运行,不断完善各种相关制度,使农机和农艺能够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促进我国各行各业和农业发展的相互匹配程度不断提升,并且不断农民小麦等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紧密联合工作机制,组织统一领导农民对小麦进行耕种施肥等各个农作物生产步骤,为以后的机器化普及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且整合农业的相关资源,为农民树立机器化工作的观念,加强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技术交流,为农作物的进一步生长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技术支持,不断加强和创新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的体制机制,使农民能够更高水平地应用各种相关机器,并且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降低各个机器的生产成本,使各个相关部门和农民能够共同做好农机和农艺相互融合的宣传与技术指导工作,从而能够做到小麦生产在此融合过程中的技术推广。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农机和农艺相互结合对小麦生产的重要性,并且对其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小麦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推广。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会为我国农业发展方面带来很多便利,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国如果想要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水平,增强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就要注意和克服这些问题,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还要不断引进各种新的高科技产品和新的技术,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骤,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能力,使政府和农民能够相互合作,从而促进小麦生产农机和农艺的有机结合,促进我国农业整体的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农艺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5份果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调查初报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