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机安全生产的隐患及措施

2022-12-31 13:09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农机监理站赵凯
河北农机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机事故人员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农机监理站 赵凯

前言

农机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迈向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基于我国广袤的国土面积,以及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农业当之无愧的是国之第一产业,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有序发展[1]。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机现代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农机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普遍。农机设备在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也对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多处于户外,农机的使用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再由于使用者的操作方式,自身的安全意识影响,以及农机设备在长时间使用下导致的功能缺失,退化等问题都有可能产生安全生产事故[2]。一旦发生安全生产问题,就会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甚至威胁农机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采用有效的管理的手段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刻不容缓。

1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农机用具的功能十分广泛,不仅仅可以参与农业生产,还能够参与运输,加工等多个环节,各种各样的农机设备与用具显著地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上到了新台阶,不仅仅满足了国内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同时还远销海外,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其中,与农机设备的有效运用是息息相关的,随着我国的农业机械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农机生产设备满足了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也因此,农机设备的形态与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农机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全面,农机设备在辅助农业生产高效、高质进行同时,相应的,农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担子也就越来越重。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何种原因都是对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提出的新挑战。所以说,利用有效的宣传手段与管理方法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其作用与意义是积极的。

首先,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无论事故程度的轻重如何,首先都会对农机使用人员产生不利的影响,或是影响其经济收入,比如农机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时,事故的处理过程中,需要投入时间,人力,物力,这就影响了农民朋友的经济效益[3]。或是威胁其生命安全,从当前我国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来看,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屡见不鲜,轻则造成农机设备的损伤,重则威胁农机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不仅仅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导致经济损失,同时还会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而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生命安全,最终都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个体是家庭成员之一,而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当个体发生安全事故时,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而家庭的和谐会自然而然的影响社会的和谐。所以说,强化农机生产安全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唯有,农民朋友的人身安全得以保障,农业生产才能够有序进行,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够有序实现。

其次,结合农机设备的实际情况,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是促进农机技术进步的重要前提,农机技术的进步除了生产功能的进步,更包括安全性能的进步,农业经济的发展决不有以牺牲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代价。在此基础之上,就会倒逼农机设备的生产制造商,结合农机设备的使用环境不断地完善农机设备的性能,提升其安全性。

最后,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是实现农民朋友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经济腾飞的前提条件,虽然现代化农业生产理念深入人心,农机设备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但农机设备的操作者、管理者、保养维护者还是离不开具体人员的参与。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本质上提升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人身安全,经济才能搞上去,农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所以说,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要求,以及从和谐社会构建的需求角度出发,从理念上,方法上,路径上,不断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 导致农机安全生产隐患的原因分析

2.1 农机使用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虽然导致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结合农机生产事故来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意识的缺失导致了使用者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缺失敬畏心,操作过程十分随意化。以拖拉机的使用为例,拖拉机是十分常见的农机工具,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各个区域的应用都十分普遍,拖拉机不仅仅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同时还可以作为运输工具使用。这也是拖拉机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就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随意化,比如,违规载人,超重载化,违规上路等等现象层出不穷,这给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埋下了伏笔,很多的农机安全事故,如果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是不可能发生的。在我国一些偏远农村地区,非正常情况下的人员伤亡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农机设备或是用具使用不规范,不恰当所造成的。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由于安全意识薄弱,防范能力不足所导致的[4]。这也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难点所在,基于我国的农机设备使用现状,范围,数量来看,要全面落实监管,除了制度的约束之外,个体意识的觉醒至关重要,但当前影响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本质性问题,就是意识的不足。

2.2 缺乏系统化的农机操作培训

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诸多前提条件之下,如前文所述,安全意识的薄弱是导致农机生产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除了安全意识的薄弱之外,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农机操作的不规范,很多农民朋友在农机操作上,都是未经过系统化的培训,而直接上岗的。这就导致了在操作过程中不规范的现象发生,由于缺乏系统化的培训,对于农机的性能,操作要求,故障现象都一无所知,这就无法提前识别农机设备或是用具的性能隐患,在具体的使用过程无法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预和应对,从而导致了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由于农机使用人员文化素质,安全意识的薄弱,也会影响到其对于相关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缺乏深入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很好地遵守相应的农机使用要求,使得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几率加大。

2.3 缺乏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从当前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现实情况来看,除了使用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不标准所导致的农机安全生产问题之外,与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能力的不足也不无关系。基于我国农村地区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当前农民整体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依靠使用者自身的自觉性,同时还需要依靠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来发挥出约束性作用,对于一些违法违规使用农机设备或是用具的行为要加大执法监督与管理,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扼制不规范使用行为的普遍发生,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从当前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的实际效果来看,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还未充分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善,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范围十分广泛,农作物种植的品种丰富而繁杂,相应的,农机设备的型号、功能以及使用、保养维护要求等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一些大型农机设备,造价高,维护程序复杂,但由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不明确,不完全,无法对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形成针对性的指引,从而导致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二是,缺乏高素质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不仅仅是使用上的管理,还包括维护管理,检修管理等等,因为,农机设备或是用具的功能故障也是导致农机安全生产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农民素质水平有限,基于基层群众自身的特殊性,以及现代化背景下,农业机械设备的现代化、智能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在故障的判断与排除上,不仅需要良好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很显然,多数基层农民都不具备这样的见识与能力。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售后服务水平来推进农机设备的应用效果。但从当前的应用实际来看,在农机售后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比如售后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无法准确、及时、有效的判断故障,并进行故障的有效排除,在这种情况下,就增加了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宣传,提升农机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结合当前导致农机安全生产隐患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尤其要针对农机使用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现实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渠道,路径与方法,来提升广大农机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唯有从思想意识上提升安全意识,才能约束操作人员在农机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按步骤、按规范的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大宣传力度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区域内的主要农机设备的使用情况来印发相应的农机使用、操作、维护、保养手册,让使用人员了解农机的性能,结构,故障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以及操作中的主要注意事项[5]。二是,利用多渠道的宣传方法来宣传农机安全使用的重要性,除了传统的下乡进村的线下宣传形式之外,还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来进行长期的,持续的宣传工作,随时随地的发布和推送农机安全的相关知识,比如利用一些典型的案例事件来提高宣传实效,提升使用人员对农机安全的敬畏意识,自觉在农机使用过程中践行相关的管理规定,并且,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让更多农民朋友了解农机安全生产防范的有效方法,以及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的有效应对方法与自救方法。这样就能让农民朋友在日常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与概念,有意识的避开危险节点,提升农机生产的安全度。

3.2 加大执法排查力度,排查安全隐患

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广大使用人员的自觉,但又不能仅仅依靠使用人员的自觉性。还需要发挥出执法管理的监督性作用,尤其要利用好安全排查工作,来对一些安全隐患进行早期干预,介入,避免农机安全生产事故扩大化。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之所以农机事故频发,除了与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息息相关之外,与执法不严以及存在执法盲区不无关系。很多农机使用人员侥幸心理严重,在思想上放松了警惕,超速、无证、不按规则驾驶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成为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源。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机安全,就需要相关执法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大执法力度,以法律法规的威慑力来约束相关农机使用人员的行为,确保农机安全。

3.3 加强农机设备管理队伍建设

在农业生产技术更新迭代加速的当下,农机功能、型号的增加极大地满足了农机市场需求,与之相应的农机安全管理也呈现出了更加复杂性的特征。毫无疑问的,农机安全管理需要依靠基层的农机安全管理人员,所以,要提升农机安全管理质量,就需要加强农机管理队伍建设,组织相关农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工作,包括技能培训,思想教育,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在执法过程中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的规则来保障农机安全,关且能够在执法过程中针对农机使用人员的一些违规操作、失误操作等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机生产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通过不断地创新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手段切实提升农机生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农机事故人员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小恍惚 大事故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