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四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例

2023-01-03 12:23郄双泽张守伟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小镇特色

郄双泽 张守伟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1.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基于AGIL结构功能分析框架

AGIL结构功能分析框架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的著名现代社会学理论,该理论研究框架从提出之初就是以解释和说明任何社会学研究问题为核心目的,其在社会学研究中以极高的普适性著称。该理论框架将社会现象视为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并又将整个社会系统解构成了具备四个特定功能的子系统:A(Adaptation)适应功能系统;G(Goal attainment)目标达成功能系统;I(Intergration)整合功能系统;L(Latency)维模功能系统。上述四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大致可以描述为:社会系统在充分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背景之下,以政策和法律法规为指导,整合利用社会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要素,最终达成社会系统的发展目标并实现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新的时代发展变化。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使得以AGIL结构功能分析框架为理论依据解释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这一社会现象具备了较好的适用性。

1.1 助力之核——体育产业

县域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产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县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举措,创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推动力量。聚焦特色产业实现创新产业升级,是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核心。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体育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着力倡导“体育产业应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出台《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有助于发展体育市场,吸引长期投资,促进城乡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2020年,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农村产业转型等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2035远景目标”。此外,近年来众多新兴体育项目在国内掀起的发展“热潮”也为体育产业的创新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如在2017年刚被国家体育总局归为体育竞赛项目统计并在2020年实现200亿市场规模的中国电子竞技体育等。因此,发展农村体育产业是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核心,更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解决“三农”问题并得以实现乡村振兴的助力之核。

1.2 关键举措——生态环境

农村自然环境的特色要素禀赋是实现特色体育产业开发的生命之源,正确处理好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关系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体育作为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其活动场域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故体育产业特别是地方特色体育产业的开发也需要紧紧依附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由此,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满足生态环境评估以及五年内未发生过严重环境污染及破坏的地方方能申报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1.3 精神支柱——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不仅是农村经济的振兴,更是农村文化的振兴。同时,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乡村文化也孕育了各式各样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因此,在实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以当地优秀的特色传统文化为支柱,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要将现代体育文化融入到乡村文化的建设中去,合理利用乡村的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等资源,营造现代化的体育文化氛围。

1.4 重要支撑——人才建设

实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能够为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发展规划和高效的资源管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创新型的特色产业区,其科学选址选材、合理化资源开发、产业链打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整体运营管理都必须依靠高端专业的人才支撑方能得以生存,人才建设同样也是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重要支撑。

2.典型案例:体育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的地方实践

山东省是全国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取得显著成就的省,省内共有四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位列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名单中,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此外,山东省内的试点小镇其各具典型的特色,除产业特色鲜明之外,其区位均位于远离中心发达城市的山区或沿海地区,故以山东省内的试点小镇作为其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实践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1 日照奥林匹克水上运动特色小镇

日照市奥林匹克水上运动特色小镇位于日照市东侧的东夷小镇万平口内泄海,拥有便捷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拥有丰沛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东夷传统文化资源。近年来,为助力东夷镇乡村发展,小镇主推的特色产业有:东夷文化旅游产业、滨海公路骑行体育产业、帆船龙舟等现代化水上运动休闲产业以及水上运动竞技赛事等服务产业。小镇主体包括2.28km2的内泄海港湾水域、60km长的内泄海岸线和20km长的山地自行车赛道为主体的集水上休闲运动、骑行运动和东夷体育文化为一体的体育服务产业链。同时,该地先后成功举办13次国际级水上运动大赛以及北京奥运会水上运动项目、济南全运会水上运动项目、五届世界级自行车爬坡王挑战赛龙舟大赛和徒步毅行大赛,吸引了大批参赛者和游客的光临,自2007年小镇建成以来其年均接待的客流量超过了800万人次。

2.2 烟台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烟台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位于山东省烟台龙口市,由山东南山集团投资建立,分布于龙口市下丁家镇和北马镇以及龙港街道,是山东省最大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小镇最早是在开发南山原有的宗教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上以“文化旅游+娱乐休闲”为核心建设的度假旅游风景区,其充分开发了小镇当地南山上遗留的晋、唐、宋、元、 明、清代文化遗址,修复还原了南山宗教文化园并在南山森林公园内修建了多个传统文化风景区,2011年南山文化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被山东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评选为全省建设最成功的特色小镇,其实现了当地农村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是小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实践。

2.3 潍坊安丘国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潍坊安丘国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位于山东省中部青龙山区,毗邻济青高速等三条交通主干道,交通便捷,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2018年,山东省政府下发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指出,重点支持安丘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力争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省总人口的36%,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800亿元。当地也凭借着青龙山风景区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户外运动,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如今已打造成一个集山地户外、水上休闲、航空运动、冰雪运动、电子竞技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不仅如此,当地向来有热爱体育运动的传统,群众体育基础好,近几年来引进了大批体育赛事,包括成功举办的环青龙山国际自行车赛序幕赛、2016全国速度赛马大师赛、2017年潍坊山地马拉松赛等31类300余次体育休闲活动,参赛人员多达120万人次。

2.4 临沂市费县许家崖航空运动小镇

许家崖航空运动小镇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西南部沂蒙山景区内,是由临沂政府为实现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在以费县为建制主体的基础上以“绿色发展、生态旅游、全域联动发展”为发展理念,围绕许家崖独特的自然地貌环境建设而成的独具现代化气息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小镇总项目规划占地1300亩,总投资6.7亿,拥有1500平方公里报告空域,小镇总体规划分三期工程,目前首期工程已于2016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逐步形成了集航空、体育、旅游、农业、扶贫于一体的航空体育小镇综合体,形成了供山东省各县乡镇广泛学习的“费县模式”。2018年底,小镇助力费县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村全面摘帽。

3.案例启示:体育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如上所述,作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并完善的经典社会学理论,AGIL结构功能分析框架适用于分析和解释任何社会现象以及社会事务的运行过程。本文借助这一分析工具,分析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功能和作用,并试图结合山东省试点小镇的运行实践,给出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3.1 突出小镇体育特色,带动乡村相关产业发展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重在突出“特色”,应充分结合小镇当地的自然及人文资源进行合理化的产业开发,不能忽略实际盲目效仿。从上述四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可知,其自身体育产业都各具特色。如日照奥林匹克水上运动特色小镇的旅游休闲产业、水上运动和山地骑行,烟台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马术运动产业和高尔夫球产业,潍坊安丘国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山地户外、水上休闲和民俗体育产业,以及许家崖航空运动小镇的红色旅游产业和航空运动产业等。然而,纵观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小镇存活率极低的问题依然很普遍,笔者曾对北京、上海、吉林等多地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进行了调研,发现“功利”过强是当前小镇建设最常出现的问题,有的严重背离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本质要求。因此,针对此问题,(1)当地政府及管理部门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凸显体育产业价值,实现综合性多产业的融合;(2)当地政府要提高区域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圈,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3.2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从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视角来看,保护生态环境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潍坊安丘国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趋势下,秉承“大保护,小开发”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同时坚持以“保护就是发展”为核心指导思想,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以当地废弃的采石场为中心地段建立了攀岩以及山地骑行等特色体育产业园地,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更宣传并扩大了生态保护的影响力。

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生态建设应当:(1)着手借鉴潍坊安丘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将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相结合,以实际行动创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2)潍坊安丘国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成功之道则在于政府制定了《安丘国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并统一颁布实施建立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制度,制定考核标准。(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完善相关规范制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严肃惩治破坏环境的个人或单位。

3.3 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保持文化原生性和鲜活性

乡土文化作为能体现特色小镇历史年代的元素之一,是特色小镇的内在核心,可以借此突出特色小镇的独特内涵。潍坊安丘国际运动休闲特色体育小镇内建有青龙古寺灵阳寺,是当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安丘还是齐鲁酒文化的发源地,小镇将放风筝、投壶比酒等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开发成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凸显小镇文化特色的同时保持了乡村文化的原生性和灵活性。然而,民族文化大量地重复表述、重复消费和重复“创造”,是当前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所呈现出的普遍问题。因此,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文化建设要着力实现深入挖掘、传承保护和内涵提升。

3.4 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乡村发展人才

人才和劳动力是运动休闲小镇产业聚集形成的先决条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如果没有人才和劳动力的聚集,也就没有产业聚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能够为当地带来充足的就业机会、适宜的专业人才能力发挥平台,同时政府扶持小镇建设下的相关招聘引资政策也能够为乡村振兴带来人才资源。烟台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解决劳动力和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现状,当地政府及运营企业通力合作制定了人才发展战略;潍坊安丘国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则是构建校企共建的人才引进模式;费县许家崖航空运动特色小镇则主要采取资源整合、配套工业企业、职业技能培训的方法,在引进高质量人才的同时,致力于镇内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培养。然而,民族文化大量地重复表述、重复消费和重复“创造”是当前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所呈现出的普遍问题,这也导致了小镇文化内涵单一、文化灵魂缺失、空间布局错乱等问题的产生。因此,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应着力在内外部两个层面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措施,以此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体育产业之篮球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