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世界一流现代化军队医院 续写百年荣光

2023-01-03 21:26刘留宾罗国金张文一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解放军总医院党务工作医院

——姚 远 刘留宾 罗国金 张文一 毛 丽 张 璇*

医院党务工作能够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大幅度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卫生系统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医疗机构的党务工作建设。本研究重点回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党务建设与单位发展的关系,旨在为大型综合医院的党务工作提供参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简称“解放军总医院”),位于首都北京,是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核生化防护、医学救援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随着部队军事体制编制调整,院党委明确医院的发展建设目标为“世界一流现代化军队医院”。在医院发展建设过程中,院党委始终把党的建设与医疗、教学、科研、战备等内涵式业务发展融为一体,促使医院规模、工作领域、服务能力、科研创新力、组织凝聚力更加凸显、更加凝聚。

1 传承红色血脉,党建贯穿创建历程

解放军总医院体内拥有深厚的红色血脉,最早可追溯至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伴随着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与发展,在炮火硝烟中艰难孕育成长,被誉为诞生在红军时期的卫生尖兵。医院前身是中央军委直属机关医院,在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开国元勋的亲切关怀下组建,承担着中央、军委首长们的健康保障任务。组建后医院成立了首届党委,从全国、全军选调了一批优秀的医务骨干,其中既有美国学成归来的心脏外科苏鸿熙教授,也有后来成为院士的心血管内科专家王士雯教授,这些年轻的莘莘学子满怀激情来到这里扎根创业。1954年医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一医院”,从此被百姓们亲切的称为“301医院”。后来改称为“解放军总医院”,又融入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更名为“解放军医学院”),开启了医院办学的先河。历次更名和改编都是对解放军总医院发展建设的规划调整,对解放军总医院党建工作的凝聚和深化。

伴随着我党我军事业的发展壮大,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归属联勤保障部队,合并北京8个部队三甲医院及74个门诊部,按8个医学中心和海南医院规划,分别为:第一医学中心(原院本部临床部)、第二医学中心(原南楼临床部)、第三医学中心(原武警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原304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302医院合并307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原海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原陆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原309医院)、海南医院(原海南分院)以及东、西、南、北、中五个医疗区。以上单位均在解放军总医院党委领导下,列入解放军总医院编制序列,融入医院党组织这个大家庭。改革合并当年,医院年门诊服务患者1 500多万人次、住院服务50多万人次。医院改革重塑后从党务体系化、人民军医形象化、医疗技术创新化等方面做出了多方改进,建成目前国内办院规模最大、综合医疗服务力量最强的医院,取得了傲人业绩。

2 科学构建党务体系,锻造听党指挥的卫生尖兵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提出的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3]。“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解放军总医院党委始终把党建工作视为医院发展建设的精髓,把听党指挥当作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应用管理学、组织学等科学方法来构建党务体系,始终把党建、党风、党员、共青团等党务工作放在医院建设发展过程中思想引领、人才建设的首位;开展了党建工作的制度体系、业务体系、思想体系、文化体系等建设。在制度体系方面,医院组织修订了党委会制度、党组织建设职责与基本制度、党员培育与教育管理、廉政建设、共青团建设等系列制度。在业务体系方面,党务工作紧紧贴近医疗、教学、科研、后勤保障、卫勤战备等医院核心业务领域,要求从院级党委到每一名党员,在岗位职责上都要首先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业务工作要向党性标准看齐。在思想体系和文化体系建设上,紧紧围绕党务工作,针对医疗、药品、护理、技术等不同类别的工作人员,开展易引发共识共鸣的新闻宣传、榜样树立、学习培训、参观践学等活动,形成人人心中装着党、人人行动向着党的良好氛围。

习主席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对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解放军总医院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于医院转型建设实践中,从讲述小井红军医院在战火硝烟中开展医疗救治的历史,到传授野战医疗所保障大项演练的实战经验,再到赴老区义务巡诊,开展出生缺陷多学科联合门诊服务,完成首例微创心脏双瓣膜手术等,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将党史教育融入医疗服务、卫勤备战、学部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使广大医务人员在学党史中坚定姓军为兵、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服务基层、保障部队、解难帮困等实践活动中。

在转型过程中,医院通过党务建设来管理医院日常工作,引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团队。努力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推动成果转化,为锻造全面过硬战略卫勤力量增势赋能。带头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积极参加扶贫攻坚,对口帮扶数十家老少边穷地区医院[4],健康援藏精准救治肺结核病、病毒性肝炎、风湿病(骨关节病)、包虫病、大骨结病等,慈善救助白内障、先心病、耳聋等患者,惠及亿万群众。

3 赓续红色基因,当好新时代人民军医

红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底色,红色基因是流淌在每一名共产党员血脉中的遗传因子。“人民军医”这个响亮的称号,起源于炮火连天的革命岁月,来源于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对军队医务工作者的信任与尊敬[5]。“人民军医”这一称谓的内涵,反映的是广大军队医务工作者对党、国家和军队医疗卫生事业的忠诚和奉献,对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的坚守和担当[6]。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腥风血雨、筚路蓝缕中培育和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曾指导和激励着我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也曾经鼓舞着解放军总医院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尤其当前,在改革强军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在重组重塑的历史关头,传承红色基因,才能在关键时刻跟党走、听党话、顽强拼搏、接续奋斗。

解放军总医院里这样的“人民军医”比比皆是,老年医学专家牟善初、口腔医学专家周继林、胸心外科专家苏鸿熙、妇产医学专家叶惠方4位走过百年风雨的学科奠基人,他们在新旧两个时代的变迁中,始终坚守着医者的初心,诠释着医学的本源。2020年武汉疫情肆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时间集结优秀医疗精兵驰援一线。习主席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对解放军总医院派驻的火神山医院院长张思兵说:“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是最崇高的荣誉!也代表了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人民军医的期望。”刘又宁、宋青、叶平、张熙等医学大家是疫情防控排头兵,他们忠诚担当、舍生忘死,把人民军医的名字擦得铮亮。回首历史上的系列医疗保障事件,无论是在唐山、汶川、玉树、雅安地震和天津港大爆炸等重大灾害事故救援,还是北京奥运、中非论坛、武汉世界军人体育运动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等重大活动;无论是抗击非典、埃博拉、新冠肺炎疫情,还是维和部队援外医疗:“301人”纷纷争做党员先锋,打头阵、挑大梁,出色完成了历次任务,留下了一抹靓丽的红色身影。

4 创新学科发展, 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化军队医院

创新是医院发展建设的生命力[7]。创新是组织生长的源动力,党务工作是创新的基石,只有把医院党务工作植入医院的科技创新工作,构建起功能齐全、符合医院长远发展需求和竞争需要的科技创新平台,才能从整体上推动和促进医院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解放军总医院党委紧紧围绕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医院的实际和特点,不断调整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成立了医学创新研究部,形成专职科技支撑单位。其下设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中心、灾害医学研究中心、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临床生物样本中心、出生缺陷防控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核损伤救治实验室、化学与毒物损伤救治实验室、学报编辑部、实验动物中心、医院管理研究所等13个职能科研单位。临床学科成立21个学部,积极和科研院所、大学研究室等合作,形成内外部共同科技发展的新局面。

构建科学研究“大兵团作战”模式,医院从内部打破科技资源部门之间的分割局面,努力改变部门、科室资源垄断、封闭、分散的现状,有计划的对医院科技创新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制定相配套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现有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了科学数据共享、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文献共享、科技网络共享、成果转化服务共享的良好局面,使医院各种科研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应用,避免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医院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平台、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3个全军重点实验室和61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医院近十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1奖,获国家或军队创新研究群体奖10个。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围绕质量、安全、效率、效益,创建医院内涵建设的新模式,其创新开展的研究型医院标准化建设课题为全国医院管理者提供了标准遵循,先后颁布了“中国医院协会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团体标准”21项[8],荣获了中国质量协会“全面质量管理杰出单位奖”和“全国质量标杆奖”,强力推动了医院质量建设的快速发展,缩小了我国大型现代化医院与国际的差距。

5 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形成能打胜仗的科技队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9]。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就是重视精神塑造。构建医院科技创新发展的文化,才能形成能打胜仗的科技队伍。医院党委深刻认识到一个崇尚科研、宽松民主、探索求真、合作竞争的学术环境,对于孕育优秀的科学家以及卓越的科学成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积极塑造崇尚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使一切有利于医院发展的科技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鼓励,创新成果得到肯定;提倡开展平等的学术争鸣,举办科技创新沙龙活动,碰撞思想火花,促使不同学术观点进行交流,打破人为的学术壁垒,营造宽松和谐、合作竞争的学术氛围;大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举办科研管理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管理专家和学者或科研成绩突出的本院专家作学术报告,宣讲科研管理政策、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交流创新思路和具体科研方法;重视加强学风建设。在科技人才中培养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等浮躁思想;加强培育团队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际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使锐意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崇尚科研、投身科研的良好风气。

6 讨论

坚持党的领导,是军队医院建设发展的“根基”和“灵魂”。解放军总医院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始终坚持党对医院的坚强领导,引导医务人员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塑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探索出一条党建和业务工作互相促进[9]、共同发展的路径,在构建世界一流现代化军队医院文化体系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经验和做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军队医院在全面落实“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的职能任务中离不开党的领导。新时期军队医院的党建工作具有鲜明的任务特点,就是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10]。军队医院改革后多数成为集团化管理模式,面临新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短期面临的管理政策不配套、人员队伍不稳定、部分单位党的建设能力弱化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尤其是集团化医院的党建工作涉及多院区管理,党建文化范畴更加广泛,党建工作模式更加灵活。因此,如何推动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团结带领党员干部,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以及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发挥党支部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11];做好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年青优秀医务人员入党等系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索集团化模式军队医院的党建理念、模式、运行机制等研究领域;加强对党务工作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创新党务工作的方式方法、路径、实际效果评价,仍然是当前军队医院党建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12],还应当进一步加强深入研究和学术探索。

猜你喜欢
解放军总医院党务工作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后招聘启示
本刊启示
国企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环境下党务工作开展有关问题分析
做党务,我们有资格证!
洗完手宜烘干吗?
新形势下企业党务工作的重点与对策分析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