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高产优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01-04 11:06杨文军刘亚非杨建国李尚书
南方农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卷叶螟稻飞虱秧田

杨 萍,杨文军,刘亚非,杨建国,李尚书*

(1.湘西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2.湘西州农业农村局,湖南吉首 416000)

杂交水稻包括三系杂交水稻和两系杂交水稻2 大类。目前湘西自治州的水稻种植已经实现了杂交化,除种植少量糯稻外,杂交水稻占水稻面积的98%以上。杂交水稻推广应用30 多年来,在提高水稻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1]。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经营全面实行市场化管理,杂交水稻新品种更新较快,近几年仅湖南省年均通过审定的水稻新品种(早、中、晚稻及不育系)多达上百个,为水稻品种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保障。

1996 年,原农业部启动了“中国超级稻选育及栽培体系”研究的专题,推动了我国水稻超高产的研究与应用[2]。水稻的产量取决于品种的选择、栽培管理及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因此要想获得高产,栽培技术的提高尤为重要。

1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1 优良品种的选择

1.1.1 全面了解良种的特性

良种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形成的,在种植过程中要求特定的生长环境。在引进良种时,需要注意以下3 点。1)良种的地域性。考虑两地的生态条件是否接近或相似,此外种植制度、土质、肥力的不同都会造成良种间的地域差异。2)良种的时效性。良种在利用上一般都具有时效性,所以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的栽培条件、栽培方式选择利用。3)良种的品种特性。良种区别于一般品种是因为其具有十分典型的品种特性,如产量、品质、外形、株高、抗逆性及适应性等方面的优势,因此良种一开始就应防止与一般品种混杂,以保持其优良的品种特性。

1.1.2 根据产品用途选择品种

对自产自销的农户,应选择适口性较好的品种,一般选择直链淀粉含量在14%~18%的品种;应选择直链淀粉含量在22%以上的品种用于酿造米酒、加工米粉或味精,此类品种虽口感差,但适合加工上述产品,且能提高品质和产量。

为了达到田间管理既方便又经济的目的,在一定区域内选择生育期基本相同的品种,有利于实行水分管理、病虫防治、稻田耕作、收割入库等主要农事操作的集中统一化管理,极大地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1.4 遵循良种购买原则

需到有经营资质的机构购买杂交水稻种子,并遵循以下3 项原则。1)销售单位“四证”(经营许可证、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要齐全。2)种子包装要规范(杂交水稻种子都是小包装,要求标示明细)。3)要有种子销售有效凭据、联系方式等。

1.2 秧田期管理

1)适时早种。湘西州一季中稻品种的播种期要根据有无前作和有无水源来灵活确定。考虑最适播种期应注意2 点。①抽穗扬花期应安排在8 月上旬,避开8 月中旬规律性的“倒秋雨”。②秧龄期一般不超过30 d 或迟熟品种叶龄不超过6 叶,中熟品种叶龄不超过5.5 叶移栽完。适当早播种,有利于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提高产量。对无前作和有水源保障的稻田应在4 月20 日前播种,有前作或水源较差的也要在谷雨前后播种。2)培育壮秧。培育壮秧对后期禾苗生长十分重要,主要措施有4 项。①催好芽,做到芽齐芽壮。②施足秧田底肥,高质量平整好秧田。③稀播匀播,一般每亩(1 亩=667 m2)秧田播种量不超过20 kg。④防治好虫害,主要是稻蓟马。

1.3 本田期管理

1.3.1 移栽密度

水稻的栽植密度必须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管理水平等条件来决定,栽植密度和基本苗密切相关,合理密植就是既要考虑密度规格,又要考虑每蔸的基本苗,达到单位面积内合理插秧苗数,即小蔸密植和大蔸稀植。为此,对植株较高的迟熟品种,应采取大蔸稀植密度规格,即20 cm×30 cm、17 cm×33 cm,高肥田20 cm×33 cm,每蔸插2 粒谷分蘖秧(每蔸苗数6 根以上);对品种生育期较短,稻田肥力条件差的就采取小蔸密植方式,即17 cm×27 cm、20 cm×20 cm、20 cm×23 cm,每蔸插2 粒谷分蘖秧(每蔸苗数4 根以上)。

1.3.2 分蘖期管理

秧苗移栽返青后进入分蘖期,一般迟熟品种的有效分蘖期在移栽后30 d 左右,中熟品种25 d 左右,这一时期是有效穗、每穗粒数形成的关键期。培管措施有2 点。1)施足底肥,中等肥力稻田每亩施复合肥(15 ∶15 ∶15)25 kg。2)早追肥,移栽后7 d 左右每亩施尿素8 kg 或复合肥20 kg,并拌水田除草剂一起施入。3)移栽后10 d 内保持3 cm 左右水层,以后保持不露泥的浅水层,达到既有利防控杂草又能促进分蘖的作用。

开挖前,需保证施工区域土层密实平整,稳定性好,周边施工空间无障碍物,悬吊机具的钢丝索必须在导墙中心线上成垂直状态,不能松弛,才能保证成槽垂直精度,待确保施工区域土层稳定后,以最小角度定位。

1.3.3 孕穗期管理

迟熟品种播种后55 d 就进入幼穗分化,85 d 左右进入孕穗期(打苞),是水稻生长量最大、稳定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高产水平的长势表现应是叶色淡绿,叶片不皱。此外,这一时期也是病虫害最多、最难管理的时期。培管措施有2 点。1)一般不再追施氮肥,防止叶色过绿、后期贪青,对叶色偏黄表现缺肥的,每亩施复合肥5 kg 左右。2)保持田间不脱水,控制无效分蘖,增加有效穗。3)重点防治好“两虫一病”,即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等病虫害。

1.3.4 抽穗至成熟期管理

前期的培管为提高水稻产量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是“两病一虫”,即穗颈瘟、纹枯病和稻飞虱的高发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防治“两病一虫”和防倒伏,提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达到成熟时黄丝亮秆,落色良好的外观表现。培管措施有2 点。1)按照防治指标选用农药及时防治“两病一虫”。2)齐穗后排水至田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持根系活力防倒伏,乳熟期后保持田间干湿交替的土壤环境提高结实率。

1.3.5 收割期管理

迟熟中稻齐穗后35 d 左右,中熟品种齐穗后30 d左右就可收割。收割时主要注意2 点。1)尽可能选择铲式收割机收割。与绕式收割机相比,铲式收割机具有稻草可利用、浪费较少、对倒伏的水稻可进行正常收割、米粒少且稻谷断腰率低。2)做好翻晒。最好采用晒布晒谷,晒布比水泥坪晒谷整米率高、米质优、价格高。

2 病害防治

为害湘西州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

2.1 稻瘟病

稻瘟病因其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为害严重,是水稻的3 大病害之一[3]。流行年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稻田减产高达50%,甚至绝收[4]。稻瘟病按其发生部位分为苗瘟、叶瘟、稻颈瘟等。1)防治指标。①苗瘟。一般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每亩田块有10 个稻瘟病中心病团时应进行防治。②叶瘟。一般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每亩田有5 个稻瘟病中心病团,或病株率达3%时应及时进行防治。③穗颈瘟。水稻抽穗前或初期,有1%的剑叶出现急性病斑,或上三叶病叶率达2‰时,应及时防治。2)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秧田适当稀播,本田采取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轻施氮肥。③药剂防治。发病时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富士一号乳油、3%春雷霉素湿性粉剂进行防治,施药时间以晴天上午露水干后为好。

2.2 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主要靠栽培技术和农药防治。1)栽培管理。①合理排灌。改变水稻生长中高湿的环境条件,水稻生长前期浅水灌溉,中期(分蘖末期至拔节前)适当晒田,后期干湿交替灌溉,既避免长期深灌,也要防止过度晒田。②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施用,做到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以农家肥为主,氮肥应早施,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2)药剂防治。在水稻始穗期和齐穗期,可选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菌核净可湿性粉剂、井岗霉素等防治。

2.3 稻曲病

近年来,在湘西州种植的C两优系列、晶两优系列、红两优系列、恒优系列等稻曲病发生严重,可见稻曲病的防治要先选择抗病品种,还要适当早播,将抽穗扬花期控制在7 月底至8 月初,可较好地减轻稻曲病的为害。农药防治与纹枯病相同。

2.4 黑条矮缩病

近3 年来,黑条矮缩病在中稻,特别是晚稻大面积发生,损失产量高达50%,甚至绝收[5],它是以灰飞虱为传播媒介的病毒性病害[6]。防治该病的方法主要有3 种。1)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同时不选择上轮发病田做秧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2)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农药防治。3)采用杀菌剂防毒杀毒,做好种子消毒、秧田消毒及本田杀毒工作。

3 虫害防治

为害湘西州水稻的主要害虫有稻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

3.1 稻蓟马

稻蓟马主要为害秧苗叶尖,严重时秧苗成片像火烧过一样。稻蓟马小如针尖,黑灰色,不易发现,只要及时用药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方法有以下2种。1)播种前用药剂浸种,可在水稻种子破胸露白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左右拌种后播种,或在种子沥干后按1~2 kg 种子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 g 左右播种或催芽后播种,可兼治叶蝉、稻飞虱等。2)本田防治药剂每亩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 g,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4 g,兑水50 kg 均匀喷雾。稻蓟马重发区推荐使用特效药——琦蓟,幼苗期也可放心使用。

3.2 稻飞虱

稻飞虱初发多数是由迁飞而来,先为害禾苗基部,所以要经常到田间观察,同时稻飞虱初发时在田间呈斑块分布,然后迅速蔓延。要先通过当地农技部门了解虫情,再选择合适农药适时防治。1)打药前要尽可能灌水3 cm 以上,至少要求有不露泥的水层。2)当每蔸禾发现有5 头及以上飞虱时就要立即开展防治。3)防治药剂,用噻嗪酮(扑虱灵)、敌敌畏+叶蝉散(或毒死蜱)等农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菊酯类农药及其复配制剂。

3.3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也是迁飞而来,一般为害本田,1 只幼虫一生可为害5~7 片叶。在大田移栽后10 d 左右至齐穗期都可大量发生。近年来,湘西州纵卷叶螟的发生非常严重,也很普遍,尤以孕穗期为害最为严重。1)防治指标。注意飞蛾初发时间,一旦发现田间有飞蛾子,就要经常观察叶尖是否有卷曲,当叶尖有3%出现卷曲,剥开叶尖看到幼虫,这时的幼虫已进入3 龄,即暴食期,要立即开展防治。2)防治药剂。湘西州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主要有啶虫脒、茚虫威、甲氧虫酰肼等,要按照说明剂量严格喷杀。

3.4 螟虫

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其中普遍发生且较严重的主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还有稻苞虫、大螟等。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三化螟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水稻。1)防治指标。钻心初期为害呈零星状,苗期造成枯心,后期产生白穗,当枯心率或枯穗率达到1%时要及时防治。2)药剂防治。①防治枯心。在水稻分蘖期与蚁螟盛孵期吻合日期短于10 d 的稻田,在蚁螟孵化高峰前1~2 d,选用内吸性好、传导性强、有利于保护新叶、持效期长的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通常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②防治白穗。在卵的盛孵期和水稻破口吐穗期,在破口露穗达5%~10%时,施第1 次药,用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兑水喷雾。如三化螟发生量大,蚁螟的孵化期长或寄主孕穗、抽穗期长,应在第1 次用药后隔5 d 再施1~2 次。可以优先选用上述农药与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进行混配防治。以上害虫的防治,在实际工作中都需要考虑综合使用,即主治和兼治相结合,2 种或2 种以上农药混合使用相结合,这样既可减少打药次数、节约用工,又能节约用药成本。

猜你喜欢
卷叶螟稻飞虱秧田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感怀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艾法迪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