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有机化学系统性知识体系的构建

2023-01-04 18:08罗爱民阳信县职业中专山东滨州251800
化工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化学知识点中职

罗爱民(阳信县职业中专,山东 滨州 251800)

1 中职化学课程内容选择

化学新课程的开展也体现出其本身的特点,在这里面突出的特征就是系统化,但是不少老师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部分老师甚至觉得这样的体系相对来说是比较不全面的,而之所以老师们会形成这样的看法,主要在于学员们对化学课程标准的认识并没有科学性,或者存在认识上的缺陷。比如:以元素物质为例,许多老师仍然坚持着以往的观点,应该先按照元素族次与周期,再分组进行化学教学,然后根据结构的特性,继而决定按照顺序进行,这样才是真正系统化。老师这样评估相对比较而言是不真实的,因为面对元素化合物而言,其认识系统可能是多元的,但并非唯一的。因此学科内容筛选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样的一些重要方面:目标、学科构成、学生水平等。

新课程必修模块中,有关对其他元素物质认识的系统化,在学习中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介绍,大致包括了两个类型,依次为种类观念和元素观,根据物质种类角度,统领化物性质,以其他元素为内核,建立相联系的其他元素物质;在化工教材中,将这些知识点成为基本教学内容,形成了相应的元素周期体系,并对学生展开了深入的化学教育,以提高学生对物质特性的理解。而根据实践证明,这些系统对学生来讲完全符合他们的化学认识特点,教育教学价值突出,功能性效应良好,在进行化学教育实验运用之后,学生得到了广泛认同感,教师也对这些结构都给予了支持态度。

2 基础化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中专学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计划大多都与学科有关,当中的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在学科设置工作领域方面,基础化学专业知识常常涉及无机化工产品、有机综合化工产品、解析化工产品,甚至于设置了化工产品,虽然近年来也因为生源的重要因素而有些改变,但都是以完成中职级教学的学习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职为依据。很显然,这样的基础化学专业教学计划与中职阶段院校直接衔接工业生产解析技术学科,是不相适应的。

2.1 基础化学课程的开设

确定了基础化学课的开展是按传统的普通中专学校教学计划开展,还是按照近年来中职教育模式的新课程开展,都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实际内容。

2.1.1 接受能力的实际分析

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够获得最佳的教学方法,对学员的兴趣爱好、接受教育能力等情况,有的放矢地实施不同的教学。如前所述,因为学校的初中化学基础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好,也缺乏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不能形成,而如果开了较多的化学选修课也是不能用的。所以,学生应该开始学习最基本的化学基础课程,然后由浅入深,反复逐步[1]。

2.1.2 社会需求的定位调查

职业教育工程分析技能专业培训的学员,大多是在以化工为基础的化学、中医药企业、矿冶、建筑等企业的一线就业,工作环境通常是在车间生产现场、化验室以及质量检验部门,要求工程分析工作者需要了解企业产品使用的原材料、中间体、产物的化工基础知识,尤其是对原材料、产物的质量标准,制造流程工艺指标的质量监控、以及企业环境化学状况,而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技术要求。所以,与此相关的专业课基本无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都应该开设。

2.2 化学课程成绩的考核

要掌握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考试手段是不能缺少的。如果针对学生的化学特点,使用常规的化学考试方式,成效很不理想。这并不是怪老师,化学考评方法应该加以改革,由于工业分析技术学科毕业后就业工作大多是动手运算能力,学生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计算化学浓度,该任务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正确。所以,化学知识以够用为原则,对化学科目成绩的考评方法可以采取实践操作娴熟水平与化学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方法,而且实践操作娴熟水平占比重很大,一般能够做到60%以上,为步入高职学习的各专业课程尤其是工业专科基础课程,化学基础知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2]。

3 现存的中职有机化学知识体系的现状

中职阶段的基础化学课并非开得越多越好,关键是如何能让学员了解所开课知识的教学方法。对中职阶段基础化学课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研究,如可通过到知名企业参加、让往届毕业学员现身讲解工业分析技术学科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同样采用了实践法课堂教学、兴趣法课堂教学、拆分法课堂教学、互动性课堂教学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但究竟是哪种教学方法,都只能借鉴,不应该一成不变,教学方法多元化、灵巧,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地投身到教与学当中。教过这些学员的老师们几乎都一致地相信,老师的信心以及培养学员的信心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学员切实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并且与老师之间都在不断研究教学方法。

3.1 衔接属性差

中职教学的模式都不尽如人意。而与比较中职有机化学知识也有很大的宏观跨度,对于许多中职学生而言,有机合成学习就像一个新的课程,所以许多中学生在掌握有机合成学习时会得不到要点,理不清有机合成学习的条理性。研究有机合成化学特性的教师往往无法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结构、化学性质和相对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向学习者介绍有机合成知识的基础,并建立有机合成化学知识系统,这是我们教学大纲的主要目标。

3.2 与生活疏离

有机化学合成不是一种固定的公式和规则方法,也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机合成有多种,目前已知的有机合成有数千万种,有机化学反应几十种,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监管反应条件,催化应用以及副产品的产生,筹备进程等都是有机化学特定的复杂性,虽然是有机化学的魅力,但由于中职学生化学基础薄弱,导致中职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感觉不舒服,有种物质混乱和模糊感,这最终引起了极大的不耐烦[3]。

4 中职化学教育新课标知识体系建设策略

4.1 基于整体与全局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建设意识是中职化学课程十分关键的部分,且在这里面涉及到了众多的化学知识点,所以化学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训练过程中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最低层次教育过程中,化学老师必须向学生全面渗透知识体系建设意识,并教会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从全局观念开始,在初三时候的阶段复习中进行全面应用。在复习阶段,老师从全局层次分析,并指导学生逐步形成对化学的总体认识,从而建立总体的框架结构,具体包括了如下方面的内容:化学属性、基本概念、化学实验方法等。在此之后,对中职化学课本知识点系统加以了合理的拓展,以便使学生可以从整个视角认识到中职化学课本的基本框架,并思索考查点,进而帮助学生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从整个视角分析,对中职化学课本知识点系统的建构必须以全局视角加以掌握,同时将基本知识点系统逐步串起,以实现整合知识的教育目的。

4.2 深化化学细节教学

中职化学在确立了课程架构以后,就必须对其加以充实,同时强调对细节的掌握。在复习化学基本概念过程中,教师往往能够筛选一些化学关键知识点,并以此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同时利用化学平衡原理这一要素,对所学内容加以上下拓展,如对化学平衡原理而言,就涉及多种的化学平衡,比如:水解、电离等,从而可以使学生对化学体系有更加全面地认识,从而更好地进行化学复习。在中职化学实验教学部分,就必须从下面两点入手:第一,化学实验器材;第二,对于化学药品来说,就某种层面上而言,借助化学实践操作练习,能够使学习者可以更加紧密地记住相应的药物与用具,并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进一步的拓展,从药物的特性,再到用具的功能,从而串联全部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总结,从而建立层次分明的化学知识点系统,利于记住化学元素,继而整理元素间的关系,从而有效整理化学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联关系,使其更具备规范性,条理性也更加清晰。

例如: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以官能基为主题,完善了教学部分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就可以正确记忆,了解官能基的特性,以便于更理解有机化学规律,并结合知识点,进而建立更加全面的有机化学认识系统。再例如:当学习化学运算时,老师在进行认识系统建构过程中,往往可以将化学物质的量作为教学内容的突破口,以便使学生能更清楚各种单位间的相互转化问题,在化学反应内容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的化学反应概念,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全面地了解其化学知识结构,包括摩尔质量、溶剂含量等,进而对其进行差别性记忆,防止出现混乱的状况,除此以外,老师还必须促使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反应定律,同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化学反应运算过程当中,必然可以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教学感受,增强他们对化学反应知识掌握的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3 找出侧重

乙炔、醇、羧酸、甲苯是有代表性的物质,以这些为原材料能够制备各种各样的物质。所以,掌握了这四种具代表性的化合物,进而衍生出更多新的有机化合物,有助于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烃类及其衍生物。

丙烯的生产是当今世界上化工产品产量最大的之一,石化行业的核心以丙烯产业为首,全国70%以上的石油化工产品是丙烯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丙烯的生产水平一直作为当今世界上评价一个国家石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乙炔是有机合成中最基础的有机物,以乙炔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改变不同的条件,反应可以生成多种有机物。因此,烯烃加氢可获得饱和烷烃,与卤族元素反应获得邻二卤代烷,与氢卤酸加成可获得卤代烷烃等。在工业生产上,乙炔也被广泛用来制备氯乙烯、二氯乙烯、四氯乙烯、乙醛、乙酸、乙烯基乙炔、氯代乙烷、溴代乙烷等多种有机物质。乙醇是重要的含氧烃类衍生物,醛、酮、羧酸等也是含氧烃类衍生物。

卤代烃都可以以乙醇为原料合成。例如,乙醇可初步氧化为乙醛,然后再氧化为乙酸;乙醇与酸反应形成酯;在乙醇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分子间的脱水产生乙醚等;醇和卢卡斯试剂化学反应产生卤代烃等。由此可见,醇是含氧烃类与有机物质的化学中心,而通过醇激素有机物,可把烃、卤代烃类与烃的含氧衍生体联系在一起。

羧酸是最主要的一种有机合成酸,包括各种脂类酸和芳香酸,根据羧基的数量也可分成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根据饱和度也可分成饱和酸和不饱和酸。羧酸根是羧酸衍射体的核心,羧酸根在脱水药物作用下分子间脱水获得酸酐,羧酸与醇反应下获得酯,与卤化物作用下获得酰卤,与氨反应生成酰胺。反之,在酯、酸酐、酰卤,甚至酰胺水解都能得到羧酸。苯是所有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其碳和碳中间的大化学键位于单键和双键中间,称大π键,这种独特的化学构造确定了它同样存在于饱和烃替代化学反应的特点和不饱和烃加成化学反应的特点。

取代反应是在苯环上发生的最主要化学反应,是因为苯环的独特构造使苯环上的氢能够在不同的化学条件下,被卤族元素、硝基、磺酸基等所取代,得到与预期对应的衍生物。在不同氢原子的地位和不同的替代基、在不同的原子数量下,能够得到各类同分异构体。而由于苯环上电子云密度范围很大,使其出现在苯环上的替代化学反应多数为亲电取代化学反应。芳香环最经典的化学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苯的取代物在发生亲电取代时,第二个取代基的地位和原先取代基的类型直接相关。在工业生产上,用来工业生产塑料制品中的苯乙烯,以及用来制作洗涤剂和添加剂中的许多烷基苯,农药中的各种氯苯等都是通过苯合成得到的。

5 结语

今天,随着不同领域的快速发展,中等水平的有机化学培训必须认识到它们的缺点,并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以跟上现代发展的步伐。解决教师、学生、教师和教师的多方面问题,促进中职有机化学教学,培训更多有才华、有创造力的专业人员。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过程非常复杂、多样,不能被预测,这使得中职学生难以掌握这门学科。然而,即使在未来,中等教育的变化仍然存在,特殊规则也会被隐藏;如果我们能澄清有机化学内容的规则,这将有助于同学们理解逻辑知识点,以创建系统状态下的化学知识结构。因此,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热情将有助于解决学习过程中的许多困难,获得更多关于有机化学的知识。

猜你喜欢
化学知识点中职
一张图知识点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