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企业的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和管理对策

2023-01-04 18:08苏君飞丛栋梁朱圣勇
化工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全员化工企业培训

苏君飞,丛栋梁,朱圣勇

(顺毅南通化工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407)

0 引言

近两年,化工企业面对“大灶”“小灶”等大形势下进行了改造提升,一些小化工企业不愿提升或提升能力、空间不大放弃提升的均已逐步被兼并重组或被淘汰了;留存下来的化工企业迎来了更多订单,更多更好的合作伙伴——国际化工行业领军企业;这些领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发展较早,具有成熟的安全管理模式,对供应商也有更高的安全管理要求;所以,国内化工企业在经历国内整治提升和国外严格要求的双重洗礼后,希望发动全员来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1]。

1 精细化工企业全员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有效的全员参与

第一,安全生产责任不清。多数人认为生产部是管生产的;安全部是管安全的;安全是安全部的事;这种思想观念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划分不清,安全生产责任履责难。

第二,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生产精益管理相对较差,员工自顾不暇,无心参与安全工作,企业安全文化层次低。有的化工企业规模有限,基础较差,管理不善,有效益时老板忙着资金转移或外投其他热门行业,无心把企业做大做强,企业的发展投入和安全投入明显不足;这样的企业在“大灶”“小灶”面前支撑不住,逐步面临淘汰。

第三,企业不赚钱,安全工作无法放开手脚干,实现全员安全资源难以保障。一些小化工企业,无视安全、环保要求,减少安全投入,盲目追求生产效益,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定的竞争力,短期利益回报高;反观安全意识较高的企业,在设计上就已经开展了本质安全设计、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等安全工作,虽然降低了企业风险,同时也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的安全、环保方面的资金,跟小化工相比,企业效益回报慢,承受压力大,甚至一些企业不堪重负被迫严格审批安全投入。

1.2 全员安全意识参差不齐

第一,人员学历相对较低、资历相对较浅,安全意识提升起点相对较低;化工企业主要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区域,在地域上处于劣势;企业人员一般来自化工大专院校和当地人员;大专院校学生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容易出现人员流动,不利化工专业人员的长期稳定,而当地人员因化工企业基本上分布在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中,招工的竞争力大,需求旺盛,这就给予一些非化工专业的当地人员和非从事化工工作的人员进入了化工企业的机会。这也为化工企业人员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埋下了伏笔。

第二,企业安全培训水平较差、安全培训投入不足;目前,化工企业对培训讲师的要求也参差不齐,有的企业随意安排安全部人员进行培训或观看培训视频,无人讲解或讲解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很多企业忽视了安全培训讲师的学习和培训;安全培训其实也是一种安全投入,不仅仅需要投入资金,还需要投入时间;企业要长远安全发展,安全培训、安全培训讲师、安全培训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无法让安全意识得到传承和延伸;目前,很多化工企业还处于“要我安全”的阶段,有的已经处于“我要安全”阶段,最好的是处于“我会安全”的阶段,这三个不同阶段代表着不同的安全文化水平;安全意识其实是会传染的,当我们学会了“三不伤害”之后,其实“四不伤害”的诞生就是安全意识的传承和延伸。

2 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管理对策

2.1 分清职责,有效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全员参与

首先,新安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是从法律层面要求主要负责人必须搞清楚全体员工在各自工作岗位中需担负的安全职责;全员各司其职,各履其责,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老板真正重视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企业的老板应自身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知识,赋予主要负责人权力以保障企业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资源,并关注企业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履责情况和考核情况,可以通过安委会、年终总结大会等形式进行履职尽责跟踪。

第二,主要负责人懂安全并全力落实安全责任;主要负责人在面对取舍时需“客观对待、安全优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责任,还要不断与时俱进,更新安全知识,促进工艺、设备的本质安全,关注工艺安全、行为安全和自动化程度,带头执行安全要求,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以实际行动确保“五到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也是其法律意识的一种体现;主要负责人需以身作则,提升自身安全领导力的同时,也须全力支持安全部门的工作,提供足够的安全资源。

第三,完善安全管理团队,全力支持安全部门工作,强化安全部门的权威;安全总监及其安全部门的团队是一个专业队伍,需要持续提升安全管理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打造成为懂安全法律法规、熟悉标准要求、了解各种安全工具、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安全技术团队;安全管理人员需持证上岗,还需一定数量的注安师,这说明安管人员起点要求高,只有配备充足的人才,并不断地学习,建立学习型的安全团队,才能满足精细化工企业安全发展的需求。

第四,分管领导的理解与参与,带领各部门人员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职责;新安法指出“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所以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工作履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要非常清楚;分管领导需要积极组织分管部门、车间明确各个岗位安全方面的职责;很多时候安全工作的推进要“找对带头人”,尤其是分管领导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分管领导不带头,不认可安全工作,很多时候安全工作就会出现打折扣的情况。

第五,班组安全生产职责的有效落地;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尤其是在夜班的时候,除了带班、值班的领导,班长是夜间发挥作用最大的管理者;班组的安全意识、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将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隐患,需要通过安全文化引导,灌输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加强班组安全风险管控水平,提升班组安全责任意识。也可以通过开展“安全示范班组”“流动安全红旗”等班组安全活动,推动班组安全责任的落实。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需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包含每个部门、岗位、人员的全体参与;其中最重要的是需要全员深刻感受到安全责任重大,只有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头顶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才会是“履职”,或是“履责”,而不是“推脱”,或是“推诿”,这才是对安全应有的敬畏之心。

其次,要保障安全投入,提升自动化水平和生产精益管理。安全投入的经费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管理,确保足额提取、足额或超额使用。新建设企业应多考虑本质安全设计,在源头上设计安全的工艺路线,设计合理的生产装置,设计足够多保护层的安全设施等;已建成企业则应严格落实本质安全改造提升工作,提高生产设施自动化水平,逐步实现“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从而减少高危工艺装置岗位现场作业人员数量。强化内操技术管理,提升DCS和视频监控水平,减少外操人员并强化外操智能巡检,融合“智慧化”手段,建立数据库,逐步淘汰落后,勇于尝试先进的、适用的安全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推进“8S”管理,倡导安全就是经济效益的观念,提升生产精益管理,让员工在享受自动化的同时,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用在安全管理上,逐步建立标准安全作业流程;同时,规范的安全作业流程也会促使人逐步形成安全的作业习惯,也就逐步形成了安全文化。

2.2 建立全员参与的双重预防机制

第一,有效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全员学习各自岗位的安全风险清单。结合本企业的类型和特点,选用合适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定期组织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安全等专业力量和相关岗位员工评估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形成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再对评估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分级,实现清单化管理,并告知全员,促使全员都清楚身边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后果、“物的”不安全状态及对策。

第二,有效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夯实全员风险管控责任。根据安全风险分类、分级清单,精准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安全管控责任,再从架构完整、能力具备、数量匹配、流程合理、制度规范、技术控制指标设置规范、应急物资和处置能力到位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有效将“两重点一重大”、剧毒品、爆炸品、特种设备等高风险的场所和岗位作为重点安全风险把控点,高度关注运行状况和条件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及时更新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持续处于受控范围内。

第三,建立安全风险警示报告制度,全员掌握风险情况及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选择醒目位置和“两重点一重大”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帮助全员掌握本岗位的风险情况及安全防范措施、应急措施。明确风险管控的要求和报告流程,敬畏风险,保障安全措施,遇到异常及时反馈,并按照现场处置方案的要求进行合理处置。

第四,全员参与隐患排查,全员监督隐患治理和落实。参照隐患排查治理导则的要求,根据各类隐患特点,利用checklist等方法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隐患排查清单,并明确隐患排查、整改、记录、报告等环节的要求,并将责任分解,精确到人,实现全员参与;再通过奖惩作为杠杆,将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养成习惯,形成安全文化。

2.3 全员安全素养提升

第一,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促进学历和安全技能提升。从主要负责人带头,实现有感领导,再到各级管理人员积极示范,最后实现全员参与安全素养提升;安全培训教育通过培训矩阵,分析所有岗位的能力需求,实现能力匹配岗位;通过开展安全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事故教训的警示教育来提升全员安全素养;积极安排老员工进行学历提升,招聘满足或高于学历和专业要求的新人,经安全技能培训合格后上岗。

第二,加大人才引进,提高人才比例和准入门槛。通过提高薪资和福利待遇,招收大专、本科、研究生等院校学生,大力培养储备干部,突出人才竞争优势,为企业做大、做强埋下强大的种子。通过提升准入门槛,增大员工能力提升基础和提升空间。

第三,严格落实以师带徒制度,推动以老带新促进全员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提升。通过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精神,加快提升新员工的安全技能水平;通过“我说,你听” “我做,你看”“你做,我看”等过程,强化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质量,确保新招员工安全作业。

3 结语

精细化工行业正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变化中充斥着机遇和挑战,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和安全发展方向的精细化工企业才会长久屹立,持续发展。本质安全提升、工艺安全管理(PSM)、工业卫生管理(IH)、行为安全观察(BBS)、安全领导力、智慧工厂创建等重大安全健康工具或理念必将会覆盖全精细化工行业,全员安全意识水平直接决定了这些先进的安全健康工具或理念的实施效果,只有企业全员安全意识真正地提高了,精细化工企业才能够长久屹立,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全员化工企业培训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气体灭火技术在化工企业消防中的应用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化工企业与人,人们的安全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