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工与化学实验室事故成因分析及对策

2023-01-04 18:08丁静关明云
化工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化工实验室事故

丁静,关明云

(1.江苏理工学院 保卫处 江苏 常州 213001; 2.江苏理工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0 引言

高校化工与化学实验室在培养化工与化学类人才以及科学研究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阵地。但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化工与化学实验室。如:2021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一名研究生当场死亡,据悉,事故的原因是反应釜高温高压爆炸;同年10月24日15时52分左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一实验室因安全防范意识不到位而引起镁铝粉爆燃,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月至10月,高校化工与化学实验室爆炸事故已发生3起,因此对事故成因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非常有必要。

1 事故成因分析

1.1 安全意识淡薄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表明重大事故的发生虽具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重大事故发生之前就已发生很多次。这主要归因于人们的安全意识淡薄。很多师生认为实验室事故只是极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的认为消防设施配备到位,硬件设施齐全,不会发生安全问题;有的做化学实验时为了图方便不穿实验服和戴手套,夏天穿拖鞋进实验室,自我防护不足;有的做实验时不按要求,操作不规范等。如某高校化工学院学生将含有有机溶剂的大量产物在烘箱干燥,有机溶剂挥发造成烘箱内部压力增大,致使烘箱门向前方飞出3~4 m,所幸烘箱门前面没有学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调查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学生平时都是这样干燥,但平时产物量很少,挥发的有机溶剂少,不足以造成事故,但这次干燥产物量很大,造成化工安全事故。还有做完化学实验后不及时清理现场或是留有残渣,如果是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或是剧毒产品,那么后来者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1.2 化工与化学安全知识不足

仔细分析化工与化学实验时发生的事故,我们发现在教学实验进行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报道很少,基本都是学科实验室发生的事故。这是因为化工与化学专业开设的本科生实验都是经典实验,经过了很多高校和一届届学生的验证,危险性强的实验已经被排除。而在化工与化学学科实验室的人员主体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展的研究创新性很强,用到的试剂种类很多,如果对化学试剂种类和特性不了解或者对试剂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不清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1.3 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据统计,很多高校实验室由学校保卫处、教务处、资产管理处、科技处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组织架构不清晰,分工混乱。随之带来管理工作交叉重叠、岗位职责不明确、管理工作分配不明、重复执行、管理过程各自为政、缺乏协同合作意识等问题,当发生问题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极易造成互相推诿、相互扯皮的局面,无法形成联动,且效率低下。其次是对化工化学实验室岗位的不够重视,比如:评优评先、晋级晋升等机会太少,不能激发热忱工作的动力,日积月累,势必造成严重的实验室安全隐患甚至事故的发生[1]。

1.4 安全投入不足、硬件设施落后

近年来,人们对安全高度重视,新建的化工与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周全,但以前由于人们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化工与化学实验室建设规划中,安全因素考虑较少,安全设施配备不规范。另外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各方面都需要经费,造成在化工与化学方面的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如气体没有集中放置;灭火器过期不能及时更换;喷淋系统、烟感装置灵敏度不够,形同虚设;基础设施以次充好,存放钢气瓶的房间窗户用普通的窗帘替代遮阳膜或遮阳窗帘,甚至没有专门存放气体的房间;实验室只有普通冰箱,没有防爆冰箱,冰箱内存放低闪点液体;缺少通风设备,换气扇充当通风系统使用;有些高温设备老化、超期服役甚至带病工作等[2]。

1.5 化工与化学专业管理人才缺失

据调查,在很多高校,化工与化学实验室管理没有设置专门的岗位,一般都是实验员或其他人员兼职。他们对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不到位、实验用品危险源辨识不到位、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不深入、实验过程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如本科生实验室的管理通常由实验员承担,在某些高校,实验员除了管理自己负责的实验室外,还承担教学任务;另外大量的学科实验室通常由导师和学生负责安全。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缺乏,意味着监督的缺失,这造成了部分高校实验室存在化学品混放,固体液体不分开存放,钢瓶没有悬挂状态标识牌,气体钢瓶放在楼道、大厅,烧杯、烧瓶无盖放置,私拉乱接拖线板,插头插座私自改装,多个大功率仪器使用同一个拖线板等现象。

2 安全管理对策

2.1 提高化工与化学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

经常有人说“化学与化工实验室安全了,学校就安全了”,此话虽然有一定的偏驳,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化学与化工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从事化学与化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否具有非常重要。所有事故的背后皆因为人为因素,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把实验室安全当成一种行为习惯来遵守,才能防微杜渐、防患未然。首先树立从事化学化工人员的“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的安全我有责、学校的安全我尽责”意识,其次结合每年“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比如,通过疏散逃生演练、灭火演练、安全教育讲座、网上知识竞赛、线下签名、悬挂横幅、摆放展板等形式,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安全文化自觉。当把“知安全、要安全”内化为日常自觉之行为时,安全才具有最持久、最强劲的生命力。

2.2 增加化工与化学实验室人员的安全知识

坚持通识安全教育和化工与化学安全教育培训相结合,增加化工与化学实验室人员的安全知识。定期组织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常规的疏散逃生、灭火演练等培训,还要有针对性进行对火灾、爆炸、危险品溢出、毒气泄漏、辐射、中毒等实验突发情况的急救课程培训,使其掌握遇到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和自救互助技能[3]。把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化工与化学专业学生的“第二课堂”必修学分,对其实施安全知识考核机制,第二课堂由校团委、教务处和保卫处部门组成,负责第二课堂的组织实施及学分认定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二课堂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不合格的学生要进行重考。同时,化工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通识课程,介绍危险物质的处理、危险装置的使用、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发生不同事故时的应急治疗等知识,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获得安全知识考核资质认定方能授权进入。

2.3 完善化工与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化工学院实施网格化安全管理,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构建学院领导、实验室管理人员、师生员工、学生四级联动的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学院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构成,负责制定学院安全管理规定,监督检查和指导学院安全管理工作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检查,并将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书面通知到相关负责人;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全院实验室安全监督工作;每间实验室确定一名正式教职工作为实验室安全负责人,与学院签订安全责任书,负责本实验室的安全;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需签订安全责任书,并且聘请部分学生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起进行日常巡查。其次,健全奖惩考核机制,安全是教师年终考核、晋级晋职、评优评先等重要依据支持。再次,提高监督管理力度,建立督导监察与责任追究制度,用责任体系规范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做到监管具有可追溯性[3]。最后,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所有人一视同仁,依法依规推进实验室各项安全工作[4]。

2.4 落实化学品及实验室管理细则

严格遵守管制化学品管理流程:定期收取《危险化学品(易制毒、易制爆)申购备案清单》(一式两份,签字生效)。并严格遵守“五双”制度。暨药品送到后,双人领取,实验室管理人填写《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登记表》,双人运输存放到实验室双人双锁危化品安全柜中,在实验室化学品动态台账中登记,双人使用,填写《管控化学品使用记录》,用完后的试剂瓶不得丢弃在垃圾桶中,应送至废弃物收集房统一处理。

实验室环境及管理:每个实验室房间门口挂有安全信息牌,包括安全责任人、有效的应急联系电话等,并及时更新;张贴针对危险源的安全警示标识、危险操作说明和应急措施上墙;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公共场所、通道无堆放仪器、物品等现象;实验室门上有观察窗,外开门不阻挡逃生路径,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必须通过安全培训考试并佩戴合格证书;实验室物品摆放有序,及时清理和打扫卫生,有害有毒试验区与学习区明确分开、布局合理。配备急救药箱、值日台账,在显眼处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

水电气安全管理:插头插座无私自改装现象,不乱拉乱接电线、无电线老化、使用花线和木质配电板的现象,多个大功率仪器不能使用同一个拖线板。学校使用的氧气、氮气等气体统一供应、采购、使用、存放。

固废液处置: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所有的固废液要分类处置、分类存放、贴好标签分别集中处理。比如,有毒气体通过通风设备排出,废液应该放在密闭容器贴上标签单独存放,定期处理。固体废弃物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焚烧、掩埋在远离人类聚集地,同时对掩埋地点做上标记。

2.5 完善化工与化学实验室安全硬件设施

近年来,随着对安全的重视,虽然在化工与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教育、风险评估等“软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面对日趋复杂的实验室安全问题,还应加大设施设备资金投入,比如:紧急喷淋、洗眼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人员疏散设备或通道、灭火设施等一整套实验室消防设备配备;对于不同功能的实验室,要配备相应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毯、灭火沙、排风系统等;为预防在实验室发生烫伤进行紧急处理等,还要配备碘伏消毒液、双氧水、硼酸溶液、烧伤敷料、烫伤膏、洗眼液、瞬冷冰袋、创可贴、医用绷带等紧急处置装备[5]。建立危化品智慧仓库,对危化品、剧毒品和爆炸品进行专门管理,实验室所用气体要集中存放,固废仓库的硬件要齐全,符合规定标准。

2.6 培养化工与化学类专业管理人才

学校应调整和优化现有的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要像对待建设教师队伍一样对待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也应该向对待设备投入一样加大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各种投入,要立足现有人员,培养一支为人师表、作风严谨、勤奋敬业、工作责任心强、有大局观和奉献精神的实验室管理人才,邀请上级主管部门专家对每间实验室的负责人进行化工与化学安全教育培训及实操演练,通过定期业务培训,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但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拥有过硬的操作技能,也提高了实验室管理人才的专业化技能,使其逐步成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对于一线工作人员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线上理论考核与线下实操考核,使其熟练实验操作,掌握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重在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鼓励他们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并积极参加相关科研工作。同时要注重梯队建设,提前培养具有发展潜力、充满活力的人才储备,保证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延续性。

3 结语

化工与化学实验室是化工与化学类教师进行科研创新的重要战场,是顺利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实践课堂。实验室安全管理需要社会、学校、师生一起助力、共同参与。而新形势下,实验室安全管理难度加大,通过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安全投入力度等,形成“人人关心安全、参与安全、共建共享实验室安全”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师生员工教学科研安全有序进行。

猜你喜欢
化工实验室事故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