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肉羊养殖场疾病的防控措施

2023-01-05 18:58张艳涛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肉羊传染性羊群

张艳涛

(霸州市农业农村局 065700)

小尾寒羊是霸州市诸多产肉性能较好的品种羊中经济效益最佳的肉羊种类,具有早熟、繁殖率高、生长快、产肉多、多胎等优势,因此,在河北省霸州市规模化肉羊养殖中,小尾寒羊的养殖者最多,而随着我国羊肉市场需求不断递增,小尾寒羊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市场羊肉供需得以保证的同时,养殖场内肉羊疾病日益高发,进而致使羊肉质量与养殖效益受到不利影响,因此,现阶段对规模化肉羊养殖场疾病的防控措施进行研究尤为重要。

1 常见疾病

1.1 传染性腐蹄病

1.1.1 病因

小尾寒羊传染性腐蹄疾病普遍发生于秋季雨水较多时期,该疾病不仅发生在肉羊身上,也会发生在马、牛等其他牲畜身上。小尾寒羊传染性腐蹄疾病分为轻症与重症,轻症即肉羊蹄上会出现相应炎症与坏死,重症则会导致肉羊在短时间内死亡[1]。根据调查发现引起肉羊传染性腐蹄病的病因众多,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肉羊饲料问题,由于畜牧养殖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养殖知识,致使喂养肉羊的饲料营养配比不均衡,导致饲料中缺乏少量营养元素,无法满足肉羊身体健康需求,进而使肉羊蹄部发生病变。

其次,肉羊养殖环境问题,由于河北地区秋季雨水较多,地面长期存有坑洼积水处,导致地面积水处病菌滋生,而肉羊蹄部长期浸泡在含有病菌的积水里,极易发生细菌感染,产生病变。

最后,肉羊蹄部踩踏问题,由于放牧地区范围庞大、放牧数量过多,致使放牧人员无法在放牧过程中及时发现可刺伤肉羊蹄部的尖锐物体,同时由于肉羊数量过多,即使有肉羊蹄部发生刺伤,放牧人员也无法发现,进而导致肉羊蹄部伤口恶化发生病变。

1.1.2 症状

肉羊的体温、蹄冠、蹄踵是诊断肉羊是否被传染上腐蹄病的主要因素,首先,诊断肉羊可能发生传染性腐蹄病的因素,一是肉羊体温在短时间内骤然升高,且高温不退;二是肉羊蹄冠恶臭味明显,且肿胀不消;三是肉羊蹄踵变形,且伴有疼痛感。此外,肉羊传染性腐蹄病典型症状主要体现为三个阶段:

肉羊腐蹄病感染初期,在该阶段内的肉羊腐蹄病症状较轻,肉羊的整体健康情况尚可,但在蹄部会出现组织坏死、腐肉滋生、黑水流出等现象。

肉羊腐蹄病感染中期,肉羊开始出现萎靡不振现象,整体健康水平开始下降,进食量明显降低,肉羊蹄部组织腐烂现象加重,肉羊站立时间较少。

肉羊腐蹄病感染后期,该阶段肉羊身体健康系统已经遭到破坏,会呈现进食困难、久卧不起、精神萎靡、蹄部变形、高烧不退等现象[2]。

在第三阶段后期,如不及时对肉羊采取治疗,肉羊则会逐渐因病症加重死亡,且在肉羊死亡后,该肉羊身上的腐蹄病传染性会加强。

1.2 呼吸系统疾病

1.2.1 病因

在肉羊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羊群的生存环境因素是致使肉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之一,具体表现为:第一,羊舍清理、消毒措施不细致;第二,昼夜温差大,圈舍温度过低、缺少清洁饮用水、饲料质量较差,缺少微量元素;第三,未对疾病羊群进行隔离;第四,羊舍通风不良。

与此同时,养殖管理不善也可引起肉羊呼吸系统疾病,具体表现为:第一,没有提前掌握具体天气情况,导致放牧过程中,遇到雨水天气,致使羊群淋雨受凉;第二,剪毛时没有为羊群提供温暖场所,导致羊群受凉;第三,养殖条件差,在羊群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时无法及时进行诊治;第四,诊治盲目化、用药盲目化,在羊群发生疾病时,凭借管理经验治疗,加重病情。

1.2.2 病症

肺炎、感冒、喉炎、支气管炎是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疾病形式,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一些临床病症诊断羊群是否患有呼吸系统疾病[3]。

首先,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羊,在鼻子部位都会有大量分泌物产生,疾病较轻时分泌物颜色较淡,随着疾病加重分泌物会逐渐转变为黄的黏稠液体。患病羊同时还会伴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间歇性摇头、响鼻等现象。如若在此时测量体温会有明显升高。

其次,患有支气管疾病羊的肺部会伴有呷音发生,咳嗽频率也有明显增加;患有感冒疾病的羊会伴有结膜炎病症;而喉炎也会伴有吞咽困难,喉部肿胀现象;

最后,肺炎是羊呼吸系统疾病中最严重的疾病,咳嗽病症比喉炎严重并伴有胸腹疼痛,一旦肺炎情况加重则会在羊的胸腔内积聚大量液体,从而压迫心脏与肺,导致羊呼吸困难和心率加快,甚至会出现死亡。

2 疾病防控

2.1 传染性腐蹄病防控

对轻症隔离区内的肉羊进行药物治疗,首先采用食醋和过氧化氢对存在病变的肉羊蹄部进行冲洗,清除腐烂组织,然后对蹄部进行消毒,将一定比例的高锰酸钾和硫酸铜磨成粉末,均匀撒在蹄部病变范围上,如若病变范围较大,则需要对肉羊蹄部进行包扎。虽然高锰酸钾和硫酸铜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是在对肉羊蹄部进行治疗时采取的分量,是经过科学研究确定的精准合理用量,不会影响肉羊健康,基于此,可以将药物预防向广大肉羊养殖户推广开来,进而有效预防肉羊传染性腐蹄病[4]。

在进行肉羊蹄部治疗的基础上,也可以对肉羊进行针剂治疗。对患有传染性腐蹄病的肉羊进行一日两次青霉素针剂肌肉注射,每次剂量为2000~3000IU,同时也可换用20mg的土霉素进行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周期为3d一次,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红霉素针剂注射,与青霉素一样一日2次。患有传染性腐蹄病的肉羊在接受抗生素药剂注射治疗的同时,还可以搭配药物治疗同步进行,进而可以有效缩短肉羊传染性腐蹄病治愈周期,还可以提高治愈率,尽量避免肉羊患病死亡。针对恶性腐蹄病,需要将这部分肉羊进行单独隔离治疗,采用林可霉素与大观霉素进行注射治疗,注射周期为2d一次。

2.2 羊呼吸系统疾病防控

2.2.1 肺炎。肺炎治疗过程中需要在控制疾病加重的基础上进行消炎,具体治疗措施为:第一,以4d为一周期对患病羊进行3000IU/kg阿奇霉素静脉注射;第二,根据患病羊体重,进行合理剂量的蒽诺沙星、葡萄糖、氯化钙和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具体用量需要兽医进行判断;第三,如若肺炎情况较为严重,已经出现呼吸困难与心率加快现象,则可以用10%安钠咖5mL与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进行治疗。

2.2.2 鼻炎。第一,用庆大霉素和麻黄素擦拭患病羊鼻孔;第二如若在庆大霉素和麻黄素擦拭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加重情况下,可以用病毒唑注射液5mL和10%磺胺嘧啶钠10mL滴入患病羊鼻内;第三,以3d为一周期,熬制辛荑、知母等中药进行辅助治疗。

2.2.3 支气管炎。第一,开窗通风,增加饲料营养;第二,根据患病羊体重肌肉注射适量的链霉素、鱼腥草、青霉素混合注射液;第三,每两天静脉注射一次四环素溶液与生理盐水;第四,10%的磺胺嘧啶钠静脉注射;第五,根据患病羊咳嗽轻重,搭配灌服药剂进行治疗,针对有发烧炎症的患病羊服用复方氨基比林药剂。

3 规范化防控

3.1 环境清洁

在肉羊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圈舍、饲料槽、饮水槽进行清理与消毒,打扫周期为一周2次,消毒周期为一周一次,进而确保圈舍环境卫生,避免圈舍地面存在污水积存,保证圈舍干燥、温度适宜,避免细菌滋生。同时,应定期对羊舍进行通风处理,避免有害气体产生。

3.2 建立隔离区

在肉羊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成立养殖区与传染病隔离区,对患有疾病的羊群进行隔离防控,可以将疾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健康羊群被传染,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3.3 对羊群定期健康情况检查

对羊群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防止肉羊疾病的发生。在检查过程中,将肉羊的生长情况、生活环境、饮食情况、有无病症等问题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将患病羊群记录进行整合梳理,分析同一种疾病中的健康羊群与患病羊群之间的不同,调查羊群发生疫病的可能性原因,以方便对羊群疾病进行有效防控。

3.4 提高养殖户疾病防控意识

疾病防控意识的提高需要加强霸州市当地政府疾病防控意识推广和普及,加大政府重视程度[5]。例如,可以定期对养殖户进行技能知识培训;在村落的宣传栏上粘贴疾病防控意识标语;实地走访发放宣传单拉横幅;请防控专家进行实地指导。同时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防控意识,编辑防控知识、科普小文章在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发布推广,最终实现养殖户疾病防控意识提升。

3.5 优化饲料喂养

饲料中具有肉羊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但营养等物质摄入过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羊健康,例如会增加肉羊脂肪含量等,因此,在肉羊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应根据肉羊实际需求规范饲料投喂量,甚至将投喂量细化到每一头肉羊身上。

与此同时,还应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养殖场内存放的饲料进行检测,从而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现阶段所使用的饲料是否能够满足肉羊成长需求,从而根据专业人员建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饲料或增减饲料喂养量[6]。

综上所述,随着小尾寒羊规模化养殖不断发展,其逐渐成为河北省霸州市特色产业经济,对霸州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肉羊养殖过程中对传染性腐蹄疾病与呼吸系统等疾病进行防控尤为关键,是确保肉羊质量以及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肉羊传染性羊群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城里的羊群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