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池塘养殖管理与病害有效防治

2023-01-05 18:58支中平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淡水鱼鱼群鱼种

支中平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农村局 561000)

淡水鱼养殖有一定的养殖技巧和技术,而一旦养殖管理环节中出现了差错,就有很大可能导致病害问题出现,并且给养殖户以及当地的淡水鱼养殖业都带来一定的影响。而除了管理因素以外,气温、天气等原因也会导致鱼类患病,影响到池塘的正常生产工作。对此,养殖户需要加强养殖管理并且开展疾病防治工作,为提高鱼群的免疫力以及营造一个良好的鱼群生存环境提供动力,增加养殖效益。

1 养殖病害产生的原因

首先,淡水鱼养殖缺乏科学的养殖方法,养殖户会为了经济利益而降低对养殖环境的管控以及饲料的管控,而这也就导致鱼群的整体病害抵抗能力大大下降,一旦出现病原感染就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抵御病害;其次,微生物与病原体感染,寄生虫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淡水鱼常见的病害,同时微生物和病原体侵入淡水鱼身体内后的临床表现较为明显,通常情况下患病的淡水鱼会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腐烂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鱼群降低进食量的情况,影响到淡水鱼的肠胃功能;再者,水环境污染对于淡水鱼的健康程度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养殖基地周围有对水源产生污染的加工厂,那么鱼群患病死亡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且养殖户自己也需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视消毒和清扫任务,降低人员对鱼群成长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如果池塘内需要使用有机肥,则是需要将有机肥腐熟并且发酵,减少有害物质进入池塘的几率[1]。

2 健康科学养殖管理办法

2.1 淡水鱼种选择方面

淡水鱼养殖中鱼种的选择较为重要,只有保持淡水鱼养殖的健康化才能有效减少病害发生,同时为鱼繁殖提供有利的保障。而养殖户在开展养殖工作之前需要格外重视淡水鱼种的选择工作,需要提前对养殖基地内池塘的水质做好检测工作,并且根据相关检测报告筛选出能够适应池塘环境的鱼种,并且需要对出售鱼种的厂家展开调查,判断其有没有相关的证书,并且对淡水鱼的健康情况做好调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需要将引入的新鱼种与原本池塘中饲养的鱼群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保没有病害之后才可以混养。而鱼种的选择需要从鱼的反应速度、鳞片以及进食情况来进行判断,还需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鱼种。养殖户也可以使用鱼种搭配混合养殖办法,优质鱼种的数量需要超过总体数量的1/2,且要避免近亲繁殖,重视新品种的引进工作。

2.2 养殖水质监控方面

淡水鱼养殖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养殖环境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养殖户需要对池塘内的环境进行优化,可以一年对池塘开展一次全面的清理工作。养殖户可以根据相关养殖知识制定一份较为详细的水质管理办法,对池塘的清理工作有较为严格的标准,要确保在清理完成之后做好检查工作,并且清理工作完成之后不能立即将净水灌入其中,而是需要通过太阳光照射的办法进行池内消毒工作。日常水质监管工作可以按照养殖的淡水鱼的特性进行,如果是吃食性的鱼类可以适当降低清理池塘的频率,而对于肥水类的鱼则是需要增强水质把控的力度,降低水质对鱼群健康的影响情况。同时,池塘换水的时间尽量选择在天气良好的夜里,针对不同季节的特点也有不同的换水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工作[2]。

2.3 鱼群喂养方面

淡水鱼喂养的食物一般为人工饲料或者是池塘内的浮游生物,而饲料的品质对于鱼群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养殖人员在开展养殖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规划好喂养工作的次数以及时间,需要结合淡水鱼的品种选择合适的饲料喂养办法。通常情况下淡水鱼的喂食时间需要安排在早上8点以及下午3点,投喂量要依照淡水鱼的实际情况定,并且晴天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大喂食量,而对于肥水性鱼类来说更愿意进食浮游生物,因此饲料的投喂要适量减少。而养殖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需要注意检查鱼饲料是否有出现变质的情况,一旦有出现霉变要及时将饲料处理掉,切勿因为试图降低生产成本而存在侥幸心理将变质的饲料喂食给鱼群。

3 病害防治措施

3.1 做好池塘消毒工作

淡水鱼养殖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工具,而这些工具一旦没有经过严谨的消毒工作,就极有可能将病毒、病菌带入到池塘中,为了减少淡水鱼病害发生的几率,需要对养殖工具做好消毒,可以先使用漂白粉或者高锰酸钾等清洁工具,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确保工具中不会残留有毒物质。而对于饲料要确保没有用完的饲料是在密封之后储存好的,且要重视饲料存放的环境,保持环境内的干燥情况以及空气流通情况。同时,养殖人员在对池塘进行消毒的时候需要穿好防护服,避免被鱼塘中的有害病菌感染[3]。

3.2 加大疾病检疫工作力度

防治淡水鱼病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种苗检疫工作,也就是说养殖人员在选种的时候就需要对鱼苗有较为完善的检疫程序,通过严格的检验工作将健康的鱼苗带回养殖基地开展养殖生产工作,并且在生产养殖过程中也可以按照当地兽医的相关指示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检疫的时候则是要遵循严格检疫流程,不能因为与鱼苗提供的厂家之间关系好就减少了检疫的环节。

3.3 疾病治疗

鱼种在放养之前需要开展消毒工作,具体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将鱼苗浸泡20min,按照每千克水15mg的剂量投放药剂。也可以使用漂白粉和硫酸铜组合开展药浴,时间为半小时。而消毒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鱼群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需要及时加水稀释药剂。而之后的养殖中一旦发现鱼群中出现患病的鱼,要及时将其与其他的鱼苗隔离开,避免出现大规模的感染,同时对池塘内的环境进行消毒并且换水。淡水鱼常见病包括细菌性疾病,如皮肤泛红、烂鳃、皮肤出血等,养殖户可以采用视觉检验和镜检结合方法来确定鱼苗患病的具体情况,并且依照医师的指导使用药饵组合法开展治疗工作,一般情况下防治是10d左右投喂一次药饵,一旦发生了病况,就需要根据鱼群的患病情况加大药饵的投放量,并且以7d为一个疗程开展治疗工作[4]。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淡水鱼病害阻碍养殖户的正常生产工作,需要做好养殖管理以及病害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但是要提升整体养殖管理的质量,提早做好预防工作,而一旦发生病害也能够有对应的解决办法,将病害的影响降到最低,提升淡水鱼综合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淡水鱼鱼群鱼种
淡水鱼类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点分析
携手院士剑指淡水鱼育种业!渔美康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达成合作意向
淡水鱼健康养殖及病害的防治技术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人工鱼群算法在雷达探测器射频端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鱼群漩涡
朱梦琪??《鱼群》
冬放鱼种技术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