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及替抗疗法研究进展

2023-01-05 18:58王亚博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制剂奶牛内膜

王亚博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07100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分娩后或流产后的子宫黏膜的炎症,是常见的一种奶牛生殖器官疾病,也是导致奶牛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子宫内膜炎已经成为一种危害严重的子宫疾病之一,其中河南地区荷斯坦奶牛子宫内膜炎平均发病率为12.8%[1],美国卢旺达农场中子宫内膜炎患病率为70.2%,其中临床型子宫内膜炎为67.2%,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为31.8%[2]。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严重阻碍了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目前,该病的临床诊断技术比较成熟、应用广泛,但其诊断的准确性与兽医的水平和经验密切相关,难以标准化和普及推广;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准确的诊断技术,如PCR诊断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随着抗生素疗法弊端的日益突出,科学家们从中药、微生态制剂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1 发病原因

引起子宫内膜炎的首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感染,其中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母牛产犊时和产犊后以及输精和检查子宫时,由于子宫颈口的开张,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可通过阴道经子宫颈口污染子宫内膜。细菌感染又是病原微生物诱发子宫内膜炎的首要致病因素,各种研究分离出的细菌虽然差异很大,但大肠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坏死杆菌通常被认为是主要的子宫内炎病原体[3,4]。一般情况下,奶牛子宫内膜炎并不是单纯一种细菌引起的,而是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又因各地区环境、感染途径、奶牛的健康状态和饲养水平不同所以感染的细菌和感染得程度均有所不同。

代谢紊乱、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等代谢性疾病均可导致奶牛的抗病力降低,诱发奶牛子宫内膜炎。当奶牛患有胎衣不下、阴道脱出、子宫脱出、阴道炎和子宫颈炎等疾病时,如治疗不彻底也可继发感染子宫内膜炎。

在实际生产中对奶牛进行人工授精、助产、引产时动作粗暴,易造成生殖道及子宫内膜的损伤,从而引发子宫内膜炎。奶牛人工授精时输精器械、输精员手臂和牛外阴部等消毒不严等,这些因素均会导致病原微生物进入子宫引发子宫内膜的感染。

2 分类及其临床症状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奶牛子宫内膜炎可被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子宫内膜损伤程度与子宫内分泌物的性质分为4种类型:隐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脓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根据病因来划分,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子宫内膜炎;依据病程的长短来分,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5]。由于缺少统一的判断标准,给正确诊断奶牛子宫内膜炎带来了巨大困难。因此,一个国际通用的判断标准被英美加三国奶牛繁殖专家提出,即根据细胞学诊断将奶牛子宫内膜炎分为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和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6]。

3 诊断

子宫内膜炎明确的诊断方法是细胞学评估[7](显示产后21~40d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但实际生产中细胞学评估的方法比较复杂费时,所以多采用临床诊断结合病理组织学诊断来确诊。

3.1 临床诊断法

患病奶牛临床表现为拱背、努责等现象,轻症患牛从阴门处有化脓性分泌物,重症患牛分泌物出现棕色和红褐色,并且分泌物具有恶臭味。母牛釆食量降低,产奶量下降。直肠检查和阴道检查是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炎最常用但灵敏度较低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了解不同时间子宫的正常状态,如子宫大小、质地和内容物等。检查过程中,患畜受到刺激表现出弓背、努责,并且子宫内有炎性物质排出,可根据黏液性质进行初步诊断。直肠检查、阴道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常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炎诊断的辅助手段。

3.2 细胞因子辅助诊断法

子宫内膜炎是病原菌在子宫内大量繁殖,引起子宫内膜发生的炎性病理变化, Tumnyak Loyi[9]等研究发现子宫组织中的细胞因子的含量与子宫炎症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性有关。子宫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更高表达或血清中这些细胞因子水平的增加被认为可以预测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Ramanathan K Kasimanickam1[10]等研究表明,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血清中脂联素、瘦素、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高于正常奶牛。Kim Ill-Hwa [11]的试验结果表明,子宫冲洗液中的IL-1β和IL-6水平差异是明显的,并且临床子宫内膜炎组中IL-1β和IL-6的含量显著升高,凭此结果能区别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奶牛、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和健康奶牛区分开来。Kim等还发现患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奶牛的血清中TNF-α的含量与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奶牛和健康奶牛的含量相比,TNF-α的含量显著增多;但刘明超[12]的试验表明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液中TNF-α的变化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TNF-α只能用于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的辅助诊断,并不能用于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的辅助诊断。IL-1β、IL-6、IL-8、脂肪因子、胰岛素和IGF-1的含量变化和产后子宫炎症状况有显著相关性,可以用于辅助诊断,但其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3.3 B型超声诊断法

B超能够通过子宫和卵巢的声像图,尤其是子宫和子宫腔内部炎性物质和病灶的声像图特点,来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炎,能够比较准确的诊断出奶牛的子宫疾病类型,以便对症治疗和寻找病因。Mateus et al.发现,子宫超声测量对产后3周子宫腔积液显示出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诊断子宫内膜炎是可靠的。胡路锋[14]应用B超辅助诊断荷斯坦奶牛临床子宫常见疾病,分析不同子宫疾病的B超典型声像图,建立了奶牛临床子宫疾病声像图谱。N. Salah[16]等人研究表明,当B超技术与子宫液结合使用时,超声方法对产后4周和5周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是实用的,该方法具有60%的敏感性和93.8%的特异性,所以应用B超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炎诊断的准确率,缩短诊断时间。

3.4 PCR技术诊断法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诊断技术已经成为检验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技术,PCR不仅可以克服传统细菌鉴定耗时长、技术繁琐的缺点,而且反应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时效性。SM Aghamiri[17]等在2012年建立了一个标准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来诊断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四种主要病原体(大肠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坏死链球菌和黑色素瘤假单胞菌),还建立了其中三种(大肠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和坏死链球菌)的多重 PCR。王宁宁[18]建立了一种能同时快速检测 6 种致病菌(肠埃希菌、化脓隐秘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绿脓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的多重 PCR 检测方法,并在临床上进行了初步检测,效果良好。因此应用PCR技术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诊断子宫内膜炎,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4 治疗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仍是抗生素疗法,但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抗生素残留等弊端日益突出,因此寻找疗效显著的中兽医疗法和微生态制剂疗法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4.1 中兽医疗法

中草药具有抗菌消炎、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和毒性低、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以及改善机体性能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应用较多的中兽医疗法有子宫灌注液疗法和栓剂疗法。

4.1.1 子宫灌注剂疗法

子宫灌注剂用药后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局部,产生抗菌消炎及对损伤组织的修复作用,还可经子宫局部吸收后产生全身作用。与消毒剂和抗生素相比,子宫灌注剂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和低残留的特点。钱峰[19]等人的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柏芩提取液能明显改善实验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子宫分泌物涂片镜检及子宫分泌物化学检查结果趋于正常,并且能够减轻子宫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脱落等组织病理学变化。马学礼[20]应用鱼腥草子宫灌注液治疗轻度、中度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人工授精受孕率高达98.2%。李健[21]等人应用丹莲花子宫灌注液(主要成分为丹参、黄连、连翘、红花)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可使患病奶牛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张保军[22]等人的健宫散(益母草、当归、川芎、五灵脂、桃仁等)通过能减少机体的氧化损伤并提高抗氧化酶GSH-Px和SOD的活性来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周健[23]使用双连益母液来治疗子宫内膜炎,该方剂不仅有促进子宫运动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还有抑菌消炎的作用,各位中药相辅相成,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7.3%。

4.1.2 泡腾栓剂疗法

泡腾栓剂疗法的优势在于给药次数少,剂量大,逐步释放药效,作用时间长。柳林[24]的龙胆燥湿栓可通过调节患病奶牛血清中N0、MDA含量以及NOS、SOD活性来达到治疗的目的。邱建明[25]应用宫得健泡腾栓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有效率为90%,比环丙沙星溶液的疗效有所提高。麻延锋[26]等人使用宫炎消栓治疗急、慢性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总有效率为90.32%,且药残少,耐药性小,无毒副作用。刘景辉[27]的新型栓剂(中药与溶菌酶结合使用)治疗效果为70%,这种中空栓制剂不仅实现了中药作用时间和溶菌酶作用时间的分离,而且避免了溶菌酶对中药的破坏。泡腾栓崩解之后,产生大量泡沫,药物快速释放,可以使药物达到腔道褶皱深处,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和作用时间,而且崩解产生的多为酸性物质,可抑制厌氧菌的生长。

4.2 微生态制剂疗法

微生态制剂疗法是将含活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代谢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其他途径投入,旨在改善黏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调整机体局部微生态失调,建立正常菌群,可通过上调免疫球蛋白、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来提高机体免疫力[28],近年来微生态制剂在奶牛生殖疾病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张志焱[30]等人利用乳酸菌代谢产物在体外抑制病原菌试验效果良好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中,治愈率达75%。Sandra[31]等人用鼠李糖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和罗伊乳酸杆菌的乳酸菌益生菌组合虽然无法直接到达子宫内,但通过调节阴道内的致病环境,从而减少了到达子宫内膜的病原菌,达到了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宋朋杰[32]研究证明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1∶1∶1混合活菌制剂加80mL乳酸菌MRS培养基发酵上清液,治疗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为90%,治愈率为60%。郑伟萍[33]等人从奶牛子宫中分离出枯草芽孢杆菌,并做了抑菌试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明显。邓洪宇[34]将嗜酸性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培养后制成微生态制剂,该制剂对由奶牛子宫内膜炎分离的致病菌引起的家兔模型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75%,好转率100%,并发现该制剂可引起IgM发生显著的变化。微生态制剂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并且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比较显著,能够适应当前对绿色无抗奶的要求,提高奶牛养殖的效益。因此临床筛选抗菌性强,黏附率高,安全性好的益生菌来降低预防和治疗成本、控制耐药基因产生、开发绿色全新型微生态制剂也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5 展望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操作简单、诊断快速、灵敏准确的子宫内膜炎诊断技术,研究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的中药制品和微生态制剂,是今后研究子宫内膜防治技术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制剂奶牛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奶牛吃草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