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2023-01-05 23:08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蛔虫病莘县蛔虫

李 光

(山东省莘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莘县 252400)

猪常患的寄生虫病中,猪蛔虫病具有危害程度大、感染范围广等特征,是养殖者应着重注意的病种,如果没有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很有可能导致患病猪的死亡以及该病在猪场的流行。本文主要对临床发现的2例猪蛔虫病进行了诊断和分析,并针对该病提出了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建议。

1 临床病例分析

1.1 病例1

(1)症状。莘县大王寨镇养猪户所养2月龄育肥猪60头,90 % 出现咳、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大群生长不良,严重贫血,有稀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个别出现死亡,注射恩诺沙星(2.5 mg/kg体重)3~5 d不能完全控制。剖检死亡病例,除典型的胸膜肺炎病变外,肺组织内有小的蛔虫幼虫存在。根据上述情况初诊为猪蛔虫感染并个别继发胸膜肺炎。

(2)病例分析及治疗。本病是典型的蛔虫病造成的继发感染,引起的胸膜肺炎。单一的针对胸膜肺炎进行治疗,而忽视蛔虫病,极易造成该病长久地在猪场中的传播,久治不愈。针对该猪场情况,严重病例注射氯苯尼考以控制继发感染,大群拌料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连用7 d,用完药后猪群趋于好转。

1.2 病例2

(1)症状。莘县古云镇养殖户所养育肥猪中偶有腹痛、翻滚、嗷叫等症状,伴有个别死亡病例出现。剖检脏器眼观基本正常,排除中毒和其他传染病可能。细观胆囊口肿大,胆管粗大、水肿,剪开有大量蛔虫堵塞。

(2)病例分析及治疗。此病是由猪蛔虫堵塞胆管,而引发的胆囊炎。选用一般常用药物即可以治疗驱虫,左旋咪唑10 mg/kg拌料口服,1~3 d内的粪便及时清理,防止虫卵扩散。此外,建议该养殖户每年春秋两季对全群猪只各驱虫1次,特别对断奶后到6月龄的仔猪,应驱虫1~3次。

2 猪蛔虫病诊断及治疗体会

2.1 临床诊断要点

该病与其他烈性传染病不同,一般不会引起猪的急性大批量死亡。因此,临床诊断过程中极易被忽视。

(1)早期感染幼虫移形阶段可造成的猪体温升高,伴随肺炎症状出现,应考虑由蛔虫感染引起。上述症状与气喘病相似,易造成误诊。两种病的主要区别在于气喘病抗生素治疗有效,且气喘病主要是早晚运动或进食时出现深咳。

(2)成虫阶段寄生于小肠,主要引起呕吐、稀泻等症状[1]。与一般的肠胃炎、饲料霉变造成的病症相类似。区别在于胃肠炎采取健胃、消炎的治疗措施有效,饲料霉变会引起大批死亡[2]。

(3)猪蛔虫病也常出现腹痛急性死亡病例,易与急性中毒症状混淆。

2.2 病理剖检要点

(1)对于胆管、胰管阻塞,肠管堵塞穿孔而死亡的病例,往往解剖不细致,致使难以发现虫体。

(2)对于肺部表现出血、淤血、水肿时,未深入对细支气管等肺组织进行剖检,导致虫体隐匿而误诊为能引起肺炎的疾病,如气喘病、胸膜肺炎、肺疫等。

(3)对于猪蛔虫病造成的继发感染,且继发感染临床表现较为明显时,往往忽略了原发蛔虫病的存在。

(4)成虫大量寄生于小肠时,可造成肠梗阻,可见小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出血或溃疡。如肠破裂可见腹膜炎和腹腔积血[3]。

(5)胆道蛔虫症死亡的猪,可见蛔虫钻入胆道,胆管阻塞。病程较长者,可出现化脓性胆管炎或胆管破裂,胆汁外流,胆囊内胆汁减少,肝脏黄染和变硬等病变。初期呈肝炎、肺炎病变。肝脏小点状出血和肝细胞混浊肿胀,脂肪变性坏死,肝组织变得比较致密,表面有大量出血点或暗红色及灰白色斑点[4]。肝、肺和支气管等处可发现大量幼虫。

综上所述,蛔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分析猪蛔虫病发病症状及治疗方法。避免误诊的发生,延误病情,减少死亡病例的出现,保证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2.3 常用治疗方案

目前,猪场可供选择的抗虫制剂包括丙硫咪唑、左旋咪唑、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结合生产实践,笔者认为对症控制首选高纯度伊维菌素,其对猪的多种体内外寄生虫都有很好的疗效。参考使用量为:每日,伊维菌素0.2~0.3 mg/kg、丙硫咪唑20 mg/kg、左旋咪唑10 mg/kg,拌料口服,必要时间隔一周左右再重复给药1次。实践中,低龄仔猪感染细虫有时会夹带肺炎症状,在驱虫的同时还需要控制呼吸道继发感染,建议配合使用乳酸环丙沙星口服液治疗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蛔虫病莘县蛔虫
马副蛔虫的中草药防治试验研究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湖南省长沙市野猪源蛔虫分子鉴定
猪蛔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山东省莘县第二中学
猪蛔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高质量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秋季养猪谨防猪蛔虫病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骇人听闻的异位蛔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