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译文信达雅,普及提高两相兼
——评高小方新著《论语通解》

2023-01-06 04:38
关键词:古汉语论语译文

姚 徽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在国学经典中,《论语》可谓是影响最大的一部书,经过两千余年的传习,其为政、修身、治学、审美、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并外化为一言一行、趋止施为的规范与准则。它也是被研究与阐释得最多的一部书。杨伯峻先生言:“古今中外关于《论语》的著作真是‘汗牛充栋’。仅日本学者林泰辅博士在《论语年谱》中所著录的便达三千种之多,此外还有他所不曾著录和不及著录的,又还有散见于别的书籍的大量零星考证材料。”[1]37蒋绍愚先生云:“对《论语》的研究,最根本的,离不开对《论语》文本的解读。历代对《论语》的注释,也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论语》中短短的一句话,可以有好多种不同的解读。要读懂《论语》,首先要弄清楚,这些解读中哪一种符合《论语》的原意。”[2]我想,这也是南京大学高小方教授于2020年付梓《论语通解》(下文简称《通解》)的主要动因之一吧。

高老师近几年退而不休,在承担着极繁重的《辞源》(第三版)、《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修订工作的同时,整理、磨勘40余年来对《论语》的研读心得、教学经验、切问辨考,确定“白话译文信达雅,普及提高两相兼”的通解思路,终成《论语通解》。开卷捧读,时时处处感受到高老师的殷殷师者之心、訚訚学者之风。

一、语言文字的解读

《论语》是上古汉语的典型语料,从语言文字学者比较熟悉的上古汉语语法、词汇、音韵、修辞特点等角度去考察《论语》,是获得确诂的可靠途径。但如果过分苛察纠缠,则可能带来治丝益棼、令人厌读的后果。高老师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其基本特性之一,就是遗传之外更有变异。常式之外会有变式,变式有可能又成为新的常式;新的常式之外又会有新的变式……如此发展变化,永不停滞,永无休止。”[3]174故《通解》本着“普及提高两相兼”的解释原则,不作过度考证(参6.1条),不绝对是此非彼,在符合上古汉语语言特点的范围内融通贯解,在甄辨古今诸家解释的基础上给出言之有据而又易于接受的理解。(参5.28条)

(一)对《论语》原文的处理

《通解》对《论语》正文每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读者准确朗读原文提供基本依据。这项工作看似“就低”——帮助没有经过系统古汉语训练的一般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顺畅阅读《论语》,实则非常考验注者的古文功底,涉及对多音多义词的处理,对破读字、通假字、古今字的辨析,对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的把握等。

为方便广大读者,《通解》全书用规范的简化字印刷,异体字改为正体。若遇通假字、古字、同源字,以旁附括号形式注明相应的本字、今字、同源字,旨在帮助一般读者正确理解原文,不过多就其语言文字关系作专业的辨析。遇有可能发生歧义理解者,则从古从繁。如“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用“徵”不用“征”。

译文按“信、达、雅”的要求提供现代汉语翻译,“若有原文无但因译文或通解的需要而补充译出的字句,用六角括号括注。”[3]2如首篇首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为:“人家不了解我,〔没人推荐我去做官,〕而我却并不恼怒,不正是一种君子风度吗?”这里的“知”为《论语》的一个专书词例,含“知之而仕之”义,类似的例子还有《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中的“知”。《通解》以六角括号括注方式补充译出,使整章意旨表达更准确。

以“说明”取代过于烦琐的注释,“或择引旧注,或自出简注,或略陈管见,或有所辨析”。[3]1这也是结合现代读者的阅读特点制定的体例。同时,精通目录之学的高老师在《通解》正文前特设《〈论语〉研究简史》一文,依时代为序,简介从汉至今历代《论语》研究者及其成果,一一历数有关《论语》的重要注家及其简略生平、学术家数、主要特点、流传版本等信息。让有心进一步深入研读《论语》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对照参看,让《通解》真正能达到“普及提高两相兼”的初衷。

(二)语言文字学角度的延伸辨析

以辑录孔子及其学生言语为主要内容的《论语》,是很典型的上古汉语语料。熟读《论语》,准确理解里面的词句,可以为系统掌握古代汉语语言文字知识打下基础。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例言》里说:“有许多读者想藉自学的方式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本书也能起一些阶梯作用。”[1]34

《通解》多以一般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出发点,在解读《论语》的基础上作适度的延伸辨析,简明扼要,有时辅以方便直观的图表对比说明。内容涉及古汉语字、词、句、章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其中,不乏高老师近50年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1.多音多义词语的引申脉络追索。如:1.5道;4.8朝;4.26数;6.2临;7.16食;7.29见;11.9丧;13.15言;13.26泰;14.8裨;14.13贾;14.29方;14.32栖;14.40谅阴;14.44将;15.22矜;15.35蹈;16.1相;17.4莞;17.7佛,磷;17.21期;17.24徼;18.10施;19.8文;20.2屏。

2.虚词的比较。如:1.1而;1.12是、此、斯;11.12焉;15.9以;17.4之。

3.同义词、易混词的比较辨析。如:2.10视、观、察;2.14周、比;5.10寝、眠、寐、睡、卧;10.10语、言;10.17人、民;10.19东首、东面;11.14仓、府、库;12.18盗、窃,偷、窃;13.14晏、宴;13.16叶、葉;14.36愬、谮、谗、谀、谄;15.12 忧、虑。

4.特殊词语、凝固结构、句式的总结。如:1.1不亦……乎;4.1“里仁为美”;5.3“鲁无君子者”;7.17“五十”两个数字连用;7.22“三”;12.7“足食”使动;12.9“孰与”;13.20“斗筲之人”名词作定语表比喻;17.26“见恶焉”被动式。

(三)文献学角度的补充扩展

《论语》自身的版本流传情况非常复杂,汉初所传即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其后又形成很多不同的版本和相应的注本。《通解》贯彻普及提高相兼的原则,以简明的括注和扼要的说明作适度的补充扩展,不作过深的烦琐考证。如“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石经旁添)。古论有道字〕,富而好礼者也。’”“16.12〔讨论〕补阙与错简复位”。细心的读者可以通过《通解》里带有示范性的处理操作去体会并学习其中所蕴含的文献学研读原则和方法。如在每一篇开始引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语说明各篇的主旨和章数;引导读者对相关联篇章的对读、参观;对传统诸说的判断和选择;对后出新解的持续关注。如:1.15引徐江胜又解;4.3/4.4/4.6参用崔茂新《试说〈论语〉的两处误读》。

《论语》的编纂者为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其成书年代为战国初期,对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习尚、制度礼仪多有反映,《通解》适时援引古代文献补充相关信息,帮助现代读者理解文意。如:2.18《干禄字书》;6.9汶上;6.14古人的名与字;7.18雅言;11.7 关于“短命”;12.2大祭、中祭、小祭;13.22巫医,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对比;14.18谥法;14.40谅阴;17.21改火。

二、义理内涵的阐发

《论语》是反映早期儒家思想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括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等许多方面,对其中义理内涵的阐发是《通解》的重要内容和精要所在。在通解《论语》具体文句之前,先以《孔子的思想及其渊源》一文勾勒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纳‘仁’入礼”及其渊源和要点,帮助读者形成对辑录片章段言而成的语录体《论语》较为准确的整体把握和贯穿理解。在正文很多章节安插讨论,“由编著者提出问题、简析问题,或阐明今读今译的依据,或提示对‘古为今用’的思考等”。[3]1最后还有“附录1:《〈论语〉论“学”》”和“附录2:《儒学精神》”,进行归纳整理。

高老师归纳朱熹注的特点:“(1)不废古注。……(3)兼下己意,并存异说。(4)力求简明通俗。”[3]19归纳程树德研究方法:“不立汉、宋门户,兼顾训诂、考据、义理分析。”[3]29《通解》的译释阐发工作应该也是遵循着上述先贤的通达辩证原则进行的。

(一)兼顾训诂义理,择优断取

《论语》为语录体,言者身处其境,记者为时不远,故多有省略,或不具称。后人对当时的语境不能悉知,常有误解;又或者《论语》所用词语较为抽象,如果不细心揣摩,则可能泛泛而释不能确解,亦可能以乙释甲不能畅合。

《通解》的译释从语句的语言文字训解出发,同时结合语境特点、义理内涵等作出适当的具化或补充。如“2.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是知(智)也”的“知”侧重表达的是“明智的态度”。“7.1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译文:“富如果合于道义而许可去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卑贱差役,我也愿意去做。”补充了“可求之富”的先决条件。“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对此句的句读和理解众说纷纭,是《论语》中争论最多的章节之一。《通解》一方面从语言文字训解的角度,结合《论语》本书内证和《左传》《诗经》等上古汉语外证,释“不可”为“不容易”,一方面从孔子一贯的政治思想及其时代特征的角度,排除将孔子理解为愚民政策倡导者的错断误解,译为:“老百姓,易于使他们遵循大道,却不易使他们理解大道。”认为本章“强调了民众教育事业的艰巨性,而根本不是在提倡什么愚民政策”。最后归纳出:“通过前后左右联系和对读来发现前人的矛盾和不足,从而找到思考问题的新起点,进而探寻更为合理的新答案,这确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法。”

(二)深入浅出,力求简明通俗

深入挖掘涵泳的义理需要以简明形象的方式输出,才能真正令读者受益。《通解》常常引入读者熟悉的作品或故事,尽可能以简明通俗的方式让人豁然开解。如1.3“巧言令色”引谚语“说嘴郎中没好药”、《红楼梦》“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等俗语来说明;1.12“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引《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故事来类比;5.10“宰予昼寝”引曾国藩相法、结合生活常情推敲论析宰予昼寝的原因不是一般认为的懒惰,而是因为体质太差,精力不济。

(三)源于生活,随时细心体察

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士大夫、大学者,也是一个真实、真诚、真情之人。他的学生则性格各异、各有所长。高老师从教40余年,经历、追求的相似使得代入式的体察成为可能,并且确实取得了不少独到而合理的解释。如2.1关于“退省”的讨论,《通解》给出了完全合乎教育教学规律及其实施过程的一种推测。2.16关于“攻乎异端”的讨论警示了迄今治学过程中一种常见且十分有害的态度。10.27“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拱)之,三嗅而作。”杨伯峻注云:“这段文字很费解,自古以来就没有满意的解释。”[1]108《通解》〔译文〕:“〔鸟儿〕飒喇喇地飞起来了,盘旋飞翔后又停歇在山梁上。孔子说:‘这山梁上的雌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见此景闻此语,深有所悟,〕向孔子拱拱手,连着吸了几口气就振作起来。”在〔说明〕中引书证、古注解释了历来费解的“色斯”“举”“三嗅而作”,疏通了语言文字问题。在〔讨论〕中指出这是孔子借特定的自然景物点拨弟子,给他们鼓劲。这是高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习、教学、生活经历给出的合理解释,从字面到情理都经得住推敲,解决了聚讼多年的难题。

三、殷殷师心的剔发

孔子作为一位学者和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修身、为学、交友、出仕,以及学生成长成人等方面均有论述。《通解》把握住这条贯穿孔子政治、道德、伦理、哲学诸方面思想的教育主线,时时予以留意,处处加以剔发。下面略择一二示例。

(一)学的角度

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讨论〕“自行束脩以上”,就是自己主动带上一些费用来报到注册,也是表明了“我要学”,而非“要我学”,所以孔子一概给予教导。——学习的态度和主动性非常重要。

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讨论〕践迹,谓因袭,模仿。诚然,做学问假如仅限于模仿,总是停留在“践迹”阶段,只会亦步亦趋,那确实成不了大师。但如果完全不践迹,直接跳过模仿阶段,或不善于观摩学习(继承),那也肯定成不了大师。继承(践迹)+创新(发展)→有所前进。——学习时应辩证看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7.2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

〔讨论〕习,是人才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包括预习、复习、温习、练习、践习、演习、自习、实习、讲习等。对学问的领会、感悟、验证、转化、应用、创新、完善、升华,均需在“习”这一环节中逐步推进并最终完成。——“习”之于“学”的重要性。

(二)教的角度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说明〕教育要看对象,增强针对性;要循序渐进,讲求阶段性。如果不顾学习者原有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一味贪多求深,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欤)!”

〔说明〕何晏集解:“颜渊解,故语之而不惰;余人不解,故有惰语之时。”

〔讨论〕“解”,是激发持续学习兴趣的必要前提之一。所以,本章也给教育工作者一个重要启迪:课程讲解必须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让学生觉得简明好懂,易解易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众多学子信心十足、饶有兴趣、欲罢不能、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地步入学术殿堂。

(三)师者之重

5.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译文〕孔子评论宓(f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假如鲁国没有君子的话,这个人是从哪里取来这样的好品德呢?”

〔讨论〕1.教育的责任。人的美德,包括其他所有美好的东西,都需要传承、理应传承,也一定可以传承。——这就是教育的重大责任。2.为人师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已经深刻认识到“为人师表”这份重要的责任担当,同时又具有立德树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一种自觉、自律、自豪和自信。这是中华民族志士仁人极崇高的一种情感,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极宝贵的精神财富。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说明〕君子是人格高尚的人,他不但克服了自私心、虚荣心,而且洗尽了嫉妒心,所以,他能够坦荡地与人为善,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这样的人如果做了教师,他就能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学生的成功才是他的成功。

《通解》里类似的揭示与阐发还有很多,凝结了高老师多年深研、教授《论语》的体悟与思考。而晓畅雅洁的译文、简断扼要的说明如同为读者铺设了通往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适便之径,使得其门而入。在国学大热的当下,对经典作品的解读用蜂出潮涌来形容亦不为过,《论语通解》在语言考证与义理阐发、传统延续与时代更新、古典文化普及与提高等方面很好地把握住了平衡点,言而有据,多方启诱,频见创获。相信这样严谨诚挚、内蕴朴厚的作品,一定能够经得住历史的汰择,让更多有心的读者不断地汲取获益。

猜你喜欢
古汉语论语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如何读懂《论语》?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上古汉语方所介词“在”的对比研究*——以《今文尚书》、甲骨文和金文为例
弟子规
弟子规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见于《说文解字》的晋江、石狮闽南方言上古汉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