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分类看兰州市民绿色意识

2023-01-06 20:09高璐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兰州市市民居民

高璐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旧大路282号,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成为指导我国发展全局的理念集合体。其中,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理念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具有核心地位[1]。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需要国家政府顶层设计,更需要公民转变观念,强化绿色意识。要实现全社会消费行为绿色化,迎接绿色生活时代,需要从居民的生活点滴做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3]。生活垃圾分类作为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前置条件,作为消费端的绿色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4]。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2020年底前,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重点城市的城区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2018年12月6日,作为省会城市,兰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对垃圾分类方法从投放至收集做出了详细的规划与制定。

垃圾分类是普通民众最能直接参与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的重要体现。为探索兰州市民绿色意识,笔者2019年3月及8月对兰州市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于2020年线上对兰州市城市居民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据此总结提出建议。

1 兰州市垃圾分类状况

1.1 街道和小区的垃圾分类状况

兰州城区的社区街道经常可见环保和垃圾分类的宣传展板。展板宣传语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创建优美社区环境,实现垃圾分类,共建绿色文明。

街道设置的垃圾箱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类,但确认内容物之后发现,仍旧有部分垃圾未按照要求投放。市区的T小区按照要求设置了分类的垃圾桶,但确认内容物发现仍有混合投放垃圾的情况,偶尔会有将所有垃圾桶的垃圾重新混合起来一起搬运上车的情况发生。

1.2 可回收物交易情况

经过对垃圾桶内可回收物种类的确认,发现不分类投放的可回收物中网购用的纸箱数量非常多;扔在垃圾桶里的可回收物经常会被拾荒者拾走;拾荒者收集到一定量会卖给废品站换取费用,也有拾荒者或废品站提供上门收购废品的服务。

2 市民垃圾分类调查

2.1 调查概要

本次问卷共设置了主观与客观题共44问,并收集回答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最终学历、居住时长和家庭人数等基本信息。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各自住宅小区的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居民对可回收物的分类方法的关注程度、市民对生态环保问题的关心程度。从2020年11月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向兰州市城区居住的居民派发问卷,共收到了70份回答,其中无效回答(居住地区不在兰州市,回答内容残缺或互相冲突)计20份,有效回答50份。

2.2 问卷调查结果

2.2.1 居民小区和家庭的垃圾分类状况

首先,受访者对生态环保的关注程度超过了50%,约半数受访者回答其居住小区落实了垃圾分类收集制度,与实地调查的情况大体一致。其次,40%受访者表示不清楚落实情况。针对居民家庭可回收物分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每种可回收物都存在不分类直接丢弃的情况,所占比例各有不同,说明居民的垃圾分类行动还有可以改善的空间。

2.2.2 关于居民分类/不分类可回收物的原因调查

问卷针对分类/不分类可回收物的理由设置了主观作答题。

在分类的理由当中,多数人提到了“保护环境”“二次利用”,说明居民对于生态环保和资源再利用呈现出关心。部分回答也提到了“为了方便拾荒者收取废品”,表明了居民对于回收人员的理解与关心。

而不分类的理由当中,“收集费工夫”“周围没有回收站”的理由较多。因此在探讨居民不分类垃圾的课题中,不仅要考虑到居民本身的嫌麻烦心理,也要考虑到居民社区周围是否存在回收站等外部因素。

3 市民绿色意识

走访询问发现,所有受访者均表示支持垃圾分类和可回收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基本都能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绝大多数居民除了支持垃圾分类之外,也在践行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具体做法包括尽量做到“光盘行动”、3 km以内尽量步行上下班、关注绿色发展,年轻人中流行通过蚂蚁森林等方式认领栽树,等等。与此同时,部分受访者对居住小区和城市的绿化美化期望值较高,表达了对园林化小区和森林城市的渴望。

同时有居民提到了自身小区的绿化用地的争议问题。经调查发现,确实有些老旧小区因为当初规划用地时没有做好合理预判,随着小区车辆增多导致的停车位不足,出现绿地停车的现象,也有小区有因增设电梯而需侵占部分绿地的现象。所幸的是,物业能做到及时制止此类行为,规劝肇事业主,并对绿地增设防护栏防止此类事情再度发生。由此部分居民也表达了希望老旧小区也可以逐渐园林化的诉求。

4 结论与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兰州市民对居住环境绿化美化的期望值较高,而40%的受访者不清楚所在小区的垃圾分类制度落实情况,这表明其对垃圾分类制度的关注度较低。且实地调查发现仍有垃圾分类无效或不作为、混合搬运垃圾等现象表明市民绿色意识欠缺,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形式化比较明显。因此市民应当着重审视自身的绿色意识与行为,不能一味依赖政府,真正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做到从自身做起。在此对如何提高市民绿色意识提出对策。

1)加强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明确标识并细化垃圾分类暂存点,杜绝混合清运垃圾现象,未来可以对市民开放典型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参观,使市民切实感受到分类活动有效被重视,从而提高垃圾分类积极性。

2)宣传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理念。从垃圾分类的前一步垃圾再利用开始提高市民绿色意识。例如用完的卷纸纸芯可以收集起来留给孩子做手工模型,无毒的建筑垃圾可以用来自然恢复植被,可以开发市民的各类废弃纸板、纸箱板、挂历硬纸板、纸浆板等用于植树微圃[1]。这样市民看到自己分类的垃圾被资源化利用,特别是被用于绿化美化环境,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无疑会进一步强化绿色意识。

3)挖掘传统文化中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思想,宣传绿色发展理念。例如猪是小农家庭经济必不可少的物质中转站和活冰箱,是循环经济的体现,农家可以不养牛马驴羊,猪则非养不可,因此古人组合住房和豕形象造成“家”字[5]。这样与传统文化结合,宣传现代发展发展理念说有了文化之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更容易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兰州市市民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小学优秀书画作品选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意义”的问题所在
高台居民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