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外交视域下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2023-01-09 03:05王孙旺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大国强国外交

王孙旺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广西 桂林 541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主动进取。基于外交对象和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我国的外交工作大体分为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政党外交与公共外交、全球治理与“一带一路”等方面。本文基于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着重研究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一流海军、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当前理论界对习近平海洋强国的相关研究大多围绕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海洋治理等角度,其研究缺乏一定的国际战略视野。在大国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拟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视角出发,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建设强大海军、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角度梳理习近平的海洋强国战略。

一、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现实基础:中国发展处于由大国迈向强国的新历史方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目标,中国的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国防与军事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当前我国国际环境整体处于和平状态,国内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外部挑战,即:台湾问题没有解决,南海主权面临挑战,东海部分海域和钓鱼岛等主权受到日本挑衅,西南部分领土遭到印度非法侵占。这些问题既关系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也是影响国家安全和外交的重要因素。从地缘政治上看,当前对中国外部安全构成挑战的因素主要来自海上。海洋既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风险与挑战。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正是对中国在向海洋进军,走向民族复兴过程中如何与其他海洋大国开展合作与竞争问题的全面思考与布局。

(二)理论基础:从保卫海疆到服务发展再到海洋强国的逻辑发展

中国的对外战略具有持续性。毛泽东时期基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央提出“一边倒”“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等战略指导思想。面对海洋问题,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抵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邓小平同志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针对当时存在的海洋争端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在进行国际战略思考时,把发展与稳定作为重要维度。通过回顾党的外交思想和政策可以发现,中国的对外战略始终追求安全、发展、和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海洋问题的认识也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主要从海防的角度看待海洋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从服务国家发展的大局看待海洋问题。在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国家安全与发展,重视发展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的保护,加强海军力量建设,发出了“向海洋进军”的号召,在和谐世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二、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着眼于民族复兴的国家战略目标,提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推动我国由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由传统的大陆国家向陆海兼备型国家转变。

(一)建设强大海军,维护国家海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中精力开展经济建设,对海洋的开发与保护还未提上日程。针对他国对我国领海和岛礁的侵占,我国提出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外交政策。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海洋问题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2016年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判菲律宾“胜诉”,否定了“九段线”,并宣称中国对南海海域没有“历史性所有权”。对此,习近平同志对当日来访北京的欧盟领导人表示:“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所谓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习近平同志的表态体现了党和国家维护国家海洋主权的坚定立场与决心,立场与决心的后盾是国家力量,尤其是国家军事力量。

维护国家海洋主权首要在于建设强大的海军力量。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主要大国无不重视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海军的兴衰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2017年5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视察海军机关时强调“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海军陆战队时强调,“海军陆战队是两栖精锐作战力量,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通过建设强大海军来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双航母时代”,强大的海军力量为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与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拓展国家发展利益与空间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资本等要素,更离不开必备的发展空间与资源条件。从国际上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深度调整,贫富分化严重,民粹主义、反全球化等思潮抬头,国际社会更需要开放包容的发展平台。从国内发展看,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内部分产能过剩,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严重匮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急需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在这种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2016年4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互赢的重要平台。”2018年10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指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进一步开放、发展与对外合作的重要体现。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习近平同志看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他说:“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促进一个国家强盛。”建设强大海军不仅是为了维护国家海权也是为国家发展、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资源保障与稳定的海外市场,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要找准突破口,以点带面、串点成线,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三)维护海洋和平,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维护海洋和平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海洋对本国战略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的后起之秀,正在全力建设海洋强国,必然会引起相关国家的关注,甚至引发其他海洋大国的打压与遏制。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不称霸的外交政策,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不是为了与相关大国争夺势力范围和全球霸权,而是着眼于自身海洋主权的维护和发展的需要。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和平稳定。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要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推进互利友好合作,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维护海洋和平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当今世界因海洋引发的分歧主要包括:由岛礁归属权引发的领土争端,由争夺海上通道控制权引发的航行安全问题,由地缘政治争夺而引发的大国战略竞争与对抗。这些争议、矛盾在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存在,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国际社会亟待新的海洋治理理念与方案。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会见出席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外方代表团团长时首次提出了“海洋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并指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他对参会的代表提出希望:“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努力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为新的海洋秩序的构建与海洋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环节,为世界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三、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的根本保障

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行为,是国家战略意志的体现,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关系到国内发展海洋经济与海军力量的建设,也会引发国际海洋秩序的相应变动与调整,必须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着眼,从战略高度予以谋划,因此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顶层设计,更加奋发有为,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也提出“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新时代中国的内政外交工作从制度与机制上更加强调党领导,从战略心理与外交风格上要求增强战略自信与保持战略定力。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建设海洋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国家发展、顺应时代潮流与世界大势做出的重大部署,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2018年,国家成立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并将维护海洋权益工作纳入中央外事工作全局中统一谋划、统一部署,体现了党对外事工作与涉海问题统筹规划、全盘考虑的战略设计。新时代中国无论是建设海洋强国还是处理与相关国家的海权纠纷必须坚持与完善党的领导。

(二)保持战略定力与自信

习近平同志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当今时代风云变幻,机遇与挑战并存,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对于中国这样的超大规模国家,战略谋划与实施更加重要,不仅关系到中国本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地区乃至世界的整体局势。近几年来,国际局势呈现出动荡不稳的特点,世界的不确定性增强。世界主要大国尤其重视战略谋划,通过战略谋划实现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大国的通行做法。面对新的形势,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眼镜去细心观望。”“我国对外工作要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维护国家长治久安。”面对大国竞争,中国的海洋强国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与战略自信,充分发挥大国运筹空间广、政治经济效应强和国际影响力大的优势。

四、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的时代价值

(一)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是习近平外交思想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外交思想反映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最新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的外交工作以实现民族复兴、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为主线。习近平同志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立为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工作的主要目标。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论述了通过建设强大海军维护海洋主权,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国家发展空间,维护海洋和平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内容,这些举措最终都将服务于实现民族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性,向海洋进军是近百年来大国走向强国的不二选择。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回答了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主权与发展海洋经济的关系,回答了开发利用海洋与保护海洋的关系;回答了通过海洋合作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其论述内涵丰富,意义深刻,丰富完善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二)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理论指导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是近代世界大国的发展规律,当今世界主要大国纷纷强化海上存在,美国加快推动海上战略转型,重返制海,高调凸显海上地缘竞争;英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正重整海上军备,积极推动海上复兴。作为后发的海洋大国,如何发挥后发优势?科学的理论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海洋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建设一流海军、开展海洋合作、激发全民树立海洋意识等内容,极大丰富了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内涵,为新时代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重要指南。建设海洋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内政外交方方面面。如何尽量减缓外部压力,这就需要我们与国际社会做好战略沟通。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倡导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中国军队始终高举合作共赢旗帜,致力于营造平等互信、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这充分表明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的和平属性,中国海军建设用于维护自己的主权与合法利益,而不是搞侵略扩张,划分海上势力范围,习近平同志的表态有利于增加中国军力发展的透明度,避免外界误判,减少外在阻力。

(三)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为世界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人民渴望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富裕洁净的地球上。但近几年来,大国战略竞争的态势增强,各国加强军事建设和技术创新,力争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其中围绕海洋的竞争也在逐步增强。摒弃划分势力范围的旧做法,克服传统海洋治理中存在的弊端,成为考验各国领导者治理智慧的难题。习近平倡导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主张维护海洋和平和谐,反对危害海洋安全的暴力行为;主张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反对争夺海洋势力范围的零和博弈;主张通过政治协商解决涉海纠纷,反对动辄诉诸武力的单边主义。人类历史的实践告诉我们:和平合作的发展红利要远远大于战争红利。2015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会见出席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的外方主要代表时强调:“政党和政治家应具有远见卓识和历史担当,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走在前列。我们既要登高望远,又要脚踏实地。”呼吁相关国家领导人要具有政治家的远大眼光与宽广胸怀,顺应人类和平发展的潮流,通过和平利用海洋实现互利共赢,为相关国家处理涉海纠纷提供了新思路,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大国强国外交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吐槽大国
纺织强国再出发
多想记住你的脸
“学习强国”礼赞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秦晋争霸
大国气象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