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及安装应用

2023-01-09 06:27刘志学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年4期
关键词:精量温室大棚

温室大棚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了反季节的温、光、肥、水、气等重要条件。相较于人工控制和管理,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在环境因素耦合、环境参数分析及非线性预测等方面优势明显。在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下,安装及应用基于物联网、遥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成为大势所趋。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即使是同一作物在不同地区的生长环境也不同,而温室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区域差异问题。经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20年9月出版的《图解温室智能作业装备创制》一书,为从事温室装备生产的专业科技人员和温室种植的管理人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该书由变量施药技术与装备、精准施肥技术与装备、土壤消毒技术与设备、精量播种技术与装备等4个篇章组成,共收录了针对某个或多个生产基地的实际生产问题和技术装备设计及试验的73篇文章。全书引入实证,在具体作业环节的技术协作中进行理论分析和专业解读,图文并茂、语言通俗,为解决植保、施肥、土壤消毒、精量播种、测控及管理装备等作业环节的智能控制系统安装应用问题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技术应用手册。

智能化温室大棚控制工程是集农业生物学技术、自动化技术、环境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其安装应用需要一套完善的软硬件温室控制系统作为保障。针对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需要获取的一系列数据参数和环境值,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需要坚持以下技术原则。首先是精准性。不论是数据处理平台、网络传输及自动采集终端,还是远程控制应用终端,均需要做到精准监测、科学管理,这是实现数据一致性和标准化的基本保障。其次是实用性。智能控制应考虑用户的便捷使用和不同作物生长环境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灵活且严格的权限和系统设置,并设置必要的提醒功能,防止突发情况对作物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再次是适用性。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应采用技术成熟且成本易控制的信息输入输出设备,自动监测和触摸控制的设计和开发应使用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方便用户综合管理。最后是拓展性。系统功能的拓展性对于提升生产调度的数字化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同时拓展性的增强也能进一步保障实际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以上技术原则实现的技术装备安装应用,将推动温室大棚农业生产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具体的安装应用中,智能控制系统的集控计算机除了要接收具体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土壤干燥度、光照度等实时数据,还应达到下达执行操作指令的适宜状态,实现真正的科学化控制和集中化管理。因此,集控计算机的不同操作页面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显示功能,其数据库系统包含的数据采集单元应实现对多个分散开发的温室大棚原始数据的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传感器和通讯模块的控制操作。此外,传感器的设计和选型也是确保智能控制系统经济、科学的关键一环。应安装通过无线网络运行的传感器,温度和湿度作为两个重要的参数首选采集类传感器,如红外复合气体传感器;土壤营养成分检测和干燥度检测首选检测类传感器,应用场景中预处理和开关闭合的整体管理则应选择控制类传感器,不同的传感器形成的数据处理单元对应到配置的服务程序中进一步提升了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基于智能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储存和管理的植保、施肥、病虫害防治、精量播种等领域的实时数据采集及参数调节。一方面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科学的环境;另一方面为调研更多地温室大棚实际应用场景和系统功能需求提供了珍贵资料,为开发和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技术是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业生产新方式的典型代表,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还有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的工作。《图解温室智能作业装备创制》一书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及整体性,将为我国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提供重要理论借鉴及丰富实践指导。

猜你喜欢
精量温室大棚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正负气压组合油菜精量排种器锥孔盘排种性能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单体驱动器设计与试验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福建:南安市举办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试验观摩会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