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既有结构安全性鉴定

2023-01-09 15:07李家龙和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安徽合肥238200
安徽建筑 2022年8期
关键词:间距偏差构件

李家龙 (和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安徽 合肥 238200)

0 前言

时下安徽省各地区或多或少存在开发项目停工造成烂尾,烂尾项目形成的原因较多,如在建楼盘的开发商破产、缺乏建设资金、项目涉及经济纠纷、开发商违法违规导致工程停工,其中多半是因为资金链条断裂,工程未完,开发商已拿不出钱来,银行也不愿继续贷款,而项目又无法转让给其他投资人。烂尾项目处置方法一般有两种:①如果是资金不足或者资金链断裂造成的未完工建筑,一般会通过拍卖的方式转让,或者找新的开发商联合开发;②政府干预:房子成废墟后,可以去市、区政府找融资平台疏通再抵押复工,当地政府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干预。

停工时间较长的烂尾楼项目因缺少必要的维护,钢筋外露锈蚀等外观质量缺陷未进行及时处理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项目重启之前一般需要进行外观质量缺陷普查和结构安全性鉴定,对损伤构件和承载力不足构件进行可靠处理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后续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并按规范要求对建筑物沉降进行定期监测。

笔者以某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停工项目为例,对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对其进行外观质量缺陷普查和结构检测鉴定,综合现场实测结果、结构验算结论及目前损伤现状,对该工程的安全性等级评定,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1 设计概况及鉴定原因

本工程设计为十五层(地上十四层,地下一层)框剪结构,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类别为Ⅲ类,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基础持力层为②层粉质粘性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40kPa。上部框架填充墙体采用MU5.0煤矸石空心砖、M5.0混合砂浆砌筑。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负一层至三层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四层至七层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八层至十四层柱、墙、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负一层层高为4.57 m,一层层高为4.50m,二层层高为3.90m,三层至十四层层高均为2.90m。

由于该工程因故长期停工,现工程复工重启,为了解该工程施工质量及结构安全状况,需对该工程进行损伤检测和结构安全性鉴定。

2 结构现状及体系核查

工程结构封顶但尚未完工。经现场勘查:该工程负一层长期受水浸泡,浸泡高度约3.5米,经排水后,负一层筏板上方目前仅存在少量积水及淤泥现象;大部分非承重内、外墙尚未施工。

经现场核查,建筑平面、立面基本规则 ,除负一层(6/01)~2/(1/H)~N 轴及一层、二层(1/01)~2/K~L、(5/01)~(4/01)/(1/J)~2/K轴区域结构尚未施工完成外,其余结构构件的布置与设计相符,竖向构件传力途径明确,结构布置合理,形成完整的受力体系,整体性构造和连接符合规范要求。

3 构件质量缺陷及损伤

经现场检测发现,该工程存在多处不同程度的外观质量缺陷,主要有:部分框架梁存在因钢筋锈胀导致的混凝土保护层局部脱落,严重处箍筋外露、锈蚀;柱头混凝土存在蜂窝、孔洞等现象且箍筋外露、锈蚀;柱根角部混凝土局部缺失,缺失处主筋裸露、锈蚀;柱身上部存在因钢筋锈胀导致的混凝土保护层局部脱落,严重处箍筋外露、锈蚀,且柱身中部存在较多孔洞;柱根混凝土存在较大面积孔洞;后浇带未施工完毕,绑扎钢筋锈蚀严重;框架柱柱头混凝土与柱身中下端混凝土存在明显色差交接处存在水平环状裂缝(交接处经局部凿除后发现,混凝土存在局部孔洞、不密实);柱根存在因箍筋锈胀导致的混凝土保护层局部脱落,严重处箍筋外露、锈蚀;墙身存在因水平向钢筋锈胀导致的混凝土保护层局部脱落,严重处钢筋外露、锈蚀;墙身及墙角混凝土存在较多孔洞,严重处钢筋外露、锈蚀;梁、板交接处混凝土存在局部孔洞且存在明显渗水痕迹;现浇板板底存在因钢筋锈胀导致的混凝土保护层局部脱落,严重处钢筋外露、锈蚀;部分现浇板板底存在不规则状裂缝,并伴随有明显渗漏痕迹;部分现浇板板面存在顺支座部位开展的环向裂缝。

除上述缺陷外,上部结构构件未发现明显因荷载因素引起的结构性受力裂缝。

4 建筑物顶点侧向位移

现场选取该建筑物的部分阳角部位对顶点侧向位移进行测量,该建筑物观测点实测部分顶点侧向位移值未超出《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规定的不适于承载的侧向位移界限值。

5 上部结构承重结构检测

5.1 混凝土强度抽检

主要采用回弹法对混凝土构件现龄期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由于被测构件混凝土实际龄期已超出1000d,因此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附录K中相关规定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修正。

在抽检的混凝土构件中选取部分回弹数值偏低及受水长期浸泡的混凝土构件,该类构件采用回弹法辅以钻芯修正。钻取的混凝土芯样在试验室内经切割、磨平制作成1:1试件,晾干后在压力试验机上进行试压。

回弹法及回弹辅以钻芯修正检测结果显示:除少数构件实测强度偏低外,其余被测剪力墙、柱及梁构件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达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部分构件经回弹辅以钻芯修正检测)。

5.2 剪力墙截面尺寸及钢筋配置抽检

采用钢筋定位仪、钢尺等对部分剪力墙钢筋配置进行抽检,检测结果显示:抽检剪力墙竖向及水平向分布钢筋平均间距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5.3 框架柱钢筋配置及截面尺寸抽检

采用钢筋探测仪及钢卷尺等对部分框架柱主筋配置、箍筋间距情况及截面尺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抽检框架柱主筋根数及截面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允许偏差要求,部分框架柱箍筋实测平均间距超出规范允许偏差要求。

5.4 框架梁箍筋间距及截面尺寸抽检

采用钢筋探测仪及钢卷尺等对部分框架梁箍筋间距情况及截面尺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抽检框架梁除部分构件箍筋实测平均间距及个别梁高截面尺寸偏差超出规范允许偏差要求外,其余框架梁截面尺寸及箍筋实测平均间距符合规范允许偏差要求。

5.5 现浇板正弯矩钢筋配置情况

采用钢筋探测仪及钢卷尺等对负一层顶~二层顶现浇板正弯矩钢筋配置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部分现浇板正弯矩钢筋实测平均间距偏大外,其余抽检现浇板正弯矩钢筋平均间距实测值符合规范允许偏差要求。

5.6 现浇板厚度抽检

采用楼板测厚仪对现浇板厚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抽检现浇板部分构件板厚测点厚度平均值负偏差超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要求。

5.7 现浇板负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抽检

采用钢筋探测仪及钢卷尺等对现浇板负弯矩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抽检现浇板少数测区负弯矩钢筋间距平均值正偏差超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要求;抽检现浇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大部分超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要求。

6 地基基础检测鉴定

6.1 建设场地地质条件概况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该工程场地地貌单元属于淮北冲(洪)积平原,经过勘察揭露,场地内岩土构成层自上而下为:①层杂填土,主要为建筑垃圾及人工填土,层厚0.80~1.40m;②层粉质粘土,局部夹薄层粉土,层厚6.60~7.4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40kPa;③层粉土,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层厚7.80~8.0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90kPa;④层粘土,未揭穿,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45kPa。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6.2 基础检测

建设场地较为平整,非边坡地带,地基较稳定未见滑动迹象。经检测未发现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异常现象。

7 围护结构

经现场检测:该工程围护系统的大部分非承重内、外墙尚未施工,大部分外露墙体拉结钢筋及构造柱钢筋存在不同程度锈蚀。

8 结构验算结果

地基、基础承载能力符合标准要求;部分现浇板承载能力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余上部结构构件承载力基本符合标准要求。

9 鉴定结论

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综合实测结果、结构验算结论及目前损伤现状,对该工程的安全性等级评定如下。

9.1 地基基础

建设场地较为平整,非边坡地带,地基较稳定未见滑动迹象;经检测未发现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异常现象;经验算,设计基础承载能力符合标准要求。综上所述,地基基础子单元安全性等级可评定为Au级。

9.2 上部承重结构

9.2.1 结构承载功能等级

除少数构件实测强度偏低外,其余被测剪力墙、柱及梁构件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达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部分构件经回弹辅以钻芯修正检测);抽检剪力墙竖向及水平向分布钢筋平均间距基本满足设计要求;抽检框架柱主筋根数及截面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允许偏差要求,部分框架柱箍筋实测平均间距超出规范允许偏差要求;抽检框架梁除部分构件箍筋实测平均间距及个别梁高截面尺寸偏差超出规范允许偏差要求外,其余框架梁截面尺寸及箍筋实测平均间距符合规范允许偏差要求;抽检现浇板存在板厚度偏小、钢筋平均间距及钢筋保护层偏大情况,不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经现场检测:该工程混凝土构件(柱、剪力墙、梁、板)存在多处不同程度的外观质量缺陷;根据实测结果结合原设计图纸及当时建造标准或规范,经验算:部分现浇板承载能力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余上部结构构件承载力基本符合标准要求。

因此上部结构承载功能等级可评定为Bu级。

9.2.2 结构的整体性等级

上部结构布置合理,形成完整的体系;传力路径明确;结构形式和构件选型、整体性构造和连接符合规范要求。因此,结构的整体性等级可评定为Au级。

9.2.3 结构的侧向位移等级

现场检测的建筑物部分顶点侧向位移值未超出《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规定的不适于承载的侧向位移界限值,结构的侧向位移等级可评定为Au级。

综上所述,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安全性等级可评定为Bu级。

9.3 工程安全性鉴定评级

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该工程安全性等级(不包括围护结构)可评为Bsu级,安全性略低于标准对Asu级的规定,基本满足整体承载要求,但应对工程中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可靠处理。

9.4 工程建议

鉴于该工程停工多年,构件存在较多质量缺陷(如框架柱柱头处混凝土与柱身下部混凝土存在明显色差且色差交接处存在水平环状裂缝,柱身混凝土存在孔洞、疏松、露筋,混凝土构件存在钢筋锈胀、混凝土保护层脱落等),建议对该工程质量缺陷情况进行全数普查,并根据普查结果对缺陷构件采取可靠处理,另外应对承载力不足的现浇板构件加固处理。鉴于该工程围护结构尚未完工,后续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并按规范要求对建筑物沉降进行定期监测,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鉴定报告提出具体处理方案。

猜你喜欢
间距偏差构件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50种认知性偏差
BIM模型相连构件获取方法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真相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算距离
基于离差的被动电磁装甲板间距优化分析
机械装配偏差源及其偏差传递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