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思源 彩云之南向国际

2023-01-09 02:03茶茶
凤凰生活 2023年1期
关键词:茶马普洱茶古道

茶茶

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胡皓明说:“世界的茶,在中国,而中国茶的希望,可以看云南。”为何在云南?在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蓝增全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在西南林业大学开设的世界茶叶原产地古茶树资源展,他认为“澜沧江就是世界的古茶树中心”,云南是我国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凤凰生活观茶家栏目集结专家带你识古茶。

胡皓明:凤凰生活观茶家栏目特邀专家,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云南景谷茶厂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国际茶叶交易中心总裁

胡皓明出身于制茶世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其父就在昆明开设了平津茶庄。从继承父辈的事业到如今多重身份的转换——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云南国际茶叶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裁、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客座教授,与其说他是基因中充满茶韵陈香的“茶商人”,倒不如說他是一个古道热肠的“茶痴人”,他总是说:“云南的茶文化,应该走向世界,引领时代的潮流。”

“茶如果没有文化的加持,就只是一片叶子。”在胡皓明的眼中,云南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铸就了云南独特的茶文化。1990年,一批学者将茶叶的贸易与古道紧密相连,不仅形成了云南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契机,还成为了云南茶文化重要的转折点。作为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胡皓明与众多专家学者合著《茶马古道风情录》《茶马古道文化论》《茶马古道上的文化特征》等书,尤其是与知名学者木霁弘于2003年合著的《普洱茶》一书,讲述了普洱茶与茶马古道及马帮文化的深厚渊源。“没有这些文字记载,也许很多东西就会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

马帮是近代普洱茶贸易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正因为历史上马帮队伍不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进入边区,普洱茶才得以源源不断运销各地,也成就了普洱茶的大规模生产。2000年,胡皓明热心聚合了一批对云茶有情怀的人士,积极策划和建成云南茶叶批发市场和云南茶叶交易市场;2005年,修订普洱茶行业标准;2007年,在普洱茶价暴跌后提升普洱茶的认知和价值,并通过“普洱茶高端论坛”让西双版纳茶农、老班章茶农在电视上集体亮相、推广名山好茶;2020年,制定了《云南景谷茶厂白茶企业标准》,并研制生产出市场追捧的金波罗白茶,以独特的玫瑰花香,充分体现了云南不仅有优质的普洱茶,更有甜到心底的金波罗大白茶;2021年,制定《云南大叶种白茶标准》……胡皓明说,做这些事都只归结为一个朴实的理念,就是“诚信做茶,良心做茶”。

“茶产业是朝阳产业。”胡皓明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云南茶也会走向世界的顶端。简单地说,世界的茶,在中国,而中国茶的希望,可以看云南。”

茶马古道已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云南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逐渐显现,传统茶业正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政策,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营销渠道,助推云茶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作为云南茶叶国际交易中心总裁,胡皓明积极参与探索并采用“在线交易、产品认证、仓储物流、商品溯源、供应链金融”五位一体的商业模式,建设“茶天下·云茶城”平台,畅通网络销售渠道,深化原产地追溯、生产加工、储存等工作,致力于形成一个深度赋能型的产业共同体,为茶企,茶商,茶农深度赋能。胡皓明表示,“互联网的崛起推动了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网络存储介质的出现和不断进化,茶文化也正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将文化中的精华视觉化、简易化,以视频、动漫等多种方式呈现,极大地提升了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蓝增全,凤凰生活观茶家栏目品鉴推广大使,西南林业大学教授,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

“据统计,我国古茶树共计5600多万株,其中约97%都分布在云南。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云南更拥有特别珍稀的古茶生态系统——野生茶树群落。”在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蓝增全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在西南林业大学开设的世界茶叶原产地古茶树资源展。介绍起展览内容,蓝增全如数家珍,仿佛每一棵古树都是一位相熟已久的老朋友。

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系统展示中国古茶树资源的展馆,展览系统展示了中国古茶树资源的分布格局,典型古茶树及其生态系统以及云南在古茶树资源保护和传播生态文明方面取得的成就。蓝增全说:“云南是茶树起源地、多样性中心和种质资源宝库,可以说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古茶树王国。”30多年来,蓝增全一直致力于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他带领团队持续开展古茶树资源调研考察,系统掌握了中国古茶树资源分布格局和面积、株数,建立了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古茶树资源可视化大数据平台,并尝试打造一个开放性的免费平台,为资源收集、资源保护和民众意识的提高提供帮助。

随着“古树茶”概念逐渐为市场所追捧,很多古茶树及其群落却没有得到妥善保护。蓝增全说,为了追求产量,出现了掠夺性的过度采摘。“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最后的结果就是古茶树早衰早亡。”此外,随着价格上扬,部分地方出现了不科学移栽古茶树的情况,古茶树移栽成活率低,造成了部分珍贵的茶树资源消失。为保护古茶树资源,蓝增全团队受云南省人大和省林草局的委托,协助起草古茶树保护的相关立法草案。2022年11月,云南省通过了《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加强对树龄在100年以上野生茶树和栽培型茶树进行保护,也意味着云南将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让古茶树的保护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在蓝增全看来,茶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也体现着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和”字。“现在我们追溯的根文化,一方面是指追根溯源,另一方面说的是这种文化的核心精神。茶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和’与‘生命共同体’的概念一脉相承。”

茶是一个自然物,在与人类建立联系之前,无所谓文化。人与茶相遇、相识、发现其价值,对其进行驯化、栽培、利用,这是茶文化的开端,也是茶文化的本源。说到茶文化,就不得不提到茶文明。作为古茶树研究领域的专家,蓝增全在广泛开展生态考察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详细推导论证提出了“澜沧江孕育茶文明”这一全新观点。“从古茶树的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澜沧江就是世界的古茶树中心,古茶树沿着澜沧江周围密集分布。”云南是我国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茶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茶叶和茶马古道连接起边疆与内地,实现经济和文化的交融。站在《古茶树资源分布地图》前,蓝增全介绍:“澜沧江流域的古代濮人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在对茶的认识过程中,濮人先认识到茶可以解毒,于是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后来认识到茶还可以解腻、助消化,进而发现了茶的品饮价值。经广泛传播,茶最终风靡世界。”

“产量占比虽少,处于金字塔尖的古树茶,其生态文化价值及种质资源价值却可以起到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蓝增全认为,大量野生茶树群落的存在,不仅为证明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提供了“活化石”,也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基础。实现云茶产业的提質增效,必由之路就是走生态文化之路。

把现有的资源保护好,另一方面要提倡可持续利用,对于产茶大省的云南来说也至关重要。“现代茶的技术体系的确应该是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而古茶应该是个性化的,我们可以借鉴葡萄酒原产地的保护机制,实现原产地保护以及可追溯的体系,譬如划定区域范围,界定清楚是什么品种的古茶树,茶的产量在多大区间范围内,然后赋予它标志性标签并实施市场监管。”澜沧江流域及其毗邻地区,是古老茶区的集中分布地,古茶树在各自的森林生态系统中,赋予了各具特色的自然生态价值。同时,各民族与茶相生相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茶文化。蓝增全表示,要找出古老茶区的生态特质和文化特色,打造高质量的生态产品,开展高品位的生态文化服务,真正意义上实现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的统筹协调,找到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凤凰生活联合广州古树茶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打造茶文化栏目,致力走进茶人世界,对话茶文化和茶产业相关人士,寻访兼具匠心传承与探索创新精神的杰出人物,开展各类茶文化专题研究和交流活动。带动文化交流、促进产业研究、增进茶人友谊,栏目将邀请茶界领军人物及优秀代表,授予凤凰生活观茶家特邀专家及品鉴推广大使等荣誉头衔,不断发掘报道传统茶文化精髓。

猜你喜欢
茶马普洱茶古道
走古道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茶马古道
普洱茶怎么泡
骑行“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访茶马古道
普洱茶膏抗小鼠衰老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