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古盐河幸福河道打造的实践与思考

2023-01-11 20:01葛一冬曾庆祝庄梦如周东阳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9期
关键词:河道生态工程

葛一冬,曾庆祝,徐 昕,庄梦如,周东阳

(1.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 223005;2.淮安市古盐河治理工程建设处,江苏 淮安 223005)

幸福河的内涵丰富[1],不止要维持河流湖泊自身健康,支撑流域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要体现人水和谐,让流域内人民具有高度安全感、获得感与满意度。根据马斯洛的五级需求层次结构,中小河流治理可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2],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幸福河湖治理行动则要满足人类更高级的增长需求。

1 概况

古盐河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境内,开通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原名永济河,起于二河三闸洞,止于淮河入海水道北堤古盐河涵洞。开河目的是开辟一条新运河,以避清江浦过闸之险,并备清江浦淤塞时通行漕运。现状古盐河不具备通航功能,仍具有排涝、灌溉等功能。河道全长18.7km,目前三闸洞至通甫路段2.5km淤塞不通,现状河道长16.2km。古盐河流经淮安清江浦区、工业园区,流域排涝面积176.3km2。

整治前,古盐河淤积严重,作为流域的骨干排水河道,其原设计标准仅为农区5年一遇,河道内阻水坝梗较多,实际排涝标准不足5年一遇。同时,还存在水土流失严重、蓄水措施不足、水生态系统脆弱、水景观效果差、水文化价值体现不足等问题,已不能满足两岸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 古盐河幸福河建设顶层策划

结合江苏省《关于推进全省幸福河湖的指导意见》,针对古盐河现状存在的问题,淮安市开始对古盐河进行幸福河湖顶层策划。策划方案主要围绕“河道安澜”“水体灵动”“水质清洁”“生态修复”“文化传承”“智慧管控”6个方面[3],以古盐河水安全治理为基础,通过打造生态之河、文化之河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将古盐河变为幸福河,最终实现以“一河兴一方”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

建议的主要措施如下。

(1)根据多年水文资料确定河道设计规模,通过水力计算确定河道疏浚断面,确保河道的水位、流量和流速满足沿线排涝、灌溉需要;

(2)根据现有水系分布和河道淤塞情况,制定水系连通方案,沟通古盐河上下游,让河水灵动展现;

(3)对沿线镇区、农区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达标后集中排放,严厉打击河道内的违法养殖行为和侵占河坡耕种行为;

(4)将河道周边绿地与古盐河协同打造,河道沿线新建生态护岸,提供良好的生态栖息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5)结合古盐河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古盐河景观文化节点,提供休闲旅游场所,同时宣传水文化;

(6)建立河道科学监测体系,完善河道现状管理体系,实现河道智慧管理。

幸福河在打造过程中,由于所涉及的治理比较多,但某阶段的河道治理资金往往不足,因此,幸福河的治理要分若阶段有序实施。

3 古盐河幸福河打造的初步实践

根据古盐河幸福河顶层策划方案,结合江苏省水利厅《关于抓紧开展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苏水计函[2020]28号)文,淮安市在古盐河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充分考虑未来幸福河道打造需求和已筹措资金情况,立意高远,又立足实际,在幸福河建设的整体框架和顶层引领下,通过本次中小河道治理为未来全面打造古盐河幸福河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河道治理分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管理6个方面,对古盐河进行初步幸福河打造,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水安全保障:本次工程治理河道长度18.7km,疏浚河道长度15.2km,通过河道疏浚、复堤加固,使得古盐河全线排涝标准从五年一遇提高到十年一遇。

(2)水资源供给:规划恢复古盐河老河道2.5km,从三闸干渠引水至古盐河头部,使得古盐河有活水来源;通过已建成的西安路节制闸、古盐河节制闸形成梯级控制,保障古盐河生态流量和生态水位。

(3)水生态保障:本次工程新建生态护岸10.17km,新建生态护坡27.88km,规划改造多座生态岛,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保持水生态稳定。

(4)水环境保障:本次工程通过底泥疏浚控制内源污染,种植水生植物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使得古盐河水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5)水文化传承:通过新建古盐河标志碑及盐河展示牌,展示淮安水系关系、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古盐河的盐运文化与漕运文化等,提升古盐河文化、旅游、社会服务等功能。

(6)水管理保障:本次工程通过建设西安路节制闸控制中心、安装部分流量探测仪、水位探测仪、监控摄像机等;实现古盐河重点点位的水位、流量、水质基本数据自动采集、本地显示、远程传输等功能,初步实现智慧化。

4 古盐河幸福河打造中设计、建设中的创新探索

4.1 幸福河建设思路顶层引领具体工程实施

传统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往往从河道的基本功能出发,重在解决河道防洪排涝方面的问题,忽略了河道的附加功能及增值效益[4- 6]。本次古盐河治理工程中,在工程筹备阶段就确立了将古盐河打造成幸福河的目标。工程开始前,先制定古盐河幸福河的顶层策划,然后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管理6个方面角度出发,引导设计思路;工程落地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时刻将人民的幸福感放在心上,争取做到工程施工不扰民,得到民众理解与支持。

4.2 “三新”技术应用提升河道幸福指数

在确保水安全的同时,为了实现河道的生态化治理,古盐河治理工程中积极运用连锁式预制混凝土框格挡墙护岸和三维快速植生垫等新技术、新材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连锁式预制混凝土框格挡墙护岸常水位以下采用镂空的鱼巢式生态框格,可以让鱼虾、微生物都有生存活动的空间。常水位以上采用封闭的植草式生态框格,回填种植土和块石,留有植物扎根生长空间。本项目设计采用3块生态框格,高度1.5m,护岸顶高程按照常水位以上0.5m控制。(2)三维快速植生垫由两大部分构成,分别是直接铺设在土质边坡坡面上的麦克垫和通过液力喷射在加筋麦克垫空隙内的高性能生态基材,基材中混合植物种子。

4.3 因地制宜、分类分段制定导流方案

古盐河全长18.7km,15.2km长的河段有水下工程,需要进行干法施工。与此同时,古盐河所处的渠北运西片区春季降雨较多,工程建设工期长,需要跨汛期施工。制定本工程施工导流方案时,本工程施工时间与柴米河黄码港段改造工程团结河以南段施工时间、区域冲突,造成施工导流相互影响、制约,增加了导流工作的复杂性。施工单位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编制本工程围堰、导截流施工方案,经专家组审查、论证、完善,按照沿线水系分布情况分段进行导流,导流出路主要为沿总排河、入海水道。针对春汛对施工的影响,分类制定排水方案。为了保证上游屯水能合理排放,确保上游农作物不旱不涝,施工过程中上段河道施工多次结合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导流时间段。

4.4 多方合作有效解决征迁难题,共同推进征迁工作

古盐河沿线存在大量民房距离河道较近,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堆”、“乱建”问题较为严重。从房屋安全和河道治理的角度出发,均需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征迁清障工作。本工程征迁清障主要由前期实物量统计、各村公示、镇村与村户签订补偿协议、完成协议赔付工作4个部分组成,待前四项全部完成后,方可联系各村户自行砍伐树木、拆除房屋。针对工程征迁工作战线长、范围广(涉及两区共11个行政村)的情况,项目法人成立综合征迁科、两区政府成立专门征迁机构,共同推进征迁工作。针对征迁清障过程中部分村民不配合的情况,综合征迁科积极协调两区征迁机构、沿线镇政府及村委会,现场会商会办,提出可行办法,做好村民工作,有效化解矛盾,推进征迁进度。

4.5 积极采用“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的高效施工模式

本工程仿木桩采购的是工厂生产的标准化配件,在施工现场直接装配。工厂化的生产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仿木桩的外观、强度、木纹长度、桩身长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开始前,先选取一段河道作为试验段,根据试打效果确定相关施工参数,进一步调整桩机型号及桩机数量配置。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仿木桩施打工艺流程如下:沉桩平台施工-桩位放样-桩机就位-放置导轨-仿木桩起吊垂直就位-压桩施工-土工布敷设-帽梁施工-桩后回填土、坡面整理-退场。仿木桩施打后取得了较好的沉桩效果,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城区段将扰民程度降到最低。

4.6 通过采用飞行监管和远程监管来推动水利建设智慧化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进行科学监管至关重要。本工程积极探索、尝试无人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水利建设现代化、智慧化。一方面创新飞行监管。充分利用无人机灵活机动、不受河道地形限制的特点,制定无人机巡查方案,对工程前期工作、关键节点、施工过程等内容进行监管,根据获取的施工画面,查找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弥补漏洞,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完善远程监控。在施工现场建立移动视频监控系统,接入省厅视频监控网络,强化动态管控,既利于省厅、市局时刻掌握工程进展,随时发现问题,也便于施工管理人员实时指挥调度,合理分配人员、机械,整体把控工程建设进度;同时借助各类工作群即时通信、信息共享的优势,强化岗前安全教育,每日上传安全教育图片和视频。

5 建议

5.1 幸福河的建设要循序渐进

幸福河湖的建设应该先做顶层策划,然后再进行分阶段实施。幸福河的内涵丰富,落脚在人类因水而生的幸福感。人类产生幸福感,首先要有安全感。通过古盐河幸福河这一阶段的实施,提高了当地的防洪排涝标准,确保了当地的水安全,满足了流域内人民的安全感。在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上,幸福感的产生还需要有满足感。清洁干净的水是人类对水的基础需求,在此基础上要实现人与水的和谐共处、万物共生,最后水要让人有舒适的体验感和文化自豪感。因此,古盐河远期工程重点在区域活水工程的连通、整体水景观品质的提升、智慧管控平台的建设以及人居环境的优化中。

5.2 幸福河的建设要统筹全局

幸福河建设是涉水的多维治理项目,除了河道治理,还需要配套周边的市政管网、建筑、交通、绿化,发掘人文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河道的附加效益。目前,古盐河幸福河建设已经初步完成第一阶段的基础工作,资金主要由省、市两级水利部门筹集。接下来,幸福河建设还有保障、完善阶段,并不断迭代,涉及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林草等多个部门,需要多方统筹协同,分期、分部门系统的筹措建设资金。另外,也可以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5.3 幸福河的建设要以面补线

幸福河的建设不只是对河道的建设,更是对周边幸福环境的建设。古盐河远期规划建设古盐河生态公园、清浦区商住区、水利文化科普乐园、胭脂河畔、玫瑰庄园、淮味千年田园综合体工程以及水美乡村工程。一方面,要实现“游在水旁”,以旅游康养文化为特色,在河道周边进一步配套活动场地及设施,将城市发展元素融入堤防、生态湿地、休闲娱乐等设施中,根据使用人群增加全龄运动场地,设置连续的慢行缘道系统。另一方面,要实现“乐在水中”,深入挖掘古盐河独有的历史记忆,将河道的盐运、治水历史融合进幸福河建设,展现河道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历史悠久的古盐河焕发出新的生态活力,成为人民群众体验美好生活的好去处。

5.4 幸福河的建设要与民互动

由于河道长度较短、流域范围较小,历史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在幸福河打造过程中,流域内居民对当地的河道历史、水利文化不够了解,宣传教育工作开展难度较大[7- 10]。但是,幸福河建设是造福民众的工程,应该积极引导民众共同参与。首先,广泛开展幸福河湖知识讲座,让幸福河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使民众认识到幸福河建设意义深远,从主观上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发挥“河湖监督员”“生态检察官”“河湖警长”“河小青”志愿者等群体带头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建立有奖投诉举报机制,凝聚全民力量。

6 结语

幸福河建设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工作,本文主要从策划、设计、建设的工程角度介绍了幸福河建设的相关经验,对于河道管理、与民互动涉及较少。根据《江苏省幸福河湖评价办法(试行)》,从“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公众满意”5个方面对幸福河道建设进行评分,古盐河幸福河打造的实践已实现“河安湖晏”“水清岸绿”,未来还需要从配套水景观、休闲娱乐设施等“看得见”工程,公众的水环保意识培养、水文化宣传等“看不见”的工程全面打造幸福河。

猜你喜欢
河道生态工程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河道里的垃圾
子午工程
工程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