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区卫华小学:聚焦模块化教研 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2023-01-11 10:26王喜燕
山西教育·管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模块化板块教研

文|王喜燕

教研工作是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提到新的高度,而教研为新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为一般教师搭建交流的桥梁,为骨干教师再提升创建平台,好的教研促进钻研者之间成果的传播、整合与提升,推动研究者“再生力”的相互作用。太原市小店区卫华小学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探索实践,以不断提高学校教研水平为重点,尝试进行模块化教研探索,从而增强各学科教研的整体性、实效性、系统性,有效提升教学水平。

一、模块化教研的概念

在学校教研活动系统中,模块化教研以学期教研活动为时间单位,以各学科教材中某一板块为研究主题,同一学科教师为一个研究团队,纵向衔接和横向多元结合为导向,通过“学、思、讲、研、立”等方式开展,以实现教研的组织创新,提升教研品质和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和“双减”的有效落实。

二、模块化教研的具体实施步骤

我校在梳理各学科教材包含的主要板块内容基础上,通过“学、思、讲、研、立”五个环节进行学期教学研究。本文以语文学科提出的模块化教研主题“口语交际板块研究”为例,解读模块教研的实施。

1.学科主要板块内容的梳理与确定

各学科梳理本学科主要板块,并确定研究顺序。例如:语文学科主要包括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写话与习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识字与写字六类。通过梳理,结合校情、学情将这几个板块进行研究排序,确定每学期研究的板块内容,通过三年时间,实现本学科教师对每个板块的深入研究与实践。

2.根据所选板块内容,制定学期模块化教研计划

学期开始,各教研组根据所选板块内容制定模块化教研计划。例如,2021年秋季学期,我校语文教师通过寻找影响课堂质量的关键点,找准切入口,确定“口语交际”为本学期教研的主要内容。原因是“口语交际”关键是倾听、思考基础上的表达交流,而会听、会思考、善表达是影响课堂质量和所有学科学习质量的关键,因此,虽然“口语交际”是小板块,但却应是我们研究的首要内容。教研组长带领语文教师制定了以“学、思、讲、研、立”五个环节的学期模块教研计划。

3.模块化教研开展的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学(研课标)

通过自学、集体学、查找资料等形式研读课标、教材、教参等,使教师对“口语交际”在小学高、中、低不同学段及所带学段的目标内化于心,在理论认识上达到提升,方向上较好把握。在实际的教研中,我们教师发出了很多真实的声音,引起了自身和大家的深思。

第二环节:思(精设计)

通过观看优秀课例、查找案例、分析班情学情等,结合个人教学风格,深入思考、精心构思,所有语文教师设计一节“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强调:一是体现课型特点,要有“口语交际”的味道和内涵,要把好课标要求关。二是要求关注本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注重三个学段的衔接与本学段目标的落实。三是强调“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思政渗透和课堂评价实施。

第三环节:讲(大课堂)

在学习、设计一节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全校语文教师都讲一节“口语交际”公开课。所有教师在大课堂氛围中实践、探索、感悟、反思、成长。

第四环节:研(大教研)

开展大教研,研“口语交际”“阅读”课到底如何上;研不同学段“口语交际”“阅读”的落实策略;研“口语交际”“阅读”的特有的课堂评价实施;研校情学情下的校内板块目标达成的衔接;研“口语交际”“阅读”中思政教育渗透、学生能力、学习习惯培养等等,使学科教师从实践到理论得到再提升,同时基于模块基础上的横向多元纵向衔接基本形成。

第五环节:立(示范课)

在前四个阶段的基础上,高中低三学段各集体研讨一节示范课进行展示,达到再实践、再研讨、再提升。

三、模块化教研的优势

1.实现有效教研。相对于传统教研形式,有效教研理论认为,有效的教研活动一般涉及五个方面要素:一是有主题,即教研活动有明确的主题,是教研组成员共同关注的问题;二是有准备,即每一次教研活动之前所有的参与者都是有备而来;三是有互动,即在教研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能够民主、积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四是有结果,即教研活动结束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五是有行动,即教研活动始终是围绕行为的改进而开展的。模块化教研符合有效教研理论特点。

2.实现接地气的教研。模块化教研是基于本校实际,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教师、不同学情,因地制宜采用的教研模式,是解决本校师生、本校课堂、本校教学实际问题的教研。

3.实现教师快速成长。模块化教研主题明确、内容系统、层次递进,有助于促进不同学段教师对学科教学内容系统地理解、把握与再提升。对于年轻教师通过两到三年,就能对语文学科全部板块有较深入的理论实践基础,缩短六年一循环带来的成长缓慢弊端。对于中老年教师,在大教研的氛围中,势必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各板块进一步深入实践,职业倦怠、成长缓慢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4.实现小学阶段纵向衔接和横向融合。模块化教研为研究不同学段学生在5个方面12项细则上的不同表现与发展水平,形成幼小衔接、小学低中高以及小初衔接等五学段发展目标体系,为更加科学有效地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提供现实基础与目标导向。

总之,模块化教研使研究者掌握对本学科各板块内容深度研究的方法,为今后教研实现“独乐乐”走向“众乐乐”,推动研究者“再生力”的发挥奠定实践基础,为推动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又一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模块化板块教研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模块化住宅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