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区育英小学:传统文化助力培根铸魂

2023-01-11 10:26郭红燕
山西教育·管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社团中华传统

文|郭红燕

2021年1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2022年4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要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如何让学生从小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在心中种下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是学校教育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太原市小店区育英小学结合学校“浸润教育”文化特色,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一、在课堂主阵地上进行引领和浸润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关键。我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力求培养一支崇尚经典的教师团队,通过课堂主阵地来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1.强化教师的引领作用

正所谓“学高为师”,要让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理解和重视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这样才能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为此,我校制定了教师传统文化学习计划,聘请专家学者引领教师学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自学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形式,推动教师自我修炼。近期,我校教师陆续完成了《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的学习。

所谓“身正为范”,教师自身还需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做学生品格的引领者。因此,我校要求教师从仪容仪表、谈吐举止和生活作风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了积极实践优秀德行的教师,就会影响一批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的学生及重视传统文化的家长。由点及面,国民素质也会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提高。

2.挖掘学科中的传统文化

《指南》指出,“各学科从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彼此协同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完成‘进’的任务”。因此我校要求各学科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结合所教授的科目,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使传统文化元素与教学内容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把传统文化传授到每一个学生心中。

语文学科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科目,可挖掘的元素是最丰富的。语文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古诗、古文经典以及名人故事讲给学生,让学生从故事中了解经典、解读人物;在美术课堂上,美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书法、美术、剪纸、捏塑等传统艺术的教学,让学生在欣赏和制作传统艺术作品的同时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走进大课间”活动,如民间游戏、跳绳、踢毽子以及太极拳“八法五步”“24式”,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熟练掌握传统体育技能;音乐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水韵丝竹”社团活动,让学生学习了解以扬琴、竹笛等为主的传统民族器乐。

我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去寻找、发现和弘扬传统文化。各学科教师通过调查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进行设计组织,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传统文化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在德育实践中获得感受和认同

1.以德育活动为主线

我校以新生入学典礼、入队仪式、升旗仪式、道德讲堂、家长进课堂、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内容,将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学校“浸润教育”文化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班主任组织设计含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诗歌、课本剧、情景剧等,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进行展示。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充分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传统文化的星星之火在一次次活动中燃烧。

2.以传统节日为契机

学校作为文明校园,担负着文明礼仪教育的职责。每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七大节日来临之际,学校总是会精心设计活动,为学生营造节日气氛,让学生在特别的环境氛围中获得熏陶、在活动交流中学习。例如,春节来临之际,组织师生写春联、剪窗花、蒸花馍;在元宵节,让家长带领孩子观看“滚元宵”制作工艺,赏花灯、猜灯谜;在端午节组织包粽子、赛龙舟、编五彩绳;在中秋节组织做月饼、赛诗会活动,等等。2022年端午节,学校开展了跨学科主题项目化实践活动,各科教师从知晓端午节来历、品鉴端午美食、朗诵端午诗词、端午赛龙舟等系列活动中,深度挖掘端午节背后的传统文化元素。学生通过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了解,产生了民族认同感,教育效果显著。

3.以二十四节气为抓手

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相当丰富的民俗内容。我校将二十四节气“请”进校园,开展“二十四节气”民俗课程实践研究。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制作小报、诗词朗诵、研学实践等多种形式,了解各个节气的时间、由来、习俗以及节气食物、农业耕作等,从多个角度认识二十四节气。结合节气节令,学校还开展了传统民俗活动,如立春时写春联、春分时立蛋、清明时春游扫墓、冬至时包饺子等。学校食堂也会根据传统节令安排师生传统饮食,如惊蛰吃梨、小暑吃面等,让学生在民俗美食活动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三、在研学旅行中实现传承与创新

研学旅行是拓宽育人渠道的新途径,对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我校陆续开展了爱家乡、访古迹等研学活动:参观东湖醋园,探究“醋是怎么酿成的”,了解山西传统饮食文化;走进乡村,了解豆腐制作工艺、布艺扎染等民间艺术;寻访晋祠古迹,了解山西历史;爬太山展演太极拳,参观出土文物,等等。我校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身在其内,心在其里,思在其中”,真正实现了实践育人的目标。

四、在艺术社团活动中获得体验和熏陶

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地浸润、融入学生生活,学校精心创建了适合学生的传统文化社团,包括剪纸艺术社团、刺绣社团、太极拳社团、民乐扬琴社团、传统象棋社团、泥塑社团、书法社团、茶艺社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创新,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此外,我校秉承物尽其用的原则,让校园的每个设施都能发挥最大作用。从清晨进校园的第一刻开始,学生耳朵里聆听的是民族音乐,目之所及是学校电子显示屏播放的传统文化宣传片;放学时,学生吟诵的是经典古诗词。我校在主楼梯处悬挂传统文化美德的挂图,在教学楼的楼道内展示学生的剪纸、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作品,同时有效利用班级文化墙和黑板报展示学生作品。

我校始终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浸润教育”特色相结合。在《指南》的指导下,我们将继续探索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好办法,进一步强化学校文化软实力,提升办学品质。

猜你喜欢
社团中华传统
缤纷社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