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体育队列队形教学方法探究

2023-01-11 09:48杨慧
当代体育 2022年46期
关键词:队形队列教学活动

杨慧

当前素质教育阶段,教育部门要求教师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手段创新,其中结合体育课程性质展开探究分析,该阶段作为新时代教师应当主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实现教学手段创新.结合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部分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地位低下,体育课堂缺少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师教学热情减少,利用单一手段展开教学工作,不能有效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多样化手段的创新吸引学生兴趣,推动体育课堂的教学发展。

作为新时代教师,为保障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快速发展,应当主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围绕课程主题开发利用周围资源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体育课堂中,队列队形的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学生需跟随教师的指令进行队列练习,但长期在枯燥乏味的活动中重复单一的动作,学生逐渐丧失了活动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更加专注地进行队列队形的矫正,重视在课堂中的行为规范,

1 小学低年段体育队列队形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1.1 教师缺少积极的教学热情

结合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学校始终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依旧存在唯分数论的思想观念,学校领导专注于学生文化成绩的发展,对于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进行较为忽视,没有保证教学资源的平均分配,体育课堂教学地位低下,教师逐渐对体育课堂丧失教学热情。在进行队列队形教学时,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即可,尚未及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手段创新,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在枯燥乏味的情境中进行队列队形的学习,后期脱离体育课堂教学环境,后期教育工作开展失去一定意义。

1.2 队列队形教学手段单一且落后

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队列队形的教学时均缺少良好的教学手段,单纯利用讲授法和演示法进行教学工作,让学生按照指令进行动作的反复练习,在户外面对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学生很容易被外界的环境所吸引,队列动作的学习不够连贯,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基于此,为保证队列队形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当主动跟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现手段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1.3 体育课堂缺少严格化的教育管理模式

有可能是受到家长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当前部分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堂存在刻板的思想观念,学生认为体育课堂是提供自由活动的场所,在户外不需要严格按照课堂制度约束个人行为,在该种思想观念下展开实践活动,体育课堂中纪律性问题的出现更加频繁,教师忽视严格、系统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过度放纵学生的个人行为,导致体育课堂呈低效的发展趋势,队列队形的学习不够连贯,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意识的发展。

2 小学低年段体育队列队形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

2.1 减少体育课堂教学纪律性问题的出现

从当前队列队形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教师主动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教学手段创新,学生积极跟随教师引导进行队列队形的训练,在教学中发现,队列队形的学习十分严格且规范,学生需要拥有良好的大局意识,根据整个班级的队列队形进行调整,且教学活动的开展十分严肃,学生在此期间更加重视个人行为的约束,课堂中纪律性问题的出现频率降低,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课堂习惯,同样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2.2 减少学生体育锻炼时突发性问题的出现

通常大部分体育课堂在进行教学工作前,都会组织队列开展热身运动,教师在调整好队列队形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组织开展预备运动,其中利用严格化的队列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日后的体育运动训练中,学生能够有效避免强度较大的运动带来的伤害,推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3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

体育课堂中队列队形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矫正错误的身体姿态,例如驼背、八字腿等,其中教师要求学生达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标准,为让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清晰,教师主动针对各项教学下达明确的要求,例如在进行“立正”的教学时,学生应当做到双目直视、昂首挺胸、双手紧贴裤缝、脚跟并、脚尖分,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充分掌握正确的站立和行走姿态,长期进行队形队列练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

3 小学低年段体育队列队形教学方法探究分析

3.1 利用歌曲演唱提升队列队形教学效率

首先,为保障低年级体育课堂队列队形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主动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其中为避免枯燥乏味的训练方式降低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开发利用周围的数字化资源,满足学生的課堂期待。结合队列队形的教学特点展开分析,教师为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站立姿态,可以利用歌曲的演唱提升教学效率,主动跟随课堂节奏,利用歌曲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在课堂中可以发现,歌曲的播放不仅让体育课堂教学更具氛围,同样让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了浓厚兴趣,有效帮助低年级学生正确理解队列教学中的站姿要求,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自身体育技能的快速发展。

举例,教师在进行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小学体育教材“队列队形”一课的教学时,低年级学生对于儿童歌曲的演唱有着浓厚兴趣,首先,教师可以结合队列姿势的教学内容进行儿歌的编排,其中利用儿歌的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引导进行动作练习,例如,小伙伴,同思考,站立行走很重要,我们要,都做到,头正、身直、脚要靠拢、双臂夹紧,老师来,看一看,哪个同学,姿势好,站立的最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进行歌曲的演唱,一边进行动作的练习。其次,教师在学生掌握基本的队列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与站立行走节奏相称的音乐展开练习,具有动感的音乐让队列队形训练活动的开展不再枯燥,队列队形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3.2 积极开展趣味性活动满足学生探究欲望

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认知水平较为低下,难以及时跟随教师引导理解重点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趣味性活动的开展提升队列队形的教学效率,当前该阶段的学生对于游戏活动的开展拥有强烈兴趣,其中教师可以结合娱乐节目中的游戏环节带领学生展开练习,多样化游戏活动的开展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队列队形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而且户外教学的纪律性问题逐渐减少,教师能够更加集中精力的针对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指导,以此保障队列教学的质量。

举例,教师在进行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小学体育教材“队列队形”一课的教学时,为让队列队形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有效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设多样化情境,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发展,首先,现在的小学生对于娱乐节目中的游戏环节十分感兴趣,在教学中为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反口令的练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分成小组,教师扮演裁判进行指令的下达,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向左转”,此时学生就需要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游戏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保证队列教学的效果,同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此时学生跟随教师引导通过反口令进行向左转、向右转、跑步走、立定等项目的练习,在游戏中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肌肉记忆,有助于后期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教师还可以尝试开展“趣味报数”游戏活动,其中教师可以下达相应的规定让报数工作的开展不再枯燥,例如,教师可以让报出“三及三的倍数”的学生向左转,报出“二及二的倍数”的学生稍息,在报数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班级的总人数,同样可以利用趣味报数活动的开展让队列队形的教学更具效果。

3.3 利用故事教学法推动队列队形的教学发展

当前素质教育阶段要求教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手段创新,其中教师主动结合体育学科性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技能和个人品格。围绕本节课教学主题展开探究分析,教师为充分发挥队列队形的教学价值,利用多种途径主动了解学生的个人喜好,尝试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利用故事教学法配合队列队形的指导训练,其中故事的讲解让学生沉浸其中,学生更加热衷于在学习的同时讨论个人对动画片中不同人物角色的看法,教师结合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发现队列队形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学生主动融入课堂环境跟随教师节奏进行站立姿势的练习,课堂教学氛围空前活跃。

举例,教师在进行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小学体育教材“队列队形”一课的教学时,通常大部分教师在进行队列队形的教学时,使用的教育手段过于单一,学生很难跟随教师引导完成全部的队列练习,基于此,为保证队列教学的效果,教师主动结合学生个人喜好,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动画故事进行分享,例如该阶段学生对于《小猪佩奇》《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片较为感兴趣,教师可以从该角度出发进行故事片段分享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角色,教师将选择相同角色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然后教师根据不同小组的名字进行指令的下达,例如:“喜羊羊小组,先向左转、稍息、立正、排成两列纵队、齐步走”,在小组表演过后,教师可以模仿动画片中“羊村村长”的声音展开激励性评价,适当指出部分学生在队列中的错误,通过该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积极接受教师的指导,同样对后期活动的开展更加期待。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派出自己队里最强的选手进行动画人物比赛,此时教师可以这样说:“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羊村里哪个小羊的表现最优秀”。教师再次下达指令,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数的积累,以此通过故事教学手段提升队列队形的教学质量

3.4 开展竞赛活动检验学生队列队形的学习情况

体育这项课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通常运动教学充满着竞技性,现在的小学生对于游戏竞赛活动的开展也有着强烈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队列队形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尝试围绕课程主题,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小组分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活动,其中教师可以扮演裁判,根据队列队形教学中的各个项目分成各个环节,可以采用积分制的制度,最后竞赛结束后根据小组的分数进行排名,适当制定奖惩措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通过奖励的发放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竞技的乐趣,保证队列队形的教学效果,推动体育课堂的教学发展。

举例,教师在进行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小学体育教材“队列队形”一课的教学时,低年级学生厌倦枯燥乏味的重复训练,教师为保证队列队形教学的质量,可以从该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开展竞赛活动,其中为让竞赛活动的开展更具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适当制定奖惩制度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让学生在竞赛中产生强烈的体育竞技精神。教师扮演裁判的角色,以小组为单位下达指令,例如让学生集合、解散、看齐、报数、队列变换,针对其中的某位同学,让其进行立正、稍息,原地转法、行进,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数的积累,在竞赛中可以适当地夸赞,通过该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让队列队形教学更具效果。

3.5 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展开角色扮演活动

该阶段的学生对于军人形象有着强烈的敬仰之情,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与家长一同觀看抗战电视剧,教师可以从该角度出发,创设多样化情景,利用角色扮演法推动队列队形教学工作的开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教师根据情境的走向为学生下达任务,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此基础上,学生责任意识的产生,会让其更加主动地融入课堂环境完成教师指派的任务,在角色扮演的同时掌握正确的站立姿势,提升队列队形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军人形象引导学生展开角色扮演活动,例如为学生讲解军人的革命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角色的选择,解放军形象的代入让队列队形的教学更具效果,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更加主动融入情境进行队列训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保障队列队形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主动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实现手段创新,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多样化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队列学习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懂得听从教师指令完成相应任务,养成坚韧、耐心、细心的优秀品质,在体育课堂中获得更好的自己。总而言之,教师应当主动进行小学低年段体育队列队形教学方法探究,以此创设高效教育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队形队列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队列里的小秘密
基于多队列切换的SDN拥塞控制*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在队列里
丰田加速驶入自动驾驶队列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无人机编队机动飞行时的队形保持反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