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冰球在小学校园内的推广式策略研究

2023-01-11 22:42王晶晶
当代体育 2022年46期
关键词:冰球旱地小学生

王晶晶

近年来,“全民健身”概念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对中小学教育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在素质化教育背景下,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教学设计,还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条件,加强体育锻炼。在结束的冬奥会影响下,教师、学生开始接触到“冰球类”项目,且产生了强烈的参与兴趣。所以,学校教师要拓展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增添新元素(旱地冰球),定期开展对抗比赛,全面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整合课程资源,创建多元化的活动环境,开办旱地冰球社团,实行特色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小学旱地冰球教学组织,并提出一些建议。

1 研究目标

通过本校开展旱地冰球运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推广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找到相关对策与措施,为旱地冰球运动在集团校内全面推广提供参考,同时为其在本市区以及更广范围内的小学推广奠定基础。

2 研究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献以及网页浏览,对旱地冰球运动做深入研究,结合我校开展旱地冰球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旱地冰球运动的推广为我校提供体育文化的多途径,为体育老师完成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供帮助。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小学生体育运动情况,通过新项目吸引更多学生投入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及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生对项目的接触,受到家庭关注引申到周边兄弟学校的关注乃至社会更多的人了解这个项目。

3 背景分析

由于受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在“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导向下,很多中小学都开始发展“旱地冰球”特色运动项目,并在全校师生中推广宣传,取得了较好的反响。通过前期调查问卷了解到有90%的学生喜爱愿意去学习这项运动,学校要紧抓这一点,将“旱地冰球”导入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构建了一套专业科学的训练体系,为打造“冰雪校园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一些学校还会定期举办多场“旱地冰球大赛”,模拟冬奥会赛事活动等,为孩子们上演了一堂精彩纷呈的体育课——旱地冰球。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仅要关注智育、德育,还需巧妙构建体育课堂,发挥旱地冰球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4 旱地冰球

4.1 概念

旱地冰球是一项运动强度小、活动时间长的有氧化运动,适宜中小学教育。从发展历史来讲,旱地冰球起源于欧洲,类似于曲棍球,却没有专门的活动场地,不受区域限制,是一种团队合作的对抗游戏。近年来,旱地冰球已经深入到国内中小学领域,扩张速度不断加快。在这一趋势下,冰球运动也成为了小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课程内容,它不仅充满着刺激与惊喜,还能最大程度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坚韧意志,提高体育品德,实现健身育人的教育目标。

4.2 特点

4.2.1 灵活度高,不受场地、装备影响

旱地冰球可以在任何场地环境下进行,如跑道、篮球场、水泥地等等,活动区域为20米×40米,四周安置挡板,两端设有球门,包含守门员,每队需要有5名队员参加比赛,人数随意变动,可1V1、3V3、5V5……每人手持一根球杆,在地面上按照规则自由击打冰球,直至击进门框,整体项目硬件要求较低,便捷程度高。

4.2.2 运动规则简单,参与度高

旱地冰球比赛规则简单,没有限制参与者年龄性别等要素,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属于一种混合式的竞技运动项目。比赛可分为男子组、女子组,也可以男女混合。在小学教育体制中,它能够极大的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激发团队合作意识,极具挑战性、趣味性,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2.3 运动技术简单,易上手

早地冰球运动区别于篮球、排球,总体简单易学,能够在短时间内上手,教师只需花费少量时间讲解,学生便能够进行运球、传球、射门等基础性技术动作;之后,介绍比赛规则,学生可自行组织对抗练习,这也为冰雪项目进入校园奠定了基础。

4.2.4 运动安全性高

旱地冰球安全,運动器械适宜多个群体,材质轻盈(碳纤维、轻质塑料),多数碰撞都是杆与杆之间,不会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并且,在地面阻力下,冰球滑行速度相对较低,能够确保参与者的安全。

4.2.5 运动娱乐性、观赏性强

旱地冰球项目注重团队成员的协调配合、战术演练、杆法运用(带球、传球、接球、射门、护球)等,丰富着观众的眼球,无时无刻的带给参与者们乐趣。旱地冰球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带给人们快乐,是一项集娱乐、观赏于一体的运动,吸引着众多小学生的目光。

4.3 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目前,小学生年龄介于6-12岁,身体还处于发育状态,通过适当的运动干预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而旱地冰球项目,作为团队运动,不仅形式安全,对丰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提高体育核心素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会逐一分析。旱地冰球运动注重攻防一体,参与者需要在场地内不停的跑动击打,整个过程紧张刺激,比较考验学生的躲闪及肢体配合能力,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站位、技法,从而熟练旱地冰球的基本操作,有效改善了骨骼、肌肉形态,进一步增强了身体机能,达到了体育活动的基本目标。

5 课题面临的主要困难

旱地冰球属于现代化体育项目,近些年开始引入中小学体育课堂。但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大面积的推广,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一,学校资金投入少,缺乏配套设施(球杆、冰球),总体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教学活动的开展。其二,部分教师并不熟悉“旱地冰球”运动项目,不知道该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其三,缺少相关的课程资源指导,阻碍着项目活动的开展。其四,由于该项目属于对抗性的游戏形式,需要身体各部位的参与,加之校内运动场地比较复杂,教师们都担心存在安全隐患。

6 旱地冰球在小学校园的推广

6.1 扩大旱地冰球宣传力度,扩大辐射范围

旱地冰球属于新兴运动项目,近年来开始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对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培养运动习惯具有现实意义。旱地冰球门槛较低,规则建議,适用于各类群体,教师要准确抓住这一点,加大推广力度,在各年级中组织相关活动,有效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性、沟通与配合,强化抗压力等。但是,从实际调查发现,该项目在引入体育课堂中,出现了一些阻碍。因此,在开展旱地冰球运动时,学校要结合教学现况,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创建宽松的活动氛围,为学生打开一扇冰雪运动之门,从中感受冰雪魅力,弘扬奥运精神。

为了积极响应冰雪政策,通过有效的推广策略来解决无冰雪条件地区开展冰雪项目的窘境,帮助更多学生体验冰雪运动。就当前发展态势来看,很多地区的小学生还不是很了解旱地冰球,且中小学普及程度低。所以,学校要正视这些情况,深层次研究分析,构建一套多元化的宣推方案,组织教育工作者全面执行。例如,为了扩大旱地冰球的影响力,学校可以依托校园广播台播放一些关于“旱地冰球”的赛事或新闻事件,增加学生的认识。或者,通过班级专题栏宣发一些征文及图片,将旱地冰球的知识渗透到每个班级,便于小学生理解。

6.2 根据小学生特点,实施有效性教育

据数据统计,国内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85%,旱地冰球俱乐部有26个,运动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2021年央台教育新闻报道,小学生身体素质连续五年下降,还有些小学生倒在了400—800米测试跑道上。这些事件告诉当下的家长、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加大体育教育力度,根据小学生身体基础,合理设置运动内容,引导学生参加,在反复的训练中增强体魄,感受挫折。目前小学教育将精力都耗费在语数外学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限制着孩子们的活动量,无法进行体育兴趣与爱好的培养,身心无法健康成长。所以,教育工作者要调整教育理念,开设新式的运动课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运动、怎样科学运动、运动的好处在哪等等。

例如,在开课前,设置一个“带你进入时尚流行运动”模块,详细介绍冬奥会运动项目,如冰球、冰壶、速滑等等,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呈现,让孩子们全身心的感受,观察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期间,教师会适当发问“大家认为旱地冰球是一个怎样的运行形式?该怎样开展?需要多少人参加?”在问题导向下,学生们会深度思考,积极表达想法,提高对该项目的理解。或者,教师从电脑、手机上下载有关“旱地冰球”的游戏,为学生示范,讲述基本的规则、人员组成、球场结构划分等;也可以为学生直播一些“旱地冰球”世锦赛全过程,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们选择。通过课堂教育,学生真正认识了“旱地冰球”,学会科学的锻炼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爱好,践行终生运动意识,在系统化的运动训练下,增强体魄力量,实现身心的协同发展。

6.3 创建多元的课程体系,扩大教育影响力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中小学教育要大胆创新参与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让学生们体验旱地冰球运动,掌握基础性知识与技能,促进教学效果的多元提升。在小学阶段开展旱地冰球运动,对场地、设备要求较低;并且,简单安全,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有助于促进项目持续性推广。与此同时,教师要紧抓时代脉搏、现代体育特点,以点带面,通过旱地冰球推动冰雪运动发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实现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例如,为了实现孩子们的冰雪梦,学校可以各年级设立一个“旱地冰球俱乐部、社团”,由相关爱好者领头申报,丰富体育课程,鼓励感兴趣的学生加入,一起练习相关动作技法。考虑到一些学校缺少资金支持,器械数量较少,且没有建立“旱地冰球”场地,大部分学生都是依托篮球场。在这一情况下,教师要根据班级数量,合理安排课时,或者,利用社团活动,采取小组学习模式,将器材有序分配,循环式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学习基本的技术动作。之后,可以举办一次“校园赛事”,从每个年级选出代表队,进行对抗演练,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影响力。通过项目比赛,学校可以从中发掘一些有潜力的学生,组成校队,实施集训,参加县市赛事。此外,中小学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会”,共同探讨研究旱地冰球。课后,体育教研组以班级为单位, 安排相应的教师,系统化讲解“旱地冰球”基本技术(站位、带球、运球、射门)、比赛战法(个人、团队、赛场球员位置)。最后,为了构建冰雪校园,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各方面资源,设计一套专业化的训练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小学运动员。

6.4 加大师资力量培训,提高教学专业性

在教育体制深化改革下,传统体育课程内容与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冰球类运动正式纳入小学体育课程结构,着重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肢体平衡与协调性,以及坚韧意志品质。在项目推广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阻力,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层面,这些因素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不利于小学生体育能力的成长。

7 建议

7.1 做好充足的准备,提供基础性保障

为了确保旱地冰球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做好题材方面的准备,购买一批高质量的旱地冰球器材,并在体育部的支持下,配置球杆、球门等。

7.2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关乎着整个课堂活动效率,教师要深入学习关于“旱地冰球”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战技能,强化个人专业素养。

7.3 贴合实际,开发校本教材资源

在新时期教育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推动旱地冰球教学,学习要注重开发校本教材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尽量将内容儿童化,通过图文形式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相应的竞赛知识,并创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平台。同时,要依托校园场地环境,编制具有特色的教材文本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有效发展体育能力,增强自信心。

7.4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时计划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最大化了解每个班级的情况,创建丰富的活动情境,合理分配课时任务,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实现个性化发展。或者,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技术教学活动,如点球、绕球,在观摩下思考,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总结:综上所述,旱地冰球作为一种竞技对抗的运动项目,对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增强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教师要贴合学情,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大胆引入冰球类项目,营造积极的活动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全面体验到旱地冰球的速度、力量。并且,由于旱地冰球组织便捷,灵活度高,健身效果强等特点,中小学要注意后续推广要点,精心策划,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十二小学)

猜你喜欢
冰球旱地小学生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冰球
冰与火的运动——冰球
我是小学生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土壤CO2排放及碳平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