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2023-01-11 07:47张重阳
当代体育 2022年46期
关键词:负面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张重阳

当前企业在人才的招募上,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关注度。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非常关注的学生的教育工作,在学生完成日常的知识学习外,还要求学生参与各种学习辅导班,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入到大学阶段后,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以及竞争的激烈,会导致大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大的压力。为此,当前在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既要重视大學生的专业素养培育,同时还要重视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培育。为此,这也意味着在当前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上,教师必须要立足大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出发,在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开展体育教学,并借助体育运动培养大学生出色的身体素养,促使学生基于运动能够实现健康心理状态的塑造。本文在观点分析的过程中,立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出发,针对借助体育运动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塑造问题的阐释和分析。通过本文观点分析,为高校科学合理进行大学生体育运动组织提供经验分享和借鉴。

当前,由于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在社会上也会有更多的竞争压力,面临的社会挑战也更多。在巨大的压力下,导致很多人在压力面前心理素质会发生变化。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来说,现代大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面对知识学习的压力,同时还有来自父母、社会的压力。由于多重压力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要想保障自己的身心平衡,就必须要找到合理的情绪发泄口。体育运动是一种出色进行情绪发泄的方式。在参与完体育运动后,会让学生倍感身心舒畅。而且通过体育锻炼,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此,在大学生教育阶段进行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显得十分关键且必要。本文在观点分析的过程中,围绕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体育运动的价值进行了观点的分析和阐释。

1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时代的飞速发展,促使社会对发展所需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也意味着大学生所要面对的社会竞争更激烈。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能够进入名牌大学仅仅是成长中的一个非常微小的环节。在进入到名牌大学,乃至最终走上社会后,大学生还要面临十分复杂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在进入到大学后,需要面对学业压力,职业规划压力。走上社会后要面临岗位竞争压力等。由于这些压力的存在,会导致大学生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若是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导致大学生的内心有较高的焦虑感,不利于大学生健康身心的塑造。家长在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上,若是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味的给大学生施加压力,会让大学生成为学习机器,长此以往也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消极影响。

结合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来说,虽然越来越多高校已经充分意识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也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收效甚微。综合来看,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其中有约30-40%比例的大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在所有的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占比在10%左右。这些年,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处于不断高涨的状态,大学生心理疾病涉及到的发病类别也越来越多。为此,这也意味着加大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力度,强化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要素

所谓心理问题,指的是所有心理以及行为异常情况。若是基于对心理疾病进行类别的划分,按照心理问题从轻到重,分别是心理困扰、心理障碍以及精神病。对于心理困扰以及心理障碍,一般需要借助心理咨询来进行心理问题的处理。若是为精神病患者,则需要前往医院接受专业的疾病治疗。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其虽然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但是整体的社会阅历依然十分匮乏。而且很多大学生一直处于求学状态,对很多事情认知不到位,导致这部分大学生不具备好的心理素质,在遇到问题时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综合评估,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

2.1 不适应生活环境

由于优生优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很多家庭中仅有一个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想要什么有什么。由于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导致这些孩子高中毕业进入到大学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有人守在自己身边给自己端水端饭,在遇到问题时也不再有家长陪伴在身边帮忙出谋划策。由于所处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一些原本娇生惯养的大学生对环境的改变难以适应。原本在他们的眼里,自己就是中心,身边的所有人似乎都在围着自己转。但是在进入到大学后,自己不再是中心,这也很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的落差,从而诱发心理问题。娇生惯养的大学生很多不具备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在遇到问题时也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大学生会有恐惧和自卑出现。

若是大学生长期处于恐惧和自卑的情况,此时不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很容易导致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诱发心理疾病。

2.2 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活是非常轻松、自在的。即便如此,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到大学后,可能会遭遇到专业不契合自己的要求,或是在专业知识学习上和自己的预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同时,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社会中人才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考取更多的证书。而考证也会给大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若是大学生多次考证不通过,就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当前由于较多负面情绪的存在,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大学和高中不同,上了大学后,由于不同学生的家庭条件差异,会导致学生能够承受的物质基础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学生的心理有较大的压力,在和其他同学沟通的过程中,会有自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在出现冲突的情况下,会导致大学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也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

2.3 情感挫折因素

大学生处于情感的懵懂期,他们十分憧憬美好的爱情。而对于大学这个环境来说,没有太大的学业压力,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在这个阶段,会有不少大学生步入恋爱。但是由于不同大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差异,会导致他们对爱情有不同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一旦遭遇挫折,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若是大学生自身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懂得如何进行负面情绪的消解和排除,则会导致这些负面情绪在大学生的心中累积,长此以往诱发心理问题。

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情感挫折因素导致心理问题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有部分大学生由于向对方表白不成,产生了扭曲心理,从而出现杀人的行为。也有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遭遇挫折后,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信心,出现因为情感挫折结束自己生命的情况。这些类似的报道屡次见诸报端,也促使我们必须要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2.4 严峻就业压力

进入到大学后,虽然相较于很多学生来说,大学生已经取得了人生阶段性的胜利,但是接下来他们还要面临就业的压力。由于大学的扩招,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一些大学毕业生在走上社会后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激烈就业压力的驱动下,会导致很多大学生心理认知出现偏差,从而诱发心理健康问题。另外,在就业的过程中,若是多次遭到拒绝,也会让大学生产生自我怀疑,诱发消极情绪。若是不重视大学生负面、消极情绪的及时排除,也会导致大学生有出现严重心理疾病的可能。

3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价值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因此大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建设国家和社会。同时“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直接可以显示出国家的实力,因此当前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体育运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意志和勇气,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强健学生的体魄,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3.1 通过体育运动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情绪状态

通过体育运动能够促使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得以出色的改善。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情况下,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所以难免会有负面心理出现。所以如何实现大学生这种负面心理状态的改变显得十分关键且必要。当前,从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来说,竞争越来越大,导致大学生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大学生还会有较为突出的焦虑感。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会导致大学生的情绪出现失控。所以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能够促使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能够发泄内心的情绪和压力,并可以积极投身到知识学习以及竞争参与中。通过体育运动,能够促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实现注意力的转移,改变大学生的情緒和行为,让大学生可以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而且长期参与体育锻炼也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身体素质。

另外,大学生在长久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倦怠情绪出现。由于这些情绪的出现,会导致大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降低思考的速度。但是学习的热情和思考速度往往会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较为关键的影响。所以通过体育运动能够让大学生可以在体育运动参与的同时,改善负面、消极情绪,从而始终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知识学习中。所以基于体育运动参与,可以改善大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让大学生可以积极投身到知识学习中。长期的运动也可以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对于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好的帮助。

3.2 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大学生思维认知,促使大学生树立良好心理

通过体育运动参与,可以促使大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得到较好的改善。大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所要面对的问题较多,很难保障大学生不会有负面情绪出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情绪的改变会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所在。通过体育运动,能够促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理解体育运动的精神,并运用体育运动精神激励自己,改善自己的思维认知,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塑造。

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压力,众多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出现负面情绪。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非常健康的项目,不仅能够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使大学生从这些负面情绪中摆脱出来。还能够在长期的运动中改变自己的体型和体力,使得学生精力充沛。一旦学生的情绪发生了转变,并且拥有充沛的精力,就会在长期的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情,降低学习中情绪低落的比例,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3.3 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从小没有经历生活的窘迫和时代的变革,缺乏意志品质的锻炼。而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就要让学生经历一些不曾经历的痛苦和极限。在体育运动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例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大学生在克服体育难题的同时,也可以促使自己能够正确看待困难和挫折,增强意志力。

此外,在体育运动中还存在主观困难,例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这些情绪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同时降低小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因此,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品质的养成并不是只有在体育运动中才能体现出来,而是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从运动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4 结论

体育运动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的作用。经常进行体育运动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会的高速发展给学生施加了很大的压力,长期在这些压力下生活学习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大学生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大学是人一生中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了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将体育运动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也是紧急的任务,要让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茁壮成长、在运动中保持健美,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负面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