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看平衡木项目后备力量

2023-01-11 08:04刘朝辉
当代体育 2022年46期
关键词:后空翻平衡木转体

刘朝辉

1 前言

平衡木项目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在难度和质量上一直都走在世界前端,保持着世界顶尖的竞技实力和竞技水平,全国青年锦标赛是冠军们成长的摇篮,是为他们步入更广阔的舞台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今年是执行2022-2024奥运周期新规则的第一年,而此次比赛是奥运新周期国内的第一场全国性赛事,因此,本文对2022年青年锦标赛中参加平衡木决赛运动员的动作完成情况进行研究,梳理和分析目前我国青少年选手在平衡木项目中的D、E分、成套动作的编排分布情况、动作连接加分以及国内特定要求加分等情况,为我国青少年选手在平衡木项目中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22年青年锦标赛平衡木甲组决赛的前八名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收录本次比赛的成绩册、秩序册,整理中国期刊网、阅读有价值的各种赛事的有关信息资料,女子竞技体操平衡木的评分规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现场观察法

现场观看本次平衡木决赛的全部过程,并详细记录单项决赛的最高D、E分、成套的编排情况、新颖独特的连接,为本研究提供支持。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7软件对2022年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女子平衡木决赛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平衡木决赛D、E分情况

本次比赛的D分由三部分组成:1完成至少8个(加下法)难度动作,根据难度动作的级别进行累加,执行国内特定要求,不限制最高难度;2完成4个编排要求,每满足一条编排要求增加0.5分,最高可获得2分的满足编排要求的加分;3对难度之间的连接根据完成的情况给与应有的连接加分。E分则根据运动员的完成情况给与0.1、0.3、0.5或1.0的扣分,最后排名采用资格赛加决赛成绩为最终名次。

3.1.1 前八名选手D、E分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到最高D分为5.9分,最低D分为3.9分,分差在2.0区域, 最高E分为8.266,最低E分为5.566,分差在在2.7分的区域,D分展现的是运动员的能力,E分考察的是运动员的动作的表现,而因最终排名需计入两场比赛的成绩,也是对运动员技能、体能、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得分可见单项决赛中所有选手的成绩都低于资格赛成绩,而且分差较大,最高分差达3.9分,最低分差为0.937分,平均完成分差为1.9分,可见我们青年运动员在技能、心理素质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与磨炼。

3.2 平衡木成套构成及要求

规则要求选取一套动作中的最高8个包括下法在内的难度动作,其中至少3个技巧动作、3个舞蹈动作、2个任意难度构成难度价值(CV)。

3.2.1 单个技巧动作编排分析

从表2可知,本次单项决赛中技巧动作的运用包涵屈体后空翻、直体后空翻、团身前空翻、拉拉提、挺身前空翻、挺身侧空翻、团身侧空翻、团身后空翻、横木倒插8种类型,共计完成21人次,从选择难度动作的价值来看,1人次选用了E组的难度动作、14人次选用了D组动作,选用难度动作的频率最多的是挺身前空翻、挺身侧空翻,虽然本次比赛国内竞赛规则对青年选手提出了更多要求,鼓励女选手积极发展难度,但一些难度价值更高的动作原地跳起转体180°前空翻、后空翻转体360°等动作不曾出现。

3.2.2 技巧串情况分析

技巧串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带腾空的技巧动作组成,而其中一个必须是空翻动作。在规则的导向下,增加了长串(B+B+C)0.1的加分,令动作的连接加分空间更大,也进一步鼓励动作连接的加长与编排创新。

从表3技巧连接情况看,每位选手都只选用了一串技巧串,其中三连串的连接只有1种类型,1人次选用,动作为小翻接拉拉提接小翻(B+C+B)可获(SB长串)连接加分0.1,7人选用了二连串的连接,有5个类型,踺子接直体后空翻(B+E)一人次选用可获连接加分0.1,踺子接屈体后空翻(B+C)1人次选用。侧空翻接小翻(D+B)2人次选用,1人出现停顿,1人出现失误。小翻接团身后空翻(B+C)一人次选用。小翻接拉拉提可满足编排要求,可见,参加平衡木决赛的8名选手中,2名选手通过技巧串动作连接获得了连接加分,分别为0.1分,其余6名选手选用的技巧串仅仅为满足编排要求,湖北选手因在技巧串中出现连接停顿,未能满足编排要求。

3.2.3 混合串连接情况分析

本次比赛,8位选手中有5人选用混合串来获得连接加,其中4人运用了三个动作的连接来获得加分,其中杨佳敏选用了2串3动作连接,C+D+B=0.1和D+B+B=0.2但由于第一串动作出现抓木,未能获得长串加分,张婉宁和周玉瑛運分别运用了用了1串3个动作串连组合连接来提升D分,张婉宁C+D+B=0.3分、周玉瑛D+B+B=0.2分,另一名选手陈柳静也选用了B+D+B的长串连接,但由于她的纵分腿跳被判定重复动作,最终未能获得长串连接加分,另外还有3名选手未能通过混合串组合来获得连接加分,可见新规则鼓励运动员通过长串连接获得加分,但对动作的规格与连接的判定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3.2.4 体操动作类型情况分析

新规则提出,纵分腿接环跳、跨接环跳、杨波跳这三个动作只能按先后顺序在成套中计入一个难度价值,因此,跳步动作类型选用频率最高的动作是交换腿劈叉接环跳(E)组、纵分腿接环跳(D)组两个难度值较高的动作,分别为6人与7人选用,其次是横木纵分腿转体180°(D)组、交换腿劈叉跳(C)组各2人选用,而交换腿劈叉转180°(D)组与横木纵分腿跳(C)组选择最少,仅有1人次,从C组以上的转体动作选用情况来看,动作的选用只有2个类型,蹲转720°(D)组、蹲转1080°(E)组,其中有3人次选用了D组蹲转720°动作,1人选用E组蹲转1080°动作,其余4名选手在转体动作的选用上比较保守,只选用了符合规则编排要求的常规A组立转360°,本次比赛跳步与转体选用的种类和频次减少。

3.3 上下法情况分析

上下法是一套成套的开始与结束,一套成功的成套需具备稳定的上法和精彩的下法,规则规定上法如果没有难度价值需在E分钟扣除0.1分,下法如果完成D组或更难动作将在D分中增加0.2分,如何充分利用好上下法获得高D分和高E分是获取胜利的有效途径

3.3.1 上法选用情况分析

本次比赛上法呈现5中类型,其中3种为技巧动作,2种为舞蹈动作,8名选手中只有浙江选手选择的是比较容易的A组动作,另外6名选手中3人选择了难度较大的技巧E组动作,2人选择了技巧C组动作,2人选择了舞蹈D组动作作为上法,没有选手通过上法获得连接加分,浙江选手张清颖复制了奥运冠军管晨晨的动作,“交换腿劈叉上接交换腿劈叉转体180°接后手翻/倒插”的三连串混合连接(D+D+B)的新颖连接,如果成功完成,可获得0.4的连接加分,但由于在完成中出现停顿,最终未能获得连接加分;可见,上法选用的难度值呈上升的趋势,大多数运动员一改求稳的心态,选择中、高难度的D、E组动作,各省选手都希望借助各种途径来提升D分的分值,使D分处于一个有利的分数为取得最佳成绩奠定基础。

3.3.2 下法选用情况分析

本次比赛下法运用了4种空翻技巧难度动作,4人选择横轴屈体后空翻两周(E)组动作,3人选择横轴转体类动作直体后空翻720°(C)组、直体前空翻转体360°(C)组、1人选择B组木端屈体后空翻下,4名选手张清颖、周玉瑛、张婉宁、陈柳静分别通过下法获得了0.2的高难度加分,两名选手下法落地站稳,金孝轩踺子接直体后空翻转体720°C组、张婉宁踺子接屈体后空翻两周下E组,但因国内特定要求规定只有完成D组或以上的动作站稳才能获得加分,所以只有张婉宁一人获得了额外的落地站稳加分,没有选手获得连接加分,可见,新周期规则鼓励D组或更高难度下法给与加分后,大家在下法难度的选择上也根据自己的體能选择了较有利于获得加分的单个或两个动作组合的动作,下法作为成套的最后一个动作,所带来的压力是不可忽视的,在规则的导向下,以高质量的完成和稳定为主导,选择符合规则要求又有利于让运动员在心理上减轻压力,得到更高完成分,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有异曲同工之效。

4 结论

(1)D分在3.9-5.9分之间,平均E分为6.93分,难度D分上需要继续加强,而完成分E分更需要继续提升完成的准确性、稳定性,以实现高难度、高质量、高稳定的统一。

(2)木中高难度的技巧动作选择趋保守状态,技巧串、混合串的连接、体操动作的种类的选用数量和难度价值呈下降趋势,未沿用中国队一贯特点使用长串连接来提高D分同时,凸显个人成套动作的高潮和亮点。

(3)上法难度普遍提升,大多数运动员一改求稳的心态,选择中、高难度的D、E组动作;在规则导向下,下法动作主要以横轴的“屈体后空翻两周类动作为主,单个难度动作下法逐渐减少,运用与一个B+E/C组构成的二连接下成为本次比赛的主流。

(作者单位: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

猜你喜欢
后空翻平衡木转体
竞技武术三人对拳后空翻训练方法设计
解释不清
摇晃的平衡木
鹧鸪天·踢毽子
汉字诗:旦
艺术“疯狂”客戴志康:从个人情怀与商业利益的平衡木上跌落
山东2.24万t转体桥转体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
大跨小曲线半径转体桥转体系统设计要点
平衡就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