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区行道树调查与分析

2023-01-12 06:01廖颜姣骆俊洪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频度叶色行道树

廖颜姣,骆俊洪

(1.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2.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福建 厦门 361024)

城市主干道及行道树是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1]。同时,合理配置行道树不仅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能提升经济及社会效益。生态方面,行道树能净化空气,减少空气污染,降低噪音和周边环境的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城市内部生物多样性[2]等。经济方面,有利于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提高周边房产的销售价格[3]。近年来,关于城市行道树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主要集中于结构特征[5]、景观效果评价[6]、行道树生长和植物多样性等方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2020年厦门成为福建省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近年来的道路绿化工作已初具成效,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为更好地推进厦门市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对市区内主要道路行道树树种进行实地调查,分析行道树种类组成、运用频度、观赏特性与道路绿化应用等,分析厦门市区主要行道树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为城市行道树景观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1 研究地概况

厦门市位于北纬24°23′—24°54′、东经117°53′—118°26′,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21.2 ℃。年均最高温24.5 ℃,年均最低温18.7 ℃,年极端最高温度38.4 ℃,年极端最低温度2 ℃。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3 ℃以上,全年无霜。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时间和路线

调查时间为 2020年7月—2021年7月,对选取12条样线每条道路按上、下行2个方向来回踏查。参照已有的行道树研究成果,实地以厦门市地图为底图,选取湖滨东路、湖滨西路、湖滨南路、湖滨北路、湖滨中路、厦禾路、莲前东路、莲前西路、市府大道、鹭江道、嘉禾路南段、仙岳路西段相对集中且较具代表性的12个主要路段为研究对象。道路绿地指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可进行绿化的用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7]。其中,道路绿带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

2.2 调查方法

结合实地调查,对行道树进行标本采集和拍照记录,将采集的植物标本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的标本进行比较鉴定,查阅《中国植物志》[8]《福建植物志》[9]《园林树木学》[10]《花卉学》[11]等专著,并请植物分类学专家对鉴定结果进行核对校正,得到厦门市区主要行道树常用树种种类,记录其科属种并分析。

2.3 频度计算

物种重要值是反应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通常人们将城市中应用数量多,出现频率大的树种定为基调树种[12],根据调查结果,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物种重要值[13],频度F=m/M,式中:m为某树种在选样的主要12条街道内出现的次数;M=12。

2.4 观赏类型划分

观赏类型划分参考缴丽莉等[14]及赵扬辉等[15]的方法,将叶色分为单一绿色叶、秋色叶、常色叶树种、春秋季色叶树种4大类,结合观花、观果和观干皮等特征划分为 16 个类型(表 1)。

表1 植物观赏类型评价因子和分类指标

表1(续)

3 结果与分析

3.1 厦门市区主要行道树种类组成

厦门市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常用树种共30种,隶属于13科21属,不同科所含属种数量类型组成见表2。根据各科所含种数的多少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种类5种的科有2科:棕榈科(Arecaceae,3属5种)、桑科(Moraceae,1属5种),所含种占主要行道树常用树种种数的33%,构成厦门市区主要行道树常用树种的主体;种类4种的科有1科:豆科(Leguminosae,3属4种),所含种占主要行道树常用树种种数的13%;种类3种的科有1科:樟科(Lauraceae,1属3种),所含种占主要行道树常用树种种数的10%;含2种的科有5科:紫葳科(Bignoniaceae,2属2种)、千木棉科(Bombacaceae,2属2种)、楝科(Meliaceae,2属2种)、桃金娘科(Myrtaceae,2属2种),所含种占主要行道树常用树种种数的27%;单种科有5科:使君子科(Combretaceae,1属1种)、漆树科(Anacardiaceae,1属1种)、夹竹桃科(Apocynaceae,1属1种)、大戟科(Euphorbiaceae,1属1种)、屈菜科(Lythraceae,1属1种),所含种占主要行道树常用树种种数的17%。

表2 厦门市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常用树种隶属科的统计分析

3.2 厦门市区主要行道树常用树种频度分析

厦门市区12条主要道路行道树13科21属30种树种运用的频度见表3。频度最高的是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speciosa),为0.58;其次是王棕(Roystonearegia)、大叶榕(Ficusaltissima)、桃花心木(Swieteniamahagoni),均为0.50;之后是杧果(Mangiferaindica)、羊蹄甲(Bauhiniapurpurea)、凤凰木(Delonixregia),均为0.42;火焰木(Spathodeacampanulata)、垂榕(Ficusbenjamina)、菩提树(Ficusreligiosa)、非洲楝(Khayaseegalesis)、盆架子(Alstoniascholaris)、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均为0.25;黄花风铃木(Handroanthuschrysanthus)、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小叶榄仁(Terminalianeotaliala)、高山榕(Ficusaltissima)、小叶榕(Ficusconcinna)、木棉(Bombaxceiba)、美丽异木棉(Ceibaspeciosa)、腊肠树(Cassiafistula),均为0.17;出现频度最低的为金山葵(Syagrusromanzoffiana)、海枣(Phoenixdactylifera)、加拿利海枣(Phoenixcanariensis)、银海枣(Phoenixsylvestris)、天竺桂(Cinnamomumjaponicum)、香樟(Cinnamomumcamphora)、黄金宝树(Melaleucabracteata)、海南蒲桃(Syzygiumhainanense)、石栗(Aleuritesmoluccana),均为0.08。

表3 厦门市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常用树种频度分析

表3(续)

3.3 厦门市区主要行道树种观赏特性与物候特征

3.3.1 观赏类型 厦门市区主要行道树种观赏特性与物候特征统计分析见表4。A为单一绿色叶树种,有17种,占56.7%,分别为王棕、大叶榕、桃花心木、垂榕、菩提树、非洲楝、阴香、高山榕、小叶榕、金山葵、海枣、加拿利海枣、银海枣、天竺桂、香樟、海南蒲桃、石栗;A-1为单一绿色叶、观花共享型树种,有5种,占16.7%,分别为大花紫薇、羊蹄甲、凤凰木、火焰树、洋紫荆;A-2为单一绿色叶、观果或茎干共享型树种,有2种,占6.7%,为杧果、小叶榄仁;A-3为单一绿色叶、观花、果或干皮共享型树种,有4种,占13.3%,分别为盆架子、木棉、美丽异木棉、腊肠树;C为常色叶树种,有1种,占3.3%,为黄金串钱柳;D-2为春秋季色叶、花共享型树种,有1种,占3.3%,为黄花风铃木。

3.3.2 叶色、花相、果相观赏物候特征 常绿树种、落叶树种为 21种、9种,种类比3∶1,数量占比70%、30%。行道树全年叶色呈绿色系的有 28种(93.33%);常色叶树种1种(3.33%),叶色为黄色;春秋季色叶树种1种(3.33%),叶色为深绿色。总体上,彩色叶树种共2种,为春秋季色叶、常色叶。从花相来看,有红色、黄色、白色、紫色4类颜色,分别为6、2、1、1种。其中,春季观花树种3种,观花期集中在3—5月,花色以红、黄为主;夏季观花树种4种,观花期集中在6—8月,花色以红、黄、紫、白为主;秋季观花树种3种,观花期在9—11月,花色以红色为主;跨季节1种,11月—翌年5月,花色以红色为主。从果相来看,有黄色、褐色2类颜色,夏季观果树种1种,观果期集中在6—7月;秋季观果树种1种,观果期集中在10月。

表4 行道树主要观赏特性与物候期

3.4 厦门市区主要行道树种生长习性与道路绿化运用

厦门市区行道树的生长受土壤贫瘠、风大、盐碱度高的影响,但地势相对开阔平坦且光线充足,有利于热带及亚热带植物的生长。由表5可看出,厦门市区主要行道树的生长习性大都属于喜阳、喜温暖、不耐寒树种。

表5 厦门市区主要行道树道路绿化应用

桑科的大叶榕、小叶榕、高山榕等因根系发达,对地面及地下管线等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不建议使用;盛花期树种如盆架子,满树花朵所散发气味较浓,宜避免在居民区附近种植;对于具有滨海风景特色,但树冠不大、遮荫量不足的棕榈科树种不适宜人行道种植,适用于分车带、交通绿岛及边侧绿地,沿海道路等;鉴于落果易对路面造成污染的树种如海南蒲桃在人行道、分车带慎用,可用于边侧绿地等。

厦门是台风多发地区,建议风口地带选择抗风树种如大花紫薇、大叶榕、凤凰木、小叶榄仁、高山榕、小叶榕、盆架子、腊肠树、海南蒲桃、香樟等,一些抗风能力较差的树种如羊蹄甲、火焰树、菩提树、非洲楝、洋紫荆、美丽异木棉等应选择在避风地段种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对福建省厦门市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常用树种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厦门市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常用树种共30种,隶属于13科21属。棕榈科、桑科、豆科所含种构成厦门市区主要行道树常用树种的主体。②厦门市区12条主要道路行道树运用树种中栽种频度最高的是大花紫薇,其次是王棕、大叶榕、桃花心木。③从行道树观赏特性与物候特征来分析,以单一绿色叶树种,全年叶色变化不显著,观花或观果价值不高的有17种(56.7%)。行道树全年叶色呈绿色系的有 28种(93.33%),单一绿色叶树种种类、数量占比量最大,具彩叶树种仅有1种,且没有观秋叶特性树种,有较显著季相变化的树种应用频率低,数量少。观赏期主要集中在春、夏、秋季,冬季树种季相变化不明显。从叶色、花相、果相特征来看,叶色以绿色为主,观赏期全年;花色以红、黄为主,观赏期集中在3—11月;果色以黄色、褐色为主,观赏期集中在6—10月。④厦门市区主要行道树的生长习性大都属于喜阳、喜温暖、不耐寒树种。在道路绿化运用中根系发达的桑科和盛花期气味较浓、不遮荫的棕榈科以及落果易对路面造成污染的树种应考虑适宜的配置方式。⑤厦门是台风多发地区,建议风口地带选择抗风树种如:大花紫薇、大叶榕、凤凰木、小叶榄仁、高山榕、小叶榕、盆架子、腊肠树、海南蒲桃、香樟等,一些抗风能力较差的树种如:羊蹄甲、火焰树、菩提树、非洲楝、洋紫荆、美丽异木棉等应选择在避风地段种植。

4.2 存在问题与建议

1)栽种频度最高的大部分树种不属于乡土树种,乡土树种运用较少。厦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可进行合理筛选、引种驯化,改良目前行道树种类单一现状[16]。加强对本地园林观赏树木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利用,挖掘本地乡土树种,从中筛选适合厦门城市绿化的遮荫、抗风能力强及富有热带地域特色的树种作为行道树种。

2)行道树栽种频度相差不大,基调树种不明显。厦门所用的行道树多为亚热带地区传统的园林绿化树种,与周边地区城市的行道树树种相似,行道树树种选用的随意性,导致树种多而杂、特色不鲜明,建议加大厦门市市树凤凰木的种植,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厦门市行道树景观。

3)整体上应提高季相变化较大秋色叶树种的及彩叶树种的应用频率、种类与数量,尤其是秋冬季季相变化较大的树种。

4)根据行道树不同生长习性,且因观赏特性、物候期、遮荫、抗风能力等综合因素影响道路绿化运用形式,应进行合理配置及养护。

5)本研究首次从整个市区主要道路尺度上量化了厦门市行道树结构,分析了行道树种类组成、运用频度、观赏特性与物候期、生长习性与道路绿化应用等方面。但针对行道树进行的物种多样性、分布、生境、、植物生长指数评价和分级指标研究还不足,且道路、样点的调查数量还不够全面,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目前,可用于行道树的树种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今后,加强行道树的调查研究,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非常必要,为城市行道树规划和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目标提供有益参考。

猜你喜欢
频度叶色行道树
夏 荷
科学抵御“植物入侵者”
——入侵植物响应人为扰动的适应性进化方向探究
行道树
弯道
泰安气候条件对‘黄金芽’茶树新梢呈色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
芒果行道树,宾川亮丽的風景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哈尔滨秋季22种乔木叶片色彩属性与气温变化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