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探讨

2023-01-12 19:40赵雅倩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2年12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班主任

赵雅倩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部分偏远山区这一问题更加严重。个性特征缺陷,不良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比较普遍,而缺乏父母的指导教育和祖父母的溺爱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班主任要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发展健康情绪;对留守儿童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加强家校联合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培养;通过课堂教学,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推动监护人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

给留守儿童带来不利影响的是心理上的种种问题与冲突。学生从小就需要家庭更多的爱与引导,但是家长的疏远,让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对生活的依赖,并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文章将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心理辅导的教育策略,期望为农村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借鉴与帮助。

一、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现状

(一)个性特征缺陷

留守儿童易表现出性格缺陷、任性、自我为中心等特点。笔者教学实践发现,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因缺乏家庭管束而产生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小学阶段甚至存在逆反心理、暴力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多数在家不听话、顶撞祖辈、性情乖张等。

1.留守儿童自卑心理较强

留守儿童由于种种原因,其自卑情绪得以扩散。如果没有家长的切实关怀,就无法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而且自卑感又能诱发学生的一系列其他心理活动。比如,自我封闭意识特别强,心理上对外部刺激非常敏感;嫉妒情绪,自负行为,等等。自卑心理可能是其他负面情绪产生的催化剂,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丧失自信、产生抑郁倾向,等等。

2.留守儿童安全感不足

缺少家庭的关爱,学生安全感不足。表现在非常警惕身边人和事物,不愿过多地参加公共活动。从行为上看,有些“胆小怕事”,有些“叛逆暴躁”,对于身边的事很容易做出过度反应。一句话,学生情绪的长时间紧绷,给他们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3.留守儿童孤单感较强

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缺少玩伴以及家长的陪伴,使得他们自身孤独感很强,同时还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种种困扰。孤独感让一些学生养成“离群索居”心理,个性非常孤僻,不愿与身边人有太多接触。与此同时,孤独感又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导致其安全心理阈值持续下降,对身边的一切都产生严重恐惧。

(二)不良的学习习惯

在留守儿童中,学习问题始终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小学阶段学生在校时间少、学生人数众多、老师难以照顾到每名学生、课后缺乏家长监护都会造成其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与此同时,因为小学阶段学生自制力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学习困难、注意力不易集中等问题,家长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乏对学习的监督管理,学习中表现为学习主动性不强,加之多数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教,且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一般偏低,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难以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原本不高的学习动力被渐渐磨灭。二是随着年级升高、学习内容逐步加深、学习压力增大等,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不想学习的情况,甚至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萌生退学不读书的思想。

(三)行为习惯不良

由于留守儿童没有家长监护,容易形成一些不良行为,如撒谎、打架及沉迷电视和电脑,即使是课堂上也可能影响其他学生学习。例如,农村中许多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看管,长辈们对子女更是娇生惯养,听之任之,自然越看越纵容,产生了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对学生本身,对家庭和社会都有影响。均埋下了潜在危险。

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照看,心理不懂分享,表现得较为自私,自制力较差,听不到别人的建议与指导。长时间的家庭管教缺失,会让他们的心性变得越来越自由随意,对管理规则与制度视而不见。也许会使他们提早弃学,走进社会去“闯荡”。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德育规则教育,使其了解规则;从行为上看,上制其行,遵守公共规矩与道德。同时,家庭还需参与学生管理,避免学生走向“油盐不进”。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家长不在家,对留守儿童家庭指导教育不当,使儿童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形成扭曲的价值观等。二是祖父母教育观念不够科学等,多数祖父母教育留守儿童都很简单,精力不足、教育观念不端正是祖父母存在的通病,而且与子女年龄相差甚远,使子女不愿跟祖父母倾诉。

三、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难题,儿童身心健康与文化教育在农村发展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还有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国家与政府应提供经济方面的援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予以救助与关怀,并从教育、加大学校师资力量等方面采取若干具有可行性的理性舉措,以尽快破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

(一)组织集体活动、发展健康情绪

一部分留守儿童个性比较呆板,不愿和学生、老师过多沟通,长期下去会给学生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学校与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应创设各种课外活动,增进儿童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但在安排活动时,班主任要充分听取学生的建议,而不是直接确定活动形式与内容。家长长时间外出,也是极没有安全感的。所以当班级举办集体活动时,班主任可利用课外活动这一契机,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工作,使其在上课期间,主动畅谈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感受与遭遇,增强其沟通交流、促进其相互帮助,从而使留守儿童体会到他人的关怀与照顾。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时,还安排了一些唱、跳和体育比赛等活动,加大留守儿童课余文化生活的开展力度,使其学校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还能提高其集体荣誉感和引导其积极愉快地健康成长。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经常在班内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比如每月给家长写一封信,班主任可以拍照,通过微信、QQ等方式向家长传递。举办“卫生习惯”教育,督促全班学生养成洗干净脸、刷干净牙、洗干净脚等卫生习惯。班主任经常进行亲情教育,使这些敏感而又弱势的学生能够体会到家长浓浓的关爱。

(二)对留守儿童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

对留守儿童而言,班主任犹如父母。要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每一位班主任都肩负着重大的职责。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班主任要对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进行仔细而深刻的了解,对学生所提问题要进行耐心而详细地解释。学校及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为每一名学生都建立家庭档案、个人档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性格特征等,便于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助工作。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老师在得知学生的真实状况后,能够以父母的身份与他交谈,成为朋友,帮助他解决他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增进信任,激发他的学习欲望,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心态,并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留守儿童多数位于偏远山区,地广人稀,与陌生人接触的机会很少,而班主任又是其接触最多且比较信任的一个群体,对这些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教师与学生间的信任关系有助于这些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素质。

(三)加强家校联合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培养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非班主任一人所能胜任,更需要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做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学生健康发展也至关重要。例如,有些家庭环境较差的学生,其心理压力会很大,班主任应着重关注这部分学生,并及时与家长交流,尽量减轻家庭环境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所以班主任应经常家访学生,了解家庭情况,特别是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更需发挥其联系家长的桥梁作用,化解家长和子女间的交流障碍。还要让父母尽量多地与学生沟通,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呵护与关怀。

班主任在生活中要用心去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班主任会在课堂上通过他们的日记,周报等对他们的心理变化进行留心观察,对于心理变化比较大的学生班主任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通过谈心等形式,与他们成为朋友,进而逐步对他们进行疏导,处理好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问题。并及时向父母通报学生心理变化的原因,使父母对学生家庭生活的心理健康也有所关注。

(四)通过课堂教学,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1.教师维护人本教学策略

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师应该保持平常的心态。大部分留守儿童还会展现出自强、谦虚、动手能力较强等特点。教师不先入为主,将留守儿童“特殊化”对待与评价。对此,教师可在课间、生活等方面与学生保持情感交流与沟通,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理“靠山”,这样才能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更主动,更积极。

2.教师重视留守儿童分数的提高与进步

就学校教育教学而言,学生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掌握和学习知识,提高与稳定学生成绩,这对于扩大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外在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此背景下,教师需着重关注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给予他们更加个性化的引导,启发他们进行学习上的转变与尝试,从而让学生在科学素养,德育理念等方面都能够获得更加高效的发展。

3.教师主动维护留守儿童集体形象

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切实保持学生各个方面的形象。比如,课堂教育时,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在日常生活方面,警示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塑造自身个性化特征,让他们在课堂学习、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更加活跃的方面。

4.教师提倡培养班级集体团结意识

就班级教学而言,班主任教师有必要塑造与培育学生的集体文化。比如,课堂上鼓励学生间合作学习,课后鼓励学生举办各种自发性活动,等等。让学生收获集体生活更多的积极体验,降低留守儿童边缘化的概率。

5.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手机家庭会议已经不再是一种阻碍。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家庭、老师三方举行“联席会议”,通过手机加强对学生正向监护与教导,让学生充分信任老师与家庭,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6.引进多元教学方法

要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妨尝试着在传统教学中引入一些多元化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学习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比如目前较為流行的就是互联网+技术、教师教学时,针对那些较为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或难以用语言,实物加以说明和分析的东西,教师可借助“互联网+”下的多媒体演示技术,通过动画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观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所蕴含的内在意义,这种自主化的学习气氛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外,针对课上教学反馈信息,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复习,教师还可站在学生立场上设计有A、B、C,3个不同等级微课视频,使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等,均能参与课堂回顾总结过程,从而在保证教学全面性的前提下,使不同学习能力等级的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摒弃之前的偏见,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推动监护人形成科学教育观念

当班主任面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时,必须先确保儿童监护人教育观念应该是科学、健康的,才能做到父母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对儿童教育问题形成一致。因为子女父母在外务工这一事实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教师在与学生父母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校讯通及时与家长交流,再通过家访的形式逐渐改变祖辈们的教育观念,并在家庭教育中积极鼓励学生父母对子女给予健康、科学地指导,从而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习惯和端正人生价值观。

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国家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教育发展难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水平稳步提升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国家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教育政策中明确指出,对于留守儿童教育,既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要把心理教育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张同.班主任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教育, 2019(14):1.

[2]董珍花,董荣英.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思考[J].文学少年, 2020.

[3]刘兆友.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J].学生电脑,2019, 000(012):1.

[4]党鸿斌.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探析[J].新课程,2019, 000(035):2.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班主任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