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主要园林病虫害调查

2023-01-13 12:02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平潭苗圃园林植物

唐 璐

(平潭综合实验区市政园林有限公司,福建 平潭 350400)

平潭是福建第一大岛,因其绚丽多彩的滨海风光受到广泛关注,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游客纷至沓来[1]。为加快实现平潭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城市发展定位,打造特色海岛风景型国家园林旅游城市的目标,夯实城市园林的基础,保障苗木生产和养护是必不可少。随着园林植物种植面积的扩大,种类(品种)不断增加,病虫害发生愈发复杂,园林植物养护的工作难度日渐加大。为了能更好地维护和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减少经济和生态损失,提高养护质量。平潭综合实验区市政园林有限公司秉承“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开展平潭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研究,以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本文于2018年12月—2021年3月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地概况

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福州市东南部,北纬25°15′—25°45′、东经119°32′—120°10′之间,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海岛县。近50 a平均气温19.8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9 ℃,极端最高气温37.4 ℃,近50 a年平均降水量1257.3 mm,是福建少雨地区。近50 a年平均风速为4.9 m·s-1,年均大风日39 d,为福建省强风区之一,7—9月高温干旱,夏秋之交常受台风袭击,总体来说,平潭海洋性气候更明显,冬春季风大、湿度高,体感差[2]。

2 病虫害调查

2.1 调查对象

调查平潭综合实验区主要城市绿地,包括月季苗圃、利嘉苗圃、洋中苗圃、绿岛花城苗木储备基地等苗木生产绿地;平潭国家森林公园、平潭万宝山公园、湿地公园、如意湖公园等公园绿地;环岛路、如意路、坛西大道、海坛古城、天大山北路、翠园北路等城市主干道绿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病虫害情况。

2.2 调查与统计方法

2018年12月—2021年3月,采用踏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平潭的园林植物分布规划踏查路线,调查的频率为11月—翌年4月低温时期每月调查1次,5—10月高温时期每月调查2次。在平潭历史园林病虫害发生频繁的路段、公园、苗圃等外来引进树种种植地进行踏查,观测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对踏查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高、为害严重的病虫害再采取进一步的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每周2次,调查病虫害的发展速度、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的温湿度,寄主植物种类和受害部位。记录平潭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发生时期、寄主植物、危害部位、受害症状、危害程度。对危害明显的病害和害虫拍照并采集标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向专业技术人士咨询、寄送样品等方法来鉴定病虫害种类[5-23]。

统计方法采用直接计数法,即调查时计算感病株率、感病指数、虫口密度等。感病株率(%)=发病株/调查总数×100%;感病指数=∑(各级病株数×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枝叶损害率=受害的枝条数/调查总枝条数×100%;受害株率=受害株数/调查总数×100%,虫口密度=调查总虫数/调查面积。

病害危害程度根据感病株率划分:病株率<1%,属于无害;1%≤病株率≤25%,属于轻度;25%≤病株率≤50%,属于中度;病株率>50%,属于严重。虫害发生危害程度根据寄主受害情况划分:食叶害虫、刺吸害虫,1%≤枝叶损害率≤33%,属于轻度;33%<枝叶损害率≤66%,属于中度;枝叶损害率>66%,属于严重。钻蛀害虫、地下害虫,1%≤受害株率≤10%,属于轻度;10%<受害株率≤20%,属于中度;受害株率>20%,属于严重[3-4]。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害

调查发现,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园林植物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白粉病、煤污病、锈病、霜霉病、根腐病、枯萎病、灰霉病等12种,其中月季的白粉病、金森女贞的叶斑病、紫薇的煤污病和南洋杉的叶枯病发病较为频繁且危害严重[6-11],多数病害危害地上部叶片和枝干,对园林景观效果影响较大(表1)。病害多数在春秋高温高湿,尤其梅雨季节侵染性病害最容易发生流行;而平潭入冬后季风猛烈且低温少雨,传染性病害发生较少,但大风、盐雾等逆境引发的生理性病害发生严重。

表1 平潭园林植物主要病害类型

表1(续)

3.2 虫害

调查发现2018年12月—2021年3月发生于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园林植物虫害有29种(表2),根据危害方式主要分为食叶害虫、钻蛀害虫、刺吸害虫、地下害虫。其中,食叶害虫以木麻黄毒蛾、斜纹夜蛾、苏铁曲纹紫灰蝶、蜗牛等发生较为严重,发生时间基本贯穿全年。其次,木麻黄星天牛、榕树云斑白条天牛、红棕象甲等钻柱性害虫每年都有发生,主要是榕树、木麻黄、紫薇、红叶石楠等植物受害。刺吸害虫常见紫薇长斑蚜、吹绵蚧、苏铁考氏白盾蚧、月季二斑叶螨、榕管蓟马、松沫蝉等,造成寄主叶片斑驳、畸形乃至枯萎,植株生长不良,排出的蜜露往往诱发煤污病。地下害虫主要是白蚁、地老虎和蛴螬,危害植物地下部份,且白蚁还蛀蚀房屋建筑、公共设施,遇平潭夏秋台风来袭受害植物折断和建筑倒塌,造成大量经济损失[12-23]。

表2 平潭园林植物主要虫害种类

表2(续)

由于园林植物品种多,生境复杂,平潭园林绿化使用大量外地引种的苗木,所以相较农业而言,平潭园林植物虫害种类较多[24]。

3.3 风害

风害是平潭绿化的主要问题,特别是秋冬季节的东北风,寒冷且持续时间长,并且平潭近海,海风中夹带盐雾,易造成植物叶片、细枝干枯掉落,甚至使整株植物直接吹干,对绿化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3.4 病虫害发生规律分析

平潭地区病虫害发生受气候影响很大,2019年3—4月低温阴雨时间长且气温变化大,苗圃月季霜霉病和紫薇白粉病流行,木麻黄毒蛾大爆发。2020年夏季干旱少雨气温高,白蚁和天牛发生较为严重。整体来看,冬季大风少雨,春季温度低回暖慢,导致平潭多数病害发生是从4月气候回暖,梅雨南风天高湿返潮且风力小开始,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愈发严重。

危害叶部的害虫爆发多数在5月以后,植物枝叶大量生长,害虫种群数量也随之提高,星天牛成虫开始大量羽化,交配产卵。白蚁婚飞扩散种群。

6、7月开始平潭地区进入夏季,高温大风且很少降雨,夏季比较干旱的环境以及海边高强度的紫外线抑制了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湿度要求较高的病害,炭疽病、枯萎病、叶斑病逐渐发生流行;而虫害多数在夏季爆发,夏季降雨减少对有浇水管理的园林绿化植物影响不大,害虫数量在充足的寄主植物和高温环境下不断繁衍增加,桑天牛开始羽化,蚜虫、蚧虫、叶蝉等种群数量多、个体小的刺吸害虫增长速度也逐渐达到高峰。

9月后夏秋相交时节台风、降雨增多,湿度提高,高温高湿下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等容易再度发生,由于蚜虫、叶蝉、蚧虫排出蜜露积累的煤污病也愈发严重。

12月后平潭温度降低,大风少雨,部分植物落叶休眠停止生长,病虫害则大多进入越冬状态基本不再发生,取而代之的是风害、霜冻等环境造成的生理性病害。不过南洋杉叶枯病则是在秋季随降雨大风开始流行传播,随着气温的降低和冬季季风的加剧,受害枝叶特征开始表现明显,从枝条顶部开始,新叶无法生长,生长点新叶畸形黄化干枯,最终枯萎部分蔓延至整个枝条乃至整株南洋杉。

4 病虫害防治现状

调查发现,平潭防治病虫害依然主要依靠化学药剂,综合防治技术要求高且工作繁琐,加之缺乏病虫害监测体系,无法做到病虫害预测预报,导致防治注重即时效果,忽视长远考虑[26-27]。

农药防治虽然见效迅速,但存在病虫害抗性增加、环境污染、不能区分害虫和天敌等问题和风险,特别是病虫害的抗性已经成为平潭病虫害防治的主要问题。单一农药常年使用导致平潭病虫害抗性逐年增加,过去常年采购的农药中部分药品效果减少,有些农药因为抗性问题不断提高配比浓度,又使病虫害抗性再次提升,陷入恶性循环[25]。

此外,病虫害发生的程度与调查的绿地、管理养护水平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天牛、白蚁等蛀干害虫由于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性大,在苗圃、公园和景点的路段绿化上受到重视,注重监控害虫为害进行及时的农药防治管理,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较低;但在一些偏僻路段、防风林带等绿地,情况则截然相反。

5 综合防治建议

5.1 加强苗木检疫

对新引进的种子、苗木加强检疫[24]。进行绿化材料引进时,要求供苗商在当地检疫机构按照检疫程序严格检疫,办理检疫证明,按要求对苗木进行技术处理;严禁调运带有检疫性病虫害或杂草的绿化材料,若检查到危险性有害生物,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禁止引入或销毁受感染种苗等。苗圃、公园等绿地中新入场苗木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喷施保护性药剂,减少园林植物种植场地的病原物基数,保护本地植物免受侵染。

5.2 病虫害监测

监测病虫害发生的时期和症状,记录病虫害监控调查数据,准确预测病虫害种类、数量和危害程度,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28-29]。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预案,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机制。

在林间或苗圃、公园选择固定地点定期观察病虫害发生动态,可以利用昆虫的趋性,通过灯光、糖醋液、信息素等诱捕昆虫,分类统计诱集的昆虫种类数量来了解害虫发生的动态。也可以通过病虫害的寄主植物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或者设立标准地、标准株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作为病虫害发生动态的依据。

5.3 日常栽培管理

加强日常管理,强壮苗木以提高抗性,能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28-29]。在栽培管理上应注意种苗在低温时覆膜防冻和高温时通风遮阳;苗木出圃后及时清理地面,修补地膜,清除杂草;大雨过后对城市绿地的排水系统进行清理,保证排水通畅;对道路上绿化带、隔离带中土壤通透性差、土层薄、土壤肥力低的地栽苗和大型盆栽苗木进行地表松土、适当补土和追肥;根据气候变化调整浇水量和浇水时间,根据苗木规格采取喷灌、滴灌或人工浇水;夏季每月进行一次除草兼松土;及时抹芽、修剪,修剪后应喷施80%多菌灵预防病原菌的入侵;生长旺盛的季节注意适当追肥,冬季对苗圃、公园、道路绿化地栽的乔灌木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平潭冬季风大、气温低,对抗风、抗寒性差的一些树种可通过设立风障、草绳包裹树干、涂白等措施防风抗寒。

5.4 合理使用农药

收集目前市场上各类农药的资料,根据平潭本地环境条件和病虫害抗性问题,选择需要替换的农药种类。与同样做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的单位、公司和苗圃互相学习,交流防治经验;向农药供货商咨询是否有适合的产品;通过网络查询最新的农资信息,筛选合适的农药。或列出备选清单,通过农药供货商或电商先订取少量样品试用,进行小范围的效果试验,采购试验后防治效果好的农药。农药使用时按照标准使用剂量,可以避免病虫害抗性升高。

5.5 开展生物防治

利用城市公园、苗圃等生态较为复杂的生境条件,保护和利用天敌生物,合理修建林间植物、苗圃边缘种植大豆或花期长的草本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辅助天敌越冬越夏。选择农药时可尽量采用阿维菌素、NPV核多角体病毒、苦参碱、白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源农药,避免化学制剂对环境和人员损伤的同时保护天敌生物,达到长期有效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平潭苗圃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彩霞苗圃优惠提供新优果树苗木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试论加快国有林场苗圃经济发展的对策
平潭映象
受邀登上央视舞台的平潭女孩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青岛市国有苗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