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研究进展

2023-01-14 19:51赵家菁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24期
关键词:生命观念核心素养

[摘要] 作为生物学课程的育人目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的特异性且具象化的表达。本研究围绕核心素养提出的时代背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综述。在未来的实践推进中,教师需要在宏观层面把握核心素养培育的要义与指向,从理论层面分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性,从实践层面关注生命观念核心素养培育的切实性,进而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丰富落地案例。

[关键词] 核心素养;生物学课程;生命观念;进展梳理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核心素养的落实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全球化趋势下科学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愈发突出,这既为我国未来提供了后备的科研人才,同时关系着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因此,高中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实际教学能否凸显科学教育中的学科特质、理科属性、科学本质与人文涵养,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家人才的潜在竞争力。而生物学作为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对我国高中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异同对比分析,就成为认识与发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特点与实质的必备途径。

(一)高中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对比

根据科学课程中涉及的物质领域、生命领域、地球与宇宙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普通高中课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课程通常被纳入自然科学课程大类。根据这四门学科的最新课程标准对各门课程性质的解读,四门课程的共同点表现为,都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开设的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程(其中地理课程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下表所示的四门课程的核心素养对比,系统展现了这四门课程的各科核心素养及异同点。可以发现,这几门学科都在各自学科观念的基础上,确立了共同性的素养目标。如各个学科都强调学科探究或实践采用的理性思维,以及科创探究的基本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态度与责任的涵养。这恰恰体现了为未来而教,培养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基本要求,而它们课程目标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学科本身涉及的内容领域和核心素养的细化方面。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解读

高中生物学课程以核心素养为宗旨,这说明了生物学课程实施的基本导向与价值诉求。刘恩山教授在最近的生物新课标培训会议上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思维、社会责任”四点进行解读时,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较其他学科的独特体现,而科学探究、理性思维与社会责任则是生物学科作为科学课程,凸显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重要体现。伴随着课程改革趋向的学科教学将更多地走向课程育人,分科教学的实际现状决定了教师需要在以后的学科教学中深度开发与转化学科育人价值。实则,此次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既充分考虑了国际科学教育中科学本质教育、学习进阶测量和HPS教育渗透等相关实证研究成果,也观照了生命科学的相关研究进展、未来学生深度学习的发展需要,才确定了蕴含本学科特色與科学学科本质的核心素养体系。其中,生命观念的凝炼与提出并非偶然间融入,而是在前辈学者的思考下,针对生物学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深入生物学哲学层面,并依据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作出的合理性考量。

目前,对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有依据生物学科典型课型进行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案例,也有具体在一节课中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分析。当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迅速在一线受到广泛研究与落地实施之际,针对其中凸显生物学科科学本质的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的实践落地、详细案例与培育范式也有相关研究。

二、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生命观念核心素养是生物学作为科学学科育人中独具特色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根据张华教授对学科观念的表述,其更多体现为学科思想。换言之,它获取层级的高低既标志着学生生物学科体系的达成水平,也展现了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表现水平。因此,在生物学中培育学生的生命观念核心素养尤为重要。

(一)生命观念的本质内涵解读

从新版的课程标准来看,生命观念是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根据刘恩山教授的观点,生命观念以生物学内容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为基础,是学生可以保持数十年的学习成果,可被学习者用于科学解释生命世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在新课程标准中将生命观念罗列为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多个方面。显然,这个观点已经成为生物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中学一线研究者也更多地基于新课标的表述在自身理解、初中学段与学科教学的锚定点等方面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很多研究者也正是从新课标所阐述的这四个方面进行培育路径的分析。

尽管如此,也有学者从生物学哲学、生命科学史的观点对生命观念进行了多样化的解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编审谭永平老师和吴成军老师的观点。谭老师认为建立生命观念是深刻理解生命本质的途径。从谭老师文章论述中不难发现,其更多地将生命观念认为是生物学科的核心观念,是体现学科本质特性和教育价值的最关键的学科概念、原理、思想和态度,接近于生物学思想。谭老师对生命观念内容的划分,基本与朱正威先生所述的一致,认为其主要包括系统论、进化观与生态学等三大基本思想。吴成军老师则以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运行、发展、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等特点来审视生命系统,从而提炼生命观念。以上的不同思考,均让研究者从不同层面出发,经大量的分析发现,新课标所表述的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的四大方面并不是各自孤立、静止的单体,而是可以相辅相成、有机联动的整体。

(二)生命观念的培育路径研究梳理

在如何培育生命观念的具体路径中,目前尚无系统化的研究,仅有谭永平老师与刘恩山教授等人从理论上给予了一定的方法论指导。刘恩山教授在2018年首都师大承办的生物教学研讨会上明确提出,要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观点的形成,通过生物学观点的显性表达与形成,强调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从而将概念之间形成合理的框架结构,落地生命观念。而谭永平老师则从内涵本身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立等方面,给出了梳理生命观念对应的概念和事实的锚定点,关注从事实到概念,以建立生命观念为目标追求和实施关键在于概念的整合与观念的融合等主要建议。而在一线教师的案例或实践研究中,有从教学模式中进行生命观念的培育,有基于不同课型进行研究,也有以微课等不同教学手段进行实践,更有基于四大核心素养的关系进而表述生命观念的落地。但就生命观念内涵的四个维度进行各自的案例实践与路径探究仍然较少。因而,未来的研究应当着力聚焦生命观念内涵四个维度的案例实践与路径探究,并统整实现其整体的联动与经验的提炼。

三、结语

在前人丰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认为未来对于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的落地解读需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精进与优化。一方面,教学注重积累培育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的典型案例,总结提炼生命观念的培育路径,从而寻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效力,丰富生物学科中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的多元内涵,摸索出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的评价量表,并为此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在实践应用中需要克服当前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只见知识教学、不见课程育人的现象,实践研究应更多地为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可操作的课程章节、可借鉴的教学案例和可参考的教学路径。教师在培育学生的生命观念核心素养中应不断改善教法、完善教学设计,让学生从知识的学习走向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吕立杰,韩继伟,张晓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课程实施的价值诉求[J].课程·教材·教法,2017(9):18-23.

[2]张华.正确处理核心素养与“双基”的关系[J].人民教育,2016(19):23-26.

[3]刘恩山.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J].生物学通报,2018,53(1):18-20.

[4]谭永平.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何及如何建立生命观念[J].生物学教学,2017,42(10):7-10.

[5]吴成军.以生命系统的视角提炼生命观念[J].中学生物教学,2017(19):4-7.

[6]罗章莉,丁奕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与2011版的比较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2(16):38-43.

赵家菁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生命观念核心素养
基于学科教室建设下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基于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创新实验室建设
渗透“生命观念”,感悟社会责任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
浅析表观遗传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