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结构性咨询

2023-01-14 19:51韩艳华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中小学

[摘要]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可通过实施结构性咨询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有关结构性咨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实施的文献资料进行学习与借鉴,从多个层面探究结构性咨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路径。经实践,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结构性咨询的创新路径,以期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课;结构性咨询;中小学

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导,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目的就是以心理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的养成上走正确的道路,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在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的实施方面,近年来,结构性咨询研究议题探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结构性咨询的基本要求,探讨了结构性咨询实施的创新路径,以求提升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其效能,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奠基。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结构性咨询的基本要求

1.对学生的理解支持

对于结构性咨询的实施而言,实施成效主要取决于咨询者和被咨询者之间在交流沟通中的方式方法。为更好地体现结构性咨询的效能及作用,充分了解被咨询者的相关问题,在开展时应秉持理解支持的原则,这是咨询中必须遵守的一种理念。该原则能充分体现出对被咨询者的尊重与理解,使其更加愿意去回答咨询者的问题。若被咨询者无法感受到理解与支持,就会认为对方没有诚意,最终使得整个咨询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也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特别是对中小学生心理教育课而言,学生很少愿意与对方诉说自己的心理问题,要想让他们敞开心扉,就一定要体现对他们的尊重,要时刻以理解支持的理念进行咨询,从对方的角度考量问题,在语言中充满体察、关切的情感,这样才能让对方感受到真情。

2.咨询者的细心倾听

在实施结构性咨询的过程中,不仅要表达对被咨询者的理解与支持,还要依据细心倾听的原则来优化咨询过程。细心倾听不仅表现为用耳朵来倾听,更关键的是用心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悟,这样才能更加真切地了解到对方实际的心理状况,透过其内心的感受搭建心灵上的沟通。这是结构性咨询深层次实施的基本准则,可有效增进咨询的内容深度与广度,从而更好地帮助咨询者解决心理问题。

3.遵循保密性原则

在实施心理咨询时,应当签署与保密相关的协议,且咨询者要向对方承诺保密对方的一切信息,这样才能构建起足够信任的咨询与被咨询关系,使得对方能够更加信任咨询者,进而实现有效咨询。如此,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谈及相关问题时,才会更具实质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结构性咨询的创新路径

1.个体深化咨询与个案追踪

由于学生之间具备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自然不同,所以在心理教育课中实施结构性咨询应当以个别咨询的方式为主。而且,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性,依据选取单一个体以深化咨询的方式,结合各类心理学理论,能更加直观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这样,通过判断中小学生是否有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其行为表现是否较为明显,负面情绪是否时有发生,通过一对一单独辅导的方式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个人心理状况,平息负面、消极的心理情绪。在咨询中,要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如“不要想太多,要相信自己”“你的感受,我也有过,能够理解”等。当对方在听到这样的话语时,自身会感到放松,也就愿意继续将这次咨询访问继续下去。此外,在两个人的对话过程中,眼神的肯定也非常重要,当对方在诉说时,为表达尊重与理解,就应当注视对方,通过眼神沟通的方式让对方了解到你对他的理解与支持。这种注重细节的尊重更能让人记忆犹新,并取得学生的信任。由此,结构性咨询就能顺利实施,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保障。

2.家校协同咨询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方面,为实施结构性咨询,并体现其创新性,学校应联合家长开展交流合作,在校内由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教育,在校外则由家长加强沟通,以引导学生吐露心声。通过认真听取学生的表述,教师根据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指导。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关注到表述者的每一个观点表达,注重细节化问题,关注他们在表达中的情感,依据对方的语调变化、表情变化、肢体动作等,总结其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加准确、深入地发现问题症结,从而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在家校协同咨询中,可依据学生讲述的内容,以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媒介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教授心理健康知识技能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情绪自控及人际交往等相关技巧,通过知识教学的方式开辟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第二曲线”。

3.灵活运用线上交流

基于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结构性咨询也能通过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创新。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心理教师能更方便地利用各类线上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虚拟空间的交流,心理教师能够在平等自由的情境中成为学生的朋友。利用虚拟网络的方式进行沟通,构建虚拟的交流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能使整个心理咨询的摆脱时空的限制,更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步改善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咨询形式是当下心理学伦理视角下虚拟对话的体现,其泛指为人们在不熟悉的事物面前,在聊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更容易向陌生人袒露心声。在结构性咨询具体实施中,为确保线上交流具备实质性效能,体现其应用功能在心理教育课中的创新性,应当事先了解咨询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且要充分考量到每一个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个性化特征。对咨询者来说,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操守,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对被咨询者的一切信息要进行保密,尤其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应确保他人隐私信息和相关资料不被泄露。

三、结语

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问题越来越关注,在实际的心理教育课中,要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在中小学结构性咨询心理教育课中,依据分结构的方式,要从不同层面,以咨询的方式了解学生自身的心理状况,实现有效引导;通过深入交谈的方式,为后续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以此加强心理教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学校心理教育课中,以各具适应性的不同方式实施结构性咨询,能促进学生心理环境的改善,如个体深化别咨询、个案追踪及线上交流等方式,都是心理教育课中实施结构性咨询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姚晓萍,余敏,王晓行.上海某郊区中学生心理知识知晓率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9):79-80.

[2]梁波,沈虹.中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心理月刊,2020,15(08):30,32.

[3]吴京俊.心理咨询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9(36):318-319.

[4]曾世浩.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94.

韩艳华   江蘇省昆山开发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中小学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浅谈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