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让学生智慧生长

2023-01-14 18:50顾芹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24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

顾芹

[摘要] 略读课文教学,首先要准确把握课型特征,厘清略读与精读的关系,拒绝浅教和虚学,实现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融合贯通。其次,要契合学生起点,立足文本特质,有效先学,有的放矢,在删繁就简的设计中体现略教,在独具匠心的活动中体现精学,从而让学生智慧生长。

[关键词] 课文教学;略读;群文阅读;智慧生长

基于略读课文教学的观察和实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思考如何准确把握略读课文的课型特征,在教学研究中向纵深开掘,从而让略读教学走得更稳、更远,真正实现为学生的智慧生长而教学。本文结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文《金色的鱼钩》展开研究与探讨。

一、厘清关系,在“过”与“不及”间融合贯通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然而,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失之偏颇,有的混淆略读与精读,将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来教,讲字词,理脉络,品句段,悟表达,面面俱到。还有的把略读当成自读,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导致学生的认知仅止于文本表面,无法向更深处漫溯。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厘清略读与精读的关系,准确把握略读课文的角色定位,以辩证思维的方式,在过与不及间摒弃两端,取其中间,从而实现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融合贯通。

对于略读课文,受课时限制,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能浮于浅表,而有的教师则在教学形式上进行创新,给予学生过量的实践机会,任由学生信马由缰,说到哪算哪,那样的课堂也会陷入表面丰富、实则单一的窘境。由此可见,对于略读课文,我们在预设时首先要厘清略与精的关系,拒绝浅教和虚学。要紧扣两个问题导向:略教略在哪里和精学精在何处,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内容更適切,策略更精准,实践更有效。

二、契合学生,在“舍”与“不舍”中深耕细作

对于略读课文,我们既要做到导为先,还要做到学为重,在教学中取舍有度,略读有法,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效能的有序提升。

1.观照单元整体,有效先学

对于《金色的鱼钩》一课而言,在本单元中学生先学习并精读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三篇课文,在认知和学法上已经有了较多的积累。从语文要素层面上看,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关注外貌、神态、言行描写来体会人物品质。从人文素养层面上看,他们在品读中感受了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理想和信念。那么,《金色的鱼钩》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到底该略教些什么,又该在何处精学呢?

综观单元整体,《金色的鱼钩》一课既是一种复习,更是一种提升。因此,教师可在关注语文要素和学生起点的基础上,紧扣课文导读进行有效先学,从而准确把握略教的度。作为复习阶段的教学,不妨以预习单的方式从简处理,少些干预牵引,多些自主实践,放手让学生利用课前已学的方法自读、自悟。上课开始,由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检验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多角度地感悟人物品质。有了课前的自主预习,课上再引导学生借助概括要素、串联标题等方式简要说说故事内容。接着通过小组交流和集体互动,评说老班长的可贵品质。整个汇报活动丰富而精彩,可以达到预设效果。

2.关注文本特质,有的放矢

语文教师要在研读教材中达到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的境界,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对于略读课文,我们同样要在深入研读中把握文本特质,从而有的放矢,在教学细节的设计上有所创新。

基于背景,创设沉浸式的课堂情境。对于红色经典类的文章,在课堂上要适时关联相关的写作和文化背景,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变得广阔而厚重。《金色的鱼钩》一课,故事中的长征、松潘草地、老班长等距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备课要充分,搜集的资料要多元,而且要基于背景,多角度地融入情境。倘若舍去了课文情境,单纯贴标签式地讲解,这样既违背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也很难激起他们的积极情绪,产生思想共鸣。因此,执教本课时,笔者搜集了大量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课前欣赏一段关于长征的视频,互相交流对长征的了解;课中适时引入有关松潘草地及入党誓词的资料,引领学生走进那个艰苦卓绝的岁月,体悟一名老党员为了坚守信念而牺牲自我的精神光辉;在总结拓展环节,通过聆听老班长的嘱托,结合“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帮助学生深化体悟,升华情感,进而延伸课外,切记体察,点亮理想之光,践行革命精神。

长文短教,构建梯度式的阅读支架。《金色的鱼钩》篇幅长,文字多,内涵丰富,怎样在一节课时中精准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课文中可供学生细品的点很多,教者要结合课文的特点加以引导,学生的感悟往往零散化且片面化。对比,教者要设计一个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习活动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略读课的效度。为了实现长文短教,笔者在预设主要环节时,打破了常规的读细节、悟品质的方式,而是启发学生聚焦老班长崇高品质背后的坚守,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老班长心中的坚守?”“他用生命坚守着什么?”引导学生在关注细节的基础上,学会关联细节,在勾连对照中抓住看似矛盾的点。之后,通过深度阅读来体悟老班长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这样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挑战性,给学生静心思考和多元互动的契机,还能帮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有所延展,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梯度式提升。整节课,学生聚焦“坚守”一词,展开了充分的活动。先是通过勾连阅读,自主发现细节上的不一致,进而在思辨中追根溯源,发现其不一致的背后,指向的中心却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老班长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在此过程中,辅之以角色朗读来拨动心弦,加上入党誓词相关音画资料的链接熏陶,使教学活动既能实现形式的丰富和灵动,又能抵达应有的深度和力度。有了关于“坚守”的多角度解读,接下来的读写结合训练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学生仿照“感动中国”节目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书写了关于“坚守”的赞歌,即便笔触仍显稚嫩,但字字句句都是他们沉潜课堂后呼之欲出的倾诉,都是他们对英雄人物最真挚的情怀。

3.关联群文阅读,有所广益

站在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教材不难发现,《金色的鱼钩》一课是典型的红色精神的载体。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长征精神,体悟红色精神的内涵并将其发扬光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光要建立学生与教材中这一篇课文的链接,还要建立与这一类文章的链接,从而由课内延伸课外,实现一篇带多篇,乃至一篇带多本的阅读。在预设总结拓展环节时,笔者进行了反复斟酌和思考。最初的设计是扣住全文,聆听“鱼钩的自述”,理解“金色的鱼钩”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联更多的金色形象,讲述感人故事,铭记金色光辉。试教后发现,学生缺乏红色题材的阅读实践,对金色形象的体悟仅仅停留在简述故事情节和概括人物品质上,无法深入体悟每一个金色形象背后的红色精神。因此,笔者认为,“了解金色形象,传承红色精神”这一环节不妨延展到课后,可以开展群文主题阅读,也可以结合党史开展项目学习,按着“寻金色→品金色→思金色”的流程进行,从而进一步领悟革命人物的英雄情怀,坚定“弘扬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的理想信念。

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单元整体目标,契合学生起点,立足文本特质,在删繁就简的设计中体现“略教”,在独具匠心的活动中体现“精学”,真正为学生的智慧生长而教。

顾 芹   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
连缀,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密钥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与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