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浅析

2023-01-16 05:34田士法刘晓勇刘伦保
四川水泥 2022年5期
关键词:工期施工人员工程施工

田士法 刘晓勇 刘伦保

(1.济南万科企业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2.济南泰禾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0 引言

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工期、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若施工质量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可预估的严重后果,造成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事故。因此,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但因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因素比较复杂,管理内容多、难度大,加之管理方式的滞后,稍有不慎,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工艺、施工环境、施工效率与施工设备等施工要点,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对应管理措施和预案,比如设立激励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处罚制度、健全管理内容等。

1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1.1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是工程项目最终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施工时的重要技术手段,如果工艺存在问题,施工质量将得不到保障。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保障工艺的规范性,严格遵守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规范;施工过程中,应有项目管理人员严格监督作业人员的施工工艺是否满足要求,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1.2 施工环境

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可分为城市环境、野外环境两种。城市环境中施工现场可能会占用周边交通道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正常交通,因此交通方面的一些因素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例如车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会开上尚未凝固的水泥路中,又或者撞击施工结构,导致裂缝、倒塌等质量问题。野外环境中很多自然因素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诸如气候的骤变可能导致混凝土凝结出现异常,或者山体碎石在施工扰动力影响下滚落,撞击施工结构。可以看出,施工环境中存在许多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要保障工程项目最终质量达标就必须做好施工环境管理工作。

1.3 施工效率

施工效率是施工质量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施工效率低,施工的工期可能会超出计划要求,这将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做好施工效率管理工作:(1)作好工期规划,即工程项目在招投标阶段就有总工期要求,故为了保障工程项目能够在总工期之前进行交付,企业需要先做好工期规划,根据施工各个环节的工程量、资源投入量计算所需工期,再将所有环节的工期相加可得出总工期,然后依照规划方案进行工期管理,以保障项目顺利交付;(2)保证施工稳定性,而实际施工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实际工期发生变化,所以企业须提前准备好各种应急预案和措施,在事故突发时,确保施工能够稳定展开,以保障施工效率。

1.4 施工设备

施工设备存在异常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施工设备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之一。设备状态。即任何施工设备在应用中都可能出现异常状态,或者发生故障,若未能及时发现这种现象,就可能导致施工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影响到施工安全,因必须对设备状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要第一时间进行维护处理。尽可能降低设备故障的影响,应及时更换达到使用寿命极限的设备。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

2.1 工艺不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到多种工艺,每种工艺都有相应的规范标准,只有严格依照规范标准才能保障施工成果满足质量要求。而现实情况中,虽然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会强调施工规范性问题,但因为施工人员不是很重视工艺规范要求,所以导致实际施工并不能稳定依照规范进行,很多工艺流程都与规范标准有较大的出入。例如某建筑工程在执行混凝土搅拌工序时就出现了搅拌工艺不规范的现象,即负责搅拌混凝土的人员没有依照规范顺序、比例投放混凝土原材料,搅拌过程中还出现了中断、搅拌时长不足等现象,这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足,将这种混凝土应用到工程施工中势必会损害建筑工程质量[1]。

2.2 施工易受扰动因素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因此环境中有很多因素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且部分因素难以预估、难以防护,使得施工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得到有效管理。最常见的施工影响因素就是施工扰动,即某些工序环节的施工存在较大扰动力,扰动力会对周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可能导致环境发生变化,有可能造成一些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可能会对其他已完工的施工成果造成扰动影响。例如在基坑开挖中,当前基坑开挖的扰动力可能会对周边已经开挖好的基坑造成影响,导致已开挖好的基坑出现塌孔等现象。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又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2.3 施工效率波动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包含了不同维度上的指标,工期是其中主要指标之一,而施工效率就是工期维度中的关键指标,即依照工期要求,每个工序的施工效率都要符合要求,若效率过于缓慢就会导致工期被延误,将使施工单位承受经济损失。实际施工中,施工效率并不稳定,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其原因在于施工人员不重视施工准备工作,导致施工经常因为现实因素而受阻,甚至返工,对工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2.4 施工人员缺乏设备维护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施工设备,若某施工设备存在异常,就可能导致施工精度、施工效率等出现问题。在施工人员缺乏设备维护意识的情况下,施工设备经常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例如某建筑工程的钻孔施工中,就因为钻机未能得到良好维护出现了转速不足的问题,所以钻进时效率缓慢,且孔壁质量不好,易发生塌孔现象。

3 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 设立激励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中各项工艺是否能稳定符合规范,取决于相关施工人员的个人意识,即如果施工人员重视规范,就会严格依照规范使用各项工艺技术,因此要保障工艺规范性稳定,就要让施工人员对工艺规范要求有足够高的重视程度。在这一条件下,建议施工单位设立相关激励机制,该机制可以用薪资作为奖励项目,促使施工人员对工艺规范要求有足够的重视度。例如某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就建立了激励机制,机制主要内容为:在施工任意阶段完结之后,任何在阶段中未出现工艺规范性问题的施工人员可得到薪资奖励,这种机制激励了施工人员,纷纷开始关注工艺规范性,认真按照有关规范标准执行,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2]。

3.2 完善监管制度

施工中一些工序的扰动力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良好的监管制度来控制扰动力的影响,使其影响程度降至最低。完善的质量监管,一方面安排专人现场进行定期巡检,发现不良施工行为要第一时间制止,但单纯依靠这种定期检查方式也存在一定盲区,无法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另一方面,由施工人员相互监督,利用激励机制促使施工人员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其他施工人员是否存在不良施工行为、现场是否存在异常现象都会第一时间被发现,且这种方式不但及时,还能实现全覆盖,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

3.3 建立处罚制度

在施工质量管理角度上,施工单位除了要采取奖励类的柔性管理措施以外,还要采取一些处罚制度,该措施一般用于施工质量管理的一些细节管理,可以有效约束施工人员行为,促使他们重视施工准备工作。首先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准备工作的具体项目、展开时间、详细计划等,其次建立处罚制度,若施工人员不重视准备工作,导致准备工作出现问题,则无论问题是否造成后续影响,相关施工人员都要接受对应处罚。处罚制度的存在会对施工人员形成约束力,促使施工人员关注准备工作,以保障准备工作质量,而良好的准备工作可以为后续正式施工打下良好基础,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也可以得到保障。

3.4 健全管理内容

施工设备状态是否正常对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设备维护工作在施工质量管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而当前一些施工单位并未将该项工作列入施工质量管理中,导致施工人员缺乏应有的设备维护意识。面对这种情况,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将设备维护工作列入管理范畴,制定科学健全的施工设备管理内容,提出设备维护要求。如施工人员要定期对自身负责管理的设备进行检查,若发现异常要第一时间报备维修,暂时使用备用设备进行施工,同时在使用设备进行施工之前,也要对设备进行测试。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为了保障工程质量,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施工单位应从施工工艺、施工环境、施工效率与施工设备等施工要点出发,做好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工期施工人员工程施工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工期延误的责任划分及处理方法研究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工期控制
工期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电力工程施工工期管理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