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皮滑雪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的田野调查报告

2023-01-16 09:46钱建东
关键词:滑雪板游牧滑雪

钱建东

(新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是人类古老滑雪起源地。“阿勒泰”是蒙古语,有“黄金”之意。因阿尔泰山产黄金,阿尔泰山由此而得名。阿勒泰市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中温带亚干旱大区、干旱大区气候带。冬季降雪量大,无霜期短,全年平均气温为4~4.2℃.总人口16.32万人,共有25个民族,其中,汉族6.81万人,占总人口41.71%;哈萨克族7.98万人,占48.9%.新疆阿勒泰市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长期居住的地方,自然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为38.7%,被誉为“国家园林城市”,拥有“人类最早滑雪起源地”“中国滑雪之都”等称号[1]。文章以文化生态学理论为支撑,将阿勒泰市确定为田野调查点,运用田野调查、文献资料、历史比较等方法,以阿勒泰市马皮滑雪的传承与发展为考察内容,探析阿勒泰市古老滑雪项目的文化生态结构、传承与保护现状和发展的困境等。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民间和地方性滑雪项目文化内涵、古老滑雪仪式的构建等问题,为我国民间滑雪项目的推广与传承,为大众滑雪项目的开展和校园滑雪课程设置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1 马皮滑雪的文化生态结构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由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提出。文化生态系统是指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生计体制、社会组织及价值观念等变量构成的完整体系。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主要由科学技术(包括经验、知识等)、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和价值观念(包括风俗、道德、哲学等)四个层次组成[2]。

1.1 马皮滑雪的科学技术层

马皮滑雪的科学技术层是指从远古时期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游牧族群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而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马皮滑雪的相关知识,主要体现在马皮滑雪项目中使用的各种器物及制作马皮滑雪板使用的各种工具。据《随书·室韦》中记载:“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为分九个部落…,气候最寒,雪深没马。冬则入出,居土穴中,牛马多冻死。饶猝鹿,射猎为务、食肉皮衣。凿冰、没水中而网取鱿鳖。地多积雪,惧陷坑阱,骑木而行。”[3]据以上历史文献记载可知,最原始的滑雪板大部分使用木头制作,并没有附着毛皮。目前国内发现的古老滑雪板有内蒙古大兴安岭鄂温克族使用的鹿皮滑雪板、东北黑龙江地区的野猪皮滑雪板和吉林省发现的野猪皮滑雪板。通过历史文献和文物可以判断出,最古老的滑雪板大部分使用木头制作而成,后来开始附着各种动物的毛皮,最终产生了今天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马皮滑雪板。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马皮滑雪板的主体主要使用白松木、红松木、桦木、柳木或者杨木制作而成。马是新疆阿勒泰地区游牧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与马朝夕相处的游牧过程中,古人发现马小腿的毛较为坚硬,非常顺滑,所以马皮成为制作滑雪板的主要材料。

马皮滑雪板长度一般在1.8~2.1 m之间,根据滑雪者的身高而定,身高越高者雪板就越长。滑雪板的宽度在8~14 cm之间,滑雪板呈前窄后宽的形状,板头通过使用热弯技术使其向上翘起,从而起到减小滑行阻力和防止雪板插入雪中。雪仗为单杆式雪仗,为一根长度不短于2 m的木棍,直径为3~4 cm之间,雪仗前端被削尖,利于插入雪中(图2)。阿勒泰地区马皮滑雪与现代滑雪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在滑雪时需要羊皮囊,这个羊皮囊也是马皮滑雪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羊皮囊主要使用山羊皮缝制而成,形状呈囊状,口小底大,羊皮囊在拖行时必须顺毛拖行,以减小阻力。使用一根牛皮绳子系住袋口,另一头系在滑雪者的背上,其功能主要是运输食物和猎物(图3)。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马皮滑雪项目器物中除了滑雪使用的马皮滑雪板、雪仗和羊皮囊等器物外,制作马皮滑雪板的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部分的工具都是由马皮滑雪板制作匠人们自己制作或者由父辈传承下来。

图2 马皮滑雪板

图3 滑雪使用的羊皮囊

1.2 马皮滑雪的经济体制层

马皮滑雪在游牧社会经济体制的框架下产生并发展,适应原始的游牧生活需求,满足部落和家族集体采集与狩猎的社会功能。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古代游牧族群过着逐水草而生的游牧生活,生活资料和食物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资源配置模式。通过饲养牛、羊、马和骆驼,依靠牛奶、羊肉、骆驼奶、驼绒、马皮和马奶等满足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处于一种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社会环境中。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经济体制变成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原来相对独立的游牧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定居的牧业与农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从自给自足的资源配置模式转变为市场调控的混合型资源配置模式。

1.3 马皮滑雪的社会组织层

长期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游牧族群,为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野兽侵袭、部落战争,游牧、狩猎等社会需求而形成的以部落、族群和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组织。新疆阿勒泰地区冬季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气温通常在-30℃左右,经常发生暴风雪天气,每年冬天都有牲畜和人员被暴雪掩埋或者冻死的现象发生。在经济条件不发达、交通相对落后的环境下,马皮滑雪成为部落间和家庭间互相抵御自然灾害的主要工具。狩猎也是游牧族群获取生活物资的重要途径之一。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游牧族群使用马皮滑雪板在野外进行个人或者有组织的狩猎获得食物与毛皮,对于捕猎小型的野生动物以家庭为单位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捕猎大型的野生动物,例如,鹿、熊等就需要部落间和家庭间构建临时的社会组织进行群体捕猎。这类社会组织具有规模较小、不稳定、没有固定的组织者和严格的制度等特征,组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获取生活物资。

1.4 马皮滑雪的价值观念层

价值观念层主要包括风俗、道德、哲学等内容。马皮滑雪的价值观念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性别观念差异性明显。马皮滑雪是一项具有危险性且技术含量较高的滑雪运动,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狩猎工具。长期的游牧生活使当地的人们形成了固定的性别观念与社会分工的心理。主要由部落和家庭中的男性使用马皮滑雪板,女性主要负责家务和照顾牛羊。其二,以部落和家族亲缘关系为情感纽带。使用马皮滑雪板进行放牧、集体狩猎或救援等社会活动时,当地的牧民都是依靠部落关系或者家族亲缘关系为情感纽带把族群和家人聚在一起,从而完成危险的社会工作。

马皮滑雪的科学技术层、经济体制层、社会组织层和价值观念层共同构成了阿尔泰山古老滑雪运动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科学技术层的器物成为古老滑雪的物质基础和遗传因子。时代变迁、科技发展和游牧生计方式的转变等社会变革都会对马皮滑雪项目中的物态层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器物层面的大部分基因仍然被遗传和保留下来。社会制度的改变、生产方式的变迁、经济体制的革新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下,以上三种文化层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和价值观念。因此科学技术层与其他三个文化层相比较,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马皮滑雪板在雪板形状、选材、制作工艺、使用的工具及滑雪的技术方面基本上都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但是当地牧民的经济体制、家庭分工、出行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却发生了变化。

2 马皮滑雪文化生态变迁

2.1 马皮滑雪文化生态中游牧生计方式的变迁

马皮滑雪在游牧文化的生态系统中产生并传承至今,但是随着我国游牧转定居和禁牧等相关政策的出台,阿勒泰地区游牧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游牧民定居政策,为的是改善牧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转变传统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区经济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1987年联合国世界粮油计划署援建新疆阿勒泰市2817工程,实施牧民定居至今已将近32年的时间,目前阿勒泰地区的牧民大部分都已过上了定居生活。牧民生计方式的改变给马皮滑雪文化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原本在冬季赖以生存的马皮滑雪板被现代的交通工具所替代,原来单一的游牧经济生活方式转变为“牧业+农业+旅游业”的混合型经济生活方式。

2.2 马皮滑雪与现代双板滑雪的文化生态比较

在竞技体育和现代滑雪项目的冲击下,马皮滑雪几乎面临消失的境况。文章探析马皮滑雪与现代双板滑雪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长河中演变的过程,对于发现民间传统滑雪的历史变迁、发展和传播规律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对马皮滑雪与现代双板滑雪的科学技术层、经济体制层、社会组织层和价值观念层进行比较发现,在滑雪项目的变迁与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经济体制和价值观念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大,社会组织的影响较小(表1、2)。在滑雪项目的进化与变迁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到今天的工业化时代,人类的滑雪板经历了原始的纯木质滑雪板→毛皮滑雪板→纤维合成滑雪板的变迁过程,实质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工具不断改进的结果。其次是经济体制的因素,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社会分工、个人的劳动与社会创造力,为滑雪板的革新提供了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马皮滑雪板的演变历程中价值观念也同样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人类从蒙昧的原始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不断通过改变自身的价值观念,改变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看法,经历了服从→怀疑→挑战→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转变过程,从而促使了人们对滑雪器物的不断改进。由此发现价值观念对于民间传统滑雪的发展与传承的影响较大。

现代滑雪与马皮滑雪相比较,现代滑雪更具有生命力,更符合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与健身需求。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看,欧洲现代滑雪作为一种移植的文化物种,对马皮滑雪的文化空间造成了冲击,使马皮滑雪逐渐淡出现代化的城镇生活,但是马皮滑雪通过对新的文化生态系统的调试与适应,应该能够争夺到一定的生存空间,其发展过程是漫长的。

表1 阿勒泰马皮滑雪与现代双板滑雪的科学技术层与经济体制层比较

表2 阿勒泰马皮滑雪与现代双板滑雪的社会组织层与价值观念层比较

3 马皮滑雪项目生态传承方式

民间传统滑雪是否能够在新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得到高效和稳定传承,这与项目的传承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有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两种生态传承方式。其中家族传承是主要的传承方式,师徒传承较为少见。通过对传承人进行访谈得知,目前的传承人斯兰别克·沙合什是该项目家族式传承的第四代传承人,从其曾祖父雪克勒泰·马木尔别克时期已经开始制作马皮滑雪板(表3)。据老人叙述:“以前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牧民冬季都使用马皮滑雪板,雪板的制作也都以家庭为单位,没有专门的师傅传授制作的技艺。近几年来当地的马皮滑雪板制作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才出现了招收徒弟进行学习的传承方式,但通过这种方式学习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的人并不多见。”

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的家族式传承方式具有稳定性高和易控制等优点,对于某个家族或者某个族群的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传承方式也存在相对保守和封闭的缺点。在我国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制度中,传承方式主要以“个人”传承为主,缺少集体传承、团体传承、协会传承等传承方式。当地政府对马皮滑雪的保护主要采取外援性“输血”的保护模式,即定期向传承人和参加滑雪比赛的人员发放一定的经济补贴,缺少对项目自身文化与旅游价值的开发。

表3 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传承谱系表

图4 马皮滑雪板制作传承人

图5 传承人家庭工作室

4 马皮滑雪的生态发展困境

4.1 游牧生计方式转型给马皮滑雪带来的挑战

在精准脱贫、改善牧民生活条件、保护自然环境、扭转传统游牧生产方式等社会背景下,国家制定了牧民定居、禁牧和禁猎的相关政策。科学技术与经济体制的转变对马皮滑雪的文化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原本冬季出行用的马皮滑雪板被现代交通工具所替代,狩猎的生活习惯也被列为非法或禁止的行为。马皮滑雪原本的文化生态结构被完全改变,马皮滑雪的社会功能和需求逐渐弱化,一系列的改变给马皮滑雪带来了极大的生存挑战,如果不进行及时调适,势必会使这种古老的滑雪项目消亡。

4.2 现代滑雪对马皮滑雪生存的冲击

我国冰雪产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尤其是滑雪产业发展迅速。据中国滑雪协会官方网站报道,我国截至2017年滑雪场总数达到703家,并且仍保持高速增长。据阿勒泰新闻网报道,截至2017年统计结果显示,新疆S级滑雪场数量达到37家。据产业信息网2017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滑雪场数量从2003年的150家发展到2015年的568家,12年间增长了3.78倍。从滑雪场建设的数量能够发现现代滑雪已成为老百姓冬季健身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推动下,国家对竞技滑雪项目和大众滑雪都加大了经济投入,利用各地区的冰雪资源和民间资本对我国现代滑雪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发展。爆发式发展的现代滑雪对马皮滑雪生存的文化空间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4.3 社会人口流动造成马皮滑雪文化传承人的缺乏

“无人可传”是很多民间传统体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的一个窘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人口的流动,主要包括外出务工和求学两种。阿勒泰地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牧业、农业和旅游业,随着现代农牧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牧区劳动力剩余成为普遍现象,很多年轻人都到城市打工或创业,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和上学的孩子。其次,随着国家对农牧区教育重视,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考上大学,毕业的学生也不再愿意回到落后的农牧区生活。这样的人口流动造成了年轻人的大量流失,使得马皮滑雪项目难以在年轻人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5 马皮滑雪文化生态变迁对民间滑雪生态保护的启示

5.1 创建地方性滑雪文化品牌,挖掘马皮滑雪的时代价值

在产业化的时代里,品牌意识将直接决定未来的出路和发展方向。利用创建文化品牌和体育赛事的路径,能够使原本将要被淘汰的民间活动重新焕发生机。在中国,不缺乏文化品牌资源,缺乏的是发现的眼睛、创新的精神和创建品牌的意识。

中国目前大部分的滑雪都是场地式滑雪,缺少越野滑雪项目和品牌的开发。新疆阿勒泰地区拥有丰富的高山和丛林滑雪资源,只需要对滑雪的路线进行规划,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开发马皮滑雪越野赛、马皮滑雪户外探险、马皮滑雪狩猎赛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滑雪品牌。与现代滑雪相比,越野马皮滑雪的优势在于场地建设成本低,管理人员开支少,滑雪服务个性化和质量高等。

5.2 构建具有游牧文化内涵的马皮滑雪纪念仪式

现在的马皮滑雪仪式,突出的是地方性民俗、民间歌舞、现代竞技体育等内容,没有充分体现出古老滑雪的游牧文化内涵。古老的马皮滑雪产生于古代人类在游牧社会中狩猎与交通的社会需求,其反映的是原始人类如何集体狩猎、迁徙和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等游牧文化内涵。从古至今奥运仪式的过程和内涵都从未改变和创新过,因为仪式具有追本溯源的功能,是为了让后人记住祖先的生存历史。所以构建一个符合人类古老滑雪起源地——阿勒泰的仪式对于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延续文化和传承记忆的社会需求。

5.3 增加传承方式,扩大传承的内容

马皮滑雪项目的文化传承属于社会记忆的范畴,所以在文化传承上必须遵循社会记忆的规律,充分发挥集体记忆的优势。家族传承方式虽然较为稳定和容易控制,但具有保守和传播速度慢等缺点。所以对马皮滑雪项目的传承方式应增加集体传承,如以某个村或某个乡为文化遗产传承村或文化遗产传承乡,成立马皮滑雪板制作社、马皮滑雪传承学校等集体和团体传承的方式,扩大传承人的队伍,加快项目传承的速度,从而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在传承内容上要增加对马皮滑雪板、雪仗、羊皮囊等器物使用方法、马皮滑雪技术等内容的挖掘与传承,保证马皮滑雪传承内容的完整性。

5.4 建立自我“造血”型保护模式

如何从“输血”的保护模式转型为“造血”的保护模式,成为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路的重要议题。马皮滑雪项目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样都是在其文化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与更替期间历史遗留的产物,处于即将失去生存土壤和造血功能的状态,但又需要留存的文化事象。所以在新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必须加强项目的自我“造血”能力。创办马皮滑雪板制作社,研发马皮滑雪板工艺品和纪念品等形式,开发越野马皮滑雪旅游和马皮滑雪狩猎旅游等户外体育运动品牌。

6 结语

游牧生计方式的转型、社会人口的流动、传承方式的单一等因素都使马皮滑雪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纵观马皮滑雪的文化生态变迁历程,发现地方性民间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仅是体育范畴的问题,必须与当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生态结构相适应,形成与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系统发展相一致的运行机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发展契机背景下,在坚持保留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生态秩序和结构进行重新构建,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求的生态修复机制,通过创建越野马皮滑雪文化品牌,构建与马皮滑雪文化内涵相一致的仪式,增加传承方式和扩大传承内容,创建自我“造血”的保护模式,才是实现民间滑雪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滑雪板游牧滑雪
都市游牧
冬来啦,滑雪去
嘿,一起去滑雪吧!
Wheelblades,夹在轮椅上的滑雪板
滑雪板固定器扎带注射模设计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雪娃
滑雪
滑雪板
西夏游牧经济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