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柴草

2023-01-17 09:50艾科
农村百事通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尼龙袋柴草铁锅

艾科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回到老家休闲放松一阵子。每次看到母亲忙着准备美食时,我都会主动坐在灶台前的木凳上,一边和她聊家长里短,一边准备点火烧锅炒菜煮饭。厨房虽然简陋却一尘不染,油盐酱醋和碟碗盘盏被归置得井井有条,锅灶前方堆放的柴草更彰显了母亲的勤俭持家。

在锅灶的前方,柴堆有半尺多高,引火的麦秸置于柴堆一侧,旁边还有豆秸、棉柴和树叶。我问母亲为啥总喜欢将柴草堆得满满当当。母亲说,灶前有柴,家中就不会清锅冷灶,因为柴草可以用来蒸煮一切食物,能够驱散一切饥寒,厨房里面备足了柴草,生活中就充满了温暖和希望。母亲的这句生活箴言,让我想起孩提时代捡柴的往事。

在我成年之前,村庄里的树木葱茏苍翠,种类繁多,每当狂风过境,大雨骤停,地上就会折落诸多虬枝枯叶。我和村里的小伙伴在各家大人的吩咐下,像寻宝一样去捡拾那些虬枝并置于家中的柴草垛旁暴晒,晒干的枝条是用于炖肉蒸馍的上乘燃料。乡村遍地是宝,可以用作烧饭燃料的草木比比皆是,除了树木的枝条,还有簌簌而落的枯叶。

秋天的时候,我会带着竹耙和尼龙袋去树林深处捡拾落叶。母亲怕我偷懒,每次都会给我定下硬性任务——不捡满一袋树叶就不准回家吃饭。为了应付差事,我时常投机取巧,自作聪明地将装在尼龙袋里的树叶抖晃至最为蓬松的状态,这样从外表看去,松松垮垮“满满”一袋树叶亦能勉强躲过母亲的法眼。而那些身强体壮、手脚麻利的孩子为了满载而归并赢得父母夸赞,会采用手按、脚踩、身压之法挤压树叶之间的空隙,直至袋里面再也没有空间为止。我嘲笑他们愚傻,而他们却说是害怕回家挨打,如果尼龙袋里面没有实实在在地装满树叶,父母的“铁砂掌”或硬质塑料鞋底如雨点般落在娇嫩的屁股上可不是闹着玩的。相较之下,我庆幸父母从不对我“动武”,即便每回做饭都会让我原形毕露—正常情况下,结结实实的一袋树叶完全可以做好一顿饭,然而因为我的偷工减料、偷奸耍滑和投机取巧,饭菜往往只做到一半,袋里的树叶就已“告罄”。每每此时,我就会趁母亲不备之际,顺手用堆在灶台前的其他柴草接续使用。

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乡下人对于柴草的珍视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每年的秋收时节,庄稼收割完毕之后,母亲还会像其他村妇一样,使用竹耙将遗落在地里的作物秸秆悉数“归仓”。放眼无边的田野,可以用作燃料的庄稼不胜枚举—麦秸、豆秸、稻草、红薯秧、高粱秆、芝麻秸……几乎每一种农作物的秸秆晒干之后都是重要的农家燃料。每年夏、秋两季的庄稼收割完毕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堆起一垛垛的秸秆,鸡鸭会在草垛旁边筑窝下蛋,牛羊要依靠秸秆过冬充饥,村民在使用秸秆生火取暖的同时,还用其烹饪一日三餐。秸秆既能作饲料,亦可作燃料,说它浑身是宝并非夸大其词。

使用柴草作为燃料烹饪出的饭菜自带田野草木清香,我特别喜吃用柴草和铁锅蒸出的白面饅头,发面绵弹松软,馒头贴锅的部位焦黄酥脆百吃不厌;用柴草和铁锅蒸出的米饭鲜香四溢,大米锅巴酥香可口回味无穷……总之,简单原始的食材和源于自然的燃料相互“碰撞”之后,做出的美味无不令人欢喜慨叹。

时至今日,老家已经使用燃气做饭多年,厨房里的设施也紧跟潮流几经更换,但是青砖垒筑的灶台、灶台上那口手工打造的铁锅,以及锅灶前方堆放的似山峦一样高的柴草,始终没有退出生活的舞台。虽然我早已不用四处捡柴,但是每次回到老家,母亲都会用铁锅与柴草烹饪出美食抚慰我的味蕾。对于普通农家而言,那些柴草虽不及粮囤里的粮食珍贵,但在衣食无忧的当下,总能让经历过贫瘠岁月的人感到富足安心。

猜你喜欢
尼龙袋柴草铁锅
东北铁锅炖
ANYTHING GOOSE
新尼龙袋使用前瘤胃浸泡处理对饲料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万物有缘铁锅槐
铁锅先生炸锅事件
环保验收
唐五代敦煌柴草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不可能到可能
尼龙袋技术在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中的研究进展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