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区域活动中的融合

2023-01-20 13:10柳文燕
幸福家庭 2022年13期
关键词:牙印大饼绘本

■文/柳文燕

绘本是幼儿教育中一种常见的教育形式,它包含色彩鲜明的图画、极具趣味性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在阅读中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融入绘本,能让幼儿自主地感知、操作、模仿与想象,为区域活动注入全新活力,加深幼儿的阅读体验。本文探讨了绘本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分析了在区域活动中融入绘本的方法,总结了在区域活动中融入绘本的收获及思考,以供参考。

一、绘本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

绘本图书是幼儿教育中一种常见的教育工具,它通过文字与图画的融合,向幼儿传递丰富的知识信息,具有极强的教育潜能。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内容一般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在区域中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够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与知识技能。教师将绘本融入区域活动中,能利用故事中的趣味性元素打破幼儿的原有认知,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促使幼儿进行深度学习,使幼儿获得更深层次、更丰富的知识技能。

二、绘本在区域活动中的融合

(一)挖掘绘本元素,融合多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集想象与创造为一体,幼儿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学习,在区域活动中获取全新的教育经验。绘本《小房子》内容丰富,讲述了“小房子”从“乡村—城市—乡村”的生活经历,能让幼儿在阅读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了解城市的建设过程。

1.美工区活动:“感受四季的颜色”。绘本《小房子》一开始讲述了“小房子”在乡村生活的四季:“春天小房子等待着第一只知更鸟从南方飞回来,看着草地慢慢变绿,看苹果树开满一树的花儿;夏天看着大树小树为自己披上绿叶衣裳,白色的雏菊铺满山岗,看苹果熟里透着红;秋天看着第一场霜冻把树叶染成黄色、橙色和红色……”它通过画面的构建与颜色的转变,向幼儿介绍了四季的颜色与自然的 变化。

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展开教育引导,“小房子说出了自己在四季看到的颜色和画面,你们对四季有哪些印象呢?”通过问题,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绘本故事中颜色的对比展开讨论。幼儿结合绘本内容和生活经验说出了各种不同的想法,如“春天开了好多漂亮的花朵,花坛里还有美丽的蝴蝶”“夏天有甜甜的西瓜,还有很多昆虫”“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最喜欢秋天”“冬天会下雪”等。在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可引导幼儿走进美工区,让他们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表现出自己心中的四季。

在美工区域活动的创设中,教师挖掘了绘本故事中“四季”的资源,引导幼儿阅读“小房子”视角下的四季,并鼓励其结合生活经验和故事画面对“春、夏、秋、冬”展开探讨。在儿童探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走进美工区,选择手工、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索与构建,结合绘本故事开展区域活动。这一融合活动既强化了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还让他们在操作中加深了对绘本故事 的记忆,在创作中学会表现美与创造美。

2.科学区活动:“了解城市的建设”。随着绘本故事情节的推进,“小房子”的周围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弯弯的乡间小道上跑来一辆没有马拉的大车;不久来了一群测量员,又来了蒸汽铲车挖开一条路……最后来了一辆蒸汽压路机把一切都压平了,公路就修好了……一直到最后,住宅楼、公寓楼、学校、商店、修车铺遍布在这片土地上,有轨列车和地铁也相继出现,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多……”绘本丰 富的画面让幼儿认识了城市的建设过程。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城市建设”为区域活动话题,引导幼儿结合画面内容及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展开探讨,如“小房子见证了环境的哪些改变?城市建设是从哪里开始的?你印象中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幼儿展开探究。幼儿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我们的城市以前也是一片美丽的乡村”“原来建设城市需要先修路,再一点点盖高高的楼”“地铁是最后出现的”等。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比画面内容及科学资料,认识了城市的建设过程。教师也加入科学区的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展开了深度学习,让幼儿了解到“城市建设从乡村建起,在建设中会砍伐很多树木,许多动物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家园。”通过科学区的深度学习,幼儿不仅了解了城市的发展过程,还形成了热爱环境、珍爱生命 的意识。

3.建构区活动:“拼接不同的图形”。随着故事的发展,“小房子”矗立在繁忙的城市中,每天看着呼啸而过的有轨电车,看着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看着匆匆忙忙的人群和汽车……这些画面极为丰富,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城市建筑是由各种各样的图形搭建的。基于此,教师以图形元素为契机,展开益智区活动“拼接不同的图形”。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询问幼儿:“你看到了哪些图形?都在哪里被应用了?都拼成了什么建筑?”教师一边引导幼儿仔细观看,一边引导幼儿讲述,如“窗户是长方形的”“铁轨桥是好多个三角形拼出来的”“小汽车是用梯形、圆形、长方形组成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建构区投放相关材料,让幼儿扮演建筑设计师,尝试进行城市建设。

通过对绘本故事中元素的分析,教师根据幼儿讨论的内容投放了简单的搭建材料,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自由探索。在该区域游戏中,教师挖掘绘本故事中的图形素材,引导幼儿认识了多种图形,并为幼儿提供了游戏活动的空间和材料,激发了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强化了幼儿的规划能力,实现了绘本故事与区域活动的有效融合。

(二)利用故事情节,丰富区域活动内容

不同的绘本故事具有不同的教育效果,在区域活动中融入绘本故事,教师既要运用好故事中的元素,还要利用好故事中的情节,不断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如,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简单有趣,丰富的动物形象和标志性的特征给故事增添了无限趣味,最后“反问式”的结局能够给予幼儿别样的阅读体验。

1.益智区活动:“趣味拼图”。在该故事中,小猪做了一张非常大的饼,但是大饼被偷偷咬了一口,留下了牙印。为了抓到“小偷”,小猪让森林中的小动物都咬一口大饼,通过对比牙印的方式寻找“小偷”。在故事中,幼儿了解到小鸟的嘴巴是尖尖的,兔子有两颗大门牙,狐狸的嘴巴是三角形的,鳄鱼的嘴巴像锯齿,等等。

在阅读完故事后,教师利用故事中“不同动物”的牙印展开延伸,创设了趣味拼图,并投放在益智区。首先,教师根据故事中的不同“牙印”,将其分成几个部分,并将图形打乱装到一个盒子中,要求幼儿结合故事经验,根据动物嘴巴的形状找到吻合的图形进行拼凑。在幼儿完全掌握这一拼图后,教师再次出示“大饼”,引导幼儿将牙印归位,并让幼儿说出对应的动物。

在这一区域游戏中,教师对故事情节展开分析,利用不同动物的“牙印”在益智区创设了游戏“趣味拼图”,加深了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印象,让幼儿在拼图中过程中了解了不同动物的牙印,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知识 经验。

2.表演区活动:“一起来探案”和“皮影戏”。在故事中,小猪以“咬痕”为线索,到处寻找偷吃大饼的“凶手”,一次次地让森林中的小动物在大饼上咬上一口,可是到最后都没有找到“凶手”。疲惫的小猪自己在饼上咬了一口,恰好和“凶手”的咬痕是一样的,而小猪还在想:“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第一,角色表演类——“一起来探案”。反问式的结局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他们叽叽喳喳地对画面内容展开讨论。有些幼儿说:“是小猪自己偷偷吃掉的大饼”,有的幼儿说:“森林里还有其他动物呢,会不会还有没问到的动物呢?”幼儿对故事结局展开了大胆的构想,教师可趁机对幼儿说:“看来大家都是聪明的小朋友,想到了不同的答案。既然大家对‘偷吃大饼的凶手’有不同的想法,请小朋友们走进角色表演区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化身‘森林小警察’,一起帮助小猪破案吧!”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走进了角色表演区,他们不仅选择了绘本中的动物角色,还利用自身的学习经验创建了新角色,如小猫、小狗、小老鼠、猴子……幼儿一边扮演故事情节,一边对故事结尾展开续编。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构建角色元素和情境中展开了深入探讨与思考,在故事演绎中创编了全新剧情,在原有的阅读基础上强化了自 身能力。

第二,艺术表演类——“皮影戏”。表演区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这些游戏活动能够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促使其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阅读完《谁咬了我的大饼》故事后,教师可提前准备好绘本中的皮影戏人物角色,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幼儿自主展开“皮影戏表演”。教师要为幼儿预留出合适的舞台空间,凸显区域活动的特性,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在幼儿的表演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多干涉,应让幼儿根据自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进行自由探索、自主构建。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如邀请部分幼儿参观,满足台上幼儿的表演欲望,让其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成就感。这种活动能够让台上和台下的幼儿共同成长,加深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实现阅读与区域活动的有效融合。

三、绘本在区域活动中融合的收获与思考

(一)收获

在区域活动中融入绘本故事,对幼儿和教师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绘本故事《小房子》《谁咬了我的大饼》的开发,教师从两个视角出发,基于故事中的“元素”和“情节”展开构建。在对“绘本故事元素”的应用中,教师融合了美工区、科学区、建构区活动,挖掘故事中的不同元素,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社会经验,以绘本故事的画面色彩、图形构造、故事走向为教育引导,为区域活动注入了全新活力,提升了幼儿的综合素养。在对“绘本故事情节”的应用中,教师从故事的整体性出发,融合益智区与表演区活动,让幼儿在自主探索和构建活动中获取全新的学习经验,将绘本故事与区域活动有机融合,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思考

在结合绘本故事《小房子》《谁咬了我的大饼》构建区域活动时,教师应扮演好自身引导者的角色,在活动中做到“松弛有度”,既要突出区域活动的开放性,还要彰显绘本故事的趣味性,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取全新的经验,逐渐提高认知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采用更多形式的活动完善区域活动内容,实现绘本故事与区域活动的有效融合。以加深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促使幼儿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牙印大饼绘本
蹲门大饼
母亲,我们都会倒流回去
谁吃了?
绘本
绘本
绘本
舌头有牙印儿,说明你气虚
香喷喷的绮园大饼
香喷喷的绮园大饼
“愚人节”手机幽默短信五则等